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947节

高天流云A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2-08-0217:18:33
      
        连载(2417)
        毕再遇逆流而上,与金军争速,抢先抵达宿州以南的灵璧县。他刚到,迎面5000金军已经接近北城门。众寡悬殊,临阵仓促,局势极其不利。毕再遇的选择却是宋军战例中最高端的。
        他像韩世忠、岳飞一样,勇于孤军奋战,善于以弱迎强。
        他只留下20骑守灵壁北门,率领其余骑兵主动冲向了十余倍于己的金军。他的战旗飘在烈风中,“毕将军”三字给女真人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他覆鬼面具戴铁盔持双刀与金军血战,片刻之后,金军开始了逃蹿。毕再遇“手挥双刀,绝水追击,杀敌甚众,甲裳尽赤,逐北三十里。”
      
        之后他缓缓地退回灵璧,直到后面的主力退回到淮水南岸,他才撤向泗州。
        至此,东、中两路彻底糜烂。临安方面震怒,具体地说,是韩国戚大怒。他在战前是想不到手下的将军们会败得这么惨,这么快,这么不要脸。他真的不知道,这都是些什么型号的酒囊饭袋!怒火中,他做了一些从前历次北伐都没出现过的事。
        执行战场纪律。
        从前无论发生过多么操蛋卑劣的事情,比如隆兴北伐中的邵宏渊,他做了也就做了,战场上没人敢管他,战后也没啥大不了的处罚。于是兵越来越懦,将越来越骄,军纪荡然无存,上了战场后丑态百出,连缚送自家战友给敌人的事都做得出来!
        韩国戚是不惯这种病的。
        戏子将军皇甫斌被连夺三秩,再连夺五官,流放到南安军安置;三国迷郭倪的弟弟郭倬,也就是害了田俊迈的败类,被直接押到镇江斩首;其余的像邓友龙、李汝翼、李爽等都被夺官流放,一句话,在战争中出丑的、卑鄙的、战败的,都付出了代价。
        责任还追究到了最高层,这么多年以来,枢密院的主管是苏师旦。这人是韩国戚多年的铁杆嫡系,政治觉悟上非常过关,指哪儿打哪儿,从不含糊。可是军队烂到这地步,他的官儿也做到头了。韩国戚把他一撸到底,再抄出他例年来卖官鬻爵得来的赃款,用做四川、两京湖、两淮战区的犒军费。
      
        连载(2418)
        前线有了一批新的指挥官,丘崈负责两淮战区,毕再遇被火线提拔,成为高级军官,主管东路战线。一切都在走向正轨。
        可以说,在韩国戚的领导下,南宋的军队从三十多年无战事的颓唐糜烂状态下迅速苏醒,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完成改造。
        时机刚刚好,金军的反攻随之就展开了,女真人在各条战线上开始了报复性打击,宋军新败,仅以两淮战场为例,丘崈勉强只收笼回三四万人,这点兵力根本没法遍及整条防线,能重点防守就不错了。结局也正是这样,临近年末时,金军推进到了和州、六合一带,最近时离长江只有不到25里远。
        也正是这片区域,毕再遇在不断后退中消耗尽了金军的能量,把他们控扼于北岸边缘。中路战区也随之安稳了些,眼看这一年会在动荡中开始,以相峙结束,却突然间风云突变,西南方向,南宋蜀川的门户大散关丢了。
        这绝对是意料之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大散关,在宋、金战史上是不破之雄关。别说是这时退化严重的金军了,第一代女真人都止步于关下,无可奈何。
        临安实在是没法理解这件事,16天之后,答案传了过来。吴曦于蜀中自立为王,反叛南宋。这下子什么都清楚了,吴曦投靠了金国,大散关是他卖国求荣的投名状。而这儿,更解释了之前的一系列反常战绩。
        西线的战斗最初在河池(今甘肃徽县)打响。那里是吴家军的起源之地,是当年吴玠的大本营。战事伊始,川军在这里与金军激战,关键时刻,吴曦命令全军退守黑谷,川军顿时乱成一团,而吴曦一不做二不休,再次下令后退的终点不是黑谷了,而是更远的青野县。
        为了让川军不得不退,他烧了河池……父辈曾经的荣耀,也在这一场大火中烟消云散。之后他变本加厉,撤空了大散关的后防,让金军得以从背后偷袭,导致不破雄关的陷落。
      
      日期:2012-08-0317:22:07
      
        连载(2419)
        至此,金军仍然不满足于他的诚意,直到吴曦把阶、成、和、风等关外四州无偿赠送之后,金国才答应做他的后台,支持他反叛南宋,自立为王。
        金国使者在置口(今四川略阳西北)授诏书、金印,册封吴曦为蜀王。
      
        消息传进临安,韩侂胄的第一反应是与金争利。不就是王位吗,宋朝一样可以给。他给吴曦写信,回忆从前的交情,保证以后的前景,金国能给的,南宋绝不吝啬,你何苦平白多一个汉奸的名头?
        这样做当然是权宜之计,韩侂胄一边安抚,一边下令远在蜀川的正帅程松等人,命他们就地剿伐。步骤很对头,可惜的是速度太慢了。
        他的信使还在路上跑,程松已经快马加鞭飞也似地逃出了四川。这人在最初时极端信任吴曦,哪怕吴曦直接收编了他的亲卫队,哪怕总有人在他耳边说吴曦必反,他都一点不在意。吴曦真的反了,他手下的将官们提意别等朝廷命令了,立即出兵平叛。
        程松给每个提议的人送了一份丰厚大礼,送他们出川。别在这儿给我添乱,给我造祸。他自己也没耽搁,从阆州沿嘉陵江顺流而下,逃到重庆附近时猛然发觉都怪当初跑得太急,路费不够了。怎么办,急中生智,他写了封信给吴曦。
        在信中,程松称吴曦为蜀王,希望蜀王殿下寄点钱来,好买船继续逃。吴曦没让他失望,以最快的速度寄来了一只木匣。
        程松大惊失色,拔腿就跑。他认定匣里是一把剑,这是让他自裁。送匣的川兵一把把他揪回来,强迫他打开了匣,才发现里边全是钱……程松日夜兼程逃出了三峡,至此才回头西方嚎啕痛哭——“此番才算保住了头颅。”
        指望这种怂货都办得成什么。同样,吴曦接连摆平程松级别的官员之后,纵目蜀川已经再无敌手,他可以安心地当蜀王了。
        连载(2420)
        消除异己,统一蜀川,吴曦还有点别的工作没干完。他还得剃发,梳成女真式辫子,左袵,改穿少数民族服装,才能算是金国治下的王爷。
        这么搞时,他一点都不知道危险在逼近。
        有个中层干部叫安丙,是原大安军的知军,文官。他本是程松的部下,严格遵守以长官进退为行止的标准,奈何程长官跑得实在太快太突然了,他没跟上,被迫滞留蜀川。这很倒霉,更郁闷的是,他刚想躲起来保平安,吴曦的一个亲信忽然做了个梦。
      
        梦里神灵指示,只有安丙扶保着吴曦,吴曦才能平安。安丙别无选择,只能加入叛军阵容,哪怕从没上过一天班,天天在家泡病号。
        有一个底层小官叫杨巨源,是合江仓的仓监。他痛恨卖国贼,暗地里联络了几位川军中的将领,随时可以起义。但是他非常有远见,没起义之前,就想到了起义之后。如果成功了的话,川中大乱怎么办?必须要有一个能稳定局面的人。
        他想到了安丙。
        杨巨源、安丙、张宁、李好义集结了74个人,在月圆之夜,忽然大呼冲进了吴曦的伪皇宫。那座宫殿就算再小,也有近千人以上的卫队,但是当李好义高喊奉临安朝廷密诏杀贼时,这些卫兵全都扔了兵器站到一边,听任这74人冲向吴曦的卧室。
        吴曦的梦做得正美,无论如何没有料到会有敌人直接冲到他的面前。仓促间,他的卧室里连把刀都没有,他本人被两个士兵砍掉了头颅。
        这时距离他叛变称王仅仅过去了41天!
        他为什么会死,原因是很多的,最大的一条是他光荣的父辈们。吴玠、吴璘、吴挺,哪一个都铁骨铮铮,与金国不共戴天,在他们的带动下,蜀川百姓也都有强烈的自尊,绝不向异族人屈膝。所以从他叛变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经是蜀川公敌。
      
        他死时,再没有任何人与他站在一起。
      




返回目录

[944]   [945]   [946]   947   [948]   [949]   [950]  

[首章]  [尾章] 947章/共1014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调用缓存:129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