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相生金水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3-01-0720:41:45
【第94节】秦帝国末期残酷的职场厮杀(九)
以上我们拿出几个章节的内容用来全方位还原了一下李斯其人。欣赏完李斯的职场表现后,我们再重新回到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的问题上来吧!
前面提到,秦始皇在旅途中的猝死,让大家防不胜防,秦始皇唯一的遗嘱又被赵高私下控制起来,此时的李斯为了能够给自己争取时间观察事态的走向,和怀有同样想法的赵高达成了极具默契的一致:秘不发丧,先回首都咸阳再说。
我们来看一下此时的秦国,有能量影响政局的都是哪些人。
第一位,肯定是我们的丞相李斯了,此人位高权重,政治手腕娴熟毒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第二位,肯定是赵高。赵高是秦始皇身边的近臣,此时又拿着最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嬴政遗嘱,他的态度决定了下一步整个秦国的政治走向。
第三位,应该是随秦始皇御驾旅游的皇子胡亥。目前为止,秦始皇所有儿子中,只有胡亥知道秦始皇的死讯,假设他要搞点什么动作,具有先下手为强的机会优势。
第四位,是长子扶苏。因为古人喜欢立长子为接班人,而且按照秦始皇个人的真实想法,扶苏本来就是真正意义上大秦帝国的新任舵手,其能量之大不用详细解释了吧!
第五位,掌握秦国实际军权的大将军蒙恬、蒙毅,也就是所谓的蒙氏兄弟。要知道,在这个严峻的时刻,一旦出现宫廷政变,谁获得了军界的支持谁就拥有了胜利的绝大把握。
第六位,这是勉强算进来的,就是扶苏、胡亥的那些个皇兄、皇弟们。他们的能量跟扶苏、胡亥比,要差很多,但是不排除个别人觊觎皇位已久的可能。
以上六部分势力的精彩缠斗马上上演!
日期:2013-01-0720:42:41
先有必要交代一下赵高和蒙氏兄弟曾经有过的一段恩怨。
当初,因为屡次立下战功,秦始皇十分器重蒙氏兄弟,蒙恬在外担任大将,蒙毅则在朝中参与商议国事,被称为“忠信大臣”,不管是什么样的高级将领甚至是丞相李斯,也不敢轻易同他们一争高低。
而赵高则略微悲催,一生下来就被家人阉割后送到宫中伺候皇帝去了。自从赵高的下面没了之后,赵高的上面(也就是智商)却愈发发达起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了秦国法律,一度成为宫廷内很有名气的刑法专家。
秦始皇听说此人能力很强,且通晓秦国法律,便提拔他担任了中车府令,主要负责教小皇子胡亥学习审理判决诉讼案件。
以上绝非信口开河,通鉴有明确的记录:赵高者,生而隐宫;始皇闻其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使教胡亥决狱,胡亥幸之。
就像清朝的光绪皇帝和他的老师翁同龢(念“盒”音)一样,随着慢慢长大,胡亥对赵高产生了一种半师半父的感情。
有一次,赵高犯下大罪,秦始皇派蒙毅来处理这件事情。
蒙毅通过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得出结论,赵高依法应被处死,但秦始皇最终因为赵高办事灵活而赦免了他,后来又逐渐恢复了他的官职,可从此以后,赵高跟蒙氏兄弟却结下了深仇大恨。
关于蒙毅,作者前面提到过,成龙有一部电影叫《神话》,他扮演的角色就是蒙毅,在电影中他去高句丽地区帮着秦始皇找韩国公主过来开洋荤,但是在回来的路上和这位韩国女人发生了感情,进而引发了一段爱情故事。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思密达。
赵高这个人是个敢想敢干之人,面对着躺在那里日渐腐烂的秦始皇的尸体,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最终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修改遗嘱,帮胡亥篡权上位!
赵高这样做的动机,我们倒是可以分析一下。
首先,论私人感情,赵高和胡亥的感情肯定远远深过他和扶苏的感情。
其次,赵高有自己更长远的打算。前面说过,在职场中有这么一种潜规则,如果你想要一步到位地快速晋升,那你就要让自己紧紧站在一个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任一把手的种子选手跟前,成为他的贴心臂膀,他在你的扶持下一旦荣登大位,你则水涨船高,自然而然成为你们单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二把手。
如果赵高老老实实地回去念遗嘱,那么扶苏必然登基,此时扶苏是不会买赵高的人情的,因为本来遗嘱上写的就是扶苏,扶苏感激他老子秦始皇嬴政,根本没有必要感激你赵高这个捎话的传声筒。
如果赵高伙同胡亥篡位成功,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本来皇位就不是他胡亥的,如果在赵高费尽千辛万苦的帮助下,胡亥能够夺得大位,那他赵高就是胡亥这辈子的第一恩人,外加他本来就是胡亥从小到大的精神导师,到时候不论权力还是地位,都会一步到位,而且绝对永固!
到时候李斯这种人,纵然你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靠边站——当然,“靠边站”这个词太庸俗化,专业一点,可以表述为“政治上被边缘化”。
创建缓存:02917 大小: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