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相生金水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3-01-1710:32:37
【第110节】楚汉传奇背后的职场魔法(十)
紧接着,孙武老师又在后面进一步阐述道:“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大概的字面意思是:要想做到不被对手所战胜,关键在于学会防守,要想做到战胜你的对手,关键在于善于进攻。如果你防守得不充足,那么你的进攻再猛也是多余的,是没有意义的。善于防守的人,要把自己藏得很深,深到九地之下,到了你公然对对手发动进攻的时候,就要大张旗鼓地进攻,你的架势可以影响到九天之上。做到如上所述,你才能够在自保的前提下战胜对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胜利。
所以,孙武的观点很明确,那种以自己受到莫大的伤害为代价所取得的胜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坚决不值得提倡的,也是绝对不要去做的。
古人有语所谓“损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就是一种愚蠢的职场行为。
这一段理论可以给我们的职场以两方面的给力指导。
首先,孙武告诉我们这些在职场中奋斗的人,面对竞争对手甚至小人的“挑衅”,我们什么情况下选择防守,什么情况下又必须还以一定颜色:你要是觉得你很生气、很不服气于对方,但是以你当时所处的形势来看确实没有把握战胜对方,那么你就必须忍耐你的脾气,必须选择防守。即使你觉得这种忍耐会让你很生气,很没有面子,甚至你觉得有点儿太贱,更甚至你觉得周围的人会觉得你是个软蛋、怂包,不好意思,你还是要信一下孙武老师的教诲,必须忍。因为你现在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一种忍耐,更是用富有智慧的理性来战胜你的感性和冲动,你要为你将来取得更大的、最终的绝对胜利而在战术上加以调整。
继续以上面所举例子为案例进行阐述。
小董因为你的马失前蹄而逆袭成为你的部门经理,对此你感到愤怒无比。
后来经过你在公司内的些许拥趸在吃工作餐的时候告诉你,其实就是小董为了竞选成功私下里对你进行的匿名举报,你更加的愤怒了。
你当时心里是这么想的:敢他妈的阴我,我现在就过去大嘴巴抽丫的!
在你扔下餐具要起身的瞬间,你先要回答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去跟人家发生肢体冲突:你乱报销的事情有充足的证据在领导手里,而你有证据证明就是人家小董对你搞的匿名举报吗?
是啊,你的拥趸也是出于对你的关心进行的一些猜测,就算是全单位的人都心知肚明是小董干的,只要没有充足的可以摆到桌面上的证据,你也不可以去找人家对质。
而且退一步讲,就算是人家小董明着告诉你,是他举报的,因为人家证据充足,所以他在道义和立场是也是无懈可击的,你此时去找人家激化矛盾,只能更加衬托出你的无耻和狭隘——你犯了错误还不允许人民群众举报,是吗?
所以,先做一个理性分析,得到结论:假设是小董搞的小动作,你也基本没有把握能够战胜对方,那怎么办,只能一个字——先“忍”了吧!
其次,孙武的这一观点还告诉我们另外一个比较给力的道理,那就是:当你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战胜对方时,一定要狠狠地给予打击,绝不手软,所谓“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继续接着上面的例子讲。
假设你当时回公司报销的那个手机真的是送给客户的,而这个搞匿名举报的人目的就是要栽赃你,于是你第一时间让接受礼物的客户和你的领导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沟通,对方证明确实接受过你所送的手机,并且还对你和你的领导表示了深深的谢意,OK,这就说明你没有错,的确是有小人在背后整你。
这时你需要找领导私下好好沟通一下,希望领导能够对这样的同事进行全单位公布并给予一定的处分。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的领导是一个很会做事情的人,会给你如下两个选项供你选择,并尊重你的最终选择权。
第一个选项是,希望你能够息事宁人,但是他会告诉你是阴你的人是谁,因为领导和你都是受害者,这个搞小动作的人希望利用领导这把枪来打你,领导也不会放过他,但是为了整个团队的和谐,更为了做事不要做绝,希望你自己心里明白,但是不希望把这个人开除掉。
第二个选项是,那就是公开宣布事情的全部来龙去脉给全单位同事听,并把此人给予开除。
领导会告诉你,他希望你选择第一个选项,但是最终选择权归你,如果你非要选择第二选项他也不反对。
此时,你会怎么办?
按照孙武的理论,你必须选择第二选项。
孙武说了,你要是觉得此时你在有把握不会造成任何自我损失的情况下,你对你的敌人有权利,更有义务去彻底消灭之。
综上所述,孙武老师在这一段兵法中的思想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打不过人家,就先贱兮兮地忍着,一旦开打,就直接打死,绝不留情!
以上就是由孔鲋劝说陈胜的话引申出来的对职场的一些感悟,而通过这些感悟,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不仅仅在于宣扬以柔克刚、上善若水这种偏柔的精神,中华传统智慧还有其绝对理性甚至极具刚性的一面。
这一点和佛教精神又是相通的,既有“菩萨低眉”,又有“金刚怒目”。
这又何尝不像我们一直置身其中的职场更甚至是生活呢?
日期:2013-01-1710:38:34
【第111节】楚汉传奇背后的职场魔法(十一)
前面说到,陈胜的旗开得胜恐怕连他自己也是始料未及的,于是他派周文向西攻打秦二世的老巢,想要直捣秦二世的黄龙。
周文一路前进一路扩军,一直到达函谷关,这时已经有了上千辆战车,士兵人数也高达几十万之多,最后周文选择在一个叫戏亭的地方驻扎了下来。
得到情报的秦二世这时才意识到危险距离自己竟然是那么的近,连忙与群臣商议:“敌军已经逼近,各位爱卿觉得如何是好?”
时任少府一职的章邯(念“韩”音)站出来说道:“贼寇的大军现在已经兵临城下,他们这一次人多势众,如果我们现在征调附近各县的军队来抵抗,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我发现,发配在骊山陵园修坟的囚犯很多,陛下可以下一道圣旨赦免他们,然后发给他们兵器去迎击敌军。这批人数量庞大,纵然没有什么作战经验,料想对付一个周文也足够了!”
秦二世于是下圣旨宣布大赦天下,让章邯免除掉骊山囚犯们的刑罚,一律将他们全部编制为大秦帝国海豹突击队,即刻去攻打周文率领的楚军。
在冷兵器时代,武器的悬殊是非常小的。两边可以用的武器无非就是砍刀、棍棒、石头,要知道那会儿连个像现在这样做工精细的板砖和啤酒瓶都没有,基本上就是靠拼人数和力气——大家武器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两个揍一个,肯定是两个人的这一方赢。
章邯率领着一支由监狱里面放出来的囚犯组成的突击队迅速向客场作战的周文部队扑了上去,无奈人数优势悬殊巨大,周文的军队很快就失败了,周文本人在好不容易突击了包围圈之后逃跑了。
读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觉得有个问题很不正常?
是否有读者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那些之前被困在骊山做苦工的底层群众,为何在得到释放后不响应陈胜、周文的楚军,而要帮着压榨自己的秦二世来打周文呢?
我们不妨大胆地分析一下,无非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这些人之前被秦朝当局的残酷压迫搞害怕了,没有一个敢动歪心思的,之前在骊山帮着秦二世修坟,基本就是生不如死的生活,现在让放出去杀人,感觉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况且还有了一定的自由,不用每天做那么多的体力活。总之,这些人因为受到的压迫太厉害,没有人敢动对秦二世倒戈一击的心思。
第二,因为秦二世搞的是下旨免罪这一套表面文章,所以这些人觉得自己终于从一个罪人变成了无罪之人,心情当然是高兴的,对秦二世也是感激的,他们觉得此时去为秦二世卖命,杀几个贼寇也是应该的。总之,可能是处于对当局赦免的一种感激,所以就去帮着政府灭叛军了。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能对这些人的革命意识有太高的要求,毕竟都是受压迫的底层人民群众,是以没太受过教育的农民为主,那个时候的他们对是非的判断很简单。站在现在,我们可以从“革命意识”等概念出发对他们加以审视和评判,即使是你我,置身于那时那境,恐怕也会成为其中一员,抄起家伙就朝着周文的部队杀过去了。
不管读者你在什么样的单位上班,你们单位的组织架构从大方向来说都是金字塔型的,领导的数量永远不会超过一线员工的数量,他们在金字塔的顶端,但是人数少,中层管理者处于金字塔的中间,数量较之于高层领导偏多,较之于一线员工偏少,大部分的一线工作人员都在金字塔的底部。
而一线工作人员判断一件事情的是非时,往往比较简单,看得绝对不会有高层那么远,但是一线员工的数量很庞大,他们想法或许是错的,但是他们的想法往往代表着相当多的人头数,具有“人多势众”的优势。
所以,作为高层的领导在做决策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很矛盾的地方:一方面要广泛听取一线员工的意见,另外一方面一线员工的意见未必都是正确的。
猛一听,似乎笔者有点替领导说话,抹黑人民群众的智商,甚至更有点提倡领导搞专制的意思,其实这绝非笔者本意,因为笔者说到的上面的那个矛盾确确实实是存在的,而且有的时候表现得会非常突出。
有例子证明吗?当然有,而且很典型。
创建缓存:3434c 大小: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