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
李幺傻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中国驻印军在展开大反攻前,所有的权力掌握在史迪威手中,史迪威是东南亚盟军的副总司令,又是中国驻印军的总指挥,他实际上掌握的兵力,也只有中国驻印军这几万人,所以,史迪威将自己的权力发挥到极致。中国驻印军下面只有一个军,这就是新一军,而军长郑洞国、副军长兼师长孙立人、师长廖耀湘,连指挥一个营的权力都没有。
中国驻印军的编制除了新一军外,另外还有直属部队,包括战车营、重迫击炮团、炮兵团、工兵团、通讯营、特务营、宪兵营等等庞大组织;还有中美联合突击队,在后来的密支那战役中,这支突击队大显身手,它的特种战法,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除此而外,还有一个美军支队,兵力相当于一个团,这个美军支队,在整个反攻中,所起的作用不大。
史迪威去重庆向蒋介石汇报工作的时候,又把中国驻印军的权力交给了另一个美国人,驻印军参谋长鲍特纳,而鲍特纳又是一个同史迪威一样刚愎自用,但是能力又远远不如史迪威的人,结果,胡乱指挥,让中国军队的营长、连长、排长损失了十几位,这是整个反攻作战中,中国军队损失最大的一次。
史迪威回到雷多后,将鲍特纳撤换,将新38师的权力放手交给孙立人,让孙立人前去解围。然后,又将新22师的65团交给孙立人指挥。
现在,史迪威信任孙立人,但仍然不信任廖耀湘。
而廖耀湘是一个极度豁达的人,他没有计较这些。
虽然史迪威将新22师65团交给了孙立人指挥,但是,史迪威仍然要干涉这个团的行动。他对这个团下达的命令是,前去拉加苏解救新38师112团第三营。
新38师112团三营,此时在防守拉加苏,与数倍兵力的日军旷日交战,营长陈耐寒牺牲。战斗极为艰苦。
拉加苏在新平洋基地的南面,而此时已经被孙立人用大炮开路所占领的于邦,在新平洋基地的东面。两地相距不但遥远,而且中间还隔着重重关山。拉加苏有难,于邦也帮不上。
65团在团长傅宗良的带领下,星夜向南进发。此时的65团,说是一个团,其实只有两个营。另外一个营,和廖耀湘率领的其余两个团在后方。
这是新22师缅甸反攻的第一战。这些满怀刻骨仇恨的战士们,犹如笼中之虎,突然放出来,遇到猎物,肯定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史迪威的命令是,让新22师65团南下,前去拉加苏,援救新38师112团第三营。可是,新22师65团没有在拉加苏停下脚步,他们绕过拉加苏,赶往了比拉加苏更南面的大洛。
团长傅宗良和副团长罗英、两个营长商量:围攻拉加苏的日军才有多少啊,根本就不够吃,干脆一竿子捅到底,把日军老巢大洛攻占了,大洛是日军的后方基地,粮草弹药都在这里。攻占了大洛,拉加苏的日军断了后路,自然慌乱,只能向南退缩。他向南退,我们正好伏击他。
新22师65团的弟兄们太饥饿了,此前已经将近两年没有打仗了,新22师几千名袍泽的尸骨还摆放在野人山,等着报仇呢,这次终于见到了日军,怎么能不狠狠地揍他狗日的。
这个战术,在孙子兵法中有,叫做“围魏救赵”。
可惜,史迪威不懂什么叫“围魏救赵”,他只知道他的命令下达了,而65团没有执行,这是蔑视他的权威。他向最高统帅部报告说:新22师65团团长傅宗良上校,擅自改变作战命令,请求撤职查办。
最高统帅部居然同意了。
没有资料证实,此时奔袭在大洛的团长傅宗良是否听到了他已经被撤职查办的消息。我想,估计傅宗良还不知道这一消息。因为65团在向日军后方基地奔袭的时候,是偷偷穿插,两个营的人马在密密的丛林中开路前行,电台关闭,神不知鬼不觉。不但日军找不到他们,连中国军队也找不到他们。
日军密集的大洛,就是他们前进的方向。
65团的弟兄们太需要狠狠地打一仗,用日军的人头来祭奠新22师死难的同胞们。
据有关资料记载,1944年1月11日,65团尖刀连在连长邱中岳的率领下,一路爬山过岭,挥刀开路。突然,先锋排排长吴如冈在一道山谷中发现了日军的脚印和粪便。脚印在山谷中到此消失,那么就判断日军没有沿着山谷继续前行。左前方有一条小径,估计日军是从这条小径上山了。
山上有日军,打不打?打了就影响穿插任务,不打就便宜了这伙日军。怎么办?打,肯定打。送上门来的日军,肯定不能放走,放走了就是罪过。
死神张开翅翼,扑向这伙日军。
死神是一坨屎带来的,一坨屎暴露了日军的行踪。
可见,随地大小便,后果严重。
戴着防毒面具阻击,从盒子枪上来看,应该是中国军人
<
日期:2012-04-27 14:11:33
【4-31】
缅北人迹罕至,山岭荒无人迹,荒山上即使有小路,也是飘忽不定,时断时续,要爬上山顶,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连长邱中岳站在山下向上观察,突然看到有一群猴子正在上山。对于荒山来说,猴子才是主人,而人类只是客人。主人对它的家,永远比客人熟悉。
邱中岳命令两个排悄悄跟在猴群身后,觅路上山。另外一个排,在山下警戒。
两排战士跟在猴群的背后,悄悄摸上去。就在猴群即将到达山顶时,突然不再上山,纷纷爬上树梢。邱中岳仔细观察周边情势,判断山顶上一定有日军,。猴群害怕日军,就爬上树去躲藏。
邱中岳命令留下一个排在原地守候,监视日军;另一个排向山腰迂回,从后山包抄日军,两面夹击,不能放跑一个日军。如果有一个日军走脱了,65团偷袭日军大洛基地的计划,就会暴露。
迂回包抄的那个排来到后山,准备向山顶上偷袭时,被日军狙击手发现。躲在树上的日军狙击手击倒了走在最前面的两名战士。
行踪暴露,只能发动强攻。这个连在击毙了日军狙击手后,向山顶进攻。日军的吸引力全部集中在了后山。
丛林作战和在别的地方作战不一样,丛林作战一开战就是近战,因为双方都只能看到自己周围二三十米远的距离,二三十米远之外的视线被树丛遮挡。在这么近的距离搏杀,中国军队手中的武器大占便宜,因为当日军第一发子弹打出后,还没有来得及打出第二发子弹,中国军队手中的冲锋枪已经打出了至少十发子弹。
后山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而前山的中国军队另一个排悄悄抵近山顶,架起迫击炮,对着山顶狂轰滥炸。山顶上的日军处于两面包围中,逃无可逃。
最终的结果是,日军小队长井则觉及39名士兵,被击毙,无一漏网。而中国军队则伤亡七人。
干掉了这支日军小队后,65团又钻入了密密的丛林中,消失在了缅北的茫茫林海中,即使坐着飞机在空中侦察,也不知道机翼下的热带雨林中,有一支中国军队,正像一支暗箭一样,射向日军的心脏。
距离大洛愈来愈近,而遭遇日军的机会越来越多。
1月14日,又与日军一个小队遭遇,将其包围全歼。
1月18日上午9时,与一股日军遭遇,将其击溃。
当日下午5时,65团终于赶到了大洛附近。日军看着从天而降的中国军队,目瞪口呆,仓促组织抵抗。
中国军队一共有两个营,一个营在前面作战,一个营休息;等到前面那个营打累了,再换休息好了的这一营。
中国军队将日军赶入了两条河流组成的三角地带,两个河流阻挡了日军逃跑的脚步,中国军队只需要从一个方向进攻就行了,而这个三角地带全是芦苇,并不能摆放那么多的军队。
如果日军知道中国军队会来偷袭,绝对不会选择在这个地方驻扎。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中国军队像青蛙一样,越过了拉加苏,直接落在了更南面的后方基地大洛,展开进攻。
对于日军来说,地形不利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国军队的弹药好像永远也打不完,他们呼叫飞机,飞机将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空投下来。
而失去了制空权的日军,只能撅起屁股,让中国军队打。
创建缓存:ab749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