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李幺傻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王骞在上海被日军俘虏,有过多种版本,但是最靠谱的版本是这一种:
有一天,王骞在战斗空闲,穿着便装,去往一个叫做查理饭店的地方,看到饭店门口站着几个士兵。王骞没有在意,径直向前走,到了跟前才发现是日本兵。王骞眼睛高度近视,他也不知道查理饭店已经被日军占领了。
突然遭遇日本兵,王骞也还冷静,他干脆继续向前走,走进饭店,想从侧门逃走,没想到他的异常举动引起日军怀疑,就将他抓走了。
王骞是怎么逃脱的,也不知道,只知道他回来后,有人告他泄密,被判了两年徒刑。出狱后,全身心投入抗战的后勤供应工作,1942年死于开罗。
王骞可能是冤枉的。
孙立人来到税警总团的时候,税警总团已经扩充为四个团,他担任第四团团长,而第四团的前身是税警总团特种兵团。特种兵,直到今天都是拥有强悍战力的一个称呼。
孙立人的第四团编制庞大,战斗人员5000余名,相当于当时的一个师。下辖三个营,每个营有四个连,还有一个重机枪连,一个直属炮排;每个连有三个排,每个排有六个班,每个班有14人,这14人中,除了配置最新式的步枪外,还配置有机枪、冲锋枪。
而税警总团除了四个团外,还有十个直属步兵营,总兵力高达三万人。
这样的装备和这样的人员架构,战斗力能不强吗?
1936年,当时的中国人都知道中日终有一战,逃到关内的东北军要打回老家去,一路长征的红军也打出了“北上抗日”的旗帜,国军中的很多高级将领也在制作对日作战纲要,蒋介石也知道全面抗战就要来临,他加紧进攻红军,提出了“攮外必先安内”的主张。
税警总团在这种氛围中,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当时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也看到了税警总团这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便提出改编,在1933年长城抗战中表现优异的第二师师长黄杰,担任税警总团团长。这样,税警总团就完成了从地方武装到军事力量的过渡。
黄杰在离开第二师,去税警总团上任的时候,向老上级顾祝同告别,顾祝同惋惜地说,第二师是一支正规部队,税警总团算个什么呀,实在不应该去。
那时候,尽管税警总团已经成立了六年,而且在淞沪抗战中表现突出,但是,在陆军上将的眼中,仍然是一支不入眼的部队。陆军上将都是这样,更何况别人。
然而,黄杰很快就发现这是一支让人瞪目结舌的部队。
黄杰一上任,就进行改革,将总团下属的十个步兵营改编为两个团,这样,税警总团就拥有了六个庞大的团,而税警总团的总人数,超过了当时一个军的人数。
黄杰现在担任的不是师长了,而是军长。
税警总团的兵力超过了黄杰的预料,而税警总团的战力,更超过黄杰的预料。
1936年9月,国民政府的各支精锐部队,在江西南昌举行军事演习,当时参加演习比赛的有120个团,孙立人带着税警总团第四团也参加了。比赛结束,孙立人的第四团以绝对性的压倒优势,获得了第一名。而在个人单项成绩中,前十名士兵,就有七名是孙立人的部下。
举座哗然。
孙立人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属于孙立人的历史来临了。
日期:2012-03-25 10:24:50
【1-9】
1936年12月12日,不敢与日本人交战,又打不过红军的张学良,在陕西临潼华清池突然抓捕前来督战的蒋介石,漆黑夜色中,蒋介石深一脚浅一脚地逃往华清池旁的骊山上,结果还是被找到。当年蒋介石藏身的那个地方,先叫捉蒋亭,后叫兵谏亭。其实张学良根本就不敢与日本人交战,何来的兵谏?
听闻蒋介石被捉,全国军事委员会有273名将领联名通电张学良:……万一执迷不悟,使委座稍有差池,……势必不顾一切,决不与执事及执事有关的任何个人,共戴天日与世,海枯石烂,此志不渝。
张学良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中。现在,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就靠东北军那么一点点实力,既不敢向日本人开战,也不敢向黄埔系开战,只敢向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红军开战,结果却被打得丢盔撂甲。张学良处于人生中最惶恐不安的时刻,甚至比听到日本人炸死了他爹还惶恐不安。
其实纵观张学良的一生,这是一个能力平平,为所欲为,依靠父亲攀上高位的官二代。
西安事变后的第二天,国军46军兵发潼关,将驻守潼关的东北军全部缴械。
第三日,第二师,也就是现任税警总团团长黄杰担任过师长的那个师,在徐州包围了东北军一个团,这个团的团长赶紧命令全团徒手集合,向第二师缴械。
东北军有敢于宣战的气势,却没有敢于交战的勇气,这种人,和那些只敢叫嚣的狗一样。
也是在同一日,税警总团乘上火车,向潼关急进。来到潼关后,封锁所有交通要道,炮口对准西安,驻守在咫尺之遥大荔县的冯钦哉师赶紧投降,张学良更加进退两难。
自古就有“潼关在,西安在;潼关失,西安失”的说法,潼关是西安的门户。东北军把西安拱手让给了黄埔系,西安就指日可下。
张学良惶惶不可终日。
关键时刻,是英勇的不计前嫌的红军挽救了张学良。要不是红军,张学良的性命可能就要在那一年的年终戛然而止。
1937年3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陕西风平浪静,税警总团从陕西撤回。
不久,日军为全面侵华做准备,派遣了一个大队的海军陆战队进驻青岛,而作为二鬼子的韩国流氓也啸聚而来,和日本浪人在青岛横行无法,寻讯滋事,欺压中国百姓。当时,中日尚未开战,而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和张学良是一路货色,见到日本人就小腿抽筋,只会下跪,鉴于这种情况,日军中国军队开进青岛,则会授人以柄,如果税警总团以缉私的名义驻扎青岛,则名正言顺。于是,1937年4月,税警总团的两个团进入青岛,防范日军。
当年,日本的《朝日新闻》在山东有发行,税警总团一来到,这份报纸立即大肆污蔑,说税警总团纪律恶劣,滥杀无辜,烧杀奸淫,无恶不作。
没想到这一宣传歪打正着,日本的报纸既然这样宣传,税警总团干脆就这样做,他们上街的时候,每个人身后都背着一把明光闪闪的大砍刀,见到日本人和韩国人就故意比划比划。而且,他们还故意在日本侨民的居住地附近,演练刀法,引来围观。
日本侨民和韩国二鬼子,看到这群“亡命之徒”,惊惧万分,退避三舍,青岛治安,空前良好。
日期:2012-03-25 15:42:20
【1-10】
日本领事看到税警总团如此“横行无法”,就多次与青岛市市长沈鸿烈严正交涉,要求严惩税警总团,而沈鸿烈说,税警总团背后有靠山,是财政部的部长宋子文,而宋子文又是蒋委员长的小舅子,他一个小小的市长怎么得罪得起。他劝日本人好好忍耐,不要惹这群“亡命之徒”。
日本海军陆战队战斗力很强,但是他们也不敢和税警总团正面冲突,他们担心一旦事发,这群“狂徒”会“滥杀无辜”,向日本侨民开刀。
1937年7月7日,中日全面战争爆发。
1937年7月下旬,为了保证日本侨民的安全,日本政府让日本侨民速速乘船返回日本。青岛市长沈鸿烈密令将日侨所有财产全部焚毁,税警总团和地方武装这才真正开始了“烧杀抢掠”,在青岛辛辛苦苦经营了几十年的日侨,一夜之间变成了贫民。
8月中旬,淞沪会战开始。
创建缓存:62dca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