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天下第一军(96章/107章)

第96节

李幺傻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2-05-15 15:52:37
        【6-1】
        此时,在缅北的中国驻印军,在三条线上同时作战。
        第一条,是以新22师为主力,步步推进,自北向南,攻打孟拱河谷的第一道重镇加迈;第二条,是以新38师为主力,奇兵突袭,越过加迈,直接攻击加迈后方的孟拱,孟拱是孟拱河谷最大的城镇,也是日军18师团司令部所在地。之所以说新22师和新38师为这两条线上的主力,是因为除过这两个师,还配属有中国驻印军直属的少量战车部队。
      
        第三条则是神来之笔,史迪威命令中美两国的特种突击部队,在孟拱河谷尚且处于激战时,直接越过孟拱河谷,偷袭缅北最大的城市密支那。这支特种突击部队,叫中美混合先遣突击队。
        中美混合先遣突击队是由中国军队和美国加拉哈德团组成。加拉哈德团在美国鼎鼎有名,此团还有一个称呼叫“抢劫者支队”,它的正式番号是美国陆军5307团。加拉哈德是远古一名骑士的名字,用一个性格鲜明的骑士的名字和“抢劫者”来命名一个团,可见这个团是桀骜自负的,战斗力应该也不错。
        我在前面介绍过中国驻印军的编制结构,中国驻印军主力是新一军,另外还有一个团的正规美军,和一个团的美军特种部队。一个团的美军特种部队,就是指前面写过多次的麦支队;一个团的正规美军,就是这支加拉哈德团。
        史迪威有私心,在缅甸的崇山峻岭中,中国军队斩荆棘,披肝胆,前赴后继,奋力死战,史迪威不使用这支美军的正规部队,而现在缅北最困难的战争即将结束,史迪威才把这个美军正规团派到了战场上。
        中美混合先遣突击队又兵分两路,第一路由美军肯利生上校率领,兵力有加拉哈德团第一营、中国军队第30师第88团、中国军队新22师山炮第四连。
        第二路由美军亨特上校上校率领,兵力有加拉哈德团第二营、中国军队第50师150团、美军山炮一个排。
        在缅北作战的中国军队不是只有新22师和新38师吗?怎么又冒出了两个中国师的番号?
        在孟拱河谷战役以前,缅北的中国军队只有两个师,可是,在孟拱河谷战役开始后,缅北的中国军队已经达到了五个师。但是,投放在孟拱河谷的,只有两个师,这就是从雷多一路打到了这里的新22师和新38师,另外三个师的番号是:14师、30师、50师。这三个中国师没有部署在缅北,而是部署在印度。
        印缅边境上,英帕尔战役正在进行,日军攻占了科希马,对英帕尔构成包围,而且,攻击的日军已经能够望见英帕尔城里的寺庙屋顶。英帕尔一旦失守,日军就能够进入印度。而印度的加尔各答,美国援助中国的军事物资堆积如山,中国抗战的输血管,又要被切断了。
        尽管蒋介石和史迪威都极端厌恶英国人,因为英国人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出卖了中国远征军,但是,美国的援华物资即将落入敌手,蒋介石和史迪威又不能不管。所以,蒋介石从中国战场紧急派遣了三个师:14师、30师、50师,走驼峰航线空运印度,一方面保护中印公路,一方面支援英帕尔战役。
        中国军队一下子向印度增派了三个师的兵力,让蒙巴顿大喜过望。为了投桃报李,蒙巴顿把一支英军也空投到了缅北战场,这就是温盖特将军率领的钦迪特空降纵队。
        钦迪特空降纵队,是英军唯一一支敢于从印度向缅甸发起反攻的军队。
        中国军队渡江作战
        日期:2012-05-1521:29:01
      
        【6-2】
        引用古典书籍中的一句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来说说孟拱河谷战场,说完了孟拱河谷,再说中美混合先遣突击队奇袭密支那。
        因为史迪威去与蒋介石争权夺利,把中国驻印军交给了门外汉参谋长鲍特纳,鲍特纳水平极差,却又自以为是,结果,让中国军队在孟拱河谷的突袭,变成了持久战。
        日军就欢迎持久战,因为日军可以将缅甸南部和泰国方面的兵力,源源不断地顺着铁路和滇缅公路,运输到缅北的孟拱河谷,日军也有自知之明,他们知道仅仅依靠第18师团,是无法阻挡中国驻印军的进攻。尽管第18师团是日军的三大王牌师团之一。
        早在日军占领缅甸一周年的纪念会上,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就说:缅甸的国防,日本皇军自能负起全责,唯有目下集中在东印度阿萨密的中国驻印军,是一个极能训练的劲敌,吾人应以重兵示之。
      
        这是在孟拱河谷战役的一年前,日军就明白了这支中国军队很能打。所以,当18师团抵挡不住中国军队的进攻时,日军竟然先后将6个师团和一个旅团投放在了缅北战场,这些兵力,要占到缅甸日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而仅仅在孟拱河谷战役,日军就先后投入了18师团、53师团、56师团、第2师团、24混成旅团,而在随后的八莫战役中,日军投入了18师团、49师团、56师团、第2师团。在这两场战役中,新一军都是独立对抗日军四个师团,在孟拱战役还外加一个旅团,而且还都取胜了。
      
        一个军的编制独立对抗日军四个师团,在那时候的战场上,只有新一军。
        在孟拱河谷,日军希望持久战,但是新一军不能打持久战。
        因为雨季马上就要到来临了。
        孙立人在《统驭学》中讲到了,为将者一定要能够随机应变。他在这一章就说到了当年在孟拱河谷战役的情景。
        当时,中国驻印军从开始大举反攻缅甸,到现在已经八个月了,八个月来一直作战,从未休息。新38师112团和114团集结于孟拱附近,新22师和新38师113团集结于加迈附近。加迈和孟拱都有日军重兵集结。这个时候,在孟拱河谷,日军的兵力战力占据绝对优势。加迈和孟拱,急切间都攻不下来。而雨季却快要到来了。
      
        陷入胶着的不仅仅是加迈和孟拱,还有密支那。密支那的偷袭也变成了持久战。日军凭借着密支那坚固的城防,让中美军队一筹莫展。
        加迈、孟拱、密支那三个地方呈三角之势。而现在,中国军队兵分三处,三处都攻不下来。而漫天的乌云正从喜马拉雅山脉,以杭州三菱跑车每小时七十码的速度,不分昼夜地赶来。孙立人说:“雨下得多,交通堵塞,补给困难,加之疾病、潮湿、蚊虫、蚂蝗等等,都足以困坏部队。”
        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的心情很矛盾,他一方面盼望着雨季快快到来,雨季来临了,就能够困死中国驻印军,然后第33军司令官本多政材就能够带着18、53、56、第2师团展开反攻,一举收复缅北;他一方面又盼望着雨季千万不要到来,因为日军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此刻正带着15、31、33师团在印缅边境的英帕尔高原激战,而且占据上风,雨季将会让第15军前功尽弃。
      
        雨季,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
        河边正三和牟田口廉也都过分相信了日军的实力,他们预计日军第15军只用20天就能够攻占英帕尔高原,然后在雨季来临前进入印度。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英帕尔久攻不下,把一场速决战打成了持久战。
        无论是在缅北战场的孟拱河谷,还是在滇西战场的松山腾冲,或者是在印缅边境的英帕尔高原,战争都处于胶着状态。
        最先打破战场僵局的,是缅北战场。
        而打破缅北战场僵局的,是一封日军的信件。
      
        这封信件,是日军加迈守军步兵指挥官,也就是第18师团步兵指挥官相田俊二少将写给第18师团补充兵大队指挥官野恒光一大尉的。
        当时,中国军队攻占了一座山头,打死了野恒光一大尉,打扫战场时,从他的身上找到了这封信件。
        飞虎队拍摄的重庆街景
        日期:2012-05-16 09:29:03
        【6-3】
        这封信件是这样写的:
      
      




返回目录

[93]   [94]   [95]   96   [97]   [98]   [99]  

[首章]  [尾章] 96章/共107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调用缓存:c9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