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明末逐鹿天下(1043章/1188章)

第1041章 曙光(一)

风啸木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4359年(公元1662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还有五天就是除夕节,哪怕是经济危机到来,帝国百业萧条。
      
          但帝国现在的生活,依旧比任何一个朝代都好。
      
          过年的气氛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过年求的就是家庭美满团圆,富裕的家庭有富裕的过,穷人也有穷人的过法。
      
          哪怕是帝国救济粮的发放点,也在这个时候给每一个领救济粮的家庭,发放两只鸡腿,五斤猪肉,两米棉布,让他们过一个温馨的新年。
      
          晋商商会会长杜宝年把车停在帝国大厦的地下停车室,他迈步走下车,顺着楼梯前往位于五楼的包间。
      
          他透过帝国大厦的玻璃墙,看着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
      
          它比往年更加的萧条,杜宝年感同身受,心中不断叹气。
      
          大部分人都在嚷嚷,经济危机即将到来时。
      
          杜宝年无法想象,经济危机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况?
      
          经济危机真的到来,之前发展势头很好的公司,大量的破产倒闭。
      
          特别是借银行贷款,用于扩张公司业务。
      
          银行或是破产清算,或是抽贷自保。
      
          这些公司没有了外部资金,立刻就破产倒闭,根本就没有自救的可能。
      
          杜宝年看着一些年轻的商人,哀嚎着帝国要完了。
      
          他只想对年轻人说一句:「你们太年轻了。」
      
          这些人从小生活在安定的环境之中。
      
          他们记事起,就生活在寄宿的小学,从小看着帝国一步步发展壮大。
      
          他们的印象之中,帝国的商业环境就是蒸蒸日上,从没有见识过帝国衰落的景象。
      
          这些人反应这么大,那就是他们心中的幻想被突破。
      
          杜宝年这样年纪的人,他从小经历在明朝末年那种黑暗环境。
      
          明朝的商人,除非是王爷或是进士老爷的白手套。
      
          要不然随便一个县令,都能让他家破人亡。
      
          在明朝那种环境做生意,商人必须要八面玲珑,随时打点官场上的人。
      
          没有身份背景,生意也不可能做大,只能赚一些辛苦钱。
      
          杜宝年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他都能生存下来。
      
          他看到经济危机对于工商业造成的破坏,确实令他感到惊讶。
      
          但这个情况,不至于让他感到恐慌。
      
          他耗费心血创建的兴盛公司,规模萎缩到不如鼎盛时期的五分之一。
      
          但兴盛公司最核心的业务,食品工业依旧能维持。
      
          这也与杜宝年是南洋地区的大地主,有着密切关系。
      
          兴盛公司的原料供应,大部分都是他名下的农场提供。
      
          这样就导致兴盛公司的产品比同类型产品价格更低。
      
          经济不景气时期,价格战是最有效的手段。
      
          这会让公司盈利降低,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活下去。
      
          经济危机爆发半年以来,至少有上万家公司破产倒闭。
      
          现在的市场不太好,但杜宝年相信市场早晚有恢复的那一天。
      
          哪家公司能在经济危机中活下去,等到危机度过之后,必然会占据庞大的市场,获得惊人的利润。
      
          这个道理,大部分商人都知道,但想要做到这一点,极为困难。
      
          杜宝年来到帝国商会会长李宫定下的包间,他迈步走进帝国大厦的包间。
      
          这是一间占地很大的包间,屋内已经有部分商人到来。
      
          熟悉的人坐在座位上,他们商谈着帝国近期的时事。
      
          杜宝年走进来,李宫会长立刻迎了过来。
      
          「杜会长,欢迎你的到来。
      
          临近年节的时候,召集大家来开会,这是我的不是,请担待一二。」
      
          李宫会长很客气,帝国商会会长地位崇高,他却不是一位官员。
      
          商人们不想配合帝国商会,李宫会长也毫无办法。
      
          他与杜宝年是相交多年的朋友,但却不想让杜宝年认为,自己拿着鸡毛当令箭,指挥他做事。
      
          他与自己的朋友,可以解除这个误会,但受邀而来的很多人,又不能一一解释。
      
          李宫会长总不能见到一位,他就上前解释。
      
          这样做,那就无法维持他自己的地位。
      
          李宫会长一直等待地位崇高,又能配合他的朋友。
      
          杜宝年在商场上混这么多年,他也是一位人精。
      
          他听到李宫的语气有些不对,又看到现场的气氛有一点压抑。
      
          他稍微一琢磨,立刻就明白李宫的用意。
      
          他笑着说道:「李会长,我们众人之中,你的消息最为灵通。
      
          过年的时间,对我们这些商人极为重要。
      
          家族中的很多人,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回家。
      
          现在市场的环境这么恶劣,需要家族商议,放弃哪一家公司,重点维持哪一家公司。
      
          李宫会长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情况,你依然把我们叫过来,那就是有重要的事情通知,我们求之不得。」
      
          李宫会长听到杜宝年这样说,他脸上露出了笑容,还是杜宝年懂他,这个朋友没白交。
      
          李宫会长点头说道:「今日召集大家前来,确实有一个重要消息,想要与大家分享。
      
          现在人还没有到齐,等到人齐之后,我会把这个消息分享出来,让大家绝对不后悔来到这里。」
      
          浙商商会会长蒋锦绣笑着说道:「帝国大厦的包间,一天就要五千两银子。
      
          李宫会长即便是有钱,那也不能拿五千两银子打水漂玩。
      
          我相信李宫会长,一定会有重要消息与大家分享。
      
          经济危机到来之后,咱们这些人都受到一定冲击。
      
          这个时候,就应该精诚团结,共渡难关。
      
          而不是因为之前的恩怨互相拆台。」
      
          蒋锦绣代表江南的商人发话,这就是在支持李宫会长。
      
          蒋锦绣作为帝国最大的纺织产业家族之一,他们的消息也非常灵通。
      
          他不知道帝国将要出台的政策,具体是什么内容?
      
          但他知道帝国已经确定出台相关政策,解决现在遇到的经济危机问题。
      
          李宫会长身份特殊,又在帝国即将公布相关政策时,以帝国商会会长的名义,召集大家赴宴。
      
          他所说的内容,未必就是他真实的想法,而是他身后的人,授意他说出来。给商人们听。
      
          蒋锦绣就是因为了解到这个情况,他才出言为李宫会长解围。
      
          他作为一名商人,知道及时准确的消息,意味着什么。
      
          他可不想李宫会长,因为受到一些人的怨气,选择隐瞒一些重要的消息。
      
          蒋锦绣会长声援李宫,一些消息还算灵通,或是会察言观色,心思玲珑的的商人,他们纷纷附和蒋锦绣的做法,声援李宫。
      
          一些聪明人,他们还选择挤兑刚刚阴阳怪气的声音。
      
          大部分商人脸皮厚,对于这些挤兑声音完全无视。
      
          只有一些为了面子不得不来的商人,他们被挤兑几句,选择离开这里。
      
          杜宝年看到离开的这些人,这些人都是之前与南洋商会有着很
      
          深矛盾的原因。
      
          他们主要是以闽商和粤商为主。
      
          南洋商会的产业与他们有着冲突,积累的矛盾绝不是随便说几句话就能缓解。
      
          哪怕是现在,帝国南方的商会,依旧有着极为严重的竞争关系。
      
          这种产业竞争太过激烈,也是帝国这次经济危机,爆发这么厉害的原因之一。
      
          李宫把杜宝年引领到座位上,他笑着说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杜兄现在已经是晋商商会会长。」
      
          杜宝年坐下来,无奈的说道:「我才不想当这个会长,会长需要处理很多麻烦事,单单是调节内部会员的矛盾,那就比做生意还累。」
      
          他的这句话,让在座的会长都暗自点头。
      
          商会对外掀起商战,这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事情。
      
          商会之中最麻烦的事情,那就是调节内部矛盾。
      
          都是自己人,一旦处事不公还影响自己的威信,秉公处理又沾亲带故。
      
          最关键的问题是弥合两方的矛盾,而不是分出谁对谁错。
      
          杜宝年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之前一直在南洋商会,也没有管过事。
      
          年纪渐渐增大,准备在家乡颐养天年,这才加入晋商商会。
      
          我在晋商商会,只是挂名一个副会长,平时根本不管事。
      
          谁知道晋商银行突然爆雷,晋商商会很多资深的商人,他们随着晋商商会爆雷,一起被朝廷调查。
      
          晋商商会的大佬不是枪毙,就是被关进大牢。
      
          只剩下我这个边缘人物,资历还算深,成为了晋商商会会长。」
      
          众人听到杜宝年自嘲的说出这件事,却没有笑话他。
      
          这样的事情,在如今的情况太常见。
      
          他们这些会长,很多人也不是半年前的会长。
      
          经济危机大潮的冲击下,有问题的公司纷纷爆雷。
      
          朝廷随后开始处理这些人,很多人从此从商界消失。
      
          李宫会长看着杜宝年,他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
      
          经过杜宝年用切身经历拖延一段时间,应该抵达这里的商贾,他们都已经赶过来。
      
          李宫会长立刻让屋内的仆从和助理出去,并要求他们把门窗关好。
      
          他这才激动的说道:「大家今日能来这里,那就是信任我李某人。
      
          我也给大家透露一个消息,让大家来到这里物有所值。
      
          朝廷已经决定,出台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危机问题。」
      
          杜宝年激动的说道:「朝廷要救股市和债市了,这真是太好了。
      
          凭什么我们兴盛公司的股票,最高点价值五两银币,现在只值一百二十文。
      
          股票价值掉的太邪乎,让公司的人都没有信心,认为公司要破产了。」
      
          李宫会长摇头说道:「这件事情不可能出现,股市和债市亏了就亏了。
      
          朝廷哪怕是把全年税收全部砸进这两个市场,一朵水花都掀不起来。」
      
          李宫会长这句话一出口,房间之中哀叹声,此起彼伏的响起。
      
          这些人都是投资股票和债券市场,以他们的身份,能做出这种表情,那就说明他们亏的银币不会少。
      
          李宫会长双手向下压了压,说道:「大家先让我说完,咱们随后再讨论这件事。
      
          事情不全盘的讲述完,只讨论只鳞片羽,那就是盲人摸象,无法看清楚事情的全貌,我们讨论也是在做无用功。」
      
          杜宝年附和道:「大家急切想知道朝廷的政策,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要打扰李宫会长。
      
          半年时间都已经过去,再等一小会儿,应该能等得起
      
          。」
      
          李宫会长看到嘈杂的现场恢复安静。
      
          他继续说道:「朝廷针对于帝国现在的情况,出台了很多政策。
      
          这些政策涉及到方方面面,朝廷很快将会公布出来,细节我就不谈。
      
          我只谈一谈,对于工商界影响较大的政策。
      
          朝廷亲自下场处理经济危机,大家要做好准备,不要被朝廷动作产生的余波波及。
      
          困难的经济危机破产潮,大家都已经挺过来。
      
          朝廷出手,那就是黎明之前的黑暗,我们即将迎来曙光。
      
          大家千万不要倒在这个时期。」
      
          众人听到李宫会长这样说,他们都集中精神,等待李宫会长介绍具体的政策。
      
          李宫会长没有吊众人的胃口,他是带着任务而来。
      
          太子苏蜀担忧朝廷的动作,会导致一些商贾做出误判,引起剧烈的连锁反应。
      
          这才委托身为工商总会会长的李宫,通过他的嘴提醒这些商人。
      
          李宫会长露出淡淡的笑容,介绍道:「朝廷关于工商业的政策,我的总结是两个大方向。
      
          扶持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朝廷出台数十项政策,但都是围绕这个主旨。
      
          我只说一个影响极大的政策。
      
          朝廷规定各家商业银行,给落后产能贷款,必须缴足抵押物,还会对项目资金进行严苛的审核,防止项目资金被挪用。
      
          商业银行对于先进产能,贷款非常容易,利息还比较低。
      
          只是这一个政策的差别,先进产能与落后产能,那就不可同日而语。
      
          咱们谁要压注先进产能,那必将腾飞。
      
          一旦压注落后产能,只有破产这一条路可走。」
      
          蒋锦绣会长听完李宫会长说的话,他认为这一趟自己来值了。
      
          只是这一句话,那就价值千金。
      
          他了解过朝廷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对于这些政策,他有些看不懂。
      
          但经过李宫会长的点拨,他看不懂的这些地方,现在想一想,已经是清楚无误。
      
          闽商商会会长茅九冷哼一声,他用略带嘲讽的语气说道:「李宫会长,不知道你从哪里听闻这个小道消息。
      
          只是一句概念性的话语,就想让我们调整未来公司的发展。
      
          李宫会长说出来太轻松,我们拼命做,那都未必能做好。」
      
          茅九紧盯着李宫的表情,他在用激将法,想让李宫说出更多的政策。
      
          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首章]  [尾章] 1043章/共118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c7f41 大小: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