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明末逐鹿天下(1068章/1188章)

第1065章 考察地方(九)

风啸木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qishuta.net    太子苏蜀在江苏巡抚陈贞慧的陪同下。
      
          继续考察金陵府的知名公司。
      
          官营公司有金陵汽车公司、金陵发电厂、金陵自来水公司。
      
          民营公司有家友电灯厂、宝丰服装公司、杨德奎制药公司。
      
          这些公司不是新政时期崛起的公司,但都是金陵府的纳税大户。
      
          这些公司的表现,也能间接反应新政是否有效。
      
          太子苏蜀高强度考察一天,他一脸疲惫,看到红红的夕阳即将落山。
      
          他决定停止考察,收集到的情报,已经能让他做出精准的判断。
      
          江苏巡抚陈贞慧同样是一脸疲惫。
      
          他还要应对很多突发事件,更担心太子苏蜀的行程受到干扰。
      
          江苏巡抚陈贞慧见到太阳即将落山,他建议道:“太子殿下,天色已经渐晚,大部分公司这个时候都已经下班。
      
          我们停止今天的考察,去吃晚饭。”
      
          太子苏蜀有意结束今天的考察,他点头同意道:“陈巡抚盛情邀请,正好我还有些问题,想要向陈巡抚了解,我们边吃边谈。”
      
          他们前往秦淮河畔,宝盛居吃饭。
      
          太子苏蜀看着秦淮河畔,游船往来,船上和岸边不时响起阵阵歌声,游客文人在这里聚集。
      
          有的游船上面挂着帝国的龙旗,旗帜迎风飘舞,有的游船顶上没有龙旗,只有一束彩带迎风飘扬。
      
          太子苏蜀好奇的问道:“这些游船上面的旗帜不一样,他们有什么不同。”
      
          江苏巡抚陈贞慧有些纠结,但这是太子殿下询问,不回答又不太好。
      
          他表情有些不自然,缓缓说道:“太子殿下,这些船只悬挂的旗帜不同,他们的业务也不同。
      
          悬挂龙旗的船,上面都是歌姬舞姬,她们不像旧时代的清倌人,只是打造出卖艺不卖身的形象,为了抬高身价。
      
          这些人真的不卖身,帝国的法律也不允许她们卖身。
      
          没有悬挂龙旗的船,他们都是花船,船上的女子都是非汉人女子,从事皮肉生意。
      
          这里面有很多胡姬,深得某些人的喜爱。”
      
          太子苏蜀听完,他脸上也略显尴尬。
      
          “不愧是秦淮河。”
      
          太子苏蜀尴尬的说了这一句话,想要缓解尴尬。
      
          江苏巡抚陈贞慧继续说道:“臣当年在交趾当官,那里有些女人,特别是有姿色的女人。
      
          不想种地或是进厂打工,她们被某些人花言巧语哄骗,前往中原做清倌人。
      
          妄图被富商文人看重一步登天。
      
          她们最后都沦为青楼女子,只等年老色衰之后,回到老家给人做妾。
      
          要不是南洋出产大量的橡胶,这些橡胶薄套可以防止受孕和花柳病的传播。
      
          这些爱慕虚荣的女人,她们的下场会更加凄惨。”
      
          太子苏蜀对于这些情况,他早就有所了解。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在推进,市井充斥着利字为先。
      
          太子苏蜀见识过很多,为了追求利益,罔顾法律的情况。
      
          更何况这些人,只是利用法律的漏洞。
      
          但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不利于朝廷推行的汉化政策,又不利于地方的稳定,只是满足了某些瓢虫的喜好。
      
          太子苏蜀在登上楼梯时,顺着窗户看着秦淮河的景象。
      
          悬挂龙旗的游船,占比很少。
      
          可见秦淮河,渐渐恢复以往的地位。
      
          总有阳光照不到的阴暗面,但弥漫着腐臭味的臭水沟,出现在大街的旁边,肯定会膈应人。
      
          太子苏蜀之前就考虑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他准备趁此机会,用秦淮河这里的情况做试点。
      
          太子苏蜀坐在坐位上,他与江苏巡抚陈贞慧推杯换盏,聊着江苏巡抚衙门推行新政所遇到的事情。
      
          他一杯酒下肚,感慨道:“国家领土扩充数倍有余,再加上藩属国高价移民。
      
          中原地区的青壮人口,损失的太多了。
      
          中原地区之前是人口拥挤,很多地方的人连一亩三分地都无法获得。
      
          现在谁能想到,中原地区的人口,竟然也开始萎缩。
      
          国力与人口息息相关,中原地区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怎么压服四周。
      
          父皇近期了解到这个情况,都在暗自发愁,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解决问题。”
      
          江苏巡抚陈贞慧能够品出太子苏蜀话中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这些事情,太子苏蜀不能直说。
      
          他真的明白无故说出来,必然会受到某些人的攻讦。
      
          太子苏蜀的身份地位,不适合做出某些政策。
      
          太子苏蜀话里话外,除了在说人口降低的事情,他也是在点秦淮河的事情。
      
          青壮数量有限,想要让生育率提高,只能是让有限的青壮多娶妻生子。
      
          陈贞慧作为江苏巡抚,他对于一些情况比较了解。
      
          生育率下降的根源,除了移民之外,那就是小学教育的普及。
      
          女孩上了小学,她们眼界开阔,自然看不上身边的穷小子,想要嫁给贵公子。
      
          贵公子哪里有那么多,很多女人到了适婚年龄也不婚配。
      
          结婚的青年不多,生育率怎么可能上去。
      
          江苏巡抚陈贞慧了解到这个问题,他立刻就有了解决办法。
      
          引进非中原地区的女人,并出台政策,惩罚大龄不婚的女人。
      
          青年婚配与生育率,顷刻之间就能上去。
      
          江苏巡抚陈贞慧立刻用试探的语气,说出了他所想的两个方法。
      
          太子苏蜀惊喜的说道:“陈巡抚这个政策真是绝了。
      
          在这个问题上,地方的巡抚衙门,还有一定的自主权。
      
          陈巡抚为什么不试试,如果出现问题,那就及时撤销。
      
          真能解决这个问题,陈巡抚上疏朝廷,必将得到父皇的重用。”
      
          江苏巡抚陈贞慧知道自己的能力,很可能在六七十岁之时,才能取得内阁大臣之位。
      
          这个年纪的内阁大臣,已经是半退的状态,没有多少精力处置政务。
      
          空有内阁大臣之名,却享受不到多少实惠。
      
          他真的被皇帝苏河所看重,之后所走的路必定会顺畅很多。
      
          最关键的一点,哪怕是政策失败,因为没有得罪势力庞大的权贵群体。
      
          这件事情也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
      
          轻惩罚重收益的事情,陈贞慧还是有很大动力去做。
      
          太子苏蜀看到江苏巡抚陈贞慧的表情,他就知道这人的选择。
      
          某些事情他提出来,很多人会用各种方法阻止,让这件事情不成功,用以打击他的威信。
      
          这也是太子苏蜀,轻易不提出相关政策的原因。
      
          江苏巡抚陈贞慧出面,这就避免了很多问题。
      
          太子苏蜀只需要观察江苏巡抚衙门出台相关政策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
      
          太子苏蜀来到金陵府,那就已经进入江南的核心区。
      
          江南各个地区,有着丰富的交通网络。
      
          无论是水路、公路、铁路,都有便捷的方式,前往江南任意一座府城。
      
          太子苏蜀离开金陵府,他也不是漫无目的的闲逛,而是考察江南地区最主要的工业地区。
      
          他一路前往扬州府、杭州府、苏州府。
      
          这些地方各有特色,太子苏蜀不只是观察各地的工业情况,了解各地新政的发展。
      
          他还专门调阅各地的账目。
      
          只需要综合税收、电力消耗、物流数据。
      
          就能通过这些数据,推断某一府的工业发展情况。
      
          这些数据都是环环相扣,哪怕某一个数据造假,它与其他数据也对应不上,很容易被发现造假。
      
          太子苏蜀阅读江南地区,工业发展的报告。
      
          他对于江南地区工业发展极为满意。
      
          新政有效解决商界的信心问题,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
      
          这一轮工业复苏的速度很快,商人们都非常乐观,认为工业增长还会继续下去。
      
          太子苏蜀也认可这些商人的判断。
      
          只要没有出现类似于帝国与藩属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
      
          帝国的工业继续沿着现在的轨迹发展下去,超越以往肯定没有问题。
      
          帝国的中原地区,享受着工业带来的便利,其他地区还没有机会享受到工业的便利。
      
          现在的中原地区与之前的中原地区不是一个概念。
      
          因为帝国的版图急剧膨胀,现在的中原地区就是原先汉人居住的核心地区。
      
          帝国对于中原地区和其他地区的重视程度肯定是不一样。
      
          追求幸福却是每一个人的渴望。
      
          现在追求幸福,离不开工业化的帮助。
      
          太子苏蜀在京城就见识过很多老爷爷。
      
          他们不识字,对于报纸也完全不感兴趣。
      
          收音机上市之后,这些人立刻就喜爱上收音机。
      
          很多老爷爷聚集在一起,讨论着广播电台里面的节目。
      
          工业化的便利,只要体验过之后,很难离得开。
      
          世界观已经固化的老人都这样,更别说工业化时代,对于对于年轻人的影响。
      
          之前之所以出现经济危机,就是没有开发出这个大市场。
      
          随着潜在市场的开发,整体市场的上限也在不断拔高。
      
          太子苏蜀正是有这份见识,他也能预料到下一次经济危机必然会出现。
      
          这是工业发展到瓶颈,必定会出现的问题。
      
          只能是出现新的科技,解决工业发展的瓶颈,或是被瓶颈卡住。
      
          大量的公司开始内卷,随后承受不住,公司纷纷倒闭,市场再度萧条。
      
          但朝廷也不能因为下一次经济危机必定会出现,那就不解决现在的问题。
      
          随着帝国工业的发展,那就是在铸造帝国的底蕴。
      
          只要帝国的底蕴强大,一次经济危机对于帝国的影响就很小。
      
          太子苏蜀所做的事情,就是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他考察完江南地区大部分工业区,已经能看出来,他的目标正在逐步被实现。
      
          太子苏蜀很开心,他面带笑意前往江南地区,工业实力最强大的松江郡。
      
          松江郡位于长江出海口,它的地理位置天然就适合发展工业。
      
          长江沿岸各大行省,给松江郡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和劳动力。
      
          他们都能以长江水运,这个运输成本极低的道路,前往松江郡。
      
          松江郡内的各大公司,他们获得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成本更低。
      
          生产出来的产品,更能以低成本的水运和海运方式,运输到长江沿岸的行省和帝国海边地区。
      
          松江郡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工业在这里能够快速发展,那也就顺理成章了。
      
          特别是松江郡作为朝廷设置的直辖郡之一,享受着与其他地方相比,更加宽松和优惠的政策。
      
          松江郡与其他直辖郡相比,它也是得天独厚。
      
          顺天郡工业发展很快,主要原因就是京城在这个地区,要为其他地区打下一个样板。
      
          顺天郡更讲政、治,它距离京城太近,做什么事情都要循规蹈矩。
      
          汉中郡是龙兴之地,他也是处在山脉包围之中,地理环境较为封闭。
      
          汉中郡承接的工业主要是军工业。
      
          汉中郡人口不算多,地理环境封闭,交通不算发达,对外只有两条铁路,可以方便的离境。
      
          境内还有非常多的山区,利于在山区修建隐蔽的实验室与工厂。
      
          这些优势导致汉中郡天然适合发展保密程度更高的军工业。
      
          重庆郡因为地理因素,工业发展一直非常缓慢。
      
          朝廷设立重庆郡的原因,那也不是让重庆郡发展工业。
      
          而是把庞大的四川一分为二,形成川渝地区,而不是变成一个封闭的主体。
      
          四川行省如果不分开,将会是帝国人口最多的行省,它的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境内还有很多土司。
      
          四川行省这样的表现,必定会迎来拆分的命运。
      
          反倒是松江郡,它从设立之初的目的,那就是发展工业。
      
          松江郡专心致志发展工业这么多年,它无法成为帝国工业化最成熟的地区,那就说明当地的官员太过废物,必须要换人。
      
          太子苏蜀进入到松江郡的地界,他的神情立刻紧张起来。
      
          他在松江郡考察的情况,基本说明新政落地的具体情况。
      
          松江郡这里的数据已经足够典型。
      
          太子苏蜀接下来前往珠江工业区,更主要的原因是详细了解帝国工业的情况。
      
          珠江工业区里面的民营公司太多,反映工业发展的情况,肯定不如松江郡典型。
      
          太子苏蜀已经提前做好功课,他直接前往帝国最大的造船厂江南造船厂。
      
          这是松江郡多家造船厂合并,形成产业垄断的公司,它可以轻松制造万吨货轮。最新网址:www.xqishuta.net




返回目录

[1066]   [1067]   1068   [1069]   [1070]  

[首章]  [尾章] 1068章/共118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0195c 大小: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