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明末逐鹿天下(1141章/1188章)

第1136章 霸王道杂之

风啸木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帝国紫禁城东宫,帝国太子苏蜀看着吃完早饭,正在院中玩闹的大儿子苏佑民。
      
          小家伙已经渐渐长大,太子苏蜀正在考虑,怎样教育他。
      
          良好的教育,至少能保证帝国继承人的下限,即便出现昏君,他也能昏庸的有底线。
      
          东宫太子詹事王白云却急匆匆的走进来。
      
          太子苏蜀看到这种情况,他立刻把太子詹事王白云请进书房,并让心腹侍卫屏退左右。
      
          现在无论是电话还是电报,传递信息都极为便捷。
      
          太子詹事王白云却急匆匆赶来东宫面见。
      
          太子苏蜀都不用细想,他就知道一定是出现无法在电话中诉说的事情。
      
          太子苏蜀的私人公司,掌握着部份电话和电报的技术。
      
          他当然知道这种技术,可以被留痕。
      
          在某些事情上,一旦被留痕,那就是证据。
      
          太子詹事王白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语气有些颤抖的汇报道:“鲁众圆这一批军官被宪兵拦截了。
      
          他们现在正在被审查,臣已经切掉所有尾巴。”
      
          太子苏蜀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吩咐道:“蜀国方面的事情,不用再理会。
      
          我已经给蜀王钱明义照亮了前路,蜀国接下来的命运,就靠他们自己。
      
          蜀国真的无能,那是扶不起来。”
      
          太子苏蜀当机立断,直接断掉通过他的势力,给蜀国输送退伍军官的事情。
      
          他已经在藩属国巨变的初期,利用蜀国拖住瑞国的发展。
      
          初步的战略已经达成,不能把自己陷进去。
      
          父皇对于东宫插手政务,那是乐见其成。
      
          但有一个底线,皇子们绝不能触碰,那就是插手军权。
      
          苏蜀作为太子,他都不敢插手军权,这容易触碰父皇敏感的神经。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
      
          历代皇帝对于皇子插手军权,都变得极为警惕。
      
          太子苏蜀吩咐道:“通知我们的人,安心做生意,收集一些藩属国的情报。”
      
          太子詹事王白云明白太子苏蜀的意思。
      
          “殿下放心,臣会处理好一切。”
      
          太子苏蜀目送王白云离开。
      
          今日不是上朝日,他也没有会议需要参加。
      
          太子苏蜀看向桌子上,由帝国情报部门整理的情报。
      
          藩属国现在已经乱成一锅粥,能独善其身的藩属国极为稀少。
      
          这些还没下场的藩属国,大部分都是实力不济或是选择观望。
      
          真正无动于衷的藩属国,可以说是基本没有。
      
          太子苏蜀对于当前的局势,他也看的不是太透彻。
      
          但他对于现在的情况,只是略微的关注。
      
          因为他知道,无论这些藩属国,打的到底怎么样?
      
          这对于帝国来说,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
      
          太子苏蜀看完藩属国的情报,他又阅读帝国国内的重大事件?
      
          国内出现的重大问题,基本都是天灾和经济问题。
      
          天灾没有办法,朝廷只能组织人手提供钱粮救灾。
      
          经济问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官员的贪腐、商人的偷税漏税、民间猖獗的走私。
      
          这三大经济问题,从帝国建立以来,从来都没有彻底解决。
      
          书房的门被敲响。
      
          “简野,进来。”
      
          倭人太监得到允许,他立刻进来汇报道:“太子殿下,乾清宫的李公公前来通知,陛下要见您。”
      
          太子苏蜀听道是父皇召见,他心里一慌,难道是事发了。
      
          他随后就镇定下来,派遣退伍军人前往蜀国。
      
          这件事情他插手有些犯忌讳,行事一直都非常谨慎。
      
          这些人是退伍的军人,还被送往蜀国。
      
          父皇即便是想敲打他,那也不用当面训斥。
      
          太子苏蜀觉得,父皇应该是有其他的事情召见。
      
          东宫距离乾清宫有些远,但乘坐汽车很快就抵达。
      
          他来到乾清宫,看到父皇正坐在椅子上,看着太监们播放影片。
      
          这些影片,都是欧洲战场和美洲战场拍摄的真实景象,主要记载新式武器在战场上的表现。
      
          皇帝苏河看到太子苏蜀到来。
      
          他笑着说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俗话也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一款武器是否强大,纸面参数完全看不出来,只有通过战场的检验,它才是一款真正的好武器。
      
          现在欧洲战场和美洲战场,表现最为突出的武器,那就是火箭炮。
      
          成军的早期,朕就使用火箭这种武器。
      
          当时的火箭,主要用于海战。
      
          火箭的精准度极差,射程距离也很近。
      
          它只是在某些不适合使用火炮的场景,替代火炮的作用。
      
          得益于工业的快速发展,科学的进步。
      
          火箭炮无论是精准度还是射程,都已经超越了火炮。
      
          哪怕是在大规模火力投送这个领域,火箭炮也占据优势。
      
          现在火炮唯一剩下来的优点,那就是便宜。”
      
          太子苏蜀看到父皇的示意,他在父皇旁边坐下。
      
          “父皇,科学和工业发展的速度真快。
      
          现在的战争与十年前的战争完全不一样。
      
          哪怕是一个名将与一个军校毕业生。
      
          名将指挥十年前的军队,军校毕业生指挥现在的军队。
      
          最终赢下胜利的人,一定是军校毕业生。
      
          科学与工业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战争的进程。”
      
          皇帝苏河赞许道:“蜀儿,你能看到这一点,朕很欣慰。
      
          战争打的就是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重要的指标就是工业实力和科技实力。”
      
          皇帝苏河说完,他挥了挥手,让太监把放映设备撤走。
      
          “蜀儿,对于这场席卷藩属国的战争,你怎么看待?”
      
          太子苏蜀知道这是父皇对自己的考验。
      
          他的成长早已经得到父皇的认可,这段时间以来,父皇对他考验的次数逐步减小。
      
          但每逢大事发生,父皇依然要考验他的能力。
      
          太子苏蜀早已经做好功课。
      
          “父皇,在儿臣看来,藩属国之间爆发严重的战争。
      
          这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那就是发展的倒退。
      
          现在世界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期。
      
          农业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的先祖从黄河流域的小部落,扩大到整个华夏地区。
      
          在我朝之前,技术都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主导国家的依旧是农业种植技术。
      
          这也是历朝历代,他们的表现大同小异。
      
          现在处于工业蓬勃发展的时代。
      
          帝国每经历一年,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得益于帝国开启了工业化,通过科学重新认识世界。
      
          藩属国作为后起之秀,他们更应该保持和平的环境,大力发展科学与工业。
      
          只有这样,这些藩属国才有真正的未来。
      
          现在就为了一点点利益,爆发残酷的战争。
      
          儿臣认为,这是极其短视的行为。”
      
          太子苏蜀所说的话,是他这些年协助父皇处理政务的感触。
      
          他之前认为十分棘手的事情,现在看来,解决起来很容易。
      
          这就是帝国的实力在快速增长。
      
          帝国遇到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发展带来的增益解决。
      
          太子苏蜀这也是在给他那几位弟弟下绊子。
      
          哪怕是他之前认为的亲弟弟齐王苏铭比较稳重。
      
          齐国前不久也加入到吴国组建的同盟,参与到这场战争中。
      
          皇帝苏河喝了一杯茶,笑着说道:“蜀儿现在的思考,那是站在大国的角度思考。
      
          大国有大国的战略,小国有小国的活法。
      
          这些藩属国,他们是不想安稳的发展工业吗?
      
          他们是做不到。
      
          国与国之间积累的矛盾,国内积累的矛盾,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
      
          只有通过战争,重新进行利益分配,才能获得新生。”
      
          太子苏蜀听着父皇的教导,他有了新的感悟。
      
          “父皇通过这个角度,观察藩属国的变化,儿臣也有一些感触。
      
          藩属国所在的地方,都是国君自己的选择。
      
          但有的藩属国资源丰富,例如赵国和楚国,有的藩属国资源贫瘠,例如祁国和越国。
      
          因为资源的不同,各国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
      
          发展快的国家会变得傲慢,发展慢的国家会嫉妒。
      
          这自然造成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还不是这些国家遇到最大的矛盾。
      
          所有表现出来的外因,最终都可以归咎为内因。
      
          这些国家之所以选择战争,那就是国内的发展出了问题。
      
          工业发展需要市场,藩属国的市场没有培养出来,工业发展缓慢。
      
          藩属国是由我们汉人建立。
      
          汉人与当地土著的冲突,也是极其严重的矛盾。
      
          正是因为这两个主要的矛盾,这才导致藩属国必须通过战争来重新洗牌。”
      
          太子苏蜀有这个感触,他主要想到自己的舅舅,郑王王仲策。
      
          王仲策作为帝国的第一任首相,帝国工业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帝国工业从汉中起始到全国布局,全部经由王仲策之手来完成。
      
          郑国很早就认识到工业发展需要的市场,还有无法汉化土著可能导致的矛盾。
      
          郑国开始对于国内的黑人,采取类似辽国的隔离政策。
      
          政策初始还可以,但很快就出现问题。
      
          王仲策直接选择更为残酷的政策,全面驱逐当地的土著。
      
          大量的土著被卖到各国成为奴隶。
      
          郑国从印度、暹罗、缅甸引入大量当地未完成汉化的土著,在郑国接受汉化,成为国民。
      
          郑国国力增长的很慢,但却很稳。
      
          工业实力的发展,也能匹配国内市场的需求。
      
          皇帝苏河笑着说道:“蜀儿,你已经看到很浅的一面。
      
          但能看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
      
          这些藩属国最本质的矛盾,那是他们国内的分配出了问题。
      
          权贵和大商贾占据了太多的利益,小民承受国家发展的代价,却分享不到多少利益。
      
          这个本质的矛盾,藩属国无法化解,只能通过战争转移。
      
          他们想要通过战争掠夺,来满足国内各个阶层的利益。
      
          分配利益,这件最基本的事情做不好,国家早晚会出现问题。”
      
          太子苏蜀听到父皇这样说,他张大嘴巴,久久无法合拢。
      
          “父皇,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土地兼并。
      
          这是农业时代,爆发战争的重要导火索。
      
          土地兼并就是利益分配不均,地主阶级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自耕农大量失地,成为了佃户。
      
          距离我朝最近的大明,他就是因此而亡。
      
          现在已经进入工业时代,爆发战争的原因,难道也是类似于工业时代的土地兼并。”
      
          皇帝苏河看到太子苏蜀在他的引导下,已经认识到战争因何而起。
      
          “蜀儿,朕之前说过,看问题要盯住最关键的一点。
      
          我朝之前,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兼并严重。
      
          国家的利益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底层百姓活不下去,自然会选择造反。
      
          现在是工业时代,工业就是生产资料。
      
          只需要看一看,各国的工业掌握在哪一群人手中。
      
          藩属国的百姓,对于当前的生活不满。
      
          掌握工业能力的权贵,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推动各国进行军备竞赛甚至是战争。
      
          各国权力的默契推动下,再加上藩属国国君的野心,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帝国完全不需要参与这场战争之中。
      
          给予任何藩属国的支持,那都是满足这个国家的权贵。
      
          春秋无义战,现在的藩属国之间也没有义战,帝国不用承担道德枷锁。”
      
          太子苏蜀听到这里,他有些明白父皇为什么会这样教导。
      
          他给蜀国提供支持的事情,父皇肯定是有所了解,这才点醒他。
      
          他明白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那也就没有了圣母心。
      
          太子苏蜀紧绷的脸庞松懈了下来,点头道:“父皇,儿臣明白了。
      
          舍弃自己的利益太难了,这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对国家的热爱。
      
          藩属国的权贵,只是把本国的百姓当做牛马,他们完全不在乎百姓的生与死。
      
          这样的国家,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勃焉。
      
          他们完全不会成为帝国的对手。
      
          帝国只需要像现在这样,支持普通人的小工厂,保持经济活力。
      
          限制权贵和大商贾侵占普通百姓的利益。
      
          帝国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必定能镇压藩属国。
      
          这才是王道的发展路径,不需要展现帝国的霸道,干涉藩属国之间的战争。”
      
          皇帝苏河哈哈一笑,严肃的说道:“汉宣帝就知道霸王道杂之,任何政策有用,那就可以用。
      
          帝国用策,完全不需要自我局限。
      
          霸王道杂之,依旧好用。
      
          发展自身的实力,这是王道。
      
          但也要展现帝国的霸道,敢越线的藩属国,必须要镇压。”




返回目录

[1139]   [1140]   1141   [1142]   [1143]  

[首章]  [尾章] 1141章/共118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51550 大小: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