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明末逐鹿天下(137章/1188章)

第136章 黄帝纪年 准备典礼

风啸木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苏河在凌云殿,他与官员们讨论称王大典前的一些准备。
      
          他已经决定,称王大典在九月九日举行,距离现在没有多少天了。
      
          他召集所有官员和百姓代表,商议称王前的各项事务。
      
          苏河坐在主位,对着前方的众人说道:
      
          “我已经决定,九月九日举行称王大典,正式对外称王,树立起我们的旗号。
      
          名不正则言不顺。
      
          确立名号,我们要与大明朝,正式争夺天下。”
      
          苏河说完这句话,所有人都站起身,热烈的鼓起掌。
      
          正式称王,又占据一省两府之地,在场的所有人,就能摆脱反贼的称呼。
      
          对于人的心理影响,还有科举对读书人的吸引力,比没称王之前都要强很多。
      
          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影响就这么大。
      
          苏河当然会顺应民意,正式选择称王。
      
          之前地盘太小,称王就是沐猴而冠。
      
          其他势力只把他们当成小毛贼,称王也没有震撼性。
      
          现在地盘足够,已经成为一方诸侯,能正式逐鹿中原。
      
          “大家商议一下,我应该选择称什么王。”
      
          苏河向大家咨询,他心中已经有了几种选择。
      
          教育部侍郎张祐枫站起身说道:“苏统领,自古以来,称王都是依据地名,或是分封的王名。
      
          我们占据汉中,在汉水流域。
      
          我建议称汉王,各个朝代皆已弱亡,唯大汉以强亡。
      
          汉人这个称呼,也一直流传至今。
      
          您称汉王,非常合适。”
      
          太常寺卿宋康年,在张祐枫说完,他站起身说道:“关于我们。
      
          左传中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我们这片大地,又被称呼为华夏。
      
          王朝至夏朝而始,也应到华朝而终。
      
          我认为您应该称华王。”
      
          王仲策站起身,提出他的意见。
      
          “苏统领,王朝名我们要慎重考虑。
      
          称什么王,这需要选择一个耳熟能详,又与您性格合适的王。
      
          我们以三秦之地逐鹿中原,我觉得称秦王合适。”
      
          其他人觉得其他选择,没有这三个选择好,都没再提出意见,讨论这三个王名。
      
          苏河觉得这三个都合适,现在称什么王,等到真正统一天下,不意味着王朝的名字与王名相同。
      
          朱元璋占据吴地,称吴王统一天下立大明。
      
          苏河自己更偏向于秦王,他非常崇拜秦始皇。
      
          没有秦始皇统一天下,就没有华夏大地。
      
          也没有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状况。
      
          华夏大地,将是几个小国合纵连横战乱不休。
      
          欧洲那里,就是没有出现秦始皇这种千古一帝,到现在都是多个国家分立。
      
          各个国家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语言,没有可能再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秦始皇的书同文政策,让华夏大地都用一种文字。
      
          陕西人和广东人,基本没办法用语言正常交流,但可以用文字互相交流。
      
          方言再多,也不影响互相交流,才具有分分合合的可能。
      
          其他官员和百姓的讨论这几个王名,秦王一直占据主流。
      
          苏河看到这个结果,他笑着说道:“那我就听取大家的意见,正式称秦王。”
      
          凌云殿内顿时一静,所有人鞠躬向苏河行礼,道:“拜见秦王殿下。”
      
          “众位爱卿平身,你们还有什么建议。”
      
          教育部侍郎张祐枫发言道:“秦王殿下,我觉得应该先确定年号。
      
          您称王之后,要使用自己的年号。
      
          年号通常是皇帝行使的权力,但我们情况特殊。
      
          您称王之后,还使用崇祯年号,这有些不太合适。
      
          别人一问现在的纪年,说崇祯四年。
      
          就好像我们还在大明治下,用着崇祯的年号。”
      
          工部尚书张德志起身赞同道:“我觉得张祐枫侍郎说的很好,秦王殿下还没有称帝,但也应该准备年号。
      
          哪怕不准备年号,那也不能用崇祯的年号。
      
          今年的纪年是秦王一年这种,这属于先秦时期的礼制。
      
          那时诸侯王都没有年号,秦惠文王、秦昭襄王这种都是谥号,死后才封。
      
          当时都是秦王几几年,现在秦王殿下也可以这样使用。”
      
          苏河听到他们讨论年号,他笑了起来。
      
          “关于纪年这个事,我早有准备,并连时间也进行一些修改。”
      
          “田家鹏,你过来给大家讲解黄帝纪年和时间变化。”
      
          苏河准备称王之前,就想到纪年这个事情。
      
          他认为现在使用年号纪年太混乱,用年号纪年。
      
          这在小农时代,社会变革非常缓慢。
      
          大明洪武年间和崇祯年间,整个社会几乎没发生大规模的变化。
      
          依然是小农经济,经济结构不发生变化,社会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苏河却知道,一旦开启工业化。
      
          工业导致社会的变革,那超出现在人们的想象。
      
          再用年号纪年,就非常不合适。
      
          苏河准备采用统一的纪年方法。
      
          他在黄帝纪年和始皇纪年两种选择里,选择了黄帝纪年。
      
          祖庙宣传炎黄信仰,黄帝又是华夏所有人的祖先。
      
          黄帝正式成为华夏共主,也代表着华夏文明的起源,人不能忘本。
      
          田家鹏打开一份资料,他向众人讲解。
      
          “我根据秦王殿下的安排,开始计算黄帝成为华夏共主,到现在的时间。
      
          现在是黄帝纪年4328年,为了方便大家记忆。
      
          黄帝纪年4328年简称开元4328年。
      
          严肃的历史文献和重大场合使用开元4328年。
      
          一般情况下会直接称呼为4328年。
      
          我们华夏文明,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田家鹏介绍完,所有官员和百姓代表都没有反对。
      
          他们能接受黄帝纪年,这样的统一安排,也让记载时间更加简便。
      
          不需要换一个君主,就要重新计算时间。
      
          田家鹏继续讲道:“秦王殿下为了让时间更精确,他决定把每一个时辰,划分成两个小时。
      
          每一个小时六十分钟,每分钟六十秒。
      
          我们会推出新的日冕和计时沙漏。”
      
          苏河确定更精确的时间,主要是为了工业发展。
      
          炼铁和化学反应,都需要记录精确的反应时间。
      
          以前那种几柱香、几息的叫法,没有固定时间,完全凭经验和赢的感觉。
      
          这导致工匠的经验,只能亲自教授给他的徒弟,没有办法通过文字记载后推广。
      
          苏河准备中学教材,他前世知识里,一些避不开的单位,也会逐渐搬运过来。
      
          让苏河修改单位,重新推导一遍各科的公式定理,他没有这个本领。
      
          现在没有研制出钟表,靠着沙漏计时,连续计时准确度不够。
      
          但短时间计时,比估算的经验要准确很多。
      
          时间的细分,对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没有影响,这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秘书处处长钱明义站起身建议道:“苏统领,贵族有勋章表明他们的等级。
      
          我认为军队和官员也应该在某些地方,表明它们的品级。
      
          让人一眼就认出来,这名官员是几品官员,他是属于哪个衙门。
      
          我这里有几套图纸,请秦王殿下和众位官员参考一二。”
      
          这是苏河让钱明义准备给官员和军官,制备统一样式的官服和军服。
      
          要求就是任何人能一眼明确识别,这个人的品级和大概职务。
      
          贵族有勋章别在左胸前,勋章的材质,就能表示这个人的爵位。
      
          爵位高低和官员品级没有强制性要求。
      
          苏河在之前,为了防止爵位和官员等级的地方冲突,就没有规定不同爵位的服装,只用勋章表明等级。
      
          众多官员和百姓代表,他们给钱明义手中的几幅图投票。
      
          他们选出都是最明显的方案。
      
          选出官服的方案。
      
          右臂处绣着图案,代表这些官员的职位。
      
          吏部是毛笔,户部是算盘,工部是尺子,刑部是刀盾,卫生部是红葫芦,教育部是书。
      
          都察院是镜子,大理寺是天平,银行是银币,秘书处是桥梁。
      
          官服颜色随意,根据各个部门的喜好选择。
      
          比如巡捕的衣服,依然没有变化,是蓝色红纹。
      
          官服在右胸前有一块棉布,上面秀着官员所属的部门,绣线的颜色代表着品级。
      
          一品是金色,二品是银色,三品是紫色,四品是红色,五品是黄色,六品是青色,七品是蓝色,八品是深绿色,九品是浅绿色。
      
          军服的颜色统一,依旧是没有经过染色的亚麻原色。
      
          右臂也绣着部队的图案,等级展示和官服一样。
      
          主力陆军是火枪,骑兵是战马,水师是船,炮兵是大炮,后勤兵种是车轮,警卫团是盾牌。
      
          二线部队,屯垦兵团是铁锹、警备军是烽火台、新兵营是军旗。
      
          军队主官、参谋和祝师,他们右胸前都用不同颜色丝线,绣着他们的职务,能让士兵一眼就分辨出来。
      
          官服和军服的选择完毕,今天主要的会议就基本结束。
      
          他们开始讨论称王大典的准备工作。
      
          凌云殿会议很快结束,苏河让王仲策、宋康年、吴栋林三人留下来。
      
          “仲策,王自用已经答应我们,他带着一部分起义军军官,来汉中城参加我的称王大典。
      
          你负责接待他们,这些人表现出任何异常,直接拿下他们。
      
          我会让文景明派祝师和第六师一同行动,收编王自用的军队。”
      
          王仲策回复道:“秦王殿下,我会安排王自用他们。
      
          绝不会让这些人,有机会在汉中城作乱。”
      
          苏河又转头对宋康年交代道:
      
          “宋爱卿,你负责筹备称王大典。
      
          典礼一切从简,不要铺张浪费。
      
          称王大典在祖庙举行,不用另选地址。”
      
          “秦王殿下,我已经想好多个方案,典礼会庄重,但不会铺张浪费。
      
          殿下一直住在瑞王府,用不用在汉中选址,建造新的王府。”
      
          宋康年要问清楚这件事,他才好筹备称王大典。
      
          “不用大兴土木,王府依然选择瑞王府,把它改成秦王府就行。
      
          一些破旧的建筑,我已经让人翻新成钢筋混凝土建筑物。
      
          王府也不用修葺,现在就很好。”
      
          苏河制止其他人大兴土木的想法。
      
          有这些钱,不如投在武器制造上,房子不需要太气派。
      
          他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实力,靠的就是火枪大炮。
      
          苏河最后和大理寺卿吴栋林说道:
      
          “我从起事之初,就让你负责编写法律。
      
          开始我们只能用《大明律》凑合。
      
          现在已经将近两年时间,新的法律编写的怎么样?
      
          能不能在称王大典当天,发布新的法律。”
      
          吴栋林保证道:“秦王殿下,我们三法司按照您的要求,编写新的法律。
      
          规避大明县太爷春秋笔法和人情办案。
      
          我们力求每一个罪行,都规定详细的法条。
      
          每一个法条,保证相差不大的上限和下限。
      
          大理寺官员,只能在法条中选择判定标准。
      
          不会出现同一案件,判罚结果相差极大的情况。
      
          现在法律已经编撰完成,随时可以发布。
      
          我们大理寺已经在培训官员,法律发布后,他们就能使用新法律断案。”
      
          苏河听到吴栋林的介绍,他比较满意。
      
          “新法律就命名为《秦王律》,在称王大典时发布。
      
          你一会儿把新法律递上来,我看一下这个法律的主要条款。”
      
          苏河要亲自审查这部新法律。
      
          ………………………………
      
          齐刚毅召集警卫团军官,他吩咐道:“秦王殿下称王大典在九月初九举行。
      
          这段时间,你们一定要认真负责,把眼睛都给我擦亮了。
      
          称王大典整个过程,有我们警卫团负责保护秦王殿下和参与大典的人。
      
          整个典礼过程,绝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你一定要把危险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保证完成任务。”
      
          警卫团的军官,听到齐刚毅的吩咐,他们敬个军礼,统一用响亮的声音回答。
      
          齐刚毅露出笑脸,给所有军官分配他们巡逻的区域。
      
          秦山水出门时,正好遇到丁德贵。
      
          “丁祝师,谢谢你推荐给我的房子,那个房子真不错,价格也很合适。”
      
          秦山水带着婆娘去找房子,准备在汉中城买一栋房子。
      
          买不起城中的房子,汉中周边的村里也能接受。
      
          他在买房过程中,遇见丁德贵和他妻子逛街。
      
          丁德贵给他推荐一栋房子,这个房子的主人,准备到四川投资一些矿产。
      
          手中的钱少点,想把闲置的房产出售,他正在找付钱爽快的买家。
      
          丁德贵帮助他们穿针引线,秦山水很顺利买到一栋合适的房子。
      
          “大家都是战友,我们互相帮助应该的。
      
          这次我们警卫团巡逻,可要打起几分精神。
      
          秦王殿下周边守卫森严,但让大明锦衣卫在汉中城搞破坏,也是我们的失职。”
      
          丁德贵表情严肃的说道。
      
          秦王殿下正式称王,这造成的影响,比打下四川影响都大。
      
          大明朝作出任何疯狂的举动,丁德贵都不意外。
      
          秦山水表情严肃的说道:“有我们警卫团存在,绝不允许任何人搞破坏。
      
          我们都是百战精兵,那些锦衣卫,还能比得上我们警卫团。”
      
          秦山水非常自信,凭借手中的火枪,他有信心阻挡任何敌人。
      
          他很快来到营地,带着自己的部下,按照分配好的区域巡逻。
      
          熟悉这个区域,警惕任何可能发生的风险。
      
          ………………………………
      
          张德志叫来自己的大弟子魏时鸣,重点叮嘱道:“秦王殿下举办称王大典,需要打造一些礼器。
      
          我们工部管理所有工匠,这个工作就被我揽下。
      
          你亲自去找那些九级工,把这些礼器打造出来,绝对不能出差错。”
      
          张德志说完,他就把两张设计图,交给魏时鸣。
      
          “放心吧,师傅。
      
          我办事的能力你知道,这么重大的场合,我一定不会出现差错。”
      
          魏时鸣拿着设计图,赶往兵工厂。
      
          这两张设计图,上面画着两个武器,黄金大炮和黄金火枪。
      
          兵工厂等公司,现在管理归属秘书处管理。
      
          工厂里面的工匠依然由工部管辖。
      
          魏时鸣不只是工部侍郎,他还是八级工。
      
          工匠里少数几个获得爵位的贵族,他在工匠里声望非常高。
      
          魏时鸣经过登记后,走进兵工厂。
      
          他来到兵工厂,找到枪械大师,九级工杜康杰。
      
          杜康杰已经不再亲自加工枪械。
      
          他主要负责研究加工枪械的工艺,时间比其他工匠更充裕。
      
          魏时鸣拿出两张设计图纸,展开给杜康杰观看。
      
          “杜工,这两个武器,你能快速制造出来吗?”
      
          杜康杰反复观看这两张设计图纸。
      
          他皱着眉头说道:“黄金太软,没有办法打造枪械大炮。
      
          设计图纸上有要求,它们可以正常使用。
      
          我建议用黄铜制造,它的颜色与黄金差不多,还不容易变色。
      
          青铜刚出炉也是金色,它非常容易生出铜锈,变色速度很快。”
      
          魏时鸣思索片刻,他同意这个办法。
      
          “杜工,那你要亲自打造,这几件礼器用于称王大典,可不能出现差错。”
      
          杜康杰拿着两张图纸,就走向加工车间。
      
          他要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来。
      
          ………………………………
      
          马乾坤在一间空旷的水泥房间里,小心翼翼的制备一种药水。
      
          外面水车带动着巨大的鼓风机,不乱向房间内鼓风。
      
          快速流动的风,在木板搭建的管道中吹拂,吹走一切异味。
      
          马乾坤穿着棉衣,不露出一片皮肤,手上戴着厚厚的棉布手套。
      
          在不影响他手指活动的情况下,尽量多穿一副手套。
      
          脸上还带着一个用水晶制作的面具。
      
          他打扮成这个样子,就是付出几条生命代价,才找到的相对安全办法。
      
          “秦王殿下和我谈过玻璃,也不知道玻璃多久能生产出来,这些容器又贵又不好用。”
      
          他盯着前方天蓝色的溶液。
      
          他弟子马虎,再一次用硫磺制备浓硫酸的过程。
      
          因为硫酸浓度不够,准备转移到一边,他不小心把一枚铜钱掉进硫酸溶液中。
      
          硫酸溶液就变成天蓝色。
      
          马虎为了不被他惩罚,偷偷把这个溶液,倒进旁边的水渠里。
      
          马乾坤突然发现,周围水渠里烦人的绿苔不见了。
      
          这种东西成片在稻田中,极大影响水稻的生长。
      
          它们与水稻争肥争阳光,覆盖在水田上,影响水稻的产量。
      
          农民通常用手捞,也捞不干净这些东西。
      
          只要有一小点,人眼都看不到,很快就蔓延到整个稻田。
      
          马乾坤发现绿苔短短一天时间就不见,他认为这是出大事情了。
      
          他立刻叫来所有弟子,终于找出绿苔不见的原因。
      
          马乾坤经过多次实验,这种天蓝色的液体,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根据小学书籍上的命名规律,马乾坤把这个东西,命名为硫酸铜。
      
          他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硫酸铜和熟石灰,用水混合在一起。
      
          杀菌作用极为强大,可以控制很多田地里面的病虫害。
      
          硫酸铜这种物质,不能申请专利。
      
          硫酸铜和熟石灰或是其他东西,组成的杀菌液,却可以申请专利。
      
          他享受百分之百的专利权益。
      
          乙醚麻醉剂是通过小学书籍发现。
      
          他注册专利后,需要分给教育部百分之四十的利益。
      
          每个月看着大批的钱款被划走,他非常心痛。
      
          马乾坤摇晃着手中的天蓝色液体,他开心的说道:“这种能治疗作物疾病的药,就命名为乾坤液,希望它能打响我的名声。
      
          我把这个药当成献礼,在称王大典上献给秦王殿下。
      
          我一定会出尽风头,乾坤液也会被王府大量采购。”
      
          马虎在一旁说道:“师傅,前段时间有个道士来投靠我们,说要献秘方给秦王殿下。
      
          咱们直接报官,把他抓起来。
      
          你还怨恨那群道士吗?
      
          那时候我们也有不对的地方,现在钱款两清,不要再新增仇恨了。”
      
          马乾坤一掌拍在马虎脑袋上。
      
          “你这小子想什么呢?你师傅我可不是斤斤计较的人。”
      
          他抖了抖腰间的明黄色太极八卦带。
      
          “那群道士都自身难保了,现在连香客都很少去道观。
      
          有的道士直接还俗,转眼就成了祖庙的祝师。
      
          来的那个人,连道士证都没有,不是正经道士。
      
          他来找为师,拿出一些水银,说这种东西能镇宅辟邪,消灭房间周围的毒虫蛇蚁。
      
          那是在杀毒虫吗?那是在杀人。
      
          你师傅我开始搞化学,就与水银打交道。
      
          你的三位师兄。
      
          就是接了雷汞的任务,因为实验事故去世了。
      
          我可比他还了解水银,在我面前完全是班门弄斧。
      
          想要拉你师傅下水,他的道行可不够。”
      
          马乾坤说完,拿着乾坤液去找宋康年。
      
          这种突然出现的东西,必须要经过多重审查,才能登上称王大典。
      
          7017k
      
      




返回目录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首章]  [尾章] 137章/共118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e83f9 大小:2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