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明末逐鹿天下(171章/1188章)

第170章 毛纺织

风啸木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钱明义陪同苏河来到纺织公司。
      
          他向苏河介绍毛纺织技术的情况。
      
          “秦王殿下,您下令让工匠研制羊毛纺纱,也就是毛线。
      
          我们为了获得足够的羊毛,已经把汉中官方农场养的羊全部剪毛。
      
          获得了大量的羊毛,让工匠研究怎么把羊毛纺成毛线,并研制羊毛纺纱机。
      
          我接到汇报,纺织公司现在已经有了成果。
      
          羊毛和羊毛纺纱机研制成功,我立刻就通知秦王殿下。”
      
          苏河听到钱明义说毛线和羊毛纺纱机已经研制出来,他非常高兴。
      
          有了毛纺织工业,草原也就有了足够吸引人的利益,这是一个无形的金矿,吸引很多人去草原淘金。
      
          草原能带来庞大的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汇集大量的人口。
      
          毛纺织业也是纺织业的重要补充。
      
          特别是北方地区,秋冬季节,穿一件毛衣或毛呢大衣,那是真的保暖。
      
          苏河走近纺织公司。
      
          水力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已经开始向民间纺织工厂扩散。
      
          官营纺织公司依然是最大的纺织公司,员工就有三万多人。
      
          每天生产出大量的布匹,凭借低廉的价格,他们与大明开战时,都不影响布匹售卖到大明地区。
      
          纺织公司有一批熟练的工匠,他们一直在改进纺织机器。
      
          苏河就把羊毛纺纱的任务,交给纺织公司完成。
      
          “秦王殿下,前方就是纺织公司研究羊毛纺纱的地方。
      
          成功研制出毛线和羊毛纺纱机的人是甘青青。
      
          他是吴胜强的儿媳妇。”
      
          苏河还记得吴胜强这个人,在他的指导下,复现出珍妮纺纱机,又改进水利纺纱机。
      
          他早年受过伤,去年身体不行,在医院中修养。
      
          “明义,你介绍一下甘青青的情况。”
      
          秦王府现在注册的工匠十几万,他不可能人人都记得。
      
          钱明义介绍道:“秦王殿下,您不是让这些工匠带徒弟,每一个学徒出师,都奖励工匠。
      
          吴胜强地位很高,但他年纪太大,精力已经不足。
      
          他开始带徒弟,这人属于老一辈儿的工匠,收徒只收他的亲戚。
      
          特别是他的几个儿子。
      
          吴胜强之前认为他的工作是贱业,他给儿子安排更好的职业。
      
          发现他手中的技术,能带来庞大的利益,又把他的儿子叫回来。
      
          他儿子学得不怎么样,但他的三儿媳甘青青通过跟她丈夫学习。
      
          继承了吴胜强的衣钵,别看是一个中年妇女,对纺织很有天赋。”
      
          “这也是一个趣事,女人对纺织有天赋,这是母庸置疑的事情。
      
          青史留名的黄道婆,她就是一位女人,术业有专攻。”
      
          苏河警卫先进入房间,处理好之后,他和钱明义走进房间。
      
          他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胖大妈,正带领一群学徒,站在一个机器旁边。
      
          胖大妈看到苏河与钱明义进来。
      
          她立刻带着屋内的人,向着苏河鞠躬行礼。
      
          “民妇甘青青,拜见秦王殿下。”
      
          苏河笑着说道:“不用行此大礼,你给我介绍一下毛纺织相关的情况。”
      
          甘青青有些紧张,听到苏河的话,她就不再紧张。
      
          毛纺织是她带领学徒,一点一滴研究出来,没有人比她更懂毛纺织。
      
          甘青青安排学徒,她在旁边介绍,学徒动手操作。
      
          “秦王殿下,获得羊毛之后,我们第一个步骤,是清洗羊毛上的油脂。
      
          这一步比较简单,把清洗干净的羊毛,泡在碱性溶液中搅拌。
      
          羊毛晾干之后,进行第二步梳毛。
      
          用大铁刷子,把卷曲的羊毛刷成笔直。
      
          这一步全靠耐心,多次梳毛之后,都会获得笔直的羊毛。
      
          第三步就是成捻,把散乱的羊毛变成毛线。
      
          我专门研制出羊毛纺纱机,可以快速把羊毛变成毛线。”
      
          苏河听着甘青青的讲解,同时看向学徒的操作。
      
          他看到羊毛通过羊毛纺纱机,变成一根根毛线。
      
          一共有两种规格的羊毛线。
      
          粗毛线用于织毛衣围脖等保暖物品。
      
          细毛衣用于织内衣等一些贴身穿的衣物。
      
          “拿一根毛线过来。”
      
          甘青青亲自拿一根刚刚纺好的毛线,递给苏河。
      
          苏河观察手中的毛线,毛线比棉线粗了好几圈,缠绕在手上还有略微的针刺感。
      
          他用力扯了扯,毛线很坚固,没有被扯断。
      
          “你们做的很好,我要的就是这种毛线。
      
          秦王府之后会给你们相应奖励。
      
          甘青青,你也会因为这个功绩封爵。”
      
          甘青青面露惊喜的神色,她没想到自己有机会封爵。
      
          秦王府女性封爵非常少,只有寥寥数人,没想到她也能是其中的一个。
      
          甘青青有些遗憾的说道:“秦王殿下,我研制出毛线。
      
          但这种毛线完全没办法用在织布机上。
      
          我对织布机进行多种改进,都不能适应毛线。
      
          它实在是太粗了,怎么调整织布机,都织不出来好的毛布。
      
          空隙太大,质量也非常差。”
      
          苏河听到甘青青的话,他直接笑了起来。
      
          毛线可不是用来织布,它是用来织毛衣。
      
          甘青青线路思维定势,还没想到织毛衣这个办法。
      
          苏河不懂得织毛衣,但他前世小时候,看到过母亲给他织毛衣。
      
          这个印象极为深刻,照猫画虎,应该能引导女织工织出毛衣。
      
          “明义,你去叫来一些优秀的女织工。
      
          她们要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
      
          苏河又对甘青青说道:“有没有之前积攒的毛线,把它们都拿出来。”
      
          甘青青立刻点头说道:“秦王殿下,我们为了验证羊毛纺纱机的稳定。
      
          生产了大量的毛线,直到羊毛纺纱机质量稳定,这才通知您到来。
      
          我们仓库中,有大量的毛线,我这就派人去取。”
      
          苏河看着钱明义找来的三十多名女织工。
      
          苏河给她们手中,每个人都发放一团毛线。
      
          他又让工匠,制作出比快子稍长一些的木针。
      
          苏河一边演示他记忆中织毛衣的动作,一边对这些女织工说道:
      
          “你们应该亲自动手,或是看到别人编织过草席藤筐。
      
          现在我要求你们,利用手中的工具,把这一团团毛线,支撑衣服或围脖。
      
          谁要是第一个完成,赏赐五百两银币。”
      
          重赏之下必有勇妇,这些女织工眼睛都放光。
      
          五百两银币,那是她们十年的薪水。
      
          这些女织工立刻开始尝试,有苏河的演示,她们会少走一些弯路。
      
          甘青青也拿起一团毛线,按照苏河的演示,开始织了起来。
      
          她失败很多次后,突然想到一种绳结。
      
          她可以通过打结的方式,让毛线一环扣一环连起来。
      
          苏河看到这些女织工,开始尝试织毛衣。
      
          他看了一会儿,就准备离开。
      
          尝试织毛衣,哪怕有他提供的方向,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摸索到正确的技法。
      
          苏河准备离开,等到这些女织工探索到正确技法。
      
          他在过来看第一件毛衣的诞生。
      
          “秦王殿下,你看我这种织法对不对,它是不是秦王殿下想要的东西。”
      
          苏河顺着声音望去,他看到甘青青手中已经出现一块毛线织成的圆盘。
      
          她还不知道怎么控制毛线,让它织成想要的形状。
      
          但甘青青的思路,明显是正确的思路。
      
          苏河惊喜的说道:
      
          “就是用这种方法,甘青青做得很对。
      
          你们看一看甘青青的织法,她已经走到正确的道路上。
      
          你们学习她的技法,织出一件毛衣来。”
      
          众多女织工找到正确的方向,她们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每个人都交流着各自的经验,很快就织出来一个围脖。
      
          ………………………………
      
          苏河看到女织工织出来一个围脖,他就知道织毛衣这项技术的成功,已经不远了。
      
          他让这些女织工,把这项技术教给更多的人。
      
          同时更深入的研究织毛衣技术。
      
          研究出独特的技术,可以注册专利,为她们带来更多的利益。
      
          他带着甘青青研制的羊毛纺纱机,来到机械厂。
      
          让机械厂生产大量的手摇的羊毛纺纱机。
      
          这也是无奈之举,毛纺织业完全退化成了手工业。
      
          羊毛的产地在草原,在汉中设立毛线工厂。
      
          运输成本将会超过羊毛的成本。
      
          这样毛线的生产成本太高,不利于平民化。
      
          只有百姓都买得起毛线,家家户户用毛线开始织衣服。
      
          这样才能促进大量的毛线消费,让草原更加稳固。
      
          黄河水流波动太大,不适合修建水力工厂。
      
          那里只能使用手摇羊毛纺纱机,把收购的羊毛就近转化成毛线。
      
          织毛衣的特殊性,对机器要求很高。
      
          现在他们的技术水平,还弄不出来能织毛衣的机器。
      
          织毛衣只能靠手工完成。
      
          但织毛衣技术简单,只要学习一段时间,很快就能掌握。
      
          华夏地区庞大的毛线需求,也能通过经济影响到草原。
      
          手摇羊毛纺纱机也是无奈之举。
      
          没有适合建厂的河流,蒸汽机也没有研制成功。
      
          想要建造大型工厂,那也有心无力。
      
          ………………………………
      
          苏河看着自己桌上的几件衣物。
      
          它们都是用毛线织出来的衣物。
      
          “这真是太好了,没想到那些女织工这么有天赋,她们的创新能力这么强。
      
          不只是研究出用毛线织各种衣物的办法。
      
          她们还能在衣服上,织出不同的花纹。”
      
          苏河开始试穿这些毛衣,正值夏天,温度还有些燥热。
      
          他穿上毛衣,立刻就出了一身汗。
      
          毛衣的保温性能非常好,冬季穿着这些毛衣,肯定会非常暖和。
      
          苏河叫来他的秘书钱明义。
      
          “明义,你已经在我身边锻炼这么长时间,想不想去地方任职。”
      
          钱明义听到苏河这么问话,他立刻回道:“秦王殿下,我愿意听从您的安排。
      
          您觉得我更适合地方,那我就去地方任职。”
      
          钱明义知道,像他这种擅长行政事务的秘书,早晚有一天会被外放出去。
      
          他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早。
      
          自己作为秦王殿下的亲信,升官速度会非常快。
      
          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很快就会再次回到秦王殿下的身边。
      
          到了那时,他就不再是秦王殿下身边的秘书,那时至少是内阁重臣。
      
          “明义,我准备安排你去当宁夏知府。
      
          在宁夏地区,建立完善的毛纺织工业。
      
          这里接近蒙古草原,能获得大量的羊毛。
      
          你现在出发,带着手摇羊毛纺纱机和会织毛衣的女织工。
      
          等你到了宁夏,并建立好毛线厂,大量毛线运到汉中,那时也应该是秋冬季节。
      
          这个时节,正式毛衣需求最旺盛的时候,毛线肯定会大卖。
      
          只要搞好毛纺织工业,草原才会持续稳定。”
      
          钱明义听到苏河的安排,他心情非常激动。
      
          自己见证毛纺织工业,从无到有的过程。
      
          钱明义知道,毛纺织工业的潜力有多大。
      
          看看现在的纺织公司,每年都会带来庞大的流水。
      
          宁夏那里靠近边境,现在百业萧条,他在宁夏知府任上,很容易做出成绩。
      
          钱明义激动的说道:“秦王殿下,我一定会发展好毛纺织工业。
      
          当好宁夏知府,稳固地方。”
      
          钱明义与秘书处的其他秘书,交接好自己的工作。
      
          他带着大量的手摇羊毛纺纱机,还有一些学会织毛衣的织工,奔赴宁夏上任。
      
          他要在宁夏地区,建立起完善的毛纺织工业。
      
          钱明义作为秘书处第一个外放的秘书。
      
          他要对外证明自己的能力。
      
          苏河看着钱明义上任,希望他能顺利建设起来毛纺织工业。
      
          毛纺织工业,是苏河草原战略最重要的一环。
      
          他把这个战略,交给自己长时间培养,负责分管企业,对工业十分了解的钱明义。
      
          只要羊毛价格高涨,蒙古人又会大量养殖绵羊。
      
          草原的草地承载力有限,养羊的多了,相应的战马就会减少。
      
          战马才代表着蒙古人的实力。
      
          这些蒙古人有了稳定的收入,他们也不会再作乱。
      
          秦军的实力强,可以压制住蒙古人。
      
          但这些蒙古人都要饿死了,他们肯定要起来反抗。
      
          毛纺织工业发展,也会虹吸大量的汉人。
      
          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只有增加汉人的比例,才能让当地更加稳定。
      
          钱明义走后,苏河发现秘书处没有人能接替钱明义,无法管理秦王府治下庞大的公司。
      
          苏河成立直属于秦王负责的衙门少府,在少府中成立多个部门。
      
          比如冶金部,就专门管理钢铁等金属冶炼的公司,制定这些公司的发展计划。
      
          他把秘书处负责管理公司的人员,全部调入少府,由林文静任少府令。
      
          7017k
      
      




返回目录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首章]  [尾章] 171章/共118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37210 大小:1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