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明末逐鹿天下(638章/1188章)

第637章 和谈之前

风啸木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4342年(公元1645年),九月五日。
      
          褚盛与卡尔·诺维科夫确定大华帝国与俄国,三天之后在鸿胪寺举行和谈。
      
          和谈前的这几天,就是留给双方准备的时间。
      
          和谈的消息,立刻就被神通广大的报社获知消息。
      
          炎黄日报、华联社等报纸立刻加刊,各大报纸的评论员,开始讨论这件事所造成的影响。
      
          位于京城阜财坊的鸿儒酒馆,中午时人流如织。
      
          这可是在黄金位置,隔壁就是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
      
          酒馆的旁边,那就是大华律法大学。
      
          这家酒馆主要客源就是新崛起的讼师。
      
          这些专门玩弄法条的人,在旧时代只是服务于地主和读书人,他们与普通人毫无关。
      
          随着大华帝国吏治清明,三法司的地位上升。
      
          特别是处理民间矛盾,裁决者已经从地方主官转移到了大理寺。
      
          民间案件数量剧增,讼师也迎来了春天。
      
          王风来、赵柱、齐明等讼师走近鸿儒酒馆。
      
          王风来自傲的说道:“咱们这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酒馆的名字真好。”
      
          赵柱看不惯王风来自傲的样子,不就是打胜了一个小案子,被一个二流报纸《百姓日报》报导了。
      
          “鸿儒酒馆这个名字,只是因为老板叫周鸿儒,没有其他的寓意。”
      
          他们走进酒馆,点了几杯西域葡萄酒。
      
          鸿儒酒馆老板周鸿儒,看到熟客都已经到了,酒店的座位基本坐满。
      
          他用钥匙打开收银匣旁边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张黑色的碟片。
      
          他把碟片递给店中的伙计,高声吩咐道:
      
          “小张,今天反复放这张碟片,你就留在设备旁边看管设备。”
      
          伙计拿着黑色圆盘,把它放到一个带着黄铜大喇叭的设备上。
      
          这个设备就是现在风靡帝国的留声机。
      
          伙计很快调整好,很快留声机响起一道他们熟悉的声音。
      
          酒馆内的人,都认真的听着这个声音讲述案件。
      
          “谁这么有钱,竟然能买得起张祈年先生的讲座。
      
          张先生在都察院工作那么些年,因故离开官场,成为全国最知名的讼师。
      
          一张碟片的价格,可是高达五百两银币。”
      
          “来鸿儒酒馆喝酒真是值了,还能听到这种价格不菲的讲座。
      
          怪不得其他酒馆生意暗淡,周老板这里生意火爆。”
      
          “周老板做人真大气,这才是能做大生意的人。”
      
          王风来听讲课听得如痴如醉。
      
          其他酒馆都在用留声机,播放戏剧、歌曲、评书等娱乐性质的内容。
      
          周老板另辟蹊径,他也花费重金买来留风机。
      
          不播放吸引人气的娱乐内容,而是播放三法司体系内官员对案件的分析,还有知名律法人士的讲座。
      
          这样做就是聚集了大量的相关人员,周老板赚大了。
      
          酒馆的酒客全部沉浸在讲课中,留声机突然被关掉。
      
          “怎么回事,停电了吗?”
      
          “这是京城,又不是偏僻的地方,怎么还会停电。”
      
          周鸿儒拿着两叠报纸从外面走过来。
      
          他面带歉意说道:“大家都知道,犬子参军在西北前线。
      
          报纸上说帝国要与俄国何谈,大家都是读书人,帮我分析和谈的情况?
      
          我给大家添麻烦了,今天的酒水免单。”
      
          “老板大气。”
      
          “今日老板请客,那就来份二锅头,真男人就要喝白酒。”
      
          酒客们听到老板免单,心中的不快立刻散去。
      
          王风来三人作为在场中人,水平最高的人。
      
          他们被大家推举出来,给周老板分析这件事。
      
          齐明最先开口分析道:“周老板不用担心,报纸上的消息很明确,我军实力占优。
      
          军事实力占优的一方,伤亡一定会非常低。
      
          两国现在和谈,哪怕不是直接停战,战争烈度也会急剧降低。
      
          周老板现在还没被军方的人找上门,贵公子应该会安然无恙。”
      
          周老板听到齐鹏这么分析,他脸上的笑容变得更灿烂。
      
          大华皇家军队消息通传的速度很快。
      
          一场战役结束,军方统计好伤亡的人员,很快就会传递到后方。
      
          如果士兵阵亡,地方都督府的军官,很快就会上门通知,同时给家属安排烈士家属待遇。
      
          只要没有军官上门,参军的亲友,大概率不会牺牲。
      
          赵柱分析道:“陛下下令和谈,那就代表着这场战争阶段性结束。
      
          军队负责从地方军队手中,夺取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礼部的官员进行和谈,只是让军方抢到的东西名正言顺。
      
          两国和谈,有实力的一方,必然会获得更多的东西。”
      
          赵柱说完,酒馆内响起稀疏的掌声,部分人认可他的说法。
      
          王风来饮下一杯葡萄酒,他站起身分析道:“陛下说过一句话,从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别妄想从谈判桌上拿到。
      
          和谈是基于两国的实力,除了两方实力相等,和谈的条约从来都不会平等。
      
          我们要庆幸帝国的实力强大,这次和谈一定会是帝国获得的利益更多。
      
          如果我分析出错,我愿意亲自带队,把礼部的牌匾拆下来。”
      
          王风来的发言,让酒馆中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他的发言很快向京城扩散,很多人都盯着礼部右侍郎褚盛。
      
          他真的敢丧权辱国,群情激奋的百姓,就敢活活打死他。
      
          大华帝国平实扩张势力,都是吞并一个势力。
      
          这次是大华帝国第一次与其他国家进行和谈。
      
          这次和谈的基调,将会成为未来大华帝国与其他国家和谈的模板。
      
          ………………………………
      
          法兰西代表安德烈·冯·迪伦和英吉利乔治·约翰逊,他们来到鸿胪寺,推开沙皇特使卡尔·诺维科夫的房门。
      
          安德烈·冯·迪伦看到卡尔·诺维科夫正在从报纸上整理资料。
      
          他一脸不悦的问道:“卡尔·诺维科夫侯爵,你们俄国不遵守契约精神。
      
          你们俄国明明已经答应了我们法兰西的条件,为什么不继续履行,你们要和大华帝国开始和谈。”
      
          卡尔·诺维科夫听到安德烈·冯·迪伦这句话,他放下正在整理资料的笔。
      
          他用手狠狠的拍响桌子,怒目圆睁的瞪着安德烈·冯·迪伦和乔治·约翰逊两人。
      
          “你们还有脸说,是你们背后的国家背信弃义。
      
          法兰西和英吉利承诺援助我们的物资,在战争末期就找各种理由拖延。
      
          正式你们的不作为,才导致前线军队败亡的速度那么快。
      
          我们国家为了这场战争,已经付出三十多万军队,还失去庞大的领土。
      
          法兰西和英吉利,只是失去了一些钱粮,你们还付出了什么?”
      
          安德烈·冯·迪伦和乔治·约翰逊被说的哑口无言。
      
          他们根本不知道欧洲的情况,看到卡尔·诺维科夫一副要吃人的表情,只能从房间中退出来。
      
          乔治·约翰逊担忧的说道:“俄军这次惨败,我们的计划完全失败。
      
          想要靠俄国牵制大华帝国这个战略失败了。
      
          这件事情是否能对欧洲造成影响,我们还不清楚。”
      
          安德烈·冯·迪伦认同乔治·约翰逊的说法。
      
          他们想要利用俄国牵制大华帝国的战略,刚实施就迎来惨败。
      
          “约翰逊,战略已经失败,我想我们很快就能得到国内的消息,让我们撤离大华帝国。”
      
          乔治·约翰逊点头说道:“我也认为这一天不会太远,我们在大华帝国待了将近半年时光,已经看到很多神奇的东西。
      
          我们也了解大华帝国具体的实力。
      
          等我们回到国内,应该也能让国内了解到大华帝国更清晰的实力。”
      
          他们两人相视一笑,这段时间他们都没有浪费。
      
          大华帝国崛起最关键的因素,崇尚科学与工业发展,他们都了解到一些皮毛。
      
          最重要的就是蒸汽机这种工具。
      
          搞懂它的原理和大致结构不难,想要获得实物很难。
      
          他们相信自己带着资料回到国内,能让国内的工匠,打造出蒸汽机。
      
          卡尔·诺维科夫看到两人走后,他脸上露出畅快的神色,随后又被忧愁所掩盖。
      
          距离和谈的日子已经不远,他们这次的待遇,用汉语来说。
      
          那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前线俄军的惨败,三十万将士有些水分,但至少有一半是经过训练的可战之兵。
      
          这么多兵马损失,已经让俄国伤筋动骨。
      
          被大华帝国俘虏的俄军,他们也要想办法赎回来。
      
          这些人与大华帝国交战,他们的下场很惨,但已经认识到大华帝国火器的厉害。
      
          这些军人回到俄军之中,必然会加强俄军火器的地位。
      
          卡尔·诺维科夫在大华帝国生活这么长时间。
      
          他已经能很清楚认识到,强大的火器军队,才能保障一个国家的未来。
      
          冷兵器已经被高速发展的火器淘汰。
      
          一个国家还想拥抱冷兵器,他就会像美洲土著一样,渐渐被彻底消灭干净。
      
          卡尔·诺维科夫正是因为看到俄国与大华帝国实力的差距。
      
          他才表现的万分痛苦,谈判的两方实力相等,谈判过程才会非常愉快。
      
          即将到来的谈判,他们明显处于劣势。
      
          这次谈判他所料不差,过程应该会极为痛苦。
      
          但为了俄国顺利度过这场危机,为了老沙皇对他的知遇之恩。
      
          卡尔·诺维科夫知道哪怕是两国和谈达成协议,他的下场也不会太好,但他依然兢兢业业,做好与和谈相关的事情。
      
          ………………………………
      
          4342年(公元1645年),九月九日。
      
          今日上午九点,礼部右侍郎褚盛将会与俄国沙皇特使卡尔·诺维科夫在鸿胪寺举行谈判。
      
          褚盛整理好自己的官服,他带着谈判人员,乘坐汽车前往鸿胪寺。
      
          他心中的压力也很大,报纸上宣传大华帝国与俄国即将举行和谈。
      
          百姓对这次和谈的结果都极为关注。
      
          很多偏激的百姓,他们还站在褚盛家的门前高喊。
      
          褚盛在和谈中真敢丧权辱国,他们就敢冲进府中,清理掉他这个大奸臣。
      
          他开始还以为这是自己的政敌,借机搞出来的状况。
      
          褚盛观察两天,他发现这完全是百姓自发组织。
      
          他立刻出面,安抚百姓的情绪,保证他一定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
      
          褚盛这么说,他是对大华帝国实力有着充足的信心。
      
          国家的实力不足,他说话的声音都不响,根本没有人愿意理会。
      
          国家实力强大,说出来的话就是规则,其他国家必须遵守。
      
          大华帝国不算是世界霸主,但却是周边这一块地域,名副其实的叛徒。
      
          俄国不答应他提出的苛刻条件,大华皇家陆军不会停止进攻。
      
          褚盛知道前线的军队,占领俄国领土的范围,已经到了极限。
      
          只有消化好新占领的土地,把它变成大华帝国的一块熟地。
      
          大华帝国才能继续向外扩张。
      
          但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将会成为军中最薄弱的一点。
      
          不解决这些影响军队战力发挥的问题,继续进攻很容易出现问题。
      
          但俄军不知道大华军队的情况。
      
          他们根本不敢让大华军队继续发起进攻。
      
          俄国不敢赌,赌输就是亡国灭种。
      
          哪怕是褚盛提出的条件再苛刻,俄国也会全盘接受。
      
          更何况沙皇特使卡尔·诺维科夫与莫斯科相隔的距离太远。
      
          他遇到一些问题,只能靠自己的经验解决。
      
          褚盛认为他非常了解卡尔·诺维科夫,他有信心比卡尔·诺维科夫更了解他自己。
      
          褚盛知道要适可而止,不能逼迫太甚,提出卡尔·诺维科夫都无法做主的事情。
      
          他坐在车中回响着拟定好的条约内容。
      
          卡尔·诺维科夫大部分条约都不愿意签,但他已经没有了选择的机会,这些条约俄国必须签订。
      
          车队已经到达鸿胪寺,褚盛自信的走下车。
      
          大华帝国占据绝对优势,只要不派出一名内奸。
      
          这场和谈他们既能拿到已经事实占领的东西,还能拿到战争无法取得的东西。
      
          褚盛看到鸿胪寺门口,围着大量的百姓。
      
          他们都是关心大华帝国与俄国和谈的内容。
      
          有人冲着褚盛高喊:“侍郎大人,您可千万别丢了身为天朝上国的气势。
      
          我们都在外面等待您的好消息。”
      
          现场一片嘈杂,很多人的呐喊声汇集在一起,根本无法判断内容。
      
          褚盛冲着人群摆摆手,他一脸自信的走进鸿胪寺。
      
          他一定不会辜负皇帝陛下和百姓的期望
      
          这次与俄国进行和谈,褚盛下定决心,他一定要谈出来流传后世的条约。
      
          褚盛带领大华帝国代表走近鸿胪寺专门腾出来的房间。
      
          沙皇特使卡尔·诺维科夫带着俄国代表,早已等候多时。
      
          两国正式开始和谈。(本章完)
      
      




返回目录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首章]  [尾章] 638章/共118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abd29 大小: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