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清末的法师(56章/1194章)

第56章 准备过年了

黄文才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赵传薪辞别了陈大光的车队,带着薪俸和保险队的人回到鹿岗岭村休整一晚上,第二天就要去城里准备年货了。
      
          过年的气氛已经有了,城里有的人家现在就挂上了红灯笼。
      
          赵传薪不会写毛笔字,就买了一些现成的对联,挂千。
      
          然后他还买了好些个洋蜡,铁丝儿,红纸,鞭炮,糕点蜜饯,瓜子……
      
          在卖年货的集市和店铺里,赵传薪一行人杀疯了……
      
          最后装了一牛车,一骡子车,各人的马上也挂着满满当当的。
      
          鹿岗岭村不光是保险队的成员家里有钱了,那些做大衣的妇女也赚了一笔,能过个肥年。
      
          赵传薪还买了一些米面粮油,很多很多。
      
          回去之后,和赵忠义赶着牛车,专门挑鳏寡孤独的家里给送。
      
          高老蔫:“咋还给俺送米呢?”
      
          “都有份,你老不用推辞。”赵传薪单手就将几十斤的米袋子取下,扛肩上给放屋里。
      
          “愧煞俺了……”
      
          “你老别唠叨,你知道我最不愿意听人唠叨了。”
      
          高老蔫:“……”
      
          这是从来没有的稀奇事儿。
      
          哪有过年给人家送米面的?
      
          一群鼻涕娃穿着破袄子,在后面跟着牛车跑。
      
          到了谁家里,他们就先跑进去通风报信。
      
          等路过李老三家里的时候,李老三依着门框笑呵呵的说:“传薪,咋不给俺也送点呢?”
      
          赵传薪啐了一口:“有手有脚的,咋还要上饭了呢?”
      
          李老三:“……”
      
          慢慢大家就明白了,并非你穷就白送你。只有家里没有主要劳力的,尽全力还吃不饱饭的才能得到。
      
          赵忠义赵传薪送东西,摸着鼻子说:“传薪,你这样送,有些人心里会不满的。他们觉得自己没得到。”
      
          人不患寡患不均么?
      
          扯淡!
      
          赵传薪道:“我能惯着他那毛病?有谁不满意,来找我,我教他做人。”
      
          就好像李老三那样的,直接就给回怼过去。
      
          村里有个二赖子,拦着马车非得说必须给他家也送一袋面不可。
      
          赵传薪二话不说,跳下牛车,大步流星的走过去,薅着衣领子啪啪啪就是几個大嘴巴子。
      
          “妈了个巴子的,给点脸了是不是?我特么杀的人比伱死的祖宗全部加起来还多,老子爱给谁给谁,你他妈的还敢主动要?”然后回头对双喜说:“给我按住他,拿鞭子往死里抽。抽死了算我的,有种去县衙报官,你看知县敢不敢管就完了。”
      
          二赖子的老娘撒泼一样的扑了过来,被赵传薪一脚就踹倒在地上:“少特么跟我来这一套,再敢嚎一声,连你一起打!”
      
          那婆娘声音戛然而止。
      
          这下子,不满的声音顿时消散。
      
          大家这才想起来,原来眼前这位是个杀神!
      
          闹闹哄哄的送完了东西,赵传薪又带着一群鼻涕娃去河边取冰。
      
          凿出的冰,被一群娃子拖着往赵传薪家去。
      
          他用精灵刻刀,在冰上抠出镂空的图案,中间掏空后,把蜡烛放里面点上。
      
          甚至还组织人用冰块堆积了一个滑梯。
      
          晚上,蜡烛点亮,一排排各式各样的冰灯折射璀璨的光芒。滑冰上,一群鼻涕娃真是大鼻涕流老长的在那打出溜滑。
      
          欢乐的不行。
      
          就连村子里的大人也都来瞧热闹。
      
          这就是过年的气氛。
      
          在赵传薪热热闹闹准备过年的时候,诚明却在剿匪。
      
          他带着人,一鼓作气的把孤雁的绺子给挑了。而时间,仅仅用了三天。
      
          孤雁的手下死的死,逃的逃。
      
          场面十分混乱。
      
          当时,孤雁被打的只剩下孤身一人,逃到了深山里躲藏。
      
          大冬天的,在深山雪窝子里趴了一晚上,好悬没冻死。
      
          本以为要死在这里了,没想到,山下传来了喊声。
      
          是他的干佬儿杨玉树!
      
          杨玉树把孤雁接着的时候,孤雁的耳朵冻得裂开口子,嘴唇苍白,十分凄惨。
      
          “干佬儿,我,我真的惨啊。你得救我一命。”
      
          杨玉树看着惨不忍睹的孤雁,叫人找来狐裘给他披上:“放心,只要干佬儿在,就没人动得你。”
      
          杨玉树并非说大话。
      
          他是这块地头的“总瓢把子”,这次营救孤雁,整合了几伙绺子,并且向俄国佬购进了一批洋枪子弹,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
      
          他的干儿子很多,小弟更多。但是,深得他心的只有孤雁。
      
          孤雁在他面前,真的像亲儿子一样听话,有啥好处都想着这个干佬儿。
      
          就好像小金字儿,死了他也不放在心上。而他一听说孤雁出事了,马上就带人来救。
      
          那边,诚明也带人来抓孤雁了。
      
          两方人马远远地对峙。
      
          诚明喊话:“杨秀才,本官此次有军令在身,必须捉拿了孤雁,他犯的事太大了。”
      
          杨秀才是杨玉树的绰号。
      
          知道他是“总瓢把子”的人,暗里都管他叫秀才绺子或者秀才胡子。
      
          杨玉树回道:“镇台大人,孤雁是杨某的干儿,不如放他一马,牛家的货物,定当如数奉还。”
      
          诚明冷笑一声:“本官不是在和你商量,本官的话,就是军令!”
      
          杨玉树回头看看己方人马,豪气顿生:“今天镇台就当给杨某一个面子。”
      
          诚明不跟他废话,对属下道:“准备,进攻!”
      
          之前,打孤雁的时候,诚明是以多打少。此时,面对杨玉树的人马,却是以少打多。
      
          另外,杨玉树手里竟然全是崭新的洋枪,数不尽的弹药,那些绺子仗着这些枪支弹药,竟是士气大振。
      
          诚明所部不支,只好率众撤退。
      
          他心里存着一口恶气。
      
          想自己堂堂步兵统领,却拿一个山贼没有办法,这是无法忍受的。
      
          难道就任凭这些绺子胡作非为吗?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人。
      
          ……
      
          鹿岗岭村。
      
          诚明来此之时,眼瞅着就要过年了。
      
          村口,依然有几条狗放哨。
      
          只是这次不大一样的是,那些狗都有了新窝。
      
          木头板子钉的狗窝,里面铺了厚厚的草垫子,还有个帘子挡住了进出口,能够拦住呼啸而凛冽的西北风。
      
          依然是在狗咬的时候,马上就有骑着马的保险队成员快速出现。
      
          见是诚明,那人点了点头,带他直接来到赵传薪的家。
      
          赵传薪正在门外,给一群小鼻涕娃做灯笼。
      
          从盛京他带回来一些玻璃罐子。
      
          他用细铁丝儿绑住了罐子的上沿,再系到一根木棒上,里面坐上一根蜡烛。
      
          玻璃罐子防风,而且透光,夜里尤为明亮。
      
          诚明见赵传薪做好一个,就递给一个鼻涕娃,那鼻涕娃便兴高采烈的拎着灯笼在没有篱笆的院子里转圈撒欢。
      
          这一幕很温馨。
      
          他上前开口道:“玻璃制品,洋蜡,这些东西挺贵,你就这样拿给一群孩子玩?”
      
          赵传薪抬头,见竟然是诚明,倒是微微有些惊讶。
      
          旋即说:“这算啥?快乐才是无价之宝。你等会,还有俩,我都做完再说。”
      
          必须做完,不然有的娃子有灯笼,有的没有,没有的肯定会着急上火。
      
          他把所有灯笼都做完,这群鼻涕娃提着灯笼嗷唠的就跑了。
      
          赵宏志边跑边回头喊:“叔,蜡烛烧没了咋整?”
      
          赵传薪摆摆手:“谁的蜡烛没了,来我这领。”
      
          然后,带诚明进屋。
      
          诚明打量,发现那张熟悉的办公桌上,有许多红纸和浆糊。
      
          旁边,有一摞粘好了的红包。
      
          红包十分精致,折叠的痕迹笔直,裁切口子统一,每个红包上都有画,画很简单,比如是一条鱼,有的是一只兔子,有的是一条龙,有的是一只灯笼,有的是个福字……
      
          画虽简单,只是线条勾勒,但十分有韵味。
      
          还有一块木板子,圆圆的,边缘粘着花边,正中央是个福字,其余地方贴着龙的团,灯笼,铜钱等样式。
      
          明年是龙年,所以挺多东西都带龙。
      
          那木板贴红纸做成的福字,木板上头打孔,栓了一根绳子,绳子头系着铁钩,可以挂在一些地方。
      
          诚明喝了一口茶:“你这年过的倒也别致。”
      
          他顺着玻璃窗看到了外面冰块搭建的滑梯,看到了一块块冰雕的灯,里面蜡烛已经点燃。
      
          刚刚跑了回家炫耀一圈的鼻涕娃们,此刻又跑了回来,或围着冰灯转圈,或者去滑梯上上下下,不厌其烦的滑着。
      
          还有一块空地,似乎故意浇水结冰,有孩子抽打木头雕刻的陀螺。
      
          赵传薪拿出一根吕宋烟,朝诚明示意,诚明摇头后,他自己点燃。
      
          靠在办公椅上,他架起了脚,一边吞云吐雾一边说:“喜欢热闹,喜欢孩子。孩子多了就热闹,过年才有气氛。我愿意给他们花钱,你看花点小钱,我就能看着他们玩耍,多带劲。”
      
          他回来的那个后世,过年已经没有这样的气氛了。
      
          别说这点钱,就算花十倍的钱,他都乐意。
      
          诚明也觉得很好,但马上过年了,他来鹿岗岭村,可不是来看孩子嬉闹的。
      
          终于,他忍不住挑明来意:“这次来,是求你出手帮忙的。”




返回目录

[53]   [54]   [55]   56   [57]   [58]   [59]  

[首章]  [尾章] 56章/共1194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35505 大小:1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