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清末的法师(97章/1194章)

第96章 粮食告罄

黄文才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当今之世,其实国内每个人都很迷茫。
      
          保守派觉得君主立宪制就足够了,何必打打杀杀。
      
          红顶商人觉得一定要经济救国。
      
          革命党誓要推翻清廷。
      
          京城老佛爷表示: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举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当然最后那二逼就算了。
      
          (骂一句没人有意见吧?)
      
          脑袋被水焯了都不至于说出那话来。
      
          赵传薪不参合这些事,他谁都说服不了。
      
          目前能做的,就是带着一群鼻涕娃在河边翻石头抓蛤蟆。
      
          鹿岗岭的蛤蟆味道一绝,蛤蟆春天上山钻林子里吃虫,秋天下雨便下山找浅溪淤泥里过冬,春天出来再交配上山……
      
          吃蛤蟆最好的季节就是秋天,它们吃的少了,肠子里干净,吃了春夏的虫后养的肥大,母蛤蟆肚子里还有蛤蟆油和未受精的卵。
      
          “俺抓住一只母豹子!”
      
          母豹子就是母蛤蟆。
      
          “俺抓住一只公狗子!”
      
          公狗子就是公蛤蟆。
      
          赵传薪欣喜的发现,蛤蟆可真多啊。
      
          不像后世,每条河都筑起堤坝,蛤蟆要么下不来山,要么爬不上山。就算能下来和上去,也找不到春天可供它们产卵的地方,部分地区甚至濒临灭绝。
      
          布袋子很快就装满了,赵传薪干脆自己不抓了,就负责扛袋子。
      
          抓了三袋子,连蛤蟆带水的很重,也就是他力气大不当回事。
      
          扛着袋子上岸,赵传薪大手一挥:“回家让你们苗姨炖蛤蟆!”
      
          姜明辛也跟着,迈着小短腿嗷嗷叫着,两条小辫在脑后一甩一甩的。
      
          今天在外面生灶,蒸了三大锅馒头,炖了两大锅蛤蟆,这还没炖完呢。
      
          炖蛤蟆很简单,烫死后洗干净,爆锅添水下蛤蟆,放油盐和酱油即可。
      
          就这,吃起来老带劲了。
      
          今天给鼻涕娃们搞聚餐,大馒头和蛤蟆管够。
      
          吃蛤蟆先吃腿,然后扒肚子。吃熟练后,肚子进嘴里转一圈吐出来的全是小骨头。
      
          母蛤蟆最好吃,蛤蟆油口感和味道相当棒,偏偏它不是油,不像肥肉那么腻歪。
      
          以前赵传薪经常看到有人吃蛤蟆油,那种已经晒干的,用水泡发后放锅里去蒸。他就不明白,那样的蛤蟆油能咽的下去吗?
      
          还是这样浓油赤酱的炖着吃好吃。
      
          秋天的活动可多了,除了吃蛤蟆,还要采蘑菇。
      
          春天的时候赵传薪采摘野菜遇到狗熊,秋天采蘑菇的时候就不敢大意了。
      
          将干饭和宁静全都带上,甚至还穿上了刚毅甲。
      
          虽然至今还没碰上过老虎,但是赵传薪切切实实的听见过虎啸,那还是在夏天那会。
      
          老虎一叫,百兽恓惶。
      
          干饭都瑟瑟发抖。
      
          蘑菇讲究也多,赵传薪采的最多的还是榛蘑。
      
          这玩意儿留着冬天炖小鸡儿,吸饱了汁水的榛蘑味道老香了。
      
          这时候甭管是春天的野菜还是秋天的蘑菇,往往一采就是一大片,用不多大功夫就能装满袋子。
      
          赵传薪这次干脆往口袋科技里装,一口气采了好几袋子拿回去晾晒。
      
          满院子都是铺在地上的榛蘑。
      
          “明辛,你带着干饭看着点,别让老高家还有老王家的鸡把咱们蘑菇扒拉了。”
      
          赵传薪对姜明辛说。
      
          散养的鸡就喜欢在晾晒蘑菇里扒拉虫子,万一拉上鸡粑粑就恶心了。
      
          姜明辛欢快的说:“好嘞大大!”
      
          小孩子,就喜欢干一些能证明自己价值的事。
      
          这种事还要看干饭的,干饭偶尔还帮邻居放鸭放鹅,赵传薪准备明年找地方养一些鸡鸭鹅,专门让干饭放养。
      
          它跑起来四肢像是安装了电动马达一样,而且还不知道累。骨子的牧羊天赋觉醒,对付牛羊都不在话下。
      
          有些人家的大鹅别家的狗都怕,连人路过都要拧一口,偏偏就干饭能治的了它们。
      
          速度快,爆发强,而且特灵活。
      
          宁静现在是半流浪状态,经常几天不着家。
      
          时间久了,干饭也不放在心上了。
      
          毕竟它只有四条腿,追不上长一对翅膀的。
      
          天气日渐转冷。
      
          辽地打的热火朝天,而京城里发生了一件趣事。
      
          老佛爷在十月初十过七十大寿,宫里放电影。英国驻华大使进献一台放映机和几套胶卷。宫里人觉得稀奇,人咋就能进到画里呢?
      
          这稀奇劲儿还没过,那边发电机就故障爆炸了。
      
          老佛爷大怒。
      
          自此不让大臣再看电影,说这是不祥之兆。
      
          谁管辽地的百姓死活呢,反正歌舞升平的地方肯定是不会有这些晦气的事搅了大家的兴致的。
      
          ……
      
          鹿岗镇接收辽地难民,一直都没停过。
      
          因为赵传薪用混元霹雳手的化名在辽地闹腾,鹿岗镇的名字传遍了辽地。
      
          走投无路的百姓顿时有了目标。
      
          但是有个麻烦,因为人数急骤增多,粮食告罄了。
      
          “先生,粮铺的粮食都卖光了,实在没粮了。联系县衙,知县说他没办法,让咱们自行筹措。”
      
          李光宗如今戴着一副近视镜,中日西装革履,头发一丝不苟。天天拿着笔记本,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
      
          赵传薪停下手里的事情:“城里也没有了?”
      
          “没了!咱们现在的地里的新粮都快吃没了,有些人家给钱也不卖,得留着自己吃。”
      
          赵传薪捏了捏鼻梁,觉得有些头疼。
      
          虽然大多数事都是动动嘴皮子就解决了,可粮食问题不行。
      
          “你知道现在谁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吗?”
      
          李光宗晃晃脑袋:“至少咱们这边没有人能解决。但我听说,牛子厚是首富,他应该有办法。”
      
          咦?赵传薪眼睛一亮:“是啊,怎么忘记那老小子了,他可是欠自己一个人情啊。”
      
          此时外面世界银装素裹,这片天地轮回之下再次失去色彩。
      
          赵传薪带上高丽、二肥子等十余人在路上走着。
      
          今年冬季常服又变了。
      
          去年冬天大家都穿着大衣外面套着破袄,今年核心的几个成员清一色的长款羽绒服。
      
          保险队最耐不得寂寞的就是双喜。
      
          出了鹿岗镇,如同脱了笼子的鸟一样就快蹦跶起来。
      
          “哈,要不咱们筹措完粮食,去一趟辽地,打一打小日本和俄寇什么的。”
      
          高丽对战争的嗅觉比较敏锐,他说:“现在你过去就是送死。日本人现在用身体堵枪眼,打的眼都红了。他们敢上万人冲锋送死,咱们这几个人能挡得住么?”
      
          正说着,忽然远处响了一枪。
      
          众人皆是一惊。
      
          实在是这一路来太过风平浪静,附近的绺子早被保险队打跑了,没料到还能听见枪声。
      
          这一声枪响就如同开了闸,枪声接下来爆豆一样响起。
      
          赵传薪听惯了战场厮杀的枪炮声,心知距离己方还很远,就摆手:“别慌,这是有人在打仗呢。”
      
      




返回目录

[94]   [95]   [96]   97   [98]   [99]   [100]  

[首章]  [尾章] 97章/共1194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c23d4 大小: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