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锻仙(1043章/3921章)

第一三零章 讳疾

新兵扛老枪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不,不,绝无是理,绝无是理。
      
          王守正抑制住自己怦怦的心跳,以尽量平静的口吻说道:“请问皇上,这些红斑,痒不痒呢?”
      
          “不痒啊,一点儿感觉也没有。”
      
          王守正的脑袋,微微地“嗡”了一声。
      
          坏了!
      
          难道真的是?!……
      
          怎么可能呢?再怎么说,皇上也不可能得这个病啊!
      
          绝无是理,绝无是理!
      
          一定是我……看差了。
      
          定睛再看,呃,实在是……像,太像了。
      
          不,不,不能遽下定论,我是大方脉的,术业有专攻,小方脉和外科上面,毕竟不甚精擅。
      
          清初,太医院共分十一科,为:大方脉、小方脉、疮疡科、针炙科、伤寒科、妇人科、痘疹科、正骨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
      
          其中,“大方脉”即为内科,“小方脉”即为小儿科。
      
          嘉庆二年,咽喉、口齿、痘疹三科合于小方脉。
      
          嘉庆六年,正骨科从太医院分出,归入上驷院。
      
          道光二年,以“针刺火炙究非奉君所宜”,取消针炙科。嗯,道光以后的清朝皇帝,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挺悲催的。
      
          同治五年就是去年,伤寒、妇人二科,归入大方脉;另新设外科,将原疮疡科划了进去这还算有点儿道理。
      
          所以,目下的太医院,一共分大方脉、小方脉、外科、眼科、口齿科五科。
      
          王守正的“专业”,是大方脉,即内科,他怀疑小皇帝得的病,不在五科任何一科之中原因很简单,宫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是不可能或者说,是“不允许”得这种病的。所以,根本没有预防和治疗的必要。
      
          如果一定要扯,和小方脉中的痘疹、外科中的疮疡,勉强能扯得上关系。因此。王守正心里说,他在“小方脉和外科上面,毕竟不甚精擅”。
      
          见王守正一直不说话,小皇帝忍不住问道:“怎么样?要不要紧?”
      
          “啊,回皇上。不痒……呃,就不要紧。”
      
          “那……这些红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呃,这个,这个,哦,皇上方才……出过不少汗吧?”
      
          “是啊,和小太监们在外边儿打布库,今儿日头大,怪热的。出了许多汗。”
      
          “这就是了,”王守正说道,“《黄帝内经》之《素问》有云: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皇上这是出了汗,未能及时散,阳气阻遏,开阖失司,风寒湿邪侵袭体表……”
      
          “什么叫‘劳汗当风,寒薄为……’”小皇帝皱了皱眉。“呃,为……什么来着?”
      
          “回皇上,‘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顿了一顿,王守正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呃,拿本朝高世宗所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说的,就是‘风,寒气也,寒薄于皮肤而上行则为皶。赤鼻也;寒郁于皮肤而外泄则为痤,小疖也,此言阳气加阴乃为汗,从中土而外出于皮肤也。’”
      
          小皇帝听得一头雾水,眉头皱得更紧了:“有谁叫你背医书吗?”
      
          王守仁赶忙赔笑说道:“是,是,臣荒唐!这个……呃,就是皇上出了汗,天时热,衣裳厚,散不及,堵住了毛孔,生了疹子。”
      
          小皇帝松了口气:“你这么说不就结了吗这么说,果然是不要紧的喽?”
      
          “不要紧,不要紧!”
      
          “那,这些疹子,什么时候可以消掉?”
      
          “呃,皇上服了臣开的药请问皇上,这是第一次出这种疹子吧?”
      
          “你是太医院左院判,你不晓得?是,以前从来没有过。”
      
          “是,是,那就呃,皇上服了臣开的药,臣打包票,快则三、五天,慢则十天、八天,一定就可以消掉了。”
      
          “那都该吃些什么药呢?”
      
          “这个,呃,回皇上,自然是以宣肺解表、清血风热之类的药物为主,譬如杏仁、浮萍、防风、生地、牡丹皮、金银花,等等。呃,请皇上容臣下去细细斟酌。”
      
          小皇帝点了点头,说道:“好,你下去写方子吧。”
      
          方子开了出来,只有杏仁、浮萍、生地、牡丹皮、金银花没有防风,且分量甚轻,显见小皇帝的症状极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脉案对症状的描述,也是轻描淡写。
      
          还有,杏仁、浮萍、生地、牡丹皮、金银花这几味药,性甘而平,几无任何禁忌,泡茶来喝也不是不行的。
      
          防风嘛,多少还是有一点禁忌的。
      
          按照规矩,太医院的方子,除了在太医院和御药房备案之外,还要抄一份给内务府,现在又多了一个新规矩抄多一份给钟粹宫。
      
          母后皇太后自然是不懂医术的,所以,负责诊治的太医,得和方子一起过钟粹宫,替母后皇太后讲解。王守正很肯定地向慈安保证,小皇帝的病,不过“疥癣微疾”,不过几天,也就好了,不劳母后皇太后厪虑。
      
          不过,慈安还是来到了太极殿,看到小皇帝果然红光满面,精神甚好,也就放下心来了。
      
          她传了懿旨,皇帝的“疥癣微疾”痊愈之前,“无书房”。还有,这几天,也不必过钟粹宫视膳了。
      
          小皇帝心里大喜:这个“疥癣微疾”,还是很划得来的嘛!
      
          慈安有心亲眼看一看小皇帝身上的“疹子”,可是,嫡子已经长大了,对着嫡母解衣磅礴,已经是不方便了。慈安犹豫了一阵子,终于还是没有开这个口。
      
          果真是“疥癣微疾”,果真是不要紧吗?
      
          果真是“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吗?
      
          果真只是天时热、出汗多、衣服厚,生了几个疹子吗?
      
          事实上,王守正背的那一大篇医书、开的那个可以泡茶喝的方子,和小皇帝真实的病症,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
      
          但是,那篇医书,他不能不背,那个方子,他不能不那样开。
      
          不背那篇医书,就不能显得煞有介事,就未必能叫小皇帝放下心来;不那样开方子王守仁苦笑:我还能怎么开呢?
      
          他不能不“讳疾”。
      
          王院判的心里,沉甸甸的压上了一块大大的石头。
      
          *(。)m.




返回目录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首章]  [尾章] 1043章/共3921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b510b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