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85节

大军冯毅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十八世纪初,法国波旁王朝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去世,其曾孙路易即位,是为法王路易十五,1733~1735年,法国、西班牙、撒丁与俄国、奥地利,为争夺波兰王位而发生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年2月,波兰国王兼萨克森选侯奥古斯都二世病故。当时,经十八世纪初彼得大帝的励精图治,俄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偏远地区的穷国,一跃而为欧洲东方的大国,开始插手东欧的事务。一部分波兰贵族在俄国和奥地利支持下,企图选举奥古斯都二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克·奥古斯都二世为波兰国王。但波兰多数贵族一致提名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列辛斯基为王位继承人。列辛斯基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岳父,得到了法国和西班牙的支持(此时的西班牙经十八世纪初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已从哈布斯堡家族手中落入波旁王朝之手,西班牙成为法国的马前卒)。1733年9月12日,列辛斯基以绝对多数票当选波兰国王。随后,以西班牙、撒丁王国、法国为一方,以俄、奥为另一方的战争爆发。俄军占领华沙,列辛斯基逃到但泽。10月5日,俄军强迫波兰议会选举弗里德里克·奥古斯都二世为波兰国王,称奥古斯都三世。1734年5月29日,俄军攻陷但泽,消灭法军1500人。列辛斯基又逃往普鲁士。1735年10月,在维也纳签订了初步和约,双方承认奥古斯都三世为波兰国王。1738年,法国和奥地利正式签订《维也纳和约》。
      
        乔治二世作为德国诸侯汉诺威选侯,并不乐于见到另一选侯萨克森选侯继续统治波兰,从而使萨克森继续保持强大,但是,作为英国国王,他更没有理由支持法国,所以,在这场战争中,乔治二世选择了冷眼旁观,并未介入。但是,法国与西班牙联合起来,订立同盟,共同在世界范围内反对英国。西班牙竭力限制英国在西属美洲的贸易活动。在十八世纪初的西班牙王位争夺战争中,法国波旁王朝虽然最终获得了西班牙王位,但是,法国也遭受了沉重打击。那场战争的最大赢家就是英国,《乌特勒支条约》的签订,使得英国获得了庞大的利益,落入波旁王朝之手的西班牙只有以前的一半,英国因此建立了海上霸权,西班牙彻底衰落。法国和荷兰,则在战争中被极大削弱。英国得到广大的海外领土,包括北美洲哈德森湾一带和新斯科舍,即今天加拿大的大片土地。英国的海上贸易从此畅通无阻,而通过战争,英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强大的英国舰队,将其海盗行径发挥得淋漓尽致,西班牙继续被抢劫,而英国海盗则建立了不少战略要地。英国一步步成为海上霸主,向着世界霸权的顶峰进军。西班牙当局竭力抗击强大的英国舰队的海盗行径,因此,英国船只与西属美洲当局经常发生冲突。英国船只违反《乌特勒支条约》,大规模向西属美洲走私,西班牙海军与英国走私船长期冲突。1731年,英国一艘走私船被西属美洲当局俘虏,船长詹金斯的耳朵被西班牙人割下,詹金斯也被吊在桅杆上示众。后来,詹金斯回到英国,1738年,他在议会上出示他那只被西班牙人割下的耳朵,英国人群情激愤,战争呼声四起。沃波尔上台执政后,充分表现出他是一位出色的领袖,他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英国人带来了二十余年的和平,他支持扩大海外势力,却不主张卷入太多的战争。但是,庞大的商业利益,使得英国人不再满足于沃波尔的和平发展策略,他们希望能更积极地采取行动,能获取更大的海外利益。以威廉·皮特为首的新一代辉格党人,积极主张采取激进政策。而法国与西班牙的同盟对付英国,也使得沃波尔的和平政策难以为继。尽管沃波尔尽力斡旋英西关系,而西班牙也在乌特勒支条约的基础上再次做出让步,但这一切,都难以阻挡英国人的战争狂热。青年辉格党人酝酿着要把沃波尔赶下台。1739年,沃波尔终于顶不住舆论的压力,向西班牙宣战。“詹金斯之耳”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法国迅速加入西班牙一方,对英国作战。这场战争,不但受到商业集团支持,英国普通民众也是非常支持,在18世纪,英国民众中普遍存在一种好战情绪,比如“詹金斯之耳”战争爆发的消息传出后,布里斯托尔和利物浦都出现了民众欢庆的场面。对外战争不仅受到商业集团的支持,而且得到一般民众的欢迎,许多人认为英国的财富来自于海外,英国的商业利益不容损害。在战争时,对外贸易的总额会有所减少;但每次战争结束后,海外贸易就会大大扩展。
      
        沃波尔为他的和平政策被破坏而痛心疾首,但是,他无力阻挡民众的好战潮流。战争开始后,面对劲敌法国,还有法国的小兄弟西班牙,英军连连失利。而英军的失利,又使得人们把批评的矛头指向沃波尔,沃波尔威望大减。
        而一年以后,更大规模的战争,奥地利君位继承战争爆发了,更多的国家,卷入英法争霸的战争中来。这场大战,自1740年-1748年,包括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战争的起因是,1740年,皇帝查理六世去世,他的女儿太莱莎,即位为奥地利女大公,兼匈牙利女王和波希米亚女王。哈布斯堡家族企图继续占据皇帝之位。其他的德国诸侯不甘心皇帝之位继续被哈布斯堡家族所垄断,因而起兵争夺皇位。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认太莱莎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荷兰、黑森等国则全力支持太莱莎的继承权。就在同一年,德国诸侯普鲁士国王斐特烈·威廉一世也去世了,他的儿子即位为王,是为斐特烈二世,这是一位不世出的杰出军事家,一生文治武功十分显赫,被尊称为斐特烈大王。他趁帝国混乱之机,首先向哈布斯堡家族发起挑战,亲率二万五千普军,入侵奥地利最富裕的工业区西里西亚,企图占为己有;而威登巴赫家族的巴伐利亚选侯查理,也与法国联手,进攻波希米亚。一时间,新即位的奥地利女大公太莱莎面临严重的考验。1741年,巴法联军攻占了布拉格,1742年,巴伐利亚选侯查理即皇帝之位,是为皇帝查理七世。
      
        普鲁士国王斐特烈二世,是英国国王兼汉诺威选侯乔治二世的外甥,对于这位外甥的野心和普鲁士的咄咄逼人之势,乔治二世非常担心他的汉诺威老家会遭到侵略,而从英国的角度来说,法国,巴伐利亚,普鲁士联合进攻奥地利,作为法国的老对手,英国也必须站在反对法国的一方,所以,乔治二世决定帮助奥地利女大公太莱莎,与法国和普鲁士作战。作为英国——汉诺威的君主,乔治二世更重视汉诺威,他也是一个不会说英语的德国人,作为德国诸侯,他担心普鲁士的扩张对汉诺威的威胁,于是他全力支持太莱莎。以英国和奥地利为一方,以斐特烈的普鲁士和路易十五的法国为另一方,双方展开大战。乔治二世还亲自上阵与法军交战。乔治二世对英国的国内政治不感兴趣,而对欧洲大陆事务却非常关注,所以亲自出马参加作战。参加这次大战的几位君主,从法国来说,当年的路易十四和英王查理二世是同辈人,而此次参战的英王乔治二世是查理二世的孙辈,法王路易十五则是路易十四的曾孙辈,而斐特烈和太莱莎都与路易十五是同辈人,所以,法王,普王,和奥地利女大公,他们都是英王乔治二世的侄辈。法国与巴伐利亚,萨克森,普鲁士结为同盟,与奥地利和英国展开大战,而奥地利女大公争取了国内的匈牙利的全力效忠,骁勇的匈牙利骑兵,成为奥军的生力军。
      
        而在“詹金斯之耳”战争中威信大减的沃波尔,在1741年大选中险胜,但是,他很快就因他在詹金斯之耳战争中受到的指责而失去了议会多数的支持,被迫下台,这也开了英国内阁首脑得不到议会多数支持则必须下台的先例。沃波尔下台之后,以威廉·皮特为首的辉格党少壮派,掌握了英国政坛,他们积极推进对法国的战争,在他们的推动下,英国积极参与奥地利君位战争,与法国展开大战。而乔治二世则亲自披挂上阵,和他的小儿子坎伯兰公爵,率领英军,在德国与法国展开激战。而海外的英军,则在北美和印度与法军交战。
      
      




返回目录

[82]   [83]   [84]   85   [86]   [87]   [88]  

[首章]  [尾章] 85章/共127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cde8e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