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
大军冯毅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1796年-1797年,法国的北意大利军团在青年司令官拿破仑的率领下,击败了撒丁王国,并迫使奥地利军队撤出意大利,奥地利还被迫将奥属尼德兰(即比利时)割让给法国。此时,法军在海上也取得了进展,兼并了西班牙舰队和荷兰舰队。法军还企图在爱尔兰登陆,以支援爱尔兰人的解放运动,只是由于风向不对,法军才没有能在爱尔兰登陆。但是,法军对英国两岛的威胁仍然严重,英国海军遂与法国海军连续进行了两场海战,这才阻挡了法军的进攻势头。第一场海战是圣文森特角海战,英国海军名将霍雷肖纳尔逊率领英国舰队击败了西班牙舰队。第二场海战为英吉利海峡之战,此战英国海军则击败了荷兰舰队。英国海军的强悍,使得法军无法进攻英国本土,于是,法国人觉得,应该切断英国本土与印度的联系,以打击英国。1798年,法国的督政府派拿破仑率领一支军队占领了埃及,但是,纳尔逊却率英国海军消灭了法国舰队,从而切断了拿破仑的退路。1799年,拿破仑抛下埃及的法军,自己返回巴黎,发动政变,建立了拿破仑政权。
此时,英国又组织了第二次反法同盟,这次反法同盟的规模较小,英国没有出面,只是出钱进行组织,俄奥等国参加,不久,俄国退出,1800年,法国轻而易举击败奥地利,瓦解了第二次反法同盟。英国则在远东利用海军的优势,占领了荷属东印度的许多岛屿。1801年,纳尔逊还抢先击败中立国丹麦的舰队,粉碎了拿破仑企图利用中立国舰队扩大实力的计划。此后,英军又在地中海击败法国舰队,消灭了残留在埃及的法军。不过,在大陆上,英军却不是强大的法军的对手,双方一时无力再战,于是于1802年签定《亚眠条约》,暂时休战,双方各自均退出了不少已侵占的地区。
1801年,由于爱尔兰问题,小皮特提出解放天主教,这对于汉诺威朝的第三位君主乔治三世来说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他坚决不同意小皮特的主张,于是小皮特只得辞职,由其手下的亨利阿丁顿接任。《亚眠条约》就是阿丁顿主持签定的。
早在斯图亚特朝末期,英国和爱尔兰的关系开始缓和,原因是英国放松了对天主教的严厉压迫,因此,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爱尔兰站在英国一边,组成支援团队,帮助英国防备法国趁火打劫。作为回报,英国于1782年让爱尔兰议会得到立法权。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得爱尔兰局势也开始发生动荡,1798年,一批爱尔兰激进分子发动起义,企图在法国革命军队的支援下彻底解放爱尔兰,但是,由于法国援兵因天气原因未能赶到,起义失败了。小皮特遂决心彻底解决爱尔兰问题,1800年,小皮特提出对爱尔兰非常有吸引力的兼并方案,爱尔兰议会通过了《爱尔兰合并法》。小皮特在方案中企图解放天主教,但是,乔治三世却不予批准,小皮特愤而辞职。不过,爱尔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已成定局,《爱尔兰合并法》中规定,从1801年1月1日起,爱尔兰议会取消,爱尔兰议员加入英国议会,英国国名改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原来的“联合杰克旗”又加上了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旗”,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四个地区实现了统一。不过,英国对爱尔兰的合并有些强制性质,爱尔兰天主教徒在政治上只有选举权,没有被选举权,并且他们在经济上还要受英国地主的压迫,所以,爱尔兰问题一直困扰着英国。(在此之前,1707年,在斯图亚特朝末代女王安妮女王在位时,英国和苏格兰签定《联合法》,规定英格兰和苏格兰实现合并,定国名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国旗为英格兰的“圣乔治旗”和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旗”迭加而成的“联合杰克旗”)。
小皮特辞职后,阿丁顿继任,但是,阿丁顿到底比不了他的老大小皮特,在拿破仑战争中,阿丁顿主持对法作战不力,后来,小皮特再度出山,于1804年再度组阁。
当年,1801年,当阿丁顿刚上台时,英国联合土耳其击败了在埃及的残余法军之后,以阿丁顿为首的英国政府即开始同法国和谈。阿丁顿指望法国在拿破仑的雾月18日政变后,革命的脚步会停下来,所以,英国于1802年3月27日在亚眠与法国缔结了停战协定。根据协定,英国被迫放弃了战争中所占领的一些殖民地,将之交还给法国及其附属国西班牙和巴达维亚共和国(荷兰),但继续保留锡兰和特里尼达岛;法国则保留在欧洲对比利时和荷兰的监督权,同时,将埃及归还土耳其。总的来说,《亚眠条约》对法国非常有利。
《亚眠和约》订立之后,1803年,英国仍在继续扩展实力,为重建英国的海军舰队而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时期,英国军事建设的规模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期。英国共保留了十三万正规军,其中有五万人驻扎在海外,八万余人留守在英国本土。此外,英国还有五万民兵,并建造了许多要塞。这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超过了拿破仑可能动用的、渡过英伦海峡进攻英国本土的军力。由于英法的基本矛盾并未消除,双方又都在继续备战,所以《亚眠和约》未能维持多久。
在1803年5月,英国因为对《亚眠条约》不满,而重新对法宣战。因为拿破仑法国,控制着大陆许多地方,对英国进行商品封锁,而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不堪忍受法国的封锁。英国人不满阿丁顿的软弱,觉得只有小皮特才能有魄力去与拿破仑对抗。所以在1804年5月,小皮特又代替阿丁顿成为首相。他匆忙地组织了第三次反法同盟,这第三次反法同盟,由英俄奥参加。而就在1804年这一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即位之初,拿破仑就面临着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威胁,他不慌不忙,从容应对,把西班牙和荷兰拉到自己一边,并决定渡过英吉利海峡直接攻打英国本土。为此,他在法国的布伦和其他沿海城市集结了庞大的军队,一待天降大雾,立即起锚渡海,直捣英伦。拿破仑说:“只要有3天大雾,我就将是伦敦、英国议会和英格兰银行的主人。”
英法重新宣战之后,英国海军部长圣文森特立即下令封锁主要的法方海军港口。英国海军全面出动,纳尔逊负责地中海方面的指挥;凯兹勋爵监视北海和多佛尔海峡;康华里则封锁布勒斯特。
为了赶在欧洲大陆封建国家联合向法国进攻之前战胜英国,拿破仑开始了上台后的最紧张的、规模最大的对英战争准备。他在法国西海岸的布伦建立了庞大的军营,在那里集结了准备登陆英国的庞大的军队,还有几万工人集中在那里,夜以继日地建造新军舰、运输船、驳船以及横渡英吉利海峡所需的一切。至1805年,法国已有拥战列舰103艘、巡洋舰55艘,这是一支相当大的舰队。
一开始,英国人并没把拿破仑的登陆计划当回事,英国人认为这不过是拿破仑故意摆出架势吓唬人,可到了1804年初,英国人再也笑不出来了。英国政府不断收到有关拿破仑大规模扩军备战的令人胆寒的消息,这些消息令英国人不由得有些惊慌失措。拿破仑的海军并非不堪一击,拿破仑曾在1798年率领一支舰队和军队,甩掉在整个地中海上追赶他的英国海军,顺利地在埃及登陆,以拿破仑现在的气势,他完全可以利用在英吉利海峡很常见的浓雾成功地渡过英吉利海峡,在英国海岸登陆。
继两百年前西班牙无敌舰队入侵的危险之后,英国再次面临恐慌,英国人再也不敢掉以轻心,开始了总动员,五十九万人应征入伍,预备役军舰全部转入现役,英国现役战列舰达到240艘,巡洋舰317艘。
当拿破仑于1804年12月2日,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之后,英国以大量英镑开路,联络了奥地利和俄国,组织了第三次反法同盟。荷兰和西班牙则为法国的附属国,将自己的海军交给拿破仑指挥。这使拿破仑手中的海军兵力有所加强。但由于英国海军强有力的封锁,三国舰队分别被困守在各自的港口里,发挥不了作用。为了扭转这一不利的战略态势,拿破仑制定了一个调虎离山的计划,让驻守土伦的分舰队在法国海军司令维尔纳夫的率领下突破封锁,前往西印度群岛,同时,由米西赛指挥的罗什福尔分舰队也应突破英军封锁,前往西印度群岛。两只舰队在马提尼克会合,然后在对这一带的英国殖民地进行骚扰,诱使英军派兵救援以便减轻被封锁的法国和西班牙的其它分舰队的压力。一旦英国海军上钩,离开欧洲海岸,前往西印度进行追击,则法国舰队立即返航驶往英吉利海峡,为渡海登陆作战扫清道路。
拿破仑帝国准备随时发动对英国的进攻,英国则全民皆兵,紧张地准备对付法国的入侵。1805年10月21日,英国海军,在西班牙以南的特拉法尔加迎战法西联合舰队。特拉法尔加这一战,英国出战的是超勇子爵,勇猛无敌的海军上将纳尔逊。说起纳尔逊,那是继德雷克之后二百余年英国的又一位不世出的海上英雄。他与德雷克一样,也是少年起在海上闯荡,所不同的是,纳尔逊是接受正规海军学校教育出身。
创建缓存:5ac72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