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0节

山高月阔2010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有些人认为朱元璋严禁太监干政,后来的子孙违反了朱元璋的祖训,大量使用太监,才产生了太监干政的问题。非常不幸,事实又恰恰相反,正是朱元璋本人带头大量使用太监,朱元璋不仅大量使用太监,而且还屠杀了一批反对使用太监的人。
      
        明朝建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考虑到汉末和晚唐时期太监专权引起国家动乱的前车之鉴,决定严格限制太监,他曾经说过,太监在宫廷中是少不了的,但只能做奴隶使唤,打扫跑腿,人数不可过多,也不可以做心腹,要让太监们守法,不要让太监有功劳,一有功劳就难以管束了。
        朱元璋立下规矩,凡是内臣不许读书识字,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许穿外朝官员的服装,内廷官品级不许超过四品,外朝各衙门不许与内官有公文来往。朱元璋还铸了一块铁牌(此牌后被英宗朝司礼监宦官王振毁去)立在宫门,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但这只是一方面,朱元璋还有另一方面,朱元璋统治时代,太监机构己经多达十二监、二司、七局,并设立过厂卫特务机构和诏狱(后来取消了),太监人数众多,尤其在其大量屠杀功臣之后,更加倚重太监。
        史书记载,朱元璋的外甥、开国功臣李文忠曾经劝告朱元璋,让他远离刑余之人,减少太监的数量。朱元璋怒斥:“若欲弱我羽翼何?”意思是说,你想削弱我的助手,是什么目的?这句话和天启所说的“屏逐左右,使朕孤立”如出一辙。
        朱元璋认定这是李文忠的门客出的主意,于是派人将李文忠的门客全部杀死,李文忠也因此忧惧而死(一说是被朱元璋毒死)。
      
        朱棣之所以能够成功篡位,太监居功至伟。靖难之役时,由于朱允炆对待太监过于苛严,许多太监心怀不满,一些太监与燕王暗通消息,有的干脆跑到朱棣军中,向他报告朝廷的虚实。朱棣得知南京空虚后,才敢孤注一掷,长驱南京。
        朱棣身边的一些太监还拼杀疆场,多有战功,比如郑和就曾经作为监军在北京郊区与朝廷的军队作战,立有战功。
        朱棣当上皇帝后,投桃报李,大量使用太监,太监机构进一步扩大,逐渐衙门化,被称为二十四衙门,包括十二监、四司、八局,太监在明朝的内政、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郑和出使西洋以后,被派去镇守南京。太监候显不远万里出使西藏,使明朝与西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太监阮安是著名的建筑专家和水利专家,为北京城尤其是紫禁城的营建做出巨大贡献。
      
        不能因为太监是刑余之人,就抹杀了他们的贡献。
        还有人认为明末的帝王过多使用太监,才导致政治腐败,最终灭亡,事实依然是——恰恰相反,明朝的灭亡与崇祯没有很好地使用太监、过分打击太监有一定的关系。
        明朝亡于民变,而负责侦察消灭民变工作的是太监,具体负责部门是厂卫特务机构,具体负责人是东厂提督,再具体一点就是魏忠贤及其属下。崇祯皇帝钦定阉党逆案,长达两年之久,涉及三百多人,尤其强调处理太监,这样造成了内廷的瘫痪,侦察处理民变的工作也就瘫痪了。
        也许有人要问,明朝末年的民变是由于腐败和饥荒造成的,与太监有什么关系呢?我的回答也是一个问题,腐败长期存在,灾荒年年都有,为什么偏偏在崇祯上任以后,处理“阉党”的时期爆发大规模民变呢?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明代维持政权运转的两大支柱是处廷(大臣)和内廷(太监),万历以后,外廷因为党争逐步瘫痪,天启赖于内廷的良好运作得以维持局面,而崇祯没有执行其兄关于“忠贤宜委任”的遗嘱,同时瘫痪内廷和外廷,亡国也就再所难免了。
      
      
      日期:2010-03-21 17:12:22
      
        第二卷努尔哈赤的崛起和辽东问题的形成
        第一章女真问题的由来
        就在万历亲政后不久,辽东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女真人也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几十年后,这位女真人将给万历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他所建立的后金,最终取代了明朝。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努尔哈赤。
        辽东问题由来己久,明朝成立之初,派兵将蒙古人驱逐出东北,并将领土扩展到辽东地区,然而辽东地广人稀,又没有长城的保护,蒙古人站稳脚跟之后,就经常来劫掠一番。
        朱元璋为解决此问题,采取的方式是建立宗藩,进行移民,强化辽东。
        而通过造反取得皇位的朱棣以己为鉴,担心强藩在身后,会危胁皇权,因此他撤销了朱元璋在辽东的封藩,进行了战略收缩,仅在辽东占据了一些战略要地。
      
        与此同时,朱棣采取“以夷制夷”的战略方针,扶持驯化南迁的女真人,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麾下,利用他们作为抵挡蒙古人的盾牌。
        明朝安放女真人的大筐子是卫所,具体做法就是封女真人头领为卫所官员,将其统治合法化,并采用朝贡(实际上是女真以少量物质换取明政府大量赏赐)的方式对其进行补贴。
        对于明朝来讲,此举既驯服了女真人,又加强了抵御赐蒙古人的力量,一举两得,不过朱棣没有想到,此举还是引狼入室,二百多年后女真人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对于野蛮落后的女真人来讲,通过卫所与明朝确定关系后,摇身一变,成了天朝上国的公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还能获得赏赐,十分便宜。
        最早南迁的是住在牡丹江和松花江交汇处的女真人两个部落——胡里改部和斡柪锊俊?br>  其中胡里改部南迁到绥芬河流域的凤州地区,其首领阿哈出万户到明廷朝贡,明成祖朱棣在胡里改部设置建州卫,任命阿哈出为指挥使,赐姓名李诚善,建州女真由此得名。
      
        斡柪锊壳ǖ轿幽竞樱ń癯驶崮┮淮笫艿匠实那鹨怖吹椒镏荩髡錾杞ㄖ葑笪溃馄洳客蚧透缣径富邮梗透缣径褪呛蠼鸾⒄吲嗟淖嫦取?br>  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建州左卫因给明朝效力受到蒙古人毁灭性打击,猛哥帖木儿被杀,长子权豆被杀,次子董山被俘。此后其弟凡察继续掌管建州左卫,不久董山被赎回。
        1442年董山和凡察为争夺建州卫指挥使的位置闹到明中央政府,明政府根据历史和现实分建州左卫,增设建州右卫。与建州卫合称建州三卫。
        与此同时,海西女真也因受到野人女真和蒙古人的侵扰不断南迁,嘉靖时期定居在开原以东以北地区,形成叶赫、辉发、哈达和乌拉四部。
        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在明朝中期定居以后,吸收了汉族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生产力得到发展,势力不断壮大,逐渐走上了蒙古人的老路,不时对明朝劫掠。明朝对女真的态度也逐渐由利用转变为遏制。
        明朝遏制女真人的方式有二:一是军事打击,二是经济封锁。
      
        如果某个部落不太听话或是比较强大,明政府就实行枪打出头鸟,挥舞军事和经济大棒对其进行“瘦身”。
        除此之处,明朝实行以夷制夷的政策,对女真人采取分而治之,使其内部分裂,互相牵制,互相仇杀,以坐收渔翁之利。
        建州女真离明朝最近,双方也最早产生磨擦。
        土木堡事变后,建州女真不太听话,明政府先是采取经济手段进行遏制,于是其首领董山带兵在辽东地区进行抢劫。成化四年(1467年)四月,明廷以朝贡为名诱杀董山。九月,明朝和朝鲜联合进攻建州女真,建州女真受到沉重打击,力量大大削弱。
        此后双方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建州右卫在浑河上游、建州卫在猪婆江又重新壮大。明政府再次采取限制措施,引起了建州右卫首领王杲的不满,隆庆时期,王杲多次打败明军,辽东形势危急。
      
        同时,海西四部的力量也强大起来,其中以哈达部最为强盛,海西各部都服从哈达部首领王台。
      
      日期:2010-03-22 09:16:41
      
        第二章大将军小伎俩
      

喜欢从万历到永历——明末历史真相 请大家收藏网址:(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返回目录

[7]   [8]   [9]   10   [11]   [12]   [13]  

[首章]  [尾章] 10章/共132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d1649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