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节
迟玉德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4-09-2017:12:34
6.壬午军乱
日本人处心积虑地策划了云扬号事件,事后更是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向朝鲜讨说法”的外交行动。这次事件距“征韩派”下台仅有两年,然而,连最为反对“征韩论”的岩仓具视和大久保利通都主张膺惩朝鲜,以“上奉天子,下酬万民”。1875年12月9日,明治政府任命黑田清隆为正使、井上馨为副使,赴朝处理两国争端并签订通商条约。黑田和井上的外交使命清晰而明确,就是要打开朝鲜的国门,以为日本提供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在当时,清帝国是朝鲜的宗主国,而法国和美国先于日本叩关朝鲜,成立不足十年的明治政府要想对朝鲜有所行动,不能不首先获得相关国家的默许。日本人首先将侵朝计划通知了西方列强,各国公使一致支持,美国驻日公使更是送给井上馨一本《佩里提督日本远征记》,并告诉他:“只要你读好这本书,并照此行事,定能取得成功”。此外,明治政府还派森有礼赴北京探听清廷态度,总理衙门回复说:“朝鲜隶中国藩服,其本处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该国自行专主,中国从不与闻。今贵国欲与朝鲜修好,亦由朝鲜自行主持。”明治政府由此得出结论,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徒有其表,日本完全可以采取单边行动。
1876年1月6日,黑田清隆与井上馨率领800名水兵搭乘3艘军舰3艘商船自东京品川港启程,浩浩荡荡地开赴朝鲜。
与明治政府的迅疾、周密相比,闵妃政府显得缓慢而粗心,它在事发三天后都没搞清楚事件真相,就连被何国人所攻击都没弄清楚!在谈判中,朝鲜使臣完全不是日本使臣的对手,他们被日本代表的虚张声势给镇住了。井上馨要求朝鲜使臣在条约上签字,他威胁说:“谈判一旦决裂,日本将立即开战!现在,4000日本兵已经登陆,而另外的2000即将到达!”
日本人的恐吓起到了效果,闵妃政府答应了他们几乎所有的要求,包括给予日本领事裁判权、允许日元在朝鲜无障碍流通、允许朝鲜铜币无障碍出口及对日本输朝商品征收“零关税”。条约的签署地在江华岛,因此被称为《江华条约》。《江华条约》之于朝鲜,犹若《南京条约》之于中国,二者都揭开了新兴资本主义粉碎古老农耕文明的序幕。
于日本人而言,《江华条约》的签署是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他们轻轻松松就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日本人的入侵打破了半岛的宁静与平衡,中国对朝鲜的宗主地位发生了实质动摇,《江华条约》的第一条就明言:“朝鲜国乃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国平等之权”。
日本人的成功刺激了西方列强,在《江华条约》签署后,美、英、德、法、俄等国陆续与朝鲜签订了类似条约。这一趋向符合清政府的利益,它甚至可视为总理衙门“以夷制夷”的新尝试。
而于朝鲜人而言,《江华条约》是一个耻辱的卖国条约,做为签约的决策人,闵妃承受了极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她已与大院君反目成仇,她的班底由反大院君势力组成,他们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执行反传统路线,换句话说,闵妃必须要进行改革。
在改革上,闵妃干了两件大事:一、她设立了一个执行新政的机构,名曰“统理机务衙门”,这是一个类似于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主管外交通商事宜;二、她聘请日本军人为教官,组建了一支近卫武装,号曰“别技军”,以近代新军方式操练。从表面上看,这是两项顺应历史大势的举措,然而,就是这两项“改革”导致了一场震惊东北亚的军事政变。
易中天在评述王安石变法时,曾得出过这样一个结论——改革帮了腐败的忙,他补充说“不要以为贪官污吏害怕改革。他们不害怕改革,也不害怕不改革,只害怕什么事情都不做。相反,只要朝廷有动作,他们就有办法。”朝鲜的统理机务衙门就是这样一个“有办法”的机构,它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
领导统理机务衙门的是闵谦镐,此人出身于骊兴闵氏,属两班贵族,他的姐姐是大院君的妻子,他的胞兄闵升镐被过继给了闵妃的父亲。闵谦镐的背景深厚又颇通些文墨,他的仕途因之十分平坦,在其兄闵升镐被暗杀后更是如日中天。闵谦镐不仅是统理机务衙门的负责人,而且掌管了边政和军务,手握军、政、财三权,是闵妃外戚集团的二把手。与同时代满清的恭亲王奕0相比,闵谦镐的权位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的做为却更像是乾隆时代的满官和珅,史书对他的记载是:“贪鄙无识,治园第,穷声色,图嘱贿赂无虚日。凡导上卖官鬻狱诸稗政,皆主之”。当权者的人品差到这般地步,其领导的“改革”也就可想而知。
1881年,闵妃决心在日本人的帮助下组建一支近代武装,起名“别技军”,具体事务就由兵曹判书闵谦镐负责。别技军的规模很小,起初只有80人,发展了一年也没超过400人。在组建别技军的同时,闵妃政府还对旧式军队进行了大幅裁减,裁军幅度高达一半。在当时,《江华条约》摧毁农耕经济的效果日益明显,农民大量破产,粮食十分匮乏,物价持续上涨,下层生活困苦。对旧军士而言,退伍意味着失业,而更为糟糕的是,他们已经连续13个月没有领到军饷了——军饷被闵谦镐私吞了。
“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中国前总理答记者问的这句话恰是朝鲜此时的写照。
1882年六月初,迫于舆论压力,闵谦镐同意向旧军士发放一个月米饷。很显然,这一决定会缓解旧军士的反抗情绪,可是谁也没想到,闵谦镐竟在这个节骨眼上玩火,他将大量糟糠和砂石掺入下发的米饷中!套用于谦老师的一句话——他眼里已经没谁了。
当旧军士领到“注水”米饷时,他们愤怒了,于是找府库文官理论,期间双方发生了冲突,旧军士捣毁了仓库,抢光了粮食。这一消息很快传到汉城捕盗厅,警察迅速逮捕了四个兵头,判处其死刑,定于几日后执行。对此,一同闹事的旧军部众感到冤屈,他们决定营救同袍。这些人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找主管刑曹的闵谦镐大人,请他高抬贵手、刀下留人。这明显是一种服软的表现,可当这些军士抵达闵谦镐家时,他们突然硬了起来,他们被闵府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激疯了。
他奶奶的,老子出生入死,连饭都吃不上,这孙子居然富得流油。兄弟们,诛权贵,灭闵贼,杀呀!
(未完待续)
创建缓存:675a2 大小: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