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
迟玉德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4-06-0710:55:48
2.中华三大帝国
大唐盛世是中国人永远怀念的梦,今日之“民族复兴”亦以盛唐为目标,青年歌手孙异吟唱道:“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读“纸”)宫商(中国古代五音阶),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每每听到这首歌时,泪水都止不住地涌向眼角。笔者属双子座,个性两极,既极端感性,又极端理性,读者可能早察觉到了。
大唐令今人神往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她的繁华,比如她的开放,比如她刚毅,比如她大度。与西汉相比,她更加饱满;与两宋相比,她更加端庄;与元清相比,它更加包容;与朱明相比,她更加阳刚,她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朝代。大唐不仅是中国人的梦中王朝,也是日本人的文明故乡,她在东亚史中的地位无论怎么推崇都不过分。大唐把“万国来朝”变成了现实,使中国皇帝成为了东亚的“天可汗”,为中国赢得了空前绝后的国际地位。
万国来朝,也叫东亚朝贡体系,在一般人理解中,它就是外国人来我天~朝进贡,然后给我们的皇帝磕头,皇帝陛下一高兴就赏赐给他们一大堆东西,其价值要远远超过对方贡物之价值。讲得俗白些,朝贡就是番邦属国来我天~朝上国要“压岁钱”,又或比作刘姥姥到贾府攀亲戚。
在今天的国人看来,东亚朝贡体系是一笔巨亏的买卖。我们很难理解,中原帝国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给人“压岁钱”,让番邦属国的使臣给我们的皇帝磕头就那么重要吗?还有一些小清新或自由派,对中国曾在历史上要求朝鲜“称臣纳贡”表示歉意,认为我国长期欺压朝韩先民,阻碍了半岛独立,日本纪录片亦大肆鼓吹此种论调。今天的我们不禁要问,古代中国为什么要搞东亚朝贡体系,这个体系缘何形成又归于何处,日本与这一体系又是什么关系?
东亚朝贡体系是中国天下观的产物,它既是郡县制中央集权的对外扩张,又是汉字及儒家文化的对外扩张,还是农耕经济的对外扩张。
东亚大陆的本质是中国,而中国的本质是华夏文明。华夏文明发端于黄河上游,乃西周文明扩张、演进之产物。
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中国的北方发生了一场大规模内战,西周武王联合八百路诸侯起兵讨伐殷商王朝。殷商民族因“垄断冶制青铜的技术,在军事上占优势,也保持着宗教上的向心力,所以能凌驾其他民族之上。他们的青铜器皿,不是兵器,就是祭器,只有极少数例外,其制造采取集中的方式由国家监督。”①周朝则迥异于殷朝,周民族掌握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他们不像商民族那样垄断技术,而是将农耕技术免费分享给各路诸侯,因之大得四方之人心。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周民族利用自己所获得的仲裁力量向殷商发难。
殷商之生产方式与精神气质迥异于其附庸国,她更像是一个外来殖民者,对整体之福祉构成威胁。“商民族虽已从事农业,却仍保持着渔猎的传统。他们在五百多年的历史内,迁都的次数在六次以上,而且甲骨文上经常有狩猎的记载。”②“商代社会虽属父系,但是它的贵族妇女却享有相当的自由,几百年后,甚至几千年后,中国妇女仍不能望其项背。商人好酒,兴致高而活力充沛,他们杀人作祭祀,毫不感到罪恶,而且在甲骨文上不断地留下人祭的记录。他们能派遣三千人的军队,作百日行军的远征,这样的军队尚可以由附庸国家的部队支援。有时候作战的目的在于掠夺取利。”③还有,商人好占卜,尚鬼神,甲骨文最初亦为巫卜之用。要而言之,发端于东部平原的殷商文明更类似于后来的契丹文明与蒙古文明,乃至境外的雅典文明与日本文明,而迥异于发端于陕甘黄土地带的西周文明。当甲骨文饱和到大约一千字,青铜技术也达到最高峰时,富庶地区孕育的商文明便走到了命运的终点,她被一种相对落后但均平单一的周文明所取代。④
之后的中国,生意人被唤作“商人”,其行事为人也的确更接近殷人。在一个周人的王朝,将一部分人公开唤作“商人”,这就等于给他们贴上了“异教徒”的标签。看来,中国人之抑商、厌商有大历史之深远影响。总之,历史在约公元前1046年作出了仲裁,周人率领农耕集团打败了殷人的商猎集团,中国历史进入了全新的文明。
西周治国迥异于殷商,它几乎否定了殷商的一切,农耕经济代替了商猎经济,祖先崇拜代替了鬼神信仰,道德礼乐代替了武力恐吓。周朝存国八百多年,建立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和平,她最大的政治贡献就是建立了分封制。
分封制又称封建制,是一种不同于殷商附庸制及秦后郡县制的政体,它兼具道德法统及地方自治两种精神,非常类似日本幕藩制或美国联邦制。在分封制下,各诸侯国为带竞争性的政经实体,大的封国有对外扩张的强烈冲动。及至战国,诸侯国间的兼并开始加速。公元前221年,西方大国嬴秦消灭了其他六国,从而统一了华夏。
嬴秦一统中国后将法家之政推及全国,她在行政上滥用暴力,在精神抛弃德治,在国体上终结分封,因之成为民贼独夫。秦始皇死后,统治集团内部因权力分配及路线之争发生了大分裂,以国相李斯为代表的强硬派打垮了以太子扶苏为代表的调和派,宦官赵高又怂恿二世胡亥诛戮皇室子弟,结果导致这个缺德的皇朝被上上下下所抛弃,其存国时间竟不足十五年!
秦亡之后,在反秦战争中崛起的西楚与刘汉对决,结果小吏出身的刘邦击败贵族出身的项羽,中国在经历充分破坏之后一统于汉。西汉吸取了嬴秦速亡的教训,她在国体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调整,汉初同时推行郡县制与分封制,不过以郡县制为主。这种“一国两制”的妥协国体虽未导致王朝覆灭,但也造成中央与地方兵戎相见,西汉朝廷最终彻底放弃分封制。
黄仁宇先生写过一本《中国大历史》,将帝制中国划分为三大阶段,秦汉帝国为中华第一帝国。
注释:
①摘自黄仁宇之《中国大历史》第6页第三段;
②摘自黄仁宇之《中国大历史》第7页第二段;
③摘自黄仁宇之《中国大历史》第7页第一段
④转述自黄仁宇之《中国大历史》第9页第二段
(未完待续)
创建缓存:f5c22 大小: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