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
liubeiwozu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于是,我道:“禀告圣上,臣冒得么子心愿,只是想自己三十来岁了,尚在外奔波,两个爷娘在潭州城里冒得人孝顺,心里头当真个不安呢,此番立功得赏,手头的银子节省点用可谓一生世衣食无愁,我就老老实实回潭州去,天天照顾爷娘,享受圣人恩德的沐浴,除此冒得么子心愿了,臣做人历来都是咯么样子的:有个好大的肚子就呷好大的饼子。立国安邦的事非臣能为也。”
帘子里感叹一番:“若是天下人都是圣男侯这么个老老实实的想法,便是大同世界了,人人都只想着尽孝道,天下都是父慈子孝,朕之天下当真是稳如磐石,可见这立国,还得靠儒,儒才是根本,圣男侯,你虽是归真国师的弟子,却是个孔孟人物,江湖上的孔孟人物,你应当是做武林盟主的,朕有了你在江湖行走,何愁武林世界不安定?当然,朕不懂武林江湖规矩,具体事情却由你们江湖上的人去操作。”
“万岁,万岁,圣人圣明,圣男侯若出,武林世界大有希望。”马公公插进一句话,将皇帝的话定格下来。
我似乎看见他后头还有个人在牵引着他。
这人便是三长老。
我脑壳发麻,真正明白了么子叫做“机关算尽算自己。”本想就此借着天子的圣威脱离江湖,冒有想到此话将自己推入更深的火坑!
我眼泪往肚子里流。
我不要当武林盟主,我不要当舜山掌门,我不要当朝廷的武林卧底。
我要回家,我要回潭州老家!
站在武林盟主的高峰,我高呼:我要回家!
马公公抓住这句话继续进攻:“大家可记得这圣男侯江湖出身,当年为舜山派血战,突围而出,保得这一武林门派不灭,是个贞烈之士,望大家怜他一片苦心忠心,恢复舜山派门派地产田庄,舜山派必感圣恩,效力朝廷。”
帘子里沉吟一会。
我心里鼓儿咚咚响。
我又念叨着:“天灵灵,地灵灵,烧人马,塑金身,天灵灵,地灵灵,猪三牲,拜神灵,天君佛祖保我身。”
天子圣明,祖宗开眼,保佑我盛南脱离江湖苦海,吃他个安乐茶饭。武林盟主,谁想当就让他当去,我不稀罕呢。
好一会,帘子里传出天音:“舜山派恢复的事情不难,着永州地方官员办理去,只是可惜一个圣男侯,不由进士出身,不好赐他正官,至于武林盟主,是个江湖职位,我朝廷不好干涉。”
果然天子圣明,祖宗开眼,我松了一大口气。
“但是圣男侯立功在此,能于虎狼丛中救出公主,是个人才,不用可惜。”
我浑身又一紧。
“朕思虑再三,先满足圣男侯之人伦愿望,赐他两月假期,回潭州家乡孝顺父母,至于职务,介于朝廷与江湖之间,且封一个太常寺丞江湖行走,以朝廷的官位,做江湖的事情,这样,朕对朝廷物议交代得过去,对江湖也不落下笑话。众爱卿以为如何?”
众人衷心欢喜赞叹:“圣人圣明。”
我虽然对这样的决定不满意,但还是蛮佩服天子的智商情商的。
太宗皇帝之后多少年了,圣明天子越发地少,宪宗算一个,当今的这位又算一个。
出了延英殿,看看一声不吭的国师赵归真,我心里头又欢喜起来:国师,国师,当今天子将我定位儒学人物,嘿嘿,总算不服你这尊神来管了。
刚欲回长乐坊的住宅,却听得又有谕旨:“三日后圣上与安定长公主赐宴花萼相辉楼。”
如今的安定长公主,便是旧日的太和公主。
谢了圣谕,回了长乐坊住宅却不题。
三日后。
烟花满长安,柳絮飘大道,我,白小凤,翠华,幻丽影,胭脂粉一行人,由宫里人领着,由大明宫南面的长乐坊出东门,南行,过了皇子们住的十六宅,兴宁坊,永嘉坊,到兴庆宫,兴庆宫西南一个殿楼,便是所谓的花萼相辉楼。
一打听,今日里名义上是天子赐宴,其实天子不到,而是太和公主————当今的安定长公主赐宴。
估计是一次文学沙龙。
其实,我对问学冒得兴趣,贫苦出身,苦大仇不深,最感兴趣的还是吃。
今日里头回吃宫廷的菜,宫廷里呷的都是么子菜呢?
我像进了庙堂的孔子,孔子每事必问,我是每菜必问。
“老乡哥,咯是么子菜?”
“黄耆羊肉。”
“里头放辣椒不?”
“不放。”
“大长今姐姐,咯是么子菜?”
“葫芦鸡”
“里头放辣椒不?”
“不放”
“厨神爷爷,咯是么子菜?”
“菊香齑”
“里头放辣椒不?”
“不放。”
“哎呀呀,你们做个好事,给剩男我来个白辣椒炒腊肉,要得不?”
“不行,这个菜上不得台面的。”
我大失所望,只好悻悻地吃着雕胡饭,黄耆羊肉,葫芦鸡,菊香齑。
一会,又上来一道冷饮,众人惊呼:“李公羹!”
我偷偷问上首一个书生,一个清秀很有风度的书生:“哥哥,这个李公羹是么子饮料呢?”
那书生三缕黑须,神情渺然,却还是回答了我的问题:“这是当今宰相发明的一道冷饮,能养颜益智,用珍玉、宝珠、雄黄、朱砂、海贝煎汁,每杯羹费钱3万.”
我端着那杯饮料,哆哆嗦嗦,每杯三万钱?呷了是不是能多长几斤肉?
我心疼得无以复加。
看看帘子那边的女眷,却见翠华那个冒得心肝冒得贵妇风度的,拿着杯三万钱的李公羹做牛饮。
倒是白小凤和幻丽影一小口一小口地抿。
忽而上来一道寿司,众人惊呼:“冷胡突鲙”
我又问那书生:“哥哥,这又是么子意思呢?”
那书生不耻下答:“这个是前一阵的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大人发明的,他用鳓鱼片做的寿司,涂抹些辣味,甚是美味。”
“夥咦,这个我剩男喜欢。”
我欢喜起来。
吃了寿司,我慌忙感谢这书生:“这位哥哥好学问,孔子曰,多读诗经就能多识草木鸟兽之名,今日里得着这个帅哥指教,真正是读了一部美食和典故的诗经,请问哥哥尊姓大名。”
那书生慌忙答礼:“在下黄州刺史杜牧,别号关西贱男,近来回家探亲————对了,我是京城户口人士————不晓得公主殿下何以特地宴请我来,怪哉怪哉。”
“夥咦,杜牧哥哥,麻烦你签名则个。”我手舞足蹈起来。
日期:2009-02-11 01:12:41
61章之1共惜流年留不得
我这个热爱文学的武林中人,看见这个当红辣子鸡岂能放过?签名是一种低俗行为,但也只有这种低俗行为才能表达我对杜家伢子的无限仰慕之情。可惜一时酒宴之上找不到纸笔,急呢。此时看见隔帘外的白小凤正在一口一口地抿着李公羹,于是离席跑过去,低低而急切地问:“太史女,你有只笔杆子冒得?”白小凤惊问:“这吃着酒席的,你要笔做甚么?”我说:“好妹妹,我碰着个文学超级大偶像,激动英,你快快与我笔,让他签个名。”好个白小凤,从腰间一个香囊里抽出一只精致的小笔,又拿出个小墨缸,递与我。
翠华正在海吃牛饮,见我索笔,张开大嘴巴问:“剩男哥哥,你要笔做么子?”
我白了她一眼:“这些高雅的东西,不是一个养猪的人能明白的。”
翠华像野猪般吼叫起来:“剩男哥哥,不要以为你懂文学就高人一等了,杜甫伢子写那么多诗有么子用?还一顿牛肉几杯酒撑死在岳州呢。”
我肃然起敬:“这个典故不俗,你是如何晓得的?”
翠华大眼珠子一鼓,嘻嘻笑了:“还不是你教导我翠华的?剩男哥哥,和你在一起,我觉得自己文化素质提高得特别快。”
我留下一句:“你用我教你的方法去养猪,包你是长安帝国第一养猪大王。”然后,急急地跑到杜牧座位前,恭恭敬敬掏出笔,将小墨缸放在酒桌上,却一时找不到纸,灵机一动,将袍套下摆撩起来,无限仰慕地说:“杜大大,麻烦您在我衣衫上签名吧。”
创建缓存:42529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