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07章 孙儿的选择是……

反游猫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万寿节持续了三天,这三天内全国上下一片祥和。
      
          禁止屠宰,前后数日不理刑名。
      
          这三天里,朱雄英除了陪老爷子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呆住春和宫内。
      
          朱允熥当然是无比的欢喜。
      
          那日在万寿宴上,他甚至找不到和他大哥说话的机会,所以如今在春和宫中,他有足够多的时间和朱雄英说话。
      
          朱雄英也喜欢他这个弟弟,如今的朱允熥早已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变得聪敏而好学,整个人也变得开朗了许多,仿佛在朱雄英回来后,他一下子就找到了主心骨。
      
          而且朱雄英也可以感觉到,朱允熥对自己的感情是那样的真挚,不掺杂任何的杂质。
      
          轻松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三天的万寿节一晃而过。
      
          而在这三天时间内,朱雄英也在开始慢慢习惯宫内的生活……
      
          万寿节过后第一天。
      
          天才刚刚见黑,整个紫禁城里已经黑沉沉,空荡荡的,只有武英殿正殿中透出一缕缕微弱的光亮。
      
          一只宫灯慢慢地向武英殿飘来。
      
          朱雄英穿着一件石青色的便袍,腰间系着一根明黄色的丝绦,虽然是信步,步子却还是迈得很大,走得很快。
      
          转眼间,朱雄英已经走到武英殿外,挥了挥手,让跟着的宫人退下。
      
          按照老爷子的吩咐,如今的折子都是先呈到朱雄英这里,经过朱雄英的审阅之后,再送到朱元璋这里御览。
      
          万寿节这刚一过,便接到了地方的折子。
      
          “江西布政使司张惟上疏,江西大旱,民情躁动,臣亟盼圣上降恩,稳定人心,彰显天恩,恳求朝廷免去江西一年赋税,叩请圣上恩准。”
      
          朱元璋看罢,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良久,朱元璋才徐徐叹了一口气,道:“很多人都认为当皇帝是乐事,可据咱看来,这是天下第一号的苦差事啊。”
      
          “九州万方,十五个个行省,一千四百多个府州县,两万八千多个官员,一万万百姓,全靠一人治理。”
      
          “钱粮、刑狱、赋税、河工、边疆、用兵,还有年年不断的旱灾、水灾、蝗灾……这副担子难挑啊!”
      
          说到这里,朱元璋两眼转向了朱雄英,道:“大孙,说说吧,该怎么办?”
      
          朱雄英沉吟片刻,回道:“天灾非人力能免,孙儿以为,可免一年赋税,已安民心。”
      
          “嗯,说得对!”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后道:“但是你知道现在国库还有多少银子吗?”
      
          朱雄英闻言,微微的摇了摇头。
      
          朱元璋看了眼朱雄英,继续道:“这个问题你不知道也正常,毕竟你也是刚刚接手,咱告诉你吧,今年两个省的大水,三个省的大旱,北边和西南几次大的战事,基本上耗去了朝廷收入的十之六七。”
      
          “现在户部的存银已经不足一百万两,而各省的库银更是亏空得一塌糊涂。亏空最少的省份是十多万两,亏空最多的陕甘已经是一百多万两!朝廷稍一催促,地方的官员们就加倍到百姓身上盘剥,弄不好,就是民怨沸腾!”
      
          “一旦减免了江西的赋税,明年朝廷的财政恐怕就更加困难了!”
      
          听罢,朱雄英一下子怔住了。
      
          他没有想到,如今看着各方面都欣欣向荣的大明朝,财政方面的困难,竟是如此的严重。
      
          此时听老爷子寥寥数语,便如诉家常般娓娓说了出来,这才明白老爷子为什么一开始会发出那样的感叹。
      
          一个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便是税收。
      
          对于这个,朱雄英之前有过专门的了解。
      
          明朝和历代一样,仍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农业税、田赋是国家最大的财政进项,辅之以丁赋、差役。
      
          明代初行两税法,田赋分夏税、秋粮。
      
          大明成立之初,为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户籍、土地状况进行了清查,编造了记载户籍的“黄册”和记载土地状况的“鱼鳞图册”,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
      
          明朝的税收制度是朱元璋本人亲自制定的,朱元璋所制定的这套制度参考的是唐朝时期的两税法以及宋朝的税收制度。
      
          真的了解过洪武年间的税收制度,就会知道朱元璋是真的非常替底层的百姓考虑。
      
          按照朱元璋的规划,明朝实行的是定税制,即在洪武年间,就把天下税赋应该交多少给规定好了,以后再开垦土地也不增加税收,这样算下来,耕地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多,而税收没有增加,那么均摊到每个老百姓头上的税收是减少的。
      
          他不希望朝廷对百姓征太多的税,于是他还把正税定得非常的低。
      
          经过老爷子精密的计算,如果按照这套税收制度运转下去的话,明朝一年的税收刚好等于明朝一年的财政支出。
      
          然而这是他在登基初期定下的,想得还是过于美好了,后来他才意识到,朝廷还有许多非正常情况下的开支,例如军事行动、赈灾、修建大工程等等,一旦这些情况出现,朝廷就会捉襟见肘。
      
          这让朱元璋也只能加印宝钞,以应付当前的局面。
      
          而这样相当于用以后的钱,来解决当下的问题,这个就造成了明朝后期九边的欠饷,高达了几百万白银。
      
          朱雄英想了很多,徐徐道:“爷爷,有句话孙儿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臭小子!”
      
          朱元璋骂了一句:“咱爷俩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他知道,他大孙每次说这句话,都势必有一番惊人的言论,所以他也隐隐有些期待,他大孙究竟要说什么。
      
          朱雄英也就不再犹豫,道:“大明国库紧张,而爷爷又不忍心加重百姓们的赋税,像这一次江西有灾情,还减免了他们的赋税,但爷爷有没有想过,其实咱们也可以从别处开源。”
      
          “何处?”
      
          朱元璋目光灼灼。
      
          朱雄英徐徐吐出两个字:“商业!”
      
          “呵——”
      
          朱元璋轻笑了一声,道:“又是商业,实话跟你说吧,按照去年户部的统计,商业的税收不过二十万两,不足整体税收的一成。”
      
          朱雄英也不急,慢慢道:“爷爷,您可别小看了商业的手段,商业手段敛财的速度比您想象中的还要恐怖,您看看沈万三就知道了。”
      
          闻言,朱元璋倒是点了点头。
      
          事实上,他也并没有看轻商业手段敛财的速度。
      
          当初京师筑城,沈万三就捐资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可见其财力之雄厚。
      
          可是沈万三还没完,还想出资犒赏三军,这就让朱元璋大为恼火了。
      
          “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
      
          要不是当时马皇后机敏的劝道:“不祥之民,天将灭之。陛下何诛焉!”
      
          沈万三这才得以保全小命。
      
          往事一闪而过,朱元璋不动声色的道:“大孙,你的意思是说,朝廷不再抑制商业,任由那些商贾大肆敛财,而朝廷再收取商贾的商业税,那样确实可以增加不少财政收入,可是你想过没有,归根结底,这些钱财都是出自老百姓,朝廷只不过是变了一个由头罢了,而商贾便会因此成为朝廷依赖和拉拢的对象,他们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咱之前也说过,朝廷若是提高娼妓的地位,那么人人都去做娼妓,商贾更不用多说,到时候谁来种地,谁来开荒,银子能代替粮食吗?”
      
          朱元璋说着,忍不住有些失望的看着朱雄英:“咱说了这么多,你到底听进去没有,你是未来大明的主人,不能让咱这江山成为空中楼阁,华而不实!”
      
          说着,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咱知道你是为了大明好,但是治理国家不是过家家,咱的每一个决策,都会深刻影响着整个大明,所以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不是一拍脑袋就行的,那样会害死人的,孩子!”
      
          朱雄英闻言动容,他知道老爷子心中始终装着百姓,他又何尝不是呢?
      
          “爷爷,您误会了!”
      
          朱雄英解释道:“孙儿的意思并不是要鼓励国内商业活动的发展,而是朝廷用商业的手段,从周边的国家获得利益!”
      
          “周边的国家?”
      
          朱元璋再次皱起眉头,露出疑惑的神色。
      
          朱雄英点头道:“从唐宋时期开始,便有茶马互市,到我朝,更是成立了茶马司,专门掌管以茶叶换西北藏蕃地区马匹等事宜,这便是从国外获得利益!”
      
          “您也知道,我大明的盐,铁,茶,丝绸,瓷器等这些东西,在国外是非常值钱的!”
      
          “这些东西,番邦根本就生产不出来,物以稀为贵,就像之前孙儿捣腾出来的酒和雪花盐,有多少卖多少,而且价格高出市场很多,照样会有人买!”
      
          “那我们何不加重这些东西的生产,与周边的国家交换银子,粮食等东西呢?”
      
          闻言,朱元璋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茶马互市有着非常巨大的利益,这一点朱元璋是清楚的。
      
          因为这一块一直都是朝廷严格控制,不允许民间插手,可是仍有许多的人铤而走险,走私茶叶,为何?还不是因为当中巨大的利益!
      
          “可是……”
      
          朱元璋开口道:“大孙,那些番邦小国除了马匹外,有什么东西是值得咱大费周章去跟他们换的呢?”
      
          朱雄英摇了摇头,道:“孙儿并不这么认为。”
      
          朱元璋道:“但说无妨。”
      
          朱雄英点头继续道:“咱中华物华天宝不假,但是每一个番邦也有每一个番邦的特点,譬如刚刚说的藏蕃,他们有好的马匹,咱之前跟您说过的倭国,他们的国土里埋藏着大量的金银矿石,还有南方的安南,暹罗,真腊等国,一年四季气候温热,稻米三熟,等等,这些都是咱们大明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的东西!”
      
          朱元璋静静的听着,露出思索的神色。
      
          这些番邦小国,朱元璋倒算是比较了解,因为他们每隔几年就会派人来京师上贡。
      
          比如这一次万寿节,就有好些个藩国派使臣过来贺寿。
      
          而且朱元璋最大的强项,就是他的学习能力,从乞丐到皇帝,这天与地一般的身份变化,正体现了朱元璋恐怖的成长能力。
      
          朱雄英继续说道:“所以孙儿的意思是,不在国内敛财,也不加重国内百姓的负担,而是从周边的番邦那里敛财,从而充实我大明的国库!”
      
          “我大明的国库充盈了,那么也可以反哺我大明的百姓!”
      
          “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压榨周边国家的劳动力,吸收他们的血液,从而使我大明国富民强!”
      
          事实上,这也是后世发达国家的手段。
      
          他们拥有高端的技术,从而将低廉的劳动力下放到其他贫穷的国家,压榨别国的劳动力,解放本国劳动力。
      
          贫穷的国家做死做活也就图个温饱,而发达的国家光是民众的福利就让人眼馋。
      
          而当下,盐,铁,茶,丝绸,瓷器等这些东西,就是大明的高端技术。
      
          大明有资格,也有能力让周围,甚至全世界的国家为之服务,为之提供廉价劳动力。
      
          朱雄英想的不是像有些穿越者,在自己的国土内发展商业,大肆敛财,那样敛的始终都是自己人的钱财,受压迫的始终都是自己人。
      
          而是把整个大明当作是敛财者,去聚敛其他国家的财富,不在自家土地上内卷,而是让其他国家内卷起来,供养大明。
      
          朱元璋沉思良久,他不愧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自然能够想清楚朱雄英话中的意思。
      
          望了一眼朱雄英,朱元璋缓缓开口道:“大孙,那你准备怎么做?”
      
          朱雄英回道:“孙儿觉得不能操之过急,想先选一个藩国作为试点开始,看看效果如何。”
      
          “很好!”
      
          朱元璋点头,道:“各藩国使臣来给咱贺寿,如今尚在鸿胪寺中,大孙,你挑一个吧。”
      
          趁咱还活着,咱让你试,也让咱好好看一看,你的想法是否真的可行。
      
          否则咱入土了,咱也不放心啊!
      
          大孙,希望你这一次不要让咱失望……
      
          朱元璋目光灼灼的看着朱雄英,只见朱雄英并没有想太久,开口回道:“孙儿的选择是,安南!”
      
          (本章完)
      
      




返回目录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首章]  [尾章] 107章/共169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9f28b 大小:1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