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13章 杀人!

反游猫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说回正事吧,这奏疏怎么批?”
      
          朱元璋看似不在意的看着的朱雄英。
      
          这一封是来自山西左佥都御史王平上陈的奏疏,弹劾的阳泉县上下瞒报天灾者高达八人,包括知县、县丞、典史等。
      
          八人联合当地大士绅大地主瞒报天灾,粉饰太平,私吞百姓肥沃田地高达九顷。
      
          这是冰冷的奏疏,上面都是白纸黑字。
      
          朱雄英刚刚被老爷子带去看土地被兼并的百姓是怎么样的,他知道这份奏疏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阳泉县有数千百姓,会因为这群人的勾结,失去祖产,沦为佃户,饥寒交迫,一切生死任由官绅拿捏!
      
          朱元璋看着面色微怒的朱雄英,淡淡的道:“批吧。”
      
          朱雄英手有些颤抖,他知道,他这笔若是落下,阳泉县的八名官吏和那些大士绅大地主,会人头落地,甚至还不止如此!
      
          他手里握着的不是笔,而是掌控生死的权柄!
      
          手掌天下权,朱雄英第一次体会到这种感觉,但第一次就是杀人!
      
          朱元璋看在眼里,轻轻拍着他的肩膀:“第一次杀人嘛,都这样,多来几次就习惯了,心狠点,都是些该死的人。”
      
          “咱不是说过吗?既然他们有胆贪,那么就要有胆接受这个后果!”
      
          朱雄英颤了颤,有些佩服的看着老爷子。
      
          九名官吏和这些士绅地主,不仅仅只是十几二十个人,这些人的后面还有家族,那是几百条人命!
      
          朱雄英想说点什么,可终究没有开口。
      
          老爷子说的对,对这些人就要心狠点,杀他们是因为他们该死,他们不死害的是更多的人!
      
          朱元璋看着思考的朱雄英,洒然一笑:“奏疏,就是皇帝的刀!咱几万人都默不作声的杀了,这几百条人命,算个啥?照你的意思批下去,以后这些都是你要自己决定的事情!”
      
          不是朱雄英心善,而是后世那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作祟。
      
          毕竟其他人都是无辜的。
      
          可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年代,连坐罪,是多么的可怕。
      
          这威慑,又是多么的大!
      
          “好!”
      
          朱雄英点了点头,心不狠江山不稳。
      
          杀!
      
          彻查,凡相关人等交由三司会审,罪状一经落实,绝不姑息!
      
          墨笔落下,那些官绅的命,乃至他们身后的几百条人命,彻底宣告结束!
      
          朱元璋满意的看着朱雄英:“杀人的时候,不要犹豫,古来言帝王之怒,伏尸百万,格局放大一点,你要知道,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他们的作为而动荡,乃至于生死未知家破人亡。若长此一来,国家岂有不乱乎?”
      
          朱雄英重重点头。
      
          “好了,咱有些东西,也该让你熟悉熟悉了。”
      
          说着,朱元璋从御案摸出一本册子,册子并不厚,而且平平无奇,甚至有些老旧,然后递到了朱雄英的手上。
      
          “拿回去再好好看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今天也够累的了,回去先好好歇着,咳咳!”
      
          “嗯。”
      
          朱雄英点头,他知道老爷子也累了,连忙道:“爷爷,您也早些歇息,孙儿告退!”
      
          出了武英殿,朱雄英径直的走回春和宫,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老爷子究竟给了自己什么。
      
          春和宫。
      
          此时宫中的寒梅已经傲雪开放,枝头上,那白色的小花在争寒斗艳,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几分生机。
      
          朱雄英信步进入书房,打开老爷子给的册子时,浑身一震!
      
          只见册子上写着。
      
          大明钦定定边侯、兵部尚书,臣茹太素记:兹录于洪武二十四年在京、外武备力量:
      
          京畿兵部兵器储备:可补六万余军兵装备运输!
      
          京畿内军兵共计:二十八万有余!
      
          在广西、北疆之地豢养战马:逾两万匹有余!
      
          在外中、底层军队、卫所、水寨、指挥等:约一万有余!
      
          天下骑、步兵力配备:可达一百万兵力……
      
          ……
      
          这些数据都有详细记录,也是大明所有的军队数量,粗略估计了一下,总数超过了一百二十万。
      
          当然,实际情况一定会有出入,但出入不会太大。
      
          这是洪武二十四年,兵部尚书茹太素给出的统计结果,这些是绝对的机密。
      
          朱雄英不会不懂。
      
          自己如今成了皇太孙,那就意味着是未来的大明朝的主人,也将是这些军事力量的主人,所以老爷子在这个时候,将这些名录交给自己,让自己提前熟悉这些京师的武备力量。
      
          这些兵力是实打实的开国之军,绝对的精兵,强兵,百战之兵。
      
          一百二十万军人!
      
          朱雄英惊讶之余,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即便是现在卫所制度还没有崩坏,对国家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负担。就算放在后世,这种兵种的力量,也不是任何国家随意就能调出来的
      
          如此庞大的军队,所耗费的开支不小。
      
          一个国家,如果在军费上开支超过了总财政支出的千分之五个点,那就意味着不日就会通货紧缩。
      
          老爷子一直在说朝廷缺钱。
      
          看来,实际情况远比自己想的要糟糕!
      
          这些兵力,调出去,不管打任何国家,都能令人望而生却,头皮发麻!
      
          但想负担起这么庞大的军力,也是十分考验朝廷的财政体系的,从战备到打仗,一场大规模战斗真的打起来,那可当真是花钱如流水。
      
          不过换句话说,国朝开国才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内,能负担起这么庞大的军队,还能让国家财政稳定,这足以看出当下朝廷究竟多厉害!
      
          朝廷这些文武百官,各种顶级人才,绝不是半吊子水平。
      
          他们的智慧,丝毫不比后世人低到哪里去!
      
          果然,能坐在高层的,都是层层选拔出来的人才中的人才!
      
          朱雄英继续朝下翻着,看着洪武二十五年的国家资料。
      
          他的心,如火苗一般跳动着。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看到了如此庞大的国家格局!
      
          册子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数字。
      
          天下各卫军按例供给俸禄,并且规定了每一名士兵立下战功赏米五石,赏银十两。
      
          士兵战死,或受伤,朝廷给予的补给更多,其家庭按照人丁,每人给米、盐、田、布、棉等按例。
      
          老爷子将士兵的战前战后全部想的周全,几乎不会让士兵有后顾之忧。
      
          望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朱雄英不禁有些心潮澎湃,怪不得大明开国初期,对强大的北元连战连胜,怪不得永乐时期,五次出征塞外,打得不可一世的塞外胡骑,匹马不敢北望中原。
      
          打仗打的就是经济,就是钱粮,大明对军士的供给如此全面十乓和家人再无后顾之忧。
      
          而且这些粮饷完全脱离了文官系统,全部由掌管天下卫所,天下兵马大权由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商讨审核发放。
      
          老爷子虽然出身不高,可见识超群。知道文官系统对于军队的危害,所以大明文和武完全的区分开来,用知兵的功勋将领领兵,设立卫所,让士兵闲时耕种,战时作战。
      
          等朱雄英读完了洪武二十四年的武备军队数据,额上已经大汗淋漓!
      
          这么庞大的数据,这么令人骄傲的军队,谁看了不心潮澎湃。
      
          但朱雄英激动之余,想的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这一百余万的兵力,最起码有五成以上在北疆,而朱棣在这五层兵力中,又独占半数之上。
      
          每一地方的兵力,虽都名义上归于朝廷,但变数很多。
      
          蓝玉手下就有一群绝对忠心的将领,这些将领随时能调动在京一万余兵力,他的主要力量在陕甘那边。
      
          朱允炆还真是废物,朱棣以一小半的兵力,最终还是覆灭了建文朝廷。
      
          打仗,打的是高层智慧,是统帅用兵的艺术!
      
          不得不说,抛开朱棣不言,他手下如朱能、丘福、张玉等这些骁将,每一个,都不是吃素的。
      
          如果真的放任朱棣不管,有朝一日朱棣造反的话,那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将目光拉远一些,终有一天他要站在权力巅峰,如何管理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呢?
      
          朱雄英不得不提前思考这些问题。
      
          这本册子,后面还有关于钱财开支的统计,那是户部尚书赵勉报上来的洪武二十四年的情况。
      
          不过朱雄英不打算继续看下去了。
      
          不用看他都知道,朝廷一定是严重缺钱。
      
          单单兵力这一块的数据,已经足够朱雄英触目惊心。
      
          他要消化,将这些力量,各地的守备兵力,都熟稳于心。
      
          有了系统的加持,他的记忆力很强,没多少时间,他大抵就对大明各地的兵力部署有了深刻印象。
      
          朱雄英将册子在书房内藏好。
      
          如今能够看这本册子的,除了朱元璋,就只有朱雄英一人而已!
      
          有了这些资料充实,以后就算在兵力上的战略决策,朱雄英也能施展自如,知己知彼。
      
          这一夜,朱雄英久久不能入眠……
      
          ……
      
          第二日。
      
          户部尚书赵勉,吏部尚书詹徽两人便被朱元璋叫到了武英殿。
      
          “臣等见过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挥挥手:“不必多礼,两位卿家吃了吗?”
      
          啊?
      
          詹徽和赵勉怎么也没想到老爷子居然会问这话。
      
          这是和太孙呆时间长了,念情了?
      
          他们天还没亮就出门了,自然是没来得及吃东西。
      
          两人诚惶诚恐,虽然不知道老爷子为什么问这些,但还是老实的回道:“回禀皇上,尚未进食。”
      
          朱元璋笑笑:“咱知道这个点你们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咱给你们准备了。”
      
          詹徽和赵勉神色一僵,触不及防的崩出三个字……
      
          鸿门宴!
      
          老爷子,这是要做什么,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的事啊,他们岂有资格让皇帝给他们准备早膳?
      
          莫不是要灭口?
      
          两人面色有些不自然,忙是道:“微臣惶恐,微臣不饿。”
      
          朱元璋不以为意的道:“不饿也吃一口,兴许吃着吃着就饿了,况且吃了这顿,可就没下顿了。”
      
          什么?
      
          吃了这顿没下顿!
      
          詹徽和赵勉面色激变,噗通跪地,颤声道:“微臣,知罪!请皇上……开恩呐!”
      
          朱元璋愣了愣,这才抬头看着诚惶诚恐脸色惨白如纸的两人:“这是啥意思?”
      
          瞬间便又明白过来,朱元璋大笑道:“混账东西!咱要杀你们、用得着这肮脏的手段?”
      
          这两人,戏是不是多了点?
      
          詹徽和赵勉对望,彼此都一头雾水。
      
          皇帝老爷子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本章完)
      
      




返回目录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首章]  [尾章] 113章/共169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a524d 大小:1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