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书生窗间老一经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到了暑假的第二个月,也就是1994年8月5日学校开始要正式上课了,初三年段的学习就这样开始了。第一天去报到的时候宇、峰、李鸿飞、袁咏、郑培君、万志良和李刚等原二(6)班学生一直呆在原来的教室门口干坐着等,而老师们在办公室里进进出出也没人来通知啥的。过了好一会儿升任学校副校长的潘志安(原来那个老副校长去别的学校当一把手去了)来叫原二(6)班的男同学去搬课桌,胆小的人就都跟潘志安去了,而峰提议说:“现在反正无事可做,不如我们到山上去玩玩吧!”,于是前面提到名字的人因为平时都有过接触的就都跟着峰走了。大家走到一个小山坡上坐了一会儿,只见对面不远的山坡上在放鞭炮,一大堆穿白衣服的人围在那儿,黑漆漆的棺材正往石椁里送。宇这天回家后才听消息灵通的人说,宇看到的那个下葬的场景死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她刚参加工作不久妙龄如花的年纪就花了二十几元钱买了顶帽子,在天气热了的时候正好遮阳。她的母亲见了就出于勤俭节约的习惯数落了她几句,说她才挣了没几个钱花钱就大手大脚了,帽子买得这么好干吗呢?!女孩呢由于花得是自己挣的钱,顶嘴起来口气也比较硬,结果母女俩吵翻了,事后女孩就服毒自尽了。宇当时听了这个消息后就说:“太不值得啦,难道性命就值一顶帽子的钱!?”。只是宇不知道,自己后来比这个女孩也好不到那儿去。
宇他们几个人在山坡上闲坐了一会儿,就又有人提议说:“不如我们到镇上的文化宫里打电子游戏去好啦!”。于是一行人就骑车来到了文化宫里,大家各自用了几个铜板打了一阵游戏后,估计学校里也该正式上课了就又回到了学校。
一回到学校就已看不到任何一个在走动的学生了,大家赶紧停好车子来到学校历来作为初三教室的八十年代新造的教学楼前,只见五块密密麻麻写着名字的黑板已摆在那里了。学校把六个班压缩成了五个班,宇和郑培君被分到了三(1)班,万志良和峰被分到了三(3)班,袁咏、李鸿飞和李刚则被分到了三(2)班。于是大家各自去了自己的的教室报到了,三(1)班教室在教学楼的二楼,隔壁就是校长室,而初三年段其他班级的教室都在楼下的,这样宇和峰就隔开了。几天后宇才知道,一、三、五班是学校分的快班,二、四班是慢班。宇在三(1)班里只遇到三四张老面孔,和宇同桌的郑培君,二(6)班时的一个女同学,还有和宇同村又一起读小学的陈明,只是宇现在和陈明已走不了太近了。有好多人为成绩比陈明好的袁咏被分在慢班而叫屈,只到期中考后袁咏因考得不错才调到了三(1)班里,袁咏到三(1)班后就一直没有说什么话,几乎让人忽略了他的存在。宇在三(1)班里觉得好孤单,再也找不到初一、初二时常与李鸿飞和峰这两颗话米神侃海聊的感觉了。再说初三了又马上要毕业了,和新的同学也没有功夫相互多了解啦,何况班上再也找不到这样的话米啦。三(1)班的班主任姓英,也是教英语的,她和那个章辉芳老师关系很不错的,宇早就认识她啦。经同学推荐,宇被英老师任命为学委。宇早上上学还是迟到,被英老师抓着了几次,宇只好编个理由搪塞过去了。话说那时天气还比较热,宇就穿着拖鞋来上学,英老师偶尔走过宇的课桌旁看到宇脚上的拖鞋就说:“你明天不要穿这样的鞋来学校!”。正在做作业的宇头也不抬地应了声“哦”,第二天还是穿着拖鞋来了,英老师看到了也懒得说了。宇的同桌郑培君也穿双拖鞋来的,他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们穿拖鞋不算什么,那个黄华佗都快要赤裸啦!”。话说这教历史的黄华荃老师此时已上班了,但初一、初二的学生还在放假他也就没上什么课,整天穿条短裤走来走去的。听了郑培君的话,宇还稍微有点忐忑不安的心就完全放了下来。
日期:2012-04-1723:10:41
那个长着几颗鲍牙的赵在初三时又教宇生理卫生,对于赵完全不看教科书、凭着自己的记忆想到什么就讲什么的教学方法宇很反感,觉得赵把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打乱得太没意思了,也就根本没有了初二时听赵上历史课时那样的得心应手了。因此,宇的生理卫生学得很一般的。到了1994年8月底的一个下午的卫生课上,赵让宇和同桌郑培君到讲台上去演示相互指出对方身上各骨骼位置。郑培君象是一尊菩萨似地金口难开,宇则笑嘻嘻地指着郑培君,断断续续地讲了一些骨骼的名称和位置。最后赵听得不耐烦地让宇和郑培君下去了。下课后赵特意到宇他们的课桌旁说了一句:“我看你们俩胆子都很小的,只是演示给同班同学看看而已就心里蛮放不开的。”,宇和郑培君听了都沉默不语。
到了正式开学的日子了,谢校长决定调英老师去海涂那边的鞍峰中学分校任教,三(1)班的英语将由邵来教。邵此时却在学校旁边的赐福化纤集团当临时英文翻译,这样三(1)班的英语一时是没人教了,同学们在英语课上时有吵闹,隔壁校长在的话就过来弹压一下。初三了每过一个月学校都要组织一次月赛,这月赛还是跟兄弟学校联办的,即互相为对方学校出月赛试卷。谢校长拍板说学校要对每次月赛前十名和名次进步大的学生进行奖励。第一次月赛后谢校长还集中月赛成绩的前五十名特意开了一个鼓动会,他说:“人生能有几回搏?!你们读了九年书,现在正是你们该拼搏的时候了!我想大家都要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你们看看我们这座教学楼是八八年造的,不过才造了六七年时间,现在在座的各位谁还看得上这房子呢?!”。说到勤奋学习,谢校长说:“古人为了学点知识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从墙壁洞里借点光来也要看书哩!你们现在学习条件应该是都有了的,关键就看你们努力不努力啦!大道理我也不多讲啦,反正励志方面的故事在座的各位都肯定知道得不少啦。”。说到知识的重要性,谢校长说:“我们学校的邵老师就因为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他现在在给赐福化纤集团当翻译,挣外快。这赐福集团刚进口了一套设备,说明书全是英文的,可邵老师全看得懂的。他还摆着我和赐福化纤集团老板赵彰夫的面,当外国人讲完一句他就口译出来一句,一点都不会有延误的,所以赵彰夫是相当满意,还送给了我不少东西哩。我作为校长,本是有权力阻止邵老师这种不来上班顾自去做翻译的事的,但我不想这样做的,因为我认为人才的有序流动还是必要的。”。宇在底下听了不禁心想:“这赵彰夫是出了名的精明的,有人甚至说他是雁过拔毛的,他送出来的东西也会让你谢校长觉得多了吗!?”。
英老师走后,一直没有任课老师愿意当三(1)班班主任,都摇头说这个班太难管理啦,因此副校长潘志安只好勇跳重担了,潘是三(1)班的化学老师。潘首次作为班主任训话时,一开始就说:“现在懂门外语是很吃香的事。”,潘另外给同学们一一简单介绍了各任课老师的情况,说数学老师常飞在上一届时他任班主任的班级是学校里考进重点高中人数最多的,还说会尽快让邵老师在那公司完事后就来上班。潘自创了一句名言:“现在不看电视是为了以后更好地看电视。”,并把任弼时说的“苦读会成功的”这句话写成标语挂在了教室前面。
宇有一天中午回家吃饭后,去学校路上看到邵和一个外国人在路上走,宇后来听邵说这外国人正是他代表赐福化纤集团从杭州笕桥机场接来的。宇骑车经过两人的身旁时,只见邵看也没看宇就跟那老外说道:“He"s^my^student.He^has^no^his^back!"。宇当时听了也就一笑而过。
班主任潘志安在接下来一个午后借着酒劲就给同学们收心思、绷筋骨,他骂得喉咙震天响,骂得同学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潘说:“你们不要读书,以后到社会上去干什么工作呢?我看只有‘跳舞去,做苦力去’!”。直到多年以后宇才明白,潘说的许是“女的跳艳舞去,男的做苦力去”。
日期:2012-04-1901:23:01
1994年的教师节,学校教导主任、同时兼任学校团支部书记的“鲍牙赵”让团员们给老师做一个坐垫作为教师节的礼物,宇作为团员对此很不屑地一笑了之。赵还让团员们在教师节那天学校放假时到学校去,大概是鞍峰镇领导要到学校来慰问老师,团员去了无非就是给领导和老师端茶送水而已,宇那天也没有去学校。
调用缓存:9c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