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魇之侠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老道请他进屋,有一位道士自称颍阳尊师,正在为老道算卦。许栖岩仔细一看,就是那天为他那匹瘦马算卦的道士。
老道问:“我问你三件事,力劈华山的是谁?建设海桥的是谁?”
颍阳尊师布算良久,说道:“力劈华山的传说是巨灵神,其实是夸父;搭建海桥的传言是丑怪,其实是五丁之鬼。”
老道又问:“那你再算算,我今晚会有什么安排?”
颍阳尊师:“今晚你会东游十万里。”
果然,仙童来报:“东皇君请您老今晚到曲龙山桥赏月。”
老道一听大笑,邀请许栖岩一道去玩。
于是,一块跨上飞龙,呼啸而起,顷刻到达曲龙山桥。但见危桥高耸入云,犹如长虹亘天,气势恢宏难以言表。东皇君备下琼浆玉液珍馐美味,请嘉宾入座,推杯换盏,更有鸾歌凤舞助兴,仙乐飘飘响彻云天之外。
东皇君拉着许栖岩的手说道:“许长史的孙子,有仙缘福相啊!”
喝了一个通宵,复归太乙元君的太白洞内。
在这儿住了半个月,许栖岩想回家。老道说道:“你已经喝了石髓,能活一千岁了,只要别荒淫好色,还能回到这儿来,飞升成仙。”
命人牵出马来,许栖岩一看,还是他那匹瘦马。
老道说:“这本是我洞中飞龙,误伤了百姓的庄稼,触犯天条,被贬人间受苦。你有仙缘,所以才能得到此马,要不然的话,我这太白洞天,瑶华仙宫,也不是你说来就能来的。你到人间后,就把它放归渭水之畔,不要留它在身边。你俗缘一了,自会回来的。”
老道身边侍女紫霄又叮嘱道:“你到人间,记着到虢县田婆家取一些针来,系在马鬃上就行了。”
许栖岩一一牢记,策马飞驰而去,转眼来到虢县旧庄,原本很熟悉的地方早已物是人非,一问乡邻年代日期,才知道已经过去六十年了。找到田婆家,求取针数枚,把针放入针囊系在马鬃上,放于渭水之滨,瘦马化龙飞逝。许栖岩幼年曾见过田婆,几十年过去了,田婆容貌依旧,已经知道她也是神仙了。
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847年正月—860年十月),许栖岩再入太白山,从此再也没人见过他。
唐裴铏《传奇》
日期:2010-5-811:41:00
181、蛤蟆妖僧
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山西太原人石宪,往来于太原、代县之间做点小生意,盛夏时节,石宪经过雁门关外,酷暑难耐,烈日当头,石宪就猫在树荫下打瞌睡。
朦胧间,一个和尚走来,眼睛长得像马蜂,突出眼眶,穿着褐色葛布衣服,大腹便便形貌丑陋。
和尚对石宪说道:“施主,你中暑了,再呆在这儿非死不可!我的居所就在五台山南麓,离此不远,那里茂林修竹曲径通幽,更有一汪潭水碧波荡漾,乃是避暑胜地,你跟我去待会儿吧!”
石宪也觉得身体滚烫四肢无力,却一点汗都没有,显然是中暑的征兆,就跟着和尚一路西去。穿越一片树林,走了四五里地,果然见一处绝佳所在,一汪潭水清幽碧绿,潭水四周是茂密的树林,还没近前就觉得凉风习习十分惬意。还有十几名和尚在潭水中游来游去,样貌举止居然跟大和尚一模一样。
和尚笑道:“此潭名叫玄阴池,这些家伙都是我徒弟,太热了,到水中畅游不亦乐乎?”
于是,带着石宪绕着玄阴池散步,暑热之气一扫而光。
和尚笑道:“施主想不想听我徒弟们念诵经文?”
石宪点点头,池中群僧齐声呱噪,石宪听来听去,感觉不像诵经的声音。
一时诵经完毕,池中一个小和尚拱手道:“施主何不与我等一块畅游呢?”
石宪还未答应,那小和尚蹿了起来,一把拉着石宪落入水中,石宪只觉得池水清冷彻骨,不禁打了个哆嗦,已然苏醒。发现自己还在树荫下躺着,天已黄昏,汗透衣衫,不禁两股战栗冷得发抖。石宪不敢再耽搁,继续上路,来到一处村舍,在一户人家借宿了一宿。
第二天一大早,石宪感觉身体好差不多了,就继续上路,忽然听到路边有青蛙鸣叫,侧耳倾听,感觉就像是梦中群僧诵经的声音,于是循着声音找寻,道路很熟悉,往西行,穿越一片树林,来到一处潭水边,水中一群蛤蟆游动,鸣叫聒噪不止。又看见潭边石碑上,赫然刻着“玄阴池”三个大字,已经明白梦中的群僧就是这群蛤蟆了。
石宪勃然大怒:“好啊,这是什么世道?连蛤蟆都敢化作佛门中人迷惑世人了,我不除掉这些祸害,还会有别人受害!”
于是,石宪跃入水中,将所有的蛤蟆统统逮住杀掉,心满意足而去。
这些蛤蟆不过是跟人开个玩笑,并没怎么样嘛!也许是救了他呢,否则的话,可能这个石宪就真的中暑发病死在路边了!
人,也只有人,才会恩将仇报啊!
唐张读《宣室志》
日期:2010-5-818:08:00
182、毛驴作怪
唐玄宗天宝初年(742年),士子王薰住在长安城延寿里。一天晚上,王薰招待几个哥们儿饮酒作乐,正吃得痛快,忽然,烛影晃动阴风阵阵,一只巨大的手臂从半空中伸下来,哥儿几个都吓坏了,乍着胆子看,只见那只手臂黝黑多毛,手掌大如斗。
半空中有声音说道:“哥几个饮酒耍子,我也凑个热闹,蹭点肉吃!”
说着,手掌晃了一下。
王薰已经明白了,拿几块熏肉放在那黑毛掌心之中,手臂缩了回去,不一会儿,又伸了下来。
那声音又道:“谢谢啊,没吃过瘾啊,再来点呗!”
王薰就又给他一些肉。
几个哥们儿开始合计,附耳嘀咕:“待会那手臂再伸下来,拿刀砍他丫的!”
果真,贪得无厌的家伙再次伸下巨大的黑手。
王薰大喝一声,举刀就砍,手臂应声而断,半空中一声惨叫震耳欲聋,转瞬间销声匿迹。
大家伙上前仔细看那只手臂,端详良久这才断定,这是一只驴蹄儿!
第二天,王薰循着血迹追寻,找到一户人家,把昨晚的事告知,那家人惊骇不已:“啊?这畜生真胆大啊!我家是有头驴,已经养了二十年了,半夜不知怎地,惨叫不已,我去看,前蹄儿被砍断了。原来是出去作怪了!该死!”
王薰去看那头驴,果真没了一只前蹄儿,鲜血滴答还在流淌。主人家恼怒,将毛驴宰了,还送了一些驴肉给王薰当做赔罪,王薰欣然接受。
这头毛驴真逗,居然还吃肉,不是违反自然规律了吗?该!
唐张读《宣室志》
日期:2010-5-912:42:00
183、义犬怜孤
陕西扶风县天和寺,建在高岗之上,雄壮轩敞,底下修建的佛龛小屋很多,被一些穷困潦倒的乞丐流民当做栖身之所,赵老头也住在那里。
赵老头贫病交加孤苦无依,患有足疾,经常拄着木棍,衣衫褴褛地在集市上乞讨,很多好心人怜悯他,但凡有剩菜剩饭,就给他吃。赵老头每次得到一些吃的,没有自己先吃,反倒唤来很多流浪狗,请狗兄弟先吃个够,自己吃些剩的聊以充饥即可。如此一年有余。
冬天到了,赵老头再次去集市要饭,返回天和寺途中,足疾发作,瘫倒路边,其时大雪纷飞,酷寒难耐,赵老头穿着破衣烂衫,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眼看就要被冻死。
忽然,那群流浪狗呼啸而至,绕着赵老头挤在一起,用体温温暖老人,赵老头苏醒,不禁热泪盈眶。
老人说道:“天寒地冻,你们这么做,不一会儿都会被冻僵而死的,快快去寺里避寒吧,不要管我!”
老人呼喝驱赶,想赶这些狗离开,但这群狗义薄云天,反而挤得更紧了。
如此过了十来天,老人在群狗的护持下,没有冻饿而死。这些狗兄弟意气得很,轮班倒去觅食,其余的继续守在老人身边取暖,寻来吃的先喂老人,老人这才得以延缓生命。
后来,老人终于支撑不住,撒手人寰。
群狗哀鸣呜咽,持续好几天,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调用缓存:2cd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