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14节

隔世醒人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08-8-26 19:29:27
        “对,过去有很多丹士就用铅、汞什么的药物炼那个金丹,说是吃了这玩意就可以长生不老。不过,很多人吃了那东西后不仅没有长寿,倒是中毒提前死了。”祁兵说道。
        “那些人可真够冤的,听说还有不少是huang帝呢。”段涛道。
        我轻轻地摇了摇头,道:“真正的‘炼丹术’不是你们理解的这么简单。你们知道,现代化学是直接起源于西方近代的炼金术,比如‘化学’这个单词【Chemistry】,它就是从‘炼金术’【alchemy】演变来的,化学方程式中加热符号是个尖头朝上的三角形,炼金术中表示火的符号(△)就是这个三角形,化学方程式中还有个尖头向下的三角形,用以表示水。化学方程式中的这些符号和内在含义,都不是随意写画上的。”
      
      日期:2008-8-26 19:31:07
        “嗨,也是三角形!”段涛眼睛一亮。
        “我以前就说过,三角形是个很特殊的结构,除了北欧神话里它有‘生命’的寓意【三个定点分别代表‘生命的开始’、‘生命的将来’和‘生命的终结’】,我国的道家、印度的瑜伽、佛家的密宗在修炼方面都很注重‘三角形’。从最直观的方面说,这人在盘腿禅坐的时候,整个身姿体型就是一个下宽上尖的三角形。”说到这里,我想起那夜透视人体三脉七轮的奇妙景观,身心顿感通透,带着这种感应我继续说道:“更奇妙的是,人体内的脉轮,密宗的那个海底轮也是三角形【位于肛门前的一片三角形地带;在女性就是子宫和阴道相交处子宫颈上】,而海底轮与脐轮之间的下丹田,密宗又称之为‘生法宫’,据修炼人士内视观景,这个‘生法宫’的形状是两个彼此上下尖端相対着的等边立体三角形。”
        说到这里,我将那个纸条带平展开,用铅笔在上面画了两个同比例的三角形,然后用手沿着线段裁撕开来……片刻,两个三角形纸片已被我拿在手上,我将它们尖端相对,模拟做成‘生法宫’的形状,“你们再来看……”说着,我将两纸片相对交错移动……待它们的中心部位重合,整体变成一个六角形后,停止移动,我捏着这个图形说道:“这个六角形,知道它又叫什么吗?”
        “犹太人的大卫之星!”祁兵看了一眼道。
        “不错,在17世纪,这个图形被犹太人当作统一的标志。而六角星最初出现在犹太文献中是在12世纪,原意为‘大卫之盾’【MagenDavid】,也称‘所罗门封印’,犹太人相信这个图形具有强大的力量;同样这个图形,在古印度,它叫六芒星【Hexagram】,组成这个图形的两个三角形分别代表着男根与女阴,六芒星则象意‘男根-女阴’结合为一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角形’是与人体、与生命也是与能量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象征符号。现在,如果我们从人体修炼的角度,再来看这个谜图,你们认为这其中的‘圆形’代表着什么?”
        “是内丹?”祁兵略有迟疑地说道。
        “对,我国道教南宗一派非常看重这个内丹修炼!这一派也叫金丹派,张伯端【公元987~1082,字平叔,号紫阳】是这一派的圣祖。”我回道。
        “可我听说,这金丹是用八卦炉炼七七四十九天后,炼成个药丸子的啊?”段涛迷惑不解地说道。
        “段涛,你小子一定是《西游记》看多了。”祁兵说道。
        “你说的那是炼外丹,属于另一派别的术。按照张真人【指张伯端】传给后人的教化,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阴符经》、《道德经》、《周易参同契》这些道家修炼圣典的真旨,未有内丹实修的亲身体悟,那炼外丹的火候是根本掌握不了的。
        ‘长生不老’,这个概念对世人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聪明绝顶的人都曾梦想过,也朝这个目标努力过。可是,真正得道的人,极少。这里我要说明一点,虽然‘化学’这个学科在近代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西方炼金术的一度盛行,可是说到根处,西方炼金术真正的源头却是在东方,炼金术就是道教外丹派炼丹之术的一种别称,传到西方算是异地演化。可惜,这些不懂东方古老玄学真旨的老外硬生生地把这门蕴涵人类智慧精髓的技术给糟践了,他们连炼丹的基本概念都完全理解错误!”
      
      日期:2008-8-27 16:17:34
        “怎么会是这样?”段涛问道。
        “这要是细说起来,那话可就长了。我就简单地说说,其实,丹道之术最早出现在我国距今恐至少已有万八千前了,上古圣人黄帝那会儿,运作此术的理论就已经成形,黄帝传下的《阴符经》就是道教最有名的丹道圣典之一,到了老子那会儿,其所著《道德经》的五千言更是将丹道真旨要义隐晦点破。而西方的炼金术最早出现据说是在希腊化的时代,距今只有两千年左右,在公元八、九世纪的时候,这门炼金术又从希腊传入到阿拉伯,在那个时期,我国的医药和道士炼外丹时发明的副产品‘火药’也传入阿拉伯半岛。此后,阿拉伯人在与欧洲的一些国家作战时率先使用了火药兵器,他们之间打了很长时间的仗,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也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可以想象,当初欧洲人发现这火药武器在战争中会有如此强大的威力,远比利刃长矛厉害后,他们一定会想搞明白这火药的秘方和能产生这般威力的道理。于是,通过各种途径,他们最终一定会了解到‘炼丹术’这个源头,也会耳闻这个秘术中原来还藏有比火药更具诱惑力的东西——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金丹’。
        可是,这炼丹秘术的真髓岂是欧洲人能轻易透悟堪破的,他们更有可能是受到了当时阿拉伯人认为的——所有金属都是由‘硫磺’与‘水银’两种元素构成的这类概念的迷惑,认为炼金丹就是将这些名称为雌黄、雄黄、硫磺、朱砂、水银、铅、硝的外丹药物混合起来,再经过火烧、蒸馏等催化方式就能练出金丹,或是理解上更偏离丹道本意的金子来。西方人这么鼓捣炼金术,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够聪明,只是这种古老丹道秘术的传承到他们那里,多半应该是支离破碎和以讹传讹的版本,聪明盖世的牛顿当年就陷入这个地方一直没有走出来;另外,即便他们得到了完整的真言秘籍,但如果不能透彻理解古老东方的思想根源,仍固执地沿用他们习惯的逻辑思维方式,那就如同无法理解中医一样,就算他们用最先进的器具把人体切成无数片放在显微镜下研究,也发现不了人体的经络和气脉,最终恐怕只会得出一个‘不科学’、‘虚无’的结论,”
        “呵!原来‘炼金术’还有这番周折。那么那个炼外丹的水银、硫磺什么的药物到底是怎么回事?”祁兵问道。
        “呵呵,别看这些药物名词,人们似乎都很熟悉,但搁在丹道中,那可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概念。要说这古人为了参透圣人所言之道,可谓用心良苦。不过,在没有高人指点的情况下,这却给不识真味的俗人带来了诸多麻烦,甚至是要命的灾祸。我虽然谈不上参透了丹道的玄机,但这些年来感悟的一点心得体会,我可以有把握地说,这些外丹药物的名称都是对应内丹修炼的象意类比。换句话说,这丹道所指的‘水银’根本就不是那个金属‘汞’,那个练成的‘金丹’也不是什么肉眼可以看见的大药丸子,更不是那个惹人眼红的金子。
        你们可知道,我国道家一直是把人体视作与天地宇宙相对应的小宇宙,所以,身心修炼也被视为是体悟天地之道的基础,这也是《易经》‘天人合一’的一种体现。这《易经》最早的版本就是八个卦象符号,当年伏羲作这个八卦时那是仰天俯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忙乎过,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孔圣人在《系辞》中说了,是为了‘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后来周文王将此经演绎成六十四卦的《周易》、孔子也撰写了《彖》上下、《象》上下和《系辞》上下这些文本,目的就是让这部蕴涵了天地之道的经典被更多的人理解,并将其中的道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道家的丹道经典也是如此,从最初三百言的黄帝《阴符经》到后期五千言的老子《道德经》,再之后的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张伯端《悟真篇》等等,这些经典都是对炼丹术真旨的苦心阐释,可正如道家所说的‘道本无名,圣人强名;道本无言,圣人强言。’,为了让有心得道的人能够较容易地理解这些玄机道理,已经得道的真人不得已采用了《易经》中‘以类万物之情’的方式,竭力表达了他们心中那些本该意会实难言传的‘通了神明之德’的修炼感悟。
        我告诉你们,这‘水银’在丹道中,其实是指人的‘元神’。这个‘元神’,其实还有多种象意类比的称谓,譬如‘流珠’、‘龙’。在卦象中,它是离卦,象征‘日中精华’,易经中此卦又为中女,这样,‘姹女’也常被隐喻为‘元神’。此外,外丹那个叫‘铅’的药物,它是意指‘元精’,在卦象中,它是坎卦,象征‘月中精华’。至于那个金丹,其实质是由这‘元精’和‘元神’化合而成的天地之精,所谓‘真铅真汞天地精’,那些得道真人视‘金丹’为色身至宝,认为它是沟通人体小天地和宇宙大天地能量交流的桥梁,甚至暗喻它也是有生命且有着高级智慧的产物。”
      




返回目录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首章]  [尾章] 114章/共185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275f2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