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二百零四章 史上最强佛子(二十二)

江山入梦来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www.xqishuta.net    秋风瑟瑟, 落叶横飞,又是一年深秋。
      
          白城内熙熙攘攘,热闹喧沸,冲淡了属于深秋的凄冷气氛。
      
          街边的茶馆里, 几个行商正在歇脚。
      
          一个年轻行商随口问:“老哥, 你这次去北荒城收的人参多少钱啊?”
      
          中年行商叹了口气:“唉, 别提了, 十年红参,一两一根。”
      
          “额滴亲娘诶!怎么这么贵?”
      
          中年行商苦笑道:“现在都这个价,你再过几天, 价钱还能再翻上一番!”
      
          其他众人齐齐叹了口气, 就有人说:“现在蛮子是一天一个价, 你不买, 拿刀驾着你买。反正跑过了这趟, 我是再也不去了。”
      
          年轻行商先惊后怒:“朝廷不管管吗?”
      
          中年行商冷笑一声, 狠狠灌了自己一口茶, 才愤愤回答:“管?拿什么管?边境那些兵早就被蛮子给喂饱了, 别说打人了,连个兔子都抓不到!”
      
          又有人借着酒意, 接话道:“呵, 就算这事儿朝廷知道了, 十有八九也不敢管!”他讥笑着指了指天空, “要是惹了蛮人们不高兴,皇帝老爷觉都要睡不安稳喽!”
      
          “嘘!噤声!你不要命了!什么话都敢说!”
      
          行商们本来只是闲来无事随意聊天扯淡,眼见有人酒后犯浑, 当下也不敢再多留,纷纷离去了。
      
          邻桌一直背对着行商的少年放下茶杯, 他的面容大半掩盖在了斗笠中看不清,只能看到他的嘴唇紧紧抿起,锋利如刀。
      
          “看起来凡间又要乱起来了。”
      
          少年抬眼向对面看去,梳着高马尾的青年神情自若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眼神凉薄,“不过这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就是了。”
      
          少年沉默不语。
      
          青年瞥了他一眼,警告道:“你我已非红尘中人,凡间发生什么都与我等无关,你可别犯糊涂!”
      
          少年压低了斗笠,低低“嗯”了一声。
      
          青年松了口气,转而说起了其他话题,“斩尘缘回门后,你应该就能突破筑基了吧?”
      
          “大概。”
      
          “不愧是天生道种,进境一日千里。”青年讥笑道:“相比较而言,佛宗盼了一百年才盼到的佛子不过如此。”
      
          “……何出此言?”
      
          “这十几年来,你可在外面听到过他的一点声讯?但凡他能有一点进境,净土宗能瞒的那么紧?想必是他天赋不行,净土宗为了自家颜面,才要把人关起来,不让他出来丢人。”
      
          少年继续保持沉默。青年也知道他闷葫芦性格,也不以为杵,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佛门已经衰落了一百年,本来是想靠佛子翻身,现在看起来也凉喽。看佛门以后还拿什么和我们挣!”
      
          少年放下茶杯,言简意赅问道:“师兄,可以走了吗?”
      
          “走!”青年匆匆把茶杯里的茶水一饮而尽,抹了抹嘴唇,拿起长剑,把茶钱放到了桌子上。两人起身走出茶馆,仿佛两滴水融入人海,没有引来任何注视。
      
          茶馆的小二路过空无一人的桌子,惊奇的发现放在桌子上的两吊茶钱,纳闷道:“奇了怪了,这桌刚才有坐人吗?”
      
          ……
      
          少年,苏简,告别了同门师兄,御剑在自己位于凌云峰半山腰处的洞府前停下。
      
          他摘下斗笠,终于露出了正脸。眼睛明亮坚毅,嘴角绷紧,整个人宛如出鞘的利刃,锐气逼人。十年的修道生涯,让他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从以往吊儿郎当的浮躁青年成长为了如今清冷稳重的模样。
      
          苏简解开门前禁制,走到洞府里,匆匆摊平信纸,挥笔在信上如实写上了他斩尘缘的两年期间内在凡间的种种见闻。
      
          提笔落下最后一个字时,苏简有些出神。
      
          这封信的是写给安歆的。
      
          这十多年来,他已经寄出了很多封这样的信。
      
          他和安歆也已经十多年没有见面了。
      
          上次他见到安歆时,还是他剃度那次,因为他和佛子之前就有交情的缘故,他才能和掌门一起去净土宗观礼。
      
          即便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他还是能清晰想起安歆当时的模样。
      
          在满室神佛沉默的凝望中,小小的男孩端坐在蒲团之上,佛烟袅袅,梵音阵阵,低低的佛号声不绝于耳。老和尚站在他身后,拿着剃刀一刀刀割掉他的头发,露出淡青色的头皮来。
      
          男孩眉目低垂,神情安然,身体笔直不动,金黄色的烛火光压在他的身上,神光暗藏,宛若一尊小小的佛像。
      
          修真无岁月,一晃已经过去了十二年。当年的男孩,现在定已经长成了少年。
      
          净土宗和临清派一南一北,几乎横跨了整个大梁,是以他和安歆这些年一直没有见面,一直是书信往来。
      
          安歆这些年一直闭关不出静修,所以都是由他写信过去告知他外界消息。
      
          想起这两年他在凡间的种种见闻,苏简深深皱起了眉头,胸腔溢出一声轻叹。
      
          要变天了啊。
      
          他吹干墨水,从储物袋里掏出一盏莲花灯,花蕊处蓝色烛火幽幽,信纸穿透火苗,立刻消失不见了。
      
          ……
      
          清风不徐,竹林飒飒,竹叶簇拥的深处立着一家茅草屋,从茅草屋里传来沉闷的木鱼声。
      
          一名少年端坐在茅草屋里,阖着双目,眉心一点红痣残血般妖艳,他一手数着念珠,一手不紧不慢的敲着木鱼。
      
          不知过了多久,少年睁开眼,双眸金光连连,流动着古金色的森严。他眉眼淡然,淡金色的佛光自他身下的红莲发出,黄色僧衣无风自动,在佛光的浸染下微微放光,远远看去宛如神佛降世。
      
          几息后,少年全身金光一收,僧袍衣摆落下,竹林内的风也停了。
      
          白莲灯座上火苗一阵抖动,从里面吐出一封信。
      
          安歆伸出手,信准确无误飞到他的手中。
      
          这些年因为他一直闭关潜修,所以只能由苏简来信告知他有关外界的情报。
      
          这次苏简的来信,告诉了他一些很重要的事。
      
          边关是越来越乱了。特别是在大梁国力日渐衰弱,军队承平已久磨光了血性后,每年秋冬季节,草原部族都会跑到边境各城屠杀百姓。
      
          可是凡间的纷争绕不了佛门的清净。净土宗僧人日复一日的念经,超度死去的怨灵。
      
          自入净土宗后,安歆已经闭关了十年。
      
          走出竹林时,熟悉的老人正手持念珠,微笑着注视着他。
      
          安歆微微躬身,双手合十,“师父。”
      
          惠通问:“你要去哪里?”
      
          安歆恭谨回答:“去我该去的地方。”
      
          惠通望着自己最信重,最宠爱的弟子,目光慢慢染上淡淡的遗憾和叹惋,“当年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询问诸大菩萨进入禅定、获得开悟的方法,你可还记得大势至菩萨的回答?”
      
          少年僧人低眸回答:“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何解?”
      
          “六根清净,了无杂念,念佛不断。”
      
          惠通盯着他,“你还要去你该去的地方吗?”
      
          “弟子不才,现在只记得药师佛所发的十二宏愿。”
      
          惠通脸颊一阵抖动,脸上难得浮现颓唐之色。
      
          他几乎有些徒劳地劝道:“你所行之路,处处业障,举世因果加身,广得报应,难得善果,即便如此,你也还要去吗?”
      
          日光下,少年僧人剔透双眸内外明彻,净无瑕秽,脸颊洁白如玉,清雅温润,宛若供奉在佛前的白玉,一举一动都浸透了神圣的佛性。
      
          他昂首抬眸,额间红痣越发鲜艳欲滴,琉璃瞳金雾氤氲,声音浩大肃穆:“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煞纲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脱纲。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绵当引摄。罩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连证无上正等菩提。”
      
          这是药师佛十二宏愿中的第二愿和第九愿,普度众生,驱除邪魔。
      
          惠通再次想起那日他在幻境中听到的少年的话:“我问佛,若杀一人可救万民,是罪业,还是功德?”
      
          “我问佛,若屠一城可活一国,是雷霆加身,还是立地成佛?”
      
          从那时,惠通就明白了,他们的佛子走的是以杀证佛的修罗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堕佛入魔。
      
          惠通看向少年的双眸满是挣扎与不舍,最终他叹了口气,双目重回平静:“去吧。”
      
          安歆低头:“谢师傅成全。”最新网址:www.xqishuta.net




返回目录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首章]  [尾章] 224章/共234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b93ab 大小: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