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219节

鼎湖听泉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0-04-07 10:59:31
      
        第137章和尚也疯狂之狗尾续貂(上)
        之所以写下这下这种怪题目,是因为在第一部书(李世民卷)时已经写了“和尚也疯狂”的章节,在结尾处还说会在第三部书写写一下也是和玄奘一样如雷灌耳的东渡日本进行“文化东征”的鉴真和尚,因为正是他不屈不挠大义凛然地六次东渡日本积极传播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爷,牛人啊,小日本还称他为“天平时代的文化屋脊(高峰)”,评价高高,为什么一个双目失明的和尚居然对日本社会产生了这样重大的影响呢?下文我们将探讨。
      
        有专家曾说“在古代,佛教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甚至曾被日本当政者看作是大陆先进文化的代表和载体。”在传播佛教的同时,中国僧人也把大唐的先进文化传播到日本,为日本社会的转型、制度的革新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成了一种范本。所以在此又继续了第一部书的和尚故事(这就是俺们杂家的“特异功能”,呵呵),基本上也算是狗尾续貂吧。
        在讲到大和尚鉴真前,我们有必要再介绍一下唐朝佛教的一些知识。基本上在第一部里也曾讲过很多,又由于本书的趣事打底风格,所以我们还是长话短讲,以免闷了大家,以为是在看最严肃的教科书,这当然是和本书的风格格格不入的。
        据说唐朝是一个重视佛教的王朝,也是利用佛教获得政治利益的干活,算是国教也不为过,也成为了一种统治阶级利用的宗教工具。唐高祖时京师就高僧云集,到了有为皇帝李世民更加重视佛教,前文已经说过李世民信佛的一些故事,比如每打赢一场大仗就建一个寺院,取得政权之后大做法事,连催生古典名著《西游记》之唐僧原型玄奘也是在贞观年间大放异彩的。难怪那时极力主张灭佛的太史令傅奕(道教徒)被李世民“挂”起来,后来老傅还莫名其妙地死掉了;武则天还是利用佛教来制造舆论说她是弥勒佛降生而宣布称帝的,据说世界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内有一尊高大雄伟的弥勒佛像传说就是武媚娘本人,而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这个微笑得有点像达芬奇的神秘圣女蒙娜丽莎的“东方的维纳斯”,据说就是按照武则天的相貌尺寸建造的。哇,简直就像神话传说也。
      
        又据说杀人如麻的武则天还和唐僧原型玄奘有一面之缘。
        据某些资料说,公元656年底,高龄产妇武则天生史上最窝囊皇帝李显时难产,急难中相信佛法无边的武媚娘派人给玄奘送去一领袈裟,许愿说:“若怀是男,平安之后,愿听出家。”果然李显出世后也真的“出家”了,赐号“佛光王”,还有幸由唐朝最著名和尚玄奘剃发受戒,一个神话般人物为窝囊李显剃光头,简直就是无上荣光。
        关于佛教和道教,俺们知道的也不多,而且很多都是道听途说的,并且最感兴趣的也就是那些趣事。就比如佛道炼金丹,也就是皇帝发梦也想得到的长生不老药,倒是知道很多小道消息般的传说。
        比如伟大领袖李世民据说就是吃金丹中毒而死的。
      日期:2010-04-08 10:49:09
      
        第138章和尚也疯狂之狗尾续貂(中)
        而其他的唐朝皇帝也大都有这种嗜好,尤其是晚唐的皇帝更是乐此不疲。唐穆宗李恒也是吃金丹丧命的。唐文宗李昂时还传说叫佞人郑注用儿童的心肝合药炼长生不老药,几乎是闹得满城风雨人人自危。唐朝最后一个有为皇帝唐宣宗李忱(回光返照式的)既拜刘道士为师炼“三洞法箓”,还请广东罗浮山道士轩辕集进京共研“长生妙术”,生命极限学术研讨会都开了不少。
      
        最有讽刺意义的是,原本不信佛不信邪反对装神弄鬼大毁佛寺驱散僧尼的唐武宗李炎,最后居然也是死于道士炼就的含有大量三聚氰胺毒性的丹药而鞠躬尽瘁“得道升仙”的,对此种妄事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李贺曾写诗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什么“穆王何事不重来”啊、“几回天上葬神仙”啊,那种冷峻如刀的讽刺简直绝了。
        大家可能还记得李隆基同学的“雪花女”白鹦鹉吧,据某些研究者认为唐朝佛教有很重的“鹦鹉情结”,鹦鹉故事可能包含着一种佛偈故事甚至于就是佛偈本身。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唐代人大肆圈养鹦鹉的故事,无论宫廷还是民间,所以感人肺腑的鹦鹉故事比比皆是,杨贵妃宝贝她的雪花女比亲生女儿还甚。
        无独有偶,据说武则天也喜欢养鹦鹉。据野史记载,武则天养的鹦鹉也是一只纯白的,当然不叫雪花女,却叫雪衣女,大同小异啦,相似度90%以上,也不知谁抄谁了,反正那时还没版权,名字也不申请专利,不然棒子也能注册“端午节”据为己有就爽了,呵呵。
        反正武老太养的这只白鹦鹉好像比杨贵妃的那只还聪明,不仅能背唐诗,还能作佛偈,这就更加有传奇色彩。反正每天用金丝笼圈养陪伴左右,简直就是她的极品鸟秘书,形影不离相依为命的样子。
      
        有一天,志得意满的武后半开玩笑地对鹦鹉说,雪姐姐,如果你能作一首解脱偈,我就把你放出笼来让你自由飞翔,这通人性的神鸟也不是盖的,毫不含糊就作了一首十分有佛理的偈诗:“憔悴秋翎似颓衿,别来陇树岁时深。开笼若放雪衣女,常念南无观世音。”哇,对仗工整,寓意深刻,简直就是一唐朝名诗人的水准,最重要的是诗还很有佛偈的味道,绝对是一百分高考作文啊,武媚娘喜出望外,立马开笼还它自由,然而这聪明的白鹦鹉可能是重获宝贵的自由乐极生悲吧,居然在放出后不几天,还没享受够自由的可贵,就突然鞠躬尽瘁了。唉,武媚娘最终又狠狠地复习了杨贵妃失去雪花女之后的悲怆一回,最后还以厅局级待遇把之厚葬于帝家后苑。
      
        又据说,唐传奇有说某只会佛道的鹦鹉死后焚之有舍利,不知真假。不过,这也直接间接赋予了鹦鹉的神奇佛教色彩,为什么唐朝人喜欢赋予鹦鹉佛学色彩呢?据专家说就是因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佛法兴盛的时代,而且也是因为鹦鹉聪明伶俐特别会诵经的缘故,连鹦鹉得宠都折射了时代之深层密码,世界万物果然是如佛所说的“有因有果,因果相连”也。
        反正以上都是佛教故事,以下我们正经介绍一些佛教的知识。
      




返回目录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首章]  [尾章] 219章/共312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调用缓存:1f5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