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241节

鼎湖听泉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0-05-22 11:39:05
      
        第11章烽火连三月-安史之乱(续八)
        当军至土护真河(在今内蒙古赤峰东),骄傲无比的老安对部下说:“道虽远,我疾趋贼,乘其不备,破之固矣。”大概当时老安因为自己权势滔天早就不知自己姓甚名谁了,根本没有什么清晰的作战计划,或者干脆把自己当成兵贵神速的古代战神孙子、韩信之类人了,他一出兵立马就能破了小契丹的口气。
        于是骄傲自大的老安居然仗没打就命令兵士每人手拿一条牛绳用以捆绑契丹降兵人,好像未卜先知了上帝恩准老安实赢一样,可笑得麻痹,典型的屁股指挥脑袋也。
      
        总之,未赢先骄的老安不分昼夜急行军三百里(好像还蛮敬业的样子),估计也是想学学老狐狸李靖长途奔袭攻打突厥的兵贵神速吧,一下子也杀到了契丹牙帐,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
        然而并不善于打仗只会装神弄鬼的天才喜剧大师(不用培训的那种)老安最终也没有创造奇迹,基本上也是克隆了以前的惨败,不可能有其他的内容,他自己还因为轻进而差点丢了小命,瞎指挥害死人也。
        当时适遇大雨,不仅唐军长途跋涉疲于奔命,最重要的是在雨水的浸淫下弓弛矢湿,几乎拉不开弓,等于是废了武功,最要命的是求胜心切的安禄山居然拒绝了大将何思德让兵士略为休息补充体力的建议,好象是急着去送死的款式,没有一点回旋余地地下令攻击契丹军队(真他娘的有点怀疑老安是胡人的“超级卧底”),结果被养精蓄锐又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契丹军队杀得落花流水,作为向导的二千奚族士兵也学高仙芝怛罗斯之战中葛逻禄部临阵反水叛唐,与契丹军队前后夹击唐军,这样的阵势唐军再强悍哪能吃得消,立马溃不成军,大败而回。
      
        回途中,倒霉的老安还中了流矢,只有数十名亲兵护主抄小路逃命,杯具啊!
        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据说慌乱中老安还连人带马跌进深坑中,黑窟窿冬地一片漆黑,自己也被摔得眼冒金星,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幸亏当时还没有反心的宝贝儿子安庆绪和部将孙孝哲使尽吃奶力气合力把他拖了上来,才能留下条小命连夜奔回自己的老巢平卢以后享受荣华富贵,呵呵。
        经了此次惨败,老安居然还没有学乖,整天念叨着要报仇什么的,大唐名将居然输给小契丹情何以堪?于是不出一年,也就是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三月,安禄山又调动蕃、汉步骑兵二十万声势浩大地攻打契丹,务必要拿下的狠劲,简直就是“第四次革命性围剿”。
        这次,为壮声威他还奏请朝廷命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助战。因为阿布思部下有同罗精兵数万,个个骁勇善战,最重要的是阿布思不鸟安禄山,老安也早有了兼并合资的意思,正好借助战吞了他,一举两得。当然阿布思也不是傻瓜,他早就看穿了老安的险恶用心,不仅不听老安调度,最后还玩出走叛逃漠北。安禄山最终也放弃了作战计划,按兵不动。
      日期:2010-05-23 09:57:08
      
        第12章烽火连三月-安史之乱(续九)
      
        最倒霉的是,被迫叛逃大漠的阿布思部翌年被强悍的回纥兵击溃,野心勃勃的安禄山又用重金诱降了阿布思精锐骑兵,“由是禄山精兵,天下莫及。”老安也成为了盛唐天字第一号边帅,这也大大地雄起了老安那种做天下人主的心。
        反正,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踌躇满志的老安早已有了反叛之心,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的那些招兵买马扩军备战的不臣之迹当然难以掩饰,当时玄宗昏庸,李林甫为了一己之私利大乱朝纲,很有心计的安禄山以为有机可乘,总之是蠢蠢欲动,史曰“计天下可取,逆谋日炽”。
        据说老安为了这场大叛乱准备了不下十年,可谓是“世纪工程”,要不是老安认为李隆基对他不薄谢主隆恩的样子,还算是有点良心发现的老安想等到隆基同学鞠躬尽瘁之后才夺天下的话,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早已提前,后来众口一词认为如果不是既无德又无才只会瞎混混从头烂到脚的脓包式皇亲国戚杨国忠的苦苦相逼,老安也不会那么快就起事,因为他正差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杨国忠不知天高地厚的上窜下跳正好给了老安一个“清君侧”的反叛重磅理由。
      
        其实,杨国忠原本和老安的关系不错,因为杨贵妃和安禄山本来就是母子关系,大家曾是一家人啊,据说安禄山入朝时,杨国忠与杨贵妃姊妹都列道远迎,推为座上宾。赌徒出身很会察颜观色的杨国忠为了讨好老安,见他身材肥胖臃肿行动不便,所以特别在老安上下朝登殿阶时,怕他有所闪失都要亲自扶扶他,够意思啊,目中无人的杨国忠这样做当然目的再明显不过,那就是和老安结成强大的政治盟友,成为杨国忠的最佳外援,一个主政一个主军,大家里外呼应呼风唤雨,那多爽啊。杨国忠果然是大唐最佳政治操盘手,最出色的筹码点计人,政治赌场最高段位的“荷官”,极会算计也。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杨国忠这个皇帝红人居然热脸贴在老安的冷屁股上,可谓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也,五大三粗的老安竟然不买杨国忠的帐,因为大混混出身的安禄山从来都看不起从赌场起家靠杨贵妃的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的不学无术小混混杨国忠,正如史书所表“视之蔑如也”,老安最怕的就是老奸巨滑的隆基族叔李林甫,却对杨国忠始终以小朋友看待,管你是不是皇亲国戚,懒得鸟你。这种不给面子的大不敬不能不使心胸狭窄的杨国忠恨之入骨,心里悻悻的,十分恼火,也屡次在皇帝面前上老安眼药,典型的“狗咬狗”,争宠也。
      
        杨国忠和老安彻底交恶甚至摊牌是在李林甫鞠躬尽瘁后杨国忠入相起,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了极致。
        反正欲置老安于死地的杨国忠屡奏安禄山谋反,但深得李隆基信任的老安却安然无恙,最终杨国忠想到了一条斩草除根的毒计……。
      




返回目录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首章]  [尾章] 241章/共312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71870 大小: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