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节
鼎湖听泉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0-07-28 09:51:13
第70章一柱擎天-一代战神郭子仪(续十六)
呵呵,这老宗还真是巧舌如簧,最好的战前鼓动家也,说起话来有理有利有节一套套的,要是换了别人早就动心了,可惜乌承恩并不是一个大将之材,不然的话也不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地被史思明识破他的“离间计”给干掉了,因为这种于国于民大有益处的事最终老乌也是犹豫不决甚至不了了之啦,终于是兵败如山倒,皇帝出逃,长安也保不住,不说也罢。
马嵬之变后,太子分兵进行战略大转移,取道朔方另起炉灶。
其时,裴冕、杜鸿渐等人上表请太子遵照李隆基在马嵬驿发布的命令即皇帝位,太子李亨当然又一番拿腔拿调地推辞,坚决不同意的样子,因为他知道老爹从来没有心甘情愿把皇位让出,那只是迫不得已的说说而已,自己太急于求成来上位的话,很多人会不服甚至于说闲话,得不偿失也,他当了太子这么多年,一些基本的政治常识还是有的。
见到太子犹豫,裴冕等人又对太子晓之以理地说:“太子殿下现在所率领的将士都是关中人,离家这么久这么远,现在应该是在日夜思念着家乡啦,他们之所以背井离乡历尽艰险跟随殿下到这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荒沙野漠来,就是希望能够建功立业重新打回故乡去。劲宜鼓不宜泄,如果这些人一旦心散,就难以再聚集到一起打天下了。趁着大家那股劲头还在,立功的雄心未泯,希望殿下最好能够顺应民心,肩负起国家复兴的重任,聚集天下猛士,一呼百应,这也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也!”怕太子还推托,于是一连五次动员大家上奏,造成众望所归大势所趋的假像,太子这才勉强同意。
于是,太子于天宝十五载七月甲子日,在灵武城南楼即位称帝,是为肃宗。此时自是热闹一番,群臣纷纷载歌载舞山呼万岁,新皇帝也感激涕零的样子,朝廷也开始有点生气,接下来当然是一系列改朝换代的封官许愿啦。唐玄宗李隆基成了上皇天帝,改天宝十五载为至德元载。肃宗任命杜鸿渐、崔漪为中书舍人,劝立有功的裴冕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大赦天下。
当时塞外的精兵都按李隆基军令调往内地勤王讨伐安史叛军,只剩下老弱残兵一条心保边疆,其时朝中文武官吏不到三十人,他们冒着很大的风险披荆斩棘花光口水才让李亨同意上位建立新朝廷,也因条件所限使新政府施政上到处受掣肘,当时制度草草创立,根本约束不了骄横傲慢的武夫。
据说大将管崇嗣在朝堂上放肆地背对宫阙而坐,旁若无人地言笑,当皇帝是透明的。于是监察御史李勉上奏弹劾他,还乱世下重典地把他关进了大牢,杀一儆百的样子。
心软的唐肃宗特赦了管崇嗣,又不免感叹道:“我朝因为有了李勉这样正直敢碰硬的人,唐廷才开始有尊严!”就这样,因为新皇新气象,唐肃宗即位后仅仅十多天,归附唐廷的人便越来越多了,有了中兴迹象。
日期:2010-07-29 10:20:41
第71章一柱擎天-一代战神郭子仪(续十七)
此外,长安沦陷区的人一听到太子即位接过革命的枪,于是都欢呼雀跃,认为有了盼头,时不时还制造点舆论说太子带领红军杀回来救民于水火了,让那些叛军倒也是一惊一吓的,大快人心也。
有了新的革命政权后,唐肃宗当然继续招兵买马,扩充势力,他命令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曾跟随高仙芝南征北战的猛将)率手下五千兵士赴灵武勤王,以备调遣。当时大家也不知李亨到底红旗能打多久,所以有实力的人都持观望态度,身经百战的李嗣业就是这种人。一接到履新皇帝的命令,他就有点犹豫不决地与节度使梁宰商议,商议的结果是先不发兵以观天下形势的变化,说白了就是还看不准革命方向,更加不知李亨是不是值得死心塌地跟随的革命舵手,于是为了稳重起见,暂时持观望态度,这兵荒马乱的,城头经常变幻大王旗,还是慎重点好,不然的话什么时候自己被吃得连渣都没就不合算了。
也是,这乱世中手里有兵就是牛B就是大爷,没兵就是瘪三。不过李嗣业对皇帝摆款居然惹毛了一个人,他就是绥德府折冲都尉段秀实,这个在泾原兵变后以笏板击打自立为帝的朱泚被杀的忠勇义士当然是义愤填膺。
其实,段秀实和李嗣业也是老朋友,曾在高仙芝麾下冲锋陷阵,在著名的怛罗斯之战中李嗣业还曾劝兵败的高仙芝弃兵逃跑,被极有正义感的段秀实斥为“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这回段秀实又是拍案而起,责备对皇帝大不敬的李嗣业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君父有难而臣子却袖手旁观,这是哪里的话?兄弟你常常自称是大丈夫,从这件事看来你连弱女子都不如也!”
李嗣业一听段秀实的重话,立马脸红到了耳根,非常惭愧的样子,当即向上司梁宰汇报并促请如数发兵,还突击任命段秀实为自己的副将,十万火急率兵赶往灵武勤王。唐肃宗又向安西征兵,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也调集七千精兵护主,并勉励将士们要精忠报国为民效命。
此后颜真卿亲自派使者用蜡丸密封奏表送至灵武呈给皇帝。肃宗于是任命劳苦功高的老颜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此前他的河北招讨、采访、处置使等职继续留任,又用蜡丸密封赦书送给老颜。颜真卿立马把赦书传达到河北各州郡,还派人颁布到河南与江淮地区的各郡。此时大家才知道肃宗已于灵武即帝位,成了抗战新中心,也大大鼓舞了全国民众的抗击叛军信心,于是大家忠于唐廷之心更加坚定了。
后来郭子仪等人又遵命率兵五万从河北到达灵武,新政府的军势也开始强盛,也逐渐呈现出复兴之迹象。
八月初一,唐肃宗又任命郭子仪为武部尚书、灵武长史,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留守,二人同为宰相,其他所任职务继续保留。此后李光弼率领景城、河间兵五千赴太原留守。
创建缓存:d8592 大小: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