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292节

鼎湖听泉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0-09-08 10:21:45
      
        第108章运筹帷幄-大唐“神童”李泌(续十四)
        看到形势不妙,张镒示意郑詹先躲避起来,当时是敏感时期,瓜田李下的让大奸人卢杞看到就不好了。
        当然躲避也没用,卢杞本来就有心害死他们的,正所谓惹不起也躲不起啊,反正让你无处可逃,只能坐等成为别人砧板上的肉,你别无选择。
        总之,卢杞一见到张镒,就迫不及待地和他讲了很多绝密事儿,连上奏章弹劾郑詹的事也说了(其实当然郑詹并不知道这件事,卢杞当然也是故意讲给他听的),看到卢杞越讲越多,张镒怕惹麻烦,于是对卢杞说郑御史也在此,然后灰溜溜地叫郑詹出来。
        “哎,这就坏事了,你干嘛不早说呢?刚才的那些话都是最高机密,除了你,其他人是不宜知道的,这可什么办?这可什么办?我怎么知道你这里藏个大活人?看来唯有报告上峰加以处置了。”卢杞立马假装变色道,卢大导演要的政治效果基本上都出来了。
        最终的结果是,郑詹和他的上司严郢被有司审判,还没正式判决郑詹就被杀了,严郢也被贬为驩州刺史。不久张镒也因此事牵连而被罢相,卢杞也终于达到了全部铲除政敌的目的。
        这就是卢杞玩过的比较漂亮的“一石二鸟”妙招,这家伙也是厚黑奇才,除了让颜真卿去送死,他还硬逼很有才学的老尚书李揆出使西蕃,因为怕他太有才被皇帝重用影响了自己的专宠地位,果然李揆年老体弱去了穷山恶水的西蕃差点回不来,唉。
        呵呵,机关算尽管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最终恶贯满盈的大奸人卢杞也不得好死,被李怀光等人弹劾被贬忧愤死于任上,果然是恶人自有恶人磨,不说也罢。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讲讲李泌的威风史。
        关于李泌的伟大作用,正如某些史评家所说:“他又与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皇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深受这些皇帝的敬仰和器重,他们把他视为能够正确指导自己处理天下大事和皇宫私事的‘帝王之师’”。从“安史之乱”的最终平定、郭子仪的从胜利走向胜利到李晟、马隧这些名将的得以存活,无不闪耀着李泌的人性光辉,从他处理的无数件安邦定国的大事来说,不愧于“帝王之师”这种尊贵的称号。
      
        除了具有超强的政治决策力和协调力,李泌还具有很高的军事指挥才能。
        据说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之后,立马求贤若渴地到处寻找大能人李泌做帮手,真所谓说曹操曹操到,忧国忧民的李泌恰好主动出仕也到了灵武,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简直就像是从地底钻出来的神仙一样,让肃宗又惊又喜高兴得不得了,这不是心想事成的预兆吗?李泌当然是上天赐予自己的神人(简直就像是网友所说的神仙借腹生子的主),于是立马和他商讨当前的军事局势,让他拿出切实可行的军事方略。
      
        李泌不愧是唐朝最牛的军事总参谋长,在细致分析了天下大势和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之后,就制定出了可具操作性的对策。
      日期:2010-09-09 09:57:50
      
        第109章运筹帷幄-大唐“神童”李泌(续十五)
        他对肃宗说:“今诏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随禄山者,独阿史那承庆耳。使子仪毋取华,令贼得通关中,则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不愈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剪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新唐书??李泌传》)
      
        总之,李泌就当时的情势,定出一套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围剿总计划。
        首先,他正确判断了当时的军事走势和国家命运,因为尽管安史叛军貌似十分强大,却是一群只会烧杀抢掠没有明确政治宗旨的乌合之众,没有具体可行的政纲和严明纪律约束,凡事不经大脑地胡作非为,与土匪无异也,也正是由于叛军过于残暴,很不得人心,而且参加叛乱的大都是异族人,除了有政治野心的高尚、严庄等几个汉人,真正支持叛乱的中原人没有几个,因为没有人民的支持注定他们会失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嘛,这就是李泌对时局的正确判断。
      
        此外,即使是从叛军高层的军事运作来说,也是鼠目寸光短浅得麻痹,只知把掠夺到的雄厚国际资本和财物全部送回自己的偏于北方一隅的老巢范阳,根本连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国际大都市长安也无心恋栈不想经营,一付“小富即安”的小样,从某种侧面可见叛军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和计划,“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小人得意样。
        所以,李泌根据以上正确分析,大胆预测了两年结束战争的结果:“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
        基于此种判断,李泌拟定了前面引述的具体军事战略。
        大意也就是诏令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诩,入河东,那么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可以说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这就能很好地牵制敌人,让他们有所顾忌不敢乱用兵,使我军处于主动地位,这样贼首安禄山手上可用的大将也只有阿史那承庆了,敌人被硬生生断为几块,也利于我们各个击破。
        然后让郭子仪先不攻取华阴,故意给贼军从关中自由出入,使他们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在数千里的战线上往来颠簸疲于奔命,不出一年他们的精锐骑兵就会被折腾得不成样子了,哪禁得了这么高强度和高频度的疲劳轰炸?与之相反,我军却常能以逸待劳,然后让朝廷兵会师扶风,和太原、朔方军分次互击叛军。敌人救其头我们击他尾,救其尾又击其头,让他首尾不能相接,这样来避其锋芒声东击西,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让其陷入我军布好的口袋里迎头痛击,不亦快哉。
      
      




返回目录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首章]  [尾章] 292章/共312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调用缓存:d0b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