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人到底是什么(6章/31章)

第6章

谢天合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不过他说栗树栽得不好,栗树使人看了会害怕,战战兢兢。孔子听后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原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很小啊!”有人问:“管仲俭朴吗?”孔子说:“管仲收取百姓市租,他的家臣从不兼职,怎么俭朴?“那么管仲知礼吗?“宫殿门前有屏风,他家门前也有屏风;国宴有酒台,他家也有酒台。管仲知礼,谁不知礼?”
      
      【原文】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译文】孔子同鲁国乐官谈音乐,说:“音乐是可知的:开头是合奏;随后是纯正、清晰、绵长的音调,这样就完成了。”
      
      【原文】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见孔子后,出来说:“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
      
      【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孔子评论《韶乐》:“尽善尽美。”评论《武乐》:“尽美不尽善。”
      
      【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作为领导,对群众不宽容,对规章不严肃恭敬,办丧事不悲哀,我怎能看得下去?”
      
      第二章第四节
      
       里仁篇第四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译文】孔子说:“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最好不过的事。选住址不顾环境,哪算聪明?”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穷困中,也不能长久处于安乐中。仁者安于仁,智者利用仁。”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者能正确地爱人,正确地恨人。”
      
      【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的,不要去做。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算君子?君子不会在吃完一顿饭的时间就违反仁道,匆忙时如此,颠沛时也如此。”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喜欢仁道的人,厌恶不仁道的人。喜欢仁道的人,认为仁道至高无上;厌恶不仁道的人,目的是避免受不仁道的人的影响。有能够全天努力尽心为仁道的人吗?我没见过这个能力不足的,可能有,但我没见过。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人的过错,属于不同的类型。观察其过错,就能了解其达到仁的程度。”
      
      【评论】只有成为冰山,才能有能力通过观察其过错来判断他人的修炼程度(坯子、浮萍、小船、大船、小冰山、大冰山)。学会赚钱的本领重要,学会这种本领更紧迫、更必须、更重要啊。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上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评论】学会赚钱的本领重要,学会这种本领更紧迫、更必须、更重要啊。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耻于粗布淡饭的人,不值得交谈。”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一切按道义行事。”
      
      【评论】王道的做事方法,中庸的做事方法。
      
      【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关注仁德,小人关注乡土;君子关注法制,小人关注实惠。”
      
      【原文】子曰:“仿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孔子说:“一切按利益行事的人,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以礼让治国吗?何难之有?不能以礼让治国,礼又有何用?”
      
      【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担心做人的根本有没有建立;不要怕没有知己,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走后,其他学生问:“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思想,就是忠恕。”
      
      【评论】对上忠。对下宽恕。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义,小人通晓利。”
      
      【评论】冰山与小船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完全不同的。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要反省自己。”
      
      【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孔子说:“父母有错,要好言相劝,听不进时,要尊重他们,要任劳任怨。”
      
      【评论】第一章的四点你还记得吗?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遊,遊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必须远走时,一定要有好方法安顿好父母。”
      
      【原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
      
      【评论】指父母不在跟前的在外期间,如何尽孝。
      
      【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年龄,不能不知道。一因长寿而喜,一因年高而惧。”
      
      【评论】古人敬长胜于爱幼,今人爱幼胜于敬长。原因???家教缺失???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是怕自己说到做不到。”
      
      【原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错,这样的事很少见。”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言谈迟钝,行动敏捷。”
      
      【评论】政治家和领导的作风。
      
      【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高尚的人不会孤独,必有志同道合者相聚。”
      
      【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子游说:“侍奉君主过于繁琐,就会自取其辱;对待朋友过于繁琐,就会遭到疏远。”
      
      第二章第五节
      
       公冶长篇第五
      
      【原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可以把姑娘嫁给他。虽然坐过牢,但这不是他的错。”孔子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文】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译文】孔子评论南容:“国家太平时,他的才能不会被埋没;国家混乱时,他也不会犯罪而受刑罚。”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原文】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译文】孔子评论子贱:“这人是个君子!如果鲁国没有君子,那么这个人从哪里取得如此好的品德呢?”
      
      【原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译文】子贡问:“我怎样?”孔子说:“你啊,象器皿一样。”问:“什么器皿?”答:“琏瑚。”




返回目录

[3]   [4]   [5]   6   [7]   [8]   [9]  

[首章]  [尾章] 6章/共31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f34f3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