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242:盼头

席妖妖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再次打开门,将篮子递上去,“年也拜了,你也该走了。”
      
          徐耀宗心里发苦,他是真的喜欢翠娥,奈何家中的老母亲却碍于对方无法生育,并不待见她。
      
          这一年多来,因为自己与翠娥的事情,徐耀宗和母亲的关系一直都很冷淡,可能母亲也知道他心有怨气,倒是收敛了自己以往的那股子脾性。
      
          只是他的婚姻到底散了,再如何的收敛,也无法回头。
      
          “那你一个人在家里要当心。”徐耀宗依依不舍的说道。
      
          于翠娥冷着点点头,“隔条街就是防卫所,我不会有事的。”
      
          说罢,当着徐耀宗的面,将大门给关上了。
      
          两人已经和离,于翠娥也真的被这对母子给伤了心,虽说偶尔也会响起在婆家的事情,到底不如从前那般伤心难过了。
      
          如今她有了一份工作,每月赚的银钱足够自己生活开销,还有的剩余。
      
          娘家那边她之前回去过,只是娘稍微疼她一点,爹却不让他进门。
      
          再加上家里还有个弟妹,自己这个和离的大姑姐,根本入不得对方的眼。
      
          未免回去找人嫌弃,过年时节,于翠娥也都是自己一个人。
      
          在石台上,将中午要做的肉洗干净,准备炒俩菜,反正要初六才回快递站上工,晚上热点黄酒喝一喝。
      
          “翠娥姐。”刚准备去厨房里下锅,听到外面响起一道爽朗的声音。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于翠娥笑着走出去开门,然后将人请进来。
      
          “山杏咋过来了?”
      
          刘山杏是她的邻居,就住在后面,有时候她也会站在后窗和她闲谈两句,两人都在快递站上工,不过并不在一个店。
      
          “出了趟门,买了两包凉皮,给你送来一碗。”刘山杏将随身带的一只大海碗递到她面前,“倒腾一下,我也得赶回去做饭呢。”
      
          “干啥还要你跑一趟,让小虎帮你跑腿啊。”于翠娥麻利的将凉皮倒出来,又再碗里给她抓了一把栗子糖算作回礼。
      
          “我倒是想呢,那小子跟个皮猴子似的,别东西没送到,还把碗给我摔了。”刘山杏捏起一块栗子糖扔到嘴里,“行了,我也该回去了。”
      
          “哎,路上慢点。”于翠娥将人送走,再次关上门,回到厨房里炒菜。
      
          中午是一个猪肉白菜,一个菠菜蛋花汤,现在还有一盘凉皮,凉皮里面有一套碎干辣椒,回来后你可以自己加入蒜水酱油醋之类的调制一下,这个在京城里卖的很好。
      
          价格不贵,吃起来也爽口痛快,大人小孩都喜欢。
      
          有人也会自己做,不过做起来麻烦,真的不如买着吃。
      
          一个白胖的馒头,三样菜,一顿中午饭可谓是丰盛了。
      
          至于徐耀宗送来的那只鸡和酱油,可以晚上做来吃,鸡肉里面放入土豆,土豆里面浸满了鸡肉汤汁的味道,绝对是让人爱不释手,好吃的能把舌头吞下去。
      
          想到在婆家的日子,每日里做什么饭菜都得请示婆婆。
      
          除非是徐耀宗想吃某样菜,婆婆才会让她做,若是她私下里自己做多了,保准会被婆婆念叨好几天,说她不会过日子。
      
          比起在对方手底下讨生活,现在的日子才是她最想要的。
      
          于翠娥也并不排斥嫁人,若是遇到个老实会过日子的,她自然也会再嫁,只是如今却没有遇到合适的。
      
          饭后,她将灶间收拾的干净利索,随后端着一小笸箩炒瓜子来到了隔壁,找隔壁的嫂子坐在一起闲聊。
      
          她隔壁住着一个寡妇,儿子现在有十二岁了,丈夫在多年前染病过世,公婆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也没了活下去的念头,婆婆一头撞死,公公则是用一根腰带吊死。
      
          在于翠娥看来,两位老人膝下可是有个孙子的,怎就至于寻死。
      
          至少还有个盼头才是。
      
          只是她不是那两位失去儿子的老人,无法理解对方的想法。
      
          盛京临海的千河郡,虽说正值大年初一,可是码头上依旧热火朝天。
      
          此时正有几首大型渔船由远及近而来,码头边上百人正眼巴巴的看着。
      
          “之前郡里有衙门的告示,说是五月到八月底的这四个月不允许下海捕捞。”
      
          “这是为啥?”
      
          “说是海里的鱼,要趁着这段时间下崽,不允许下海。”
      
          “这也挺好的,不然捞完了,以后这日子也没法过了。”
      
          “好是好,可那四个月咋弄?”
      
          “找点别的活儿干干,再说常年在海上打鱼也不是好事儿,空出几个月在家里陪陪老人孩子也挺好的。”
      
          人群里闲聊着,几首渔船也靠近了码头,等停稳后,不少人分赴几首渔船,开始卸货。
      
          看到木箱里那一条条正在蹦跶的鱼虾,所有人脸上都带着化不开的笑容。
      
          捕捞的鱼类,目前好的都会送往京城,虽说路上耽误不少时间,可是送过去后的价钱也高,他们怎么着都是赚钱。
      
          当然本地的老百姓也能吃到海货,留下的鱼虾也有不少,还是能让当地老百姓解解馋的。
      
          现在的渔船数量有限,官船厂正在加紧打造渔船呢,能到渔船多了,再赶赴到其他的海域,几年后大周百姓也就不愁吃到鱼虾了。
      
          再者说淡水鱼的养殖也已经有人进行试验了,不同的水种的鱼类,口感自然也不同。
      
          就像淡水鱼做的麻辣鱼,多少老百姓那是吃的赞不绝口。
      
          一些妇人将好几个木箱推到另外一边,开始在里面分拣。
      
          好的盛放到一起,稍微差一点的再一箱,最差的则是留在当地。
      
          最好的要送到皇城里,次一点的则是运送到长安城里,差的可以卖给当地的鱼贩。
      
          这里的所有收入都归千河郡,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酬劳,在这里上工的酬劳都不低,即便辛苦些,那也有很多人想要来这里找活儿干。
      
          郡守说了,如今的渔船太少,等到日后渔船多了,会将渔船卖给百姓,让他们自己捕鱼,到时候官府只收取税银,其余的都是他们自己的。
      
          当然,大多数老百姓都没这想法,毕竟一艘渔船的价格,他们倾家荡产也买不起,到时候还是要给船主做雇工。
      
          反正都是被人雇佣,比起给那些私人船主雇佣,还不如给朝廷干呢,至少不愁发不下工钱来,月月准时,绝不拖欠。
      
      




返回目录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首章]  [尾章] 242章/共313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0d19d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