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5章

[德]黑格尔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我的福利、我的特殊性应该被考虑到,而这是通过警察和同业公会做到的。“
      
          黑格尔于讨论资产阶级的市民社会时,并进一步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主义。
      
          黑格尔首先指出:“市民社会的这种辩证法,把它……推出于自身之外,而向外方的其他民族去寻求消费者,从而寻求必需的生活资料。”
      
          他尽力替德国的民族扩张和称霸海上鼓吹和打气。他以激励德国资产阶级的语气写道:“对工业来说,激励它向外发展的自然因素是海”
      
          ,“河流不是天然疆界,这是近代人对河流的看法;其实应该说,河。。。。。。
      
          流和湖海是联系人群的。“
      
          “奋发有为的一切大民族,它们都是向海洋进取的。”
      
          ①
      
          他尽力替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辩护道:这种通过工业商业与遥远国家进行贸易的“扩大了的联系也提供了殖民事业的手段。。。。。
      
          成长了的市民社会都被驱使推进这种〔殖民〕事业——零散的或系统的“。
      
          “零散的殖民事业尤其见之于德国。殖民者移民美国或俄国,而与祖国一直没有联系,这种殖民对本国并无益处。第二种殖民事业与前一种完全不同,它是有系统的。它由国家主持,国家有意识地用适当办法来加以推进和调整。”其实头一种只是自然的“移民”
      
          ,第二种才是帝国主义性质的侵略性的殖民主义。黑格尔居然特别主张后一种,足见他的《法哲学》已经为德国转变成帝国主义预先铺平理论的道路。
      
          (五)
      
          现在进而谈黑格尔的国家观,首先要就如下几点加以批判:
      
          ①参看本书第247节。
      
      -- 19
      
          81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
      
          一、“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
      
          ,这就是说,国家是伦理精神的体现,这抹杀了剥削阶级的国家是残酷地剥削本国人民、侵略压迫他国和其他民族的机器的大量事实。这种唯心主义的国家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认国家为阶级统治的机关、为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的看法是根本相反的。
      
          二、“国家是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东西”
      
          ,这就是说,国家是独立。。
      
          自存、永恒的、绝对合理的东西。照这样说来,资产阶级国家也是神圣的东西,资产阶级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机器和工具,也是不应该打破、推翻的东西,从而国家也就是永不会消亡的东西。很显然,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其目的在合理化、神圣化、永恒化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三、“由于国家是客观精神,所以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这就是说,个人如果脱离国家,不接受资产阶级国家的统治,他就失掉了“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
      
          ,换言之,他就丧失了自由和作为市民的种种权利。后来的新黑格尔主义者根据此说来反对天赋人权说,认为不接受资产阶级国家的统治,就没有人权。
      
          这种为法西斯统治辩护的理论,都是导源于黑格尔的国家观。
      
          在谈到国家制度时,黑格尔从拥护君主立宪制度的保守立场和唯心辩证法三一格式出发,把孟德斯鸠所提出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鼎立的民主思想,予以加工改造成王权(单一)
      
          、行政权(特殊)和立法权(普遍)相结合的政治制度。他把司法划归行政范围,特赋予君权以独特重要的地位。在黑格尔看来,国家中的君主正是逻辑上的“绝对理念”
      
          ,宗教上的“上帝”的体现。逻辑理念包含有单一、特殊、普遍三环节的统一,而国家制度既是逻辑理念的体现,所以也应包含君主权(表示单一)
      
          、行政权(表示特殊)和立法权(表示普遍)三环节的统一。这样的国家制度就是他要论证的君主立宪制。这正如马克思所批判那样:“国家制度的理性是抽象的逻辑,……不是思想适应于
      
      -- 20
      
          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91
      
          国家的本性,而是国家适应于现成的思想。“
      
          ①这就是反对黑格尔把《法哲学》作为逻辑学的应用和体现。
      
          黑格尔关于王权的理论完全是“朕即国家”说的逻辑的加工。他认为王权是“意志最后决断的主观性的权力”
      
          ,王权“把被区分出来的各种权力集中于统一的个人,因而它就是整体即君主立宪制的顶峰和起点”。王权因而成为黑格尔设计的政治制度中的主要环节。
      
          他强调王权作最后决断的主观性,这显然以从主观出发的唯心主义为基础的。他看不到人民的意志、群众的意志,也看不见时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只好满足于把国家大事的最后裁决,寄托在君主个人意志的主观性上。他说,古代决定国家大事,常常采取求神论、占卜的办法,这是缺乏主观性的,因此王权的决断就比神论或占卜高明,因为它有了能体现现代精神的“主观性”。
      
          所以他认为君主的决断是最高的,最后的,是“没有根据的”
      
          ,这就是说,他不提供理由和论证的。
      
          在这里,我们看见黑格尔理性主义的法哲学体系,却以一个非理性的、无根据的王权的主观性为根本。他认为国家的大臣或谘议机关应该提供材料、提供意见,展开辩论,为了使辩论不致相持不下,最后由君王作出主观性的最后决断(类似封建帝王的所谓“宸衷独断”)
      
          ,这样廷争停止,一律服从王权。他所谓君王的决断并不是基于总结群众的意见,并予提高,而是基于个人独特的武断。
      
          最妙的是,黑格尔说,如果君王的决断作错了,君王不负错误的责任,因为“只有这些谘议机关及其成员才应该对此负责,而君主特有的尊严,即最后决断的主观性,则对政府的行动不负任何责任”。他为了照顾君王的面子或尊严,片面地以谘议的机关和人员为替罪的羔羊,竟得出作最后决断的主观性对他的决断不负责任的离奇结论!
      
          黑格尔主张君主世袭制,他认为君主世袭不单是可以“预防王位
      
          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67页。
      
      -- 21
      
          02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
      
          出缺时,发生派系的倾轧“
      
          ,主要的哲学理由是,由于君主的来源是“没有根据的直接性”
      
          ,是不能用选举的方法产生的。
      
          他说:“君主选举制倒不如说是各种制度中最坏的一种”。
      
          黑格尔特别强调君主有“赦免罪犯的权力”。在宗教上,上帝“可以在精神上化有罪为无罪”
      
          ,而“在尘世中”
      
          ,“只有这个主宰一切的权力才有权实现这种化有罪为无罪。”
      
          ①这足见,他用上帝在宗教中的地位来比拟君主在政治上的地位,因而赋予政治以马克思所谓“精神的芳香”
      
          ,这就是替剥削的统治者擦粉。
      
          君主有任免大臣的权力,本来就是这样的,但是黑格尔为了神秘化君主的这种特权,强调君主最后决断的主观性,他偏说,“任免负责这些事务的人员〔指国家最高谘议机。。
      
          关及其成员〕是君主无限任性的特权“。
      
          君主一般都有颁布国家的制度和法律的权力。然而黑格尔偏要说,“国家的制度和法律”是“自在自为的普遍物”
      
          ,“从主观方面说,就是君主的良心”。
      
          ②。。。。。这就把法律制度放在君主主观任性的基础上。
      
          批判黑格尔论王权的章节特别重要,因为这不仅表明了他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尊君思想,也足以表明他的理性主义、泛逻辑主义的体系原来建筑在非理性的、无根据的、非逻辑的、任性的最后的主观性之上。
      
          谨记马克思对于黑格尔王权说的批评是有教益的。
      
          马克思说,在黑格尔那里“任性就是王权”或“王权就是任性”
      
          ;③又说:“黑格尔力图在这里把君主说成真正的‘神人’,说成理念的真正化身。”
      
          ④因为黑格尔自己也说:“国家是在地上的精神”
      
          ,国家是“神〔上帝〕自身在地上的行进”
      
          ,很显然,君主就是精神、上帝在地上、在国家中的化身。
      
          ①参看本书第282节。
      
          ②参看本书第285节。
      
          ③《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69页。
      
          ④同上书,第273—274页。
      
      -- 22
      
          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12
      
          王权属于政治制度中单一性环节,而行政权即属于特殊性环节。




返回目录

[2]   [3]   [4]   5   [6]   [7]   [8]  

[首章]  [尾章] 5章/共96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9e35d 大小: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