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新宋(858章/925章)

第858节

阿越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逆流而来。对于这些南下的百姓,官府早已懒得盘查,尽管田烈武还是派出了小队
        骑兵盘查北上的行人,但他也并不指望他出现在君子馆的消息,能瞒得过韩宝。
        他只是一直在琢磨韩宝为何还没有出现。这几日间,他又详细问过了本地的老
        人,确信了所谓的“塘泊防线”,根本不可能阻止辽军—在雄、霸、莫、清、沧
        五州之间,有好几个大泊,一到夏秋两季水就浅到可以徒步涉水而过,而到了冬天
        就会结冰,也就是说,只有春季才能发挥作用。但是在春季的话,如果赶上淳沱河
      
        发大水,自深州以东,一片泽国,哪里还用得着这塘泊?难怪熙宁年间,新党有些
        官员对塘泊防线大不以为然,极力主张改造。
        而河流也难以依赖,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以往契丹都是秋冬入侵,河流结冰
        水军完全无用,因此,大宋根本没有黄河北流部署任何水军。毕竟谁也不会养一只
        一两百年都可能没用处,每年只能在固定的季节存在的军队。
      
        没有水军防守,辽军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渡河,而宋军也干脆的放弃了倚河防
        守的打算。反而为了方便百姓,河北的这些河流上,还修筑了无数的桥梁与浮桥。
        这一时半会,谁也不知道这些桥梁究竟还有多少没被拆毁。
        所以,这些都不会是韩宝没有出现在莫州的原因。
        一面竭力猜测着韩宝在想什么,另一面出于对镇、定形势的担忧,不仅是田烈
        武,连章悼也再三遣使来叮嘱田烈武切不可轻举妄动。这让原本打算派一个指挥的
        骑兵前进至郭镇试探一下韩宝的田烈武,最终还是决定做罢。丧失一个指挥的兵力
      
        事小,挫了全军的锐气事大。对于近百年未有战事之河朔禁军,哪怕是小小的失
        利,也会对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
        在城楼上站了一小会,田烈武看见他的几个亲兵也出现在官道上,拉住几个百
        姓开始询问。他听到身后有人说道:“郡侯,问了几日了,也不知今日能不
        能得些有用的消息。”
        田烈武未及回答,便又有人回道:“这些百妇踌廷怕所知有限。有许多人,虽是
      
        雄州人,可自打出娘胎起,便连瓦桥关都没过去。这些百姓多是契丹烧杀到自己的
        村子或者邻近村子,才仓惶南逃,他们哪里能知道契丹的动静?况且这几日盘问
        逃难百姓,还是莫州的居多。”
        田烈武转梦豆自了说话之人一眼,却是个三十来岁的高壮男子,他认得是他的一
        个参军,唤做刘近。因问道:“刘参军所言亦有道理,只是若不如此,参军可有更
        好的法子?”
      
        “回郡侯—”刘近见田烈武相问,连忙欠身抱拳,道:“恕下官无礼。我大
        军在君子馆,却连区区百里外的雄州究竟发生了什么,亦一无所知,这与守株待兔
        何异?韩宝乃是北朝名将,我军在君子馆,联结莫州、河间,这些算计,他能看得
        清清楚楚。敌暗我明,下官恐怕我军落入韩宝算中一”
        这番话恍如在田烈武耳边炸起一个惊雷,说中了他内心深处一直在担忧的一个
      
        可能。他霍然一惊,望了望刘近,却没有说什么。便在此时,一个亲兵大步跑上城
        楼,走到田烈武跟前,察道:“郡侯,有个叫张叔夜的求见。”
        “张叔夜?”田烈武不由得一愣,他记性甚好,自然还记得此人,不由奇道:
        “他如何出现在此处?”一面盼咐道:“快请。”
        这却还是田烈武第一次见着张叔夜。他带领众人回到行辕,便见一个锦袍男子
        在辕门外倚马而立,腰间佩了一柄弯刀,马上挂着一个包袱,一张大弓,一个箭
        那人见着田烈武等人,便连忙趋前一步,欠身抱拳道:“下官权知保定军张叔
      
        夜,见过田侯。”
        “权知保定军?”田烈武不由得反问了一句。
        便见张叔夜苦笑了一下,道:“正是。下官便是新任权知保定军。”
        “那你运气可不算太好。”田烈武不由得笑了起来。原来这保定军,地处雄州
        与霸州之间,在大宋的军州当中,算是个很小的军。张叔夜谋的这个差事,不算太
        好,但也不算太坏。因为他官阶不高,做到权知保定军,已经算是优待。只是田烈
        武早已听说他原本是想进密院、兵部,如今却被差到保定军这么个小地方,相较而
      
        言,那必定是在两府被人捉弄了。
        他颇疑心是唐康搞的鬼,因此一听张叔夜自报官职,便不由得笑出声来。
        却听张叔夜也笑道:“运气也不算太坏。好歹慢了几日,没被契丹围在城
        中。”
        这一句话,顿时令得田烈武大生好感。因赞道:“稚仲倒是个磊落男子。你既
      
        知保定军被围,还来此做甚?”
        张叔夜笑了笑,朝着田烈武又是一揖,笑道:“下官是来投田侯的。”
        “唔?”
        “下官到了河间府,听说契丹已经得了雄州。见过章大人后,听说田侯在君子
        馆,便特地前来投奔。”张叔夜说到这里,也不问田烈武是否肯接纳他,又说道:
      
        “田侯,这君子馆可并非久留之地。”
        “哦?”田烈武听得心头一惊,这时也顾不了太多,情不自禁便问道:“稚仲
        何出此言?”
        “下官听说田侯来此,已经有七八日。而七八日前,雄州便已沦陷一不瞒田
        侯,下官是三日前到的河间,在河间时,下官便与章大人打了一个赌,赌三日之
        后,田侯必定还在君子馆。下官侥幸得胜,章大人方允我来投奔田侯,不再一定要
      
        让下官去守那肃宁城、肃宁寨。”
        田烈武的脸色越发凝重起来,问道:“稚仲凭什么敢如此断言?”
        “凭韩宝数日之内,便能取雄州重镇!”
        “这位张大人说得极是。”田烈武身后的刘近这时突然插话道:“下官也斗胆
        一言,莫州东西,皆有大泊,契丹骑兵只能从中间官道两旁的数十里之地通行。韩
        宝为契丹先锋,鹰下之兵,最多不过两三万,少则仅数千。他知我大军在君子馆
      
        却未必知道究竟有多少人马。我云骑军若是倾巢而来,则有万余骑。我万骑马军
        倚城而战,韩宝兵力虽多,却无法分兵调动—东面的塘泊虽然有些地区可以通
        行,但亦要我军兵力少而难以尽守,其方敢涉水前进。因此,下官这几日间,也在
        怀疑韩宝其实是不敢强攻莫州。”
        张叔夜惊讶的看了刘近一眼,笑道:“原来田侯军中,亦有智者。”
        刘近连忙谦道:“岂敢。此前我军因韩宝轻取名城,而惧其强,却未曾想过
        韩宝亦有所惧。在下却也是今日才终于想通这一点,哪里及得张大人三日前在河
      
        间,便已料定。只是在下仍然想不通,韩宝既不敢前来强攻莫州,那么其多半便要
        绕道,张大人以为,他会从何处绕道?”
        “梁门若不保,则韩宝必自高阳关而来。梁门若存,雄州与高阳关之间,水泊
        宽广而深不可涉,又有梁门守军与高阳关守军相呼应,田侯大军北援高阳关也不过
        百里,两日可至。韩宝不会走高阳关。”
        田烈武挑了挑眉,“稚仲的意思,韩宝会从东面绕道?”
      
        身后众参军听到此处,也渐渐都明白过来,此时都是吓了一跳,有人惊道:
        辽人想包围我们?”
        “我若是韩宝,也要打这个十意_”张叔夜笑道:“遣一只精兵,自东面绕过
        来,插入君子馆与河间府之间,切断我军之联系,然后大军倾巢而下,直取莫州。
        到时我河间、君子馆之大军,皆被辽人牵制,南不得,北不得。若是果断南下,退
      
        回河间府,与河间之兵合拢,或还能全身而退。若稍一犹豫,待辽军攻下莫州,或
        者干脆弃莫州来,则我军休矣。”
        刘近此时也完全明白过来,“若辽人击溃我云骑军,甚至田侯若有不测,田侯
        乃是天子近臣,天下名将,一朝有失,河北震栗,休说莫州难存,便是河间相岁岁
        可危。”
      
        众人听得此处,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只有一个参军迟疑了一下,才质疑道:
        “就凭韩宝鹰下兵力,他如何敢保必胜?”
        田烈武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道:“这不是韩宝的兵力。”
        “郡侯的意思是?”
        田烈武默然了一会,沉声道:“稚仲的意思是,如今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韩
        宝,更可能是耶律信!韩宝也许已经绕道往我们身后来了。”
      
        “啊?!”
        君子馆的行辕外面,突然间死寂了下来。
        只有张叔夜在说道:“如今惟一的问题是,梁门究竟还在不在?!”
        一个参军显然是被吓坏了,惨白着脸问道:“梁门在不在又有何关系?难道郡
        侯要以这区区五千骑,去迎战辽军主力与韩宝的夹击?”
        此时此刻,退回河间府,已是大多数参军的想法。
      
        却听田烈武轻描淡写的说道:“只要我们知道了辽军的意图,难不成我们这五
        千马军都是死人不会动么?”
        他说完,大步走进辕门,高声命令道:“传令—立即向束城方向广布侦骑!
        让他们探远一点,辽人若从东边来,为瞒过我们,定然是从霸州绕过来的。”一个
        参军犹在懦懦说道:“难怪派去霸州的斥侯半点音讯都没有了一”
      
        【l〕按:历史上大名府即为河北雄镇,乃是晚唐五代藩镇割据之根本。正
        如《读史方舆纪要》所言,北宋之亡,军事上大名府守御非人,乃是极重要之原
        因。
        【2〕注:历史上,北宋河东、河北、陕西三路转运使,许乘传赴葬奏事
        序位在诸路转运使之上。小说中官制改革,又并天下诸路,河北、陕西两路,所辖
        土地人民州县最众,故唐康有此谓。
        【3〕注:大名府北面之县城,距大名府七十里。
      
        【4〕注:《中国历史地图集》相关地图标为淳沱河。按,河间府之名,因
        其地处高河、淳沱之间,故有此称。《宋史河渠志》言及淳沱河时,并未包括此
        段河流,故本文仍称高河。
        【5〕注:宋代封侯,皆以郡名,与唐不同。故开国侯别称“郡侯”。小说
      
      [第三卷《燕云》]第二十四章天下自古无能才(五之全)
      
        四月二十六日。
        大名府、馆陶县。
        “一这馆陶县亦已经不是汉明帝馆陶公主的那个馆陶县,五代时把县治移到
        今日这地方,故城现在叫南馆陶镇一”前来迎接唐康一行的馆陶县令叫邓方进
        是个健谈有趣之人。自从见着唐康等人之后,他的嘴巴便没怎么停过,但此人倒也
      
        广博,凡是馆陶诸地之历史渊源,他都如数家珍,“永济渠就在县城西边二里,汉
        代叫屯氏河。东边原本有黄河北流,不过熙宁初年,黄河改道,反倒往永济渠西边
        北流了。这大河,既能作恶,也有不少好处。下官在此为令数年,年年都怕黄河涨
        水、改道,馆陶就万劫不复。可它要没事呢,有了黄河北流与永济渠,馆陶也是通
      




返回目录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首章]  [尾章] 858章/共925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82415 大小: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