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星火2003(359章/511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金属氢诞生,世界最强的炸药

九月酱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越打越乱了整个东南沿海都乱成一锅粥了。”
      
          办公室里,陈念叹了一口气,手里厚厚一沓文件被他随意地扔在了桌子上。
      
          “那没办法,这种事情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赤尾岛那个位置太敏感了,东南要设防,那地方必须占。”
      
          “但是要占赤尾岛,岛国方面就必然要介入,现在还是有THAAD在牵制,可能后续会比较柔和,但要指望他们完全没有反应,是绝对不可能的。”
      
          李想回答道。
      
          “我担心的不是这个。”
      
          陈念微微摇头,继续说道:
      
          “我担心的是,赤尾岛的局势会形成示范效应,尤其是在对方通过巴士海峡之后,那一帮子本来就不安分的逆子会全部跳起来。”
      
          “之前仲裁没有落地的事情,有可能他们会重新启动。”
      
          “到时候,我们面临的压力,那就真的不是一般的大了”
      
          “更离谱的是,雪球一旦滚起来,总会有人试图浑水摸鱼。”
      
          “西边高原上,他们已经蠢蠢欲动了。”
      
          “西北那边也不平静.算了,这个不提了。”
      
          “走吧,先出去吃个饭。”
      
          “走吧。”
      
          一旁的李想顺手帮陈念收拾起散落的文件,他的视线不经意地往封面上扫了一眼,而在看到上面写的“金属氢”三个字时,他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现在金属氢的进展怎么样了?怎么好久都没听到内部提起了?”
      
          “不顺利吗?还是说资源给其他项目让路了?”
      
          “都不是。”
      
          陈念接过文件,锁进了办公桌后的保险柜里,随后解释道:
      
          “项目进展很顺利,甚至已经接近出成果的那个临界值了。”
      
          “按照我的预测,可能最多两周之内,就能合成出第一份金属氢材料。”
      
          “但问题是,不过我们在前期,确实对项目进展做了一些低调化的处理。”
      
          “为啥?”
      
          李想不解地问道。
      
          在他看来,金属氢项目是纯粹的科研项目,它的本质跟现在学术界热门的基础科学项目没有任何区别。
      
          理论上说,它一旦诞生,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巨大的收益。
      
          为什么要隐瞒进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之前不是还组织过全球性的学术研讨吗?这么短的时间内,风向完全变了?
      
          看着他的表情,陈念不由得有些好笑。
      
          “你没正经看过金属氢的技术报告吧?”
      
          “额算是看过一部分,炸药,常温超导,还有吗?”
      
          “当然有金属氢是重要的能源材料。”
      
          听到这话,李想瞬间明白过来。
      
          难怪.
      
          在当前这种局势下,任何有可能加速局势变化的消息都会被判定为高风险信号,而能源,这种将会动摇美方根基的东西,自然也要低调处理。
      
          “懂了。所以这个项目,目前是保密状态下运行?”
      
          “也不算吧,半公开化。反正目的就是不能再刺激老美敏感的神经,不能给他们反应的机会。”
      
          “这就是一个预期的问题,在预期无法落地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保证尽可能的保密-——换句话说,这玩意儿只要有新闻放出来,就只能是大新闻,因为靴子落地了,他们也就没机会去做出反应了。”
      
          “明白-——那那个外国人,艾萨克,他不是疯了?他可是就指着这项目扬名立万呢。”
      
          “现在让他把进度憋心里,他没意见?”
      
          “管他呢?首先他现在是华夏国籍,得服从组织安排。其次,别说他了,就算是老布什来了,吃饭他也得站起来敬酒。”
      
          “.行,合理。”
      
          两人走出办公室,一路向食堂的方向走去。
      
          在路上,李想继续问道:
      
          “所以,如果真的要匹配军方的策略,对赤尾岛进行先期占领,同时要对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完成威慑驱离,我们这边需要做什么?”
      
          “-——我的意思是,你那边需要做什么?”
      
          “光靠现有的装备,很难对美方造成有效威胁吧?前年伯克级装备升级之后,防空反隐能力已经提升不少了。”
      
          “先不说打不打得过的问题,但至少,对方是不会轻易撤退的。”
      
          “一旦被拖住,我们的计划就相当于失败了吧?”
      
          听到这话,陈念微微点了点头,回答道:
      
          “是的,军方的考虑是用辽宁号编队前出压制,把里根号编队逼出作战范围,清空海域和航线之后,掩护东海舰队进入战位,并在后续‘有需要’的时候,用北海舰队给辽宁舰补位,维持东部平衡。”
      
          “但这个策略基本上可以说是等同于赌命了,对方如果不退,那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北海舰队无论是在舰艇配置、还是装备先进性上,跟东海舰队比都好不到哪里去。”
      
          “东海舰队打空,北海舰队同样也会打空,到时候,整个共和国的海面,都会陷入前所未有的空虚。”
      
          “所以,军方现在对096、对无侦-9的需求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强烈.”
      
          “时间上来不及,对吧?”
      
          李想开口问道。
      
          “肯定来不及,哪怕是用最快的速度组织研发、测试、生产,都不可能来得及。”
      
          “不过,我有一个想法,如果只是应对小范围的战役的话,有一种短平快、效果好的武器,肯定来得及。”
      
          “什么武器?”
      
          李想的脸上写满了好奇,实际上,从局势逐渐明朗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跟陈念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当时的结论是,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种武器,能在短期内改变双方的力量平衡。
      
          投机取巧的事情是不可能存在的,尤其是在军事装备领域不可能存在。
      
          可现在,陈念又说有办法?
      
          “金属氢炸弹。”
      
          陈念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截了当地回答道。
      
          “金属氢炸弹?这玩意儿能从本质上改变战局吗.现代反舰导弹,到了YJ-21这种级别,不都是两发一艘航母吗?”
      
          “去升级弹头爆炸威力,没太大意义吧?”
      
          李想的眼神里满是怀疑,但陈念接下来的一番话,却几乎可以说颠覆了他对现代战争中“导弹对抗”的看法。
      
          “所以重点来了,金属氢炸弹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不需要命中。”
      
          “它的爆炸威力可以达到TNT的25倍以上,也就是说,在同等装药的情况下,炸弹的杀伤半径会极大程度提升。”
      
          “而这种程度的提升,会带来另一个几乎可以说是改变导弹作战方式的影响。”
      
          “那就是,近失弹和空爆弹,它们的威胁程度,将会呈几何倍数上升。”
      
          “近失弹?”
      
          李想大惊失色。
      
          他当然知道什么叫近失弹,但他从来没有想过,炸弹威力的上升,会带来这样堪称离奇的影响。
      
          大家都在追求命中,都在追求一发入魂,可近失弹的方向,似乎是与之背道而驰的?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要认为设定导弹攻击偏航?”
      
          “那肯定是不行的。”
      
          陈念摇了摇头,继续解释道:
      
          “根据美国号航母的毁伤效果测试数据,只看近失和空爆方面,这艘航母的精密设备,尤其是雷达桅杆,抗损性结果大概是110公斤。”
      
          “也就是说,在110公斤TNT当量的爆炸下,这艘船的雷达系统就会被全面破坏。”
      
          “而拦阻索、滑轮、蒸汽弹射机的抗损性数据也基本好不到哪儿去。”
      
          “目前,YJ-21的满装药是900公斤,如果发生近失爆炸,在冲击波衰减到15%的前提下,对航母上的精密设施仍然能造成有效破坏。”
      
          “这个衰减距离,大概是250到300米。”
      
          “而如果换装金属氢炸药,在威力提升达到十倍以上的情况下,同等毁伤距离能达到800米以上-——但在海面上,这也并不是一个多远的距离。”
      
          “所以说,人为设定偏航是没必要的,反正也逃脱不了近防系统的拦截范围。”
      
          “我们要做的,仍然是突防。”
      
          “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发生了变化的。”
      
          “盾舰的效果会大大降低,所谓的饱和拦截,基本上会失效。”
      
          听到这话,李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的心里突然有种熟悉的感觉:
      
          金属氢炸弹的作战方式,好像跟某一种武器极为相似.
      
          都不要求命中,都是靠范围杀伤,还都能毁伤精密设备。
      
          怪不得叫新型核武器呢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感叹道:
      
          “技术真的会改变很多东西——不过我有个问题,就算我们能在短时间内合成出金属氢,就算我们能制造出对应的反舰导弹,可数量上绝对是不够的。”
      
          “我们仍然无法对他们的航母编队造成有效杀伤,毕竟,人家4艘盾舰光防空导弹就有800发了,要突防没那么容易吧?”
      
          “我们不需要突防他们,我们突防我们自己。”
      
          “突防我们自己?什么意思?演习。”
      
          “没错,演习,我们只要把这件装备拿出来,就已经达到效果了,他们知道我们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明白了”
      
          李想缓缓点了点头,他已经明白了陈念的意思。
      
          是的,金属氢装药的YJ-21导弹,就跟当年沙漠上的那朵蘑菇云一样。
      
          有没有,很重要。
      
          但有多少,却不重要。
      
          因为,无论伱有一颗、十颗、一百颗,你的对手,都会当做你有一千颗来处理。
      
          这是现代战争中最基本的逻辑。
      
          情况是很明朗的。
      
          当华夏拿出一发光靠近失爆炸就能摧毁舰队核心功能的反舰导弹,你敢赌下一发导弹的装药,只是常规的TNT吗?
      
          就算你航母能抗住,你的盾舰能抗住吗?
      
          没有了盾舰的航母,那就是纯粹的活靶子。
      
          “这东西能不能多场景应用?西南岛屿的DF-21,也可以改装成金属氢装药吧?”
      
          “理论上可以。”
      
          陈念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但是你自己也知道,金属氢的产量是有限的。坦诚的说,凑出来一发YJ-21的装药都是不可能的-——别说YJ-21,短期内,YJ-83需要的装药都凑不齐。”
      
          “所以,还是不要想着在没学会走的时候就去跑了,先老老实实把最紧急的危机渡过了吧。”
      
          陈念说的是实话,虽然金属氢工业化制造的技术已经完成输出,但哪怕是结合了电化学工艺,合成足量金属氢所需要的资源也是惊人的。
      
          按照他的估计,两周之后,第一次实验室实验可以完成。
      
          之后一周,全国高压实验室火力全开搭建设备、改造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畸形”的工业化生产准备工作。
      
          再一周,考虑总数大概在40个的高压实验室数量,每个实验室日均500到600克的金属氢产量,最终能拿到的金属氢材料总量,应该在140千克左右。
      
          距离YJ-83的装药量还有一定距离,不过解决方案是可以再炸药中加入更多氧化剂,以及此前就已经实现小规模量产的全氮阴离子盐。
      
          这么说起来,似乎还是挺奢侈的。
      
          有可能颠覆整个工业体系的材料,居然拿来放烟花。
      
          但没办法,不放这场烟花,我们有可能失去将它好好使用的机会
      
          陈念把自己的推算跟李想一说,后者挠了挠头,有些无奈地说道:
      
          “我还以为所谓的工业化量产,都是以吨为单位的,没想到居然是克。”
      
          “这就已经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陈念对着李想翻了个白眼,这小子纯粹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要知道,当年老美号称合成出金属氢的时候,那重量可是以毫克计算的.
      
          不过转念一想,李想说的也确实是个问题。
      
          这样的产量对比整个工业体系对常温超导材料的需求来说,实在是太低了。
      
          电力系统里,电线需要金属氢,发电机需要金属氢,储能电池需要金属氢。
      
          交通运输方面,每一辆电动车都需要数量巨大的金属氢。
      
          半导体行业就更不用说了,在技术发展成熟之后,这一定是金属氢的天下。
      
          怎么做到把金属氢的产量提升到与现如今的钢铁产量相当,才是这种材料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吃完了晚饭,两人向办公室方向走去,现在时间紧张,加班是必然的,不过还好,基本上还到不了007的程度,最多也就是997
      
          然而,才刚刚推开办公室的门,办公桌上的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
      
          来电的,居然是艾萨克。
      
          “陈!我们成功了!”
      
          电话刚一接通,那头的艾萨克便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我就知道选择你们没有错!”
      
          “陈!人类的命运,被我们改变了!”
      
          “这是这个地球上第一种常温超导材料!我们成功了!”
      
          (本章完)
      
      




返回目录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首章]  [尾章] 359章/共511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08e4e 大小: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