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滨江警事(51章/1387章)

第四十九章 是个男孩

卓牧闲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六点二十五,姐姐抱着孩子、背着大包小包,坐姐夫徒弟杨大明的摩托车到了。
      
          韩渝很早就认识杨大明,迎上去打了个招呼,赶紧把小外甥抱了过来。
      
          韩宁一下车就急切地问:“你嫂子怎么样,孩子有没有生下来?”
      
          “没呢,张医生说还要一会儿。”
      
          “几点开始疼的?”
      
          “……”
      
          韩渝既不懂这些,也没好意思问,一时间无言以对。
      
          季妈迎上来帮着接过东西,回头看了一眼西屋,无奈地说:“下午一点半开始疼的,不过那会儿疼的没这么厉害。”
      
          “疼了五个小时,这罪受大了。”韩宁也是生过孩子的人,听着弟妹的惨叫感同身受。
      
          季妈很心疼女儿,但又觉得只要是女人都要生孩子,低声道:“都要过这一关,不可能只结婚不养儿。”
      
          下午来了一辆小汽车,现在又来了一辆摩托车,以后谁敢再笑话女儿嫁得不好。
      
          老季打心眼里高兴,冲着西屋喊道:“小红,韩宁来了,坐摩托车来的,又带了好多东西!”
      
          儿子有弟弟帮着带,韩宁不想在外面等,走到井边打了桶水,一边洗手一边交代道:“冬冬,妈妈进去看看你大舅妈,你跟小舅在一起,要听话。”
      
          小冬冬本来就喜欢小舅舅,现在小舅舅做上了公安,比之前更喜欢,搂着韩渝的脖子乖巧地说:“哦。”
      
          老季吸取下午徐三野来时没烟发的教训,下午专门去大队旁边的商店买了两包红梅,给刚停好车的张大明敬上一支:“师傅,从滨江过来开了多长时间?”
      
          “一个小时。”
      
          “摩托车就是快!”
      
          老季羡慕地打量起人家的车,很想再问问买一辆这样的摩托车要多少钱。
      
          如果不是特别贵,将来可以给儿子买一辆。家里要是有摩托车,这新妇就不难找。
      
          张大明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抬头道:“师娘,那我先走了。”
      
          “行,路上开慢点。”
      
          “放心,不会开快的。”
      
          “天都黑了,吃完饭再走呗。”老季急忙挽留。
      
          明天要上班,张大明急着回去,婉拒了他的好意,抽完烟戴上头盔,跟韩渝打了个招呼,骑上摩托车就走了。
      
          韩宁虽然只上过小学,但在海员俱乐部上了好几年班,见过大世面。
      
          知道就这么风尘仆仆地进西屋对产妇和孩子都不好,拿起包先去季家东房换了身干净衣服。
      
          韩渝抱着小外甥站在门口问:“姐,姐夫呢?”
      
          “他今天值班,请不到假,我只能先过来。”
      
          “你连换洗衣裳都带来了。”
      
          “我跟人家调了三天班,跟领导也说了,过几天回去没事。”
      
          她工作那么忙,居然跟人家调班,要在这儿帮着照应三天再回去,这样的姐姐去哪儿找……
      
          季妈再次心生感慨,女儿嫁给韩申算嫁对了。韩家虽然是船上的,但韩家人要比队里的那些邻居好相处。
      
          老季则赶紧去大队小店买糖,小冬冬是大城市的孩子,必须要招待好。
      
          西房里,张医生盯了几个小时早盯累了。
      
          作为一个不知道接过多少次生的赤脚医生,她深知产妇现在最需要家庭的关爱和家人鼓励,韩宁的到来对季小红意义重大,所以很乐意韩宁进来帮忙。
      
          “小红,再坚持一下,孩子生下来就好了。”
      
          “嗯……”
      
          “看把你给疼的,来,我帮你擦擦汗。”
      
          “姐……”
      
          “别说话,用力。”
      
          韩渝在外面哄着小外甥,心里却七上八下。
      
          照理说生男生女都一样,生个女孩将来甚至比男孩贴心。比如姐姐,这个家要是没有她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
      
          可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嫂子如果生个女孩,不但老爸老妈和哥哥会失落,恐怕连季家人都会失落。
      
          并且真要是生个女孩,哥哥嫂嫂将来很可能会跟人家一样躲在船上生二胎。
      
          哥哥又是水上户口,归沿江派出所管,计生干部如果找到所里那就热闹了,恐怕连局领导都会找自己这个亲属谈心……
      
          正胡思乱想,突然发现小外甥在身上乱摸。
      
          “冬冬,做什么。”
      
          “小舅舅,你的枪呢。”
      
          “什么枪?”
      
          “你是警察叔叔,警察叔叔都有枪的!”
      
          小家伙在滨江长生在滨江长大,老家话都不会说,只会说普通话,扑闪着大眼睛,眼神里充满崇拜和期待。
      
          徐三野有枪,指导员也有枪。
      
          老章本来可以配枪,只是嫌麻烦没去局里领。
      
          白龙港派出所的干警都有枪,船上的乘警同样如此。
      
          仔细想想,作为一个公安干警,是不能没枪。
      
          韩渝下意识摸摸空荡荡腰间,敷衍道:“上班的时候带枪,下班的时候不用带。”
      
          小家伙想了想,又仰着小脑袋问:“小舅舅,你怎么不穿警察叔叔的衣服,你的大檐帽呢。”
      
          “制服是上班的时候穿的,下班不用穿。”
      
          “人家为什么穿。”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告诉小舅舅,今天老师都教了什么。”
      
          别的警察叔叔都穿警察的衣服,还有枪。
      
          自己的小舅舅什么都没有,小家伙无比失望。
      
          韩渝头大了,正不知道怎么哄,西房里传来哇哇哇的婴儿啼哭声。
      
          韩渝一阵激动,急忙抱着小家伙跑到窗口:“生了?”
      
          “生了,你嫂子真厉害,生了个男孩!”
      
          “太好了。”
      
          韩渝话音刚落,张医生就在里面喊道:“素香,素香!”
      
          “来了,做什么。”
      
          “赶紧去拿杆秤,我称称你外孙多重。”
      
          “哦,马上!”
      
          季妈缓过神,忙不迭去找秤。
      
          刚从小商队回来的老季,确认女儿生了个大胖小子,笑得合不拢嘴,把一包水果糖递给小冬冬,赶紧去厨房煮鸡蛋。
      
          下午之所以没煮,就是担心会生个女孩。
      
          现在实行计划生育,一家只许生一个,不送糖粥和红鸡蛋不好,送了又会被人家笑话。
      
          现在生的是个男孩,不但要赶紧熬糖粥、煮鸡蛋,而且要多熬点、多煮点!
      
          等了大约二十分钟,张医生把小宝宝抱出来了。
      
          一点点大,脸都是紫色的,不过很可爱,尤其那双小手。
      
          韩渝刚小心翼翼接过,就听见噗一声。
      
          在季妈帮助下解开抱裙一看,赫然发现这么点大的小宝宝,竟拉了一大泡很臭很臭的便便。
      
          肉嘟嘟的双腿拼命的蹬,搞得到处都是。
      
          韩渝没想到侄子一出生就给自己送了份大礼,举着沾有便便的手问:“冬冬,你不是要抱小弟弟么,来啊。”
      
          “臭死了,我不抱。”
      
          小外甥捂着鼻子躲远远的,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用温水帮小宝宝洗干净,换上干净的垫屁股布和抱裙,好不容易收拾好,他又开始哭。
      
          张医生说宝宝肚子饿了,嫂子刚生产又没奶。幸亏姐姐想得周到,专门从滨江带来两包奶粉和一个奶瓶。
      
          用温开水泡了点,他果然咬着奶嘴拼命的吸。
      
          嫂子太累,看了一会儿宝宝,迷迷糊糊睡着了。
      
          张医生交代了一番注意事项,吃了几口饭回家。
      
          姐姐在家照看嫂子娘儿俩,韩渝带着小外甥,提着沉甸甸的大篮子,跟着季妈给队里的邻居挨家挨户送糖粥送红蛋,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多。
      
          张支书过来问要不要去他家借宿,韩渝不想麻烦人家,婉拒了人家的好意。
      
          送走张支书,季爸说起正事。
      
          “孩子不能没名字,韩宁,你爸有没有交代孩子生下来叫什么。”
      
          “没有,要不先取个小名,大名等韩申回来再说。”
      
          “等他回来要等到什么时候,张支书刚才说现在跟以前不一样,孩子生下来就要上户口,没有名字怎么上。”
      
          季妈补充道:“孩子的户口随妈,户口只能在我们大队上。”
      
          这么大事韩宁不敢做主,这时候,房间里传来季小红的声音:“姐,上岸前我就问过韩申,他说按家里的习惯取。”
      
          韩宁起身问:“小红,你醒了?”
      
          “刚醒。”
      
          “肚子饿不饿。”
      
          “不饿,先帮宝宝取名字吧。”
      
          “现在跟我妈生我们的那会儿不一样,再那么取也太随意了。要不你想想,看能不能取个好听点的。”
      
          “没事,就跟你们小时候那么取挺好。”
      
          姐姐是在妈妈在经过江城时生的,所以叫韩宁。
      
          哥哥是在船经过东海时生的,取名韩申。
      
          自己是在山城生的,于是取名韩渝。
      
          韩渝没想到哥哥嫂子居然把这当成了韩家的传统,不禁笑问道:“嫂子,我哥这会儿在哪儿。”
      
          “在玖江等着装货。”
      
          “玖江简称浔,叫韩浔合适吗?”
      
          “哪个寻?”
      
          “三点水加寻找的那个浔。”
      
          “浔挺好听。”
      
          韩渝觉得这名字太敷衍了事,跟笑而不语的姐姐对视了一眼,笑道:“可我们叫韩宁、韩申、韩渝,宝宝如果叫韩浔,会不会乱了辈分。”
      
          这是韩家的事,季爸季妈不好发表意见。他们连字都不识几个,也给不出意见。
      
          韩宁则笑道:“小红,你的孩子,叫什么名你拿主意。”
      
          季小红回头看看躺在怀里呼呼酣睡的宝宝,美滋滋地说:“那就叫韩小浔。”
      
          “好吧,只要你喜欢。”
      
          “韩小浔,听着还行。”
      
          季爸嘿嘿一笑,请韩渝帮着写下名字,接着说起正事。
      
          “韩宁,三儿,有件事差点忘了跟你们说,你爸去年问过我能不能在队里弄块宅基地。小红的户口没迁走,现在又养了儿,都是队里的人。
      
          刚才送糖粥时我问过张支书,张支书说田早就承包到户了,小红那会儿小,没分到田。现在想分田不太可能,但弄块宅基地问题不大。”
      
          父母不可能总呆在船上,岸上不能总没房子。
      
          事实上航运公司的那些老邻居,大多是通过这种方式上岸的。
      
          总之,有宅基地就能盖房子,就能在岸上有个家。
      
          对韩家而言这是大事,韩宁不假思索地说:“能申请到就赶紧申请,现在没钱盖不等于将来没有。”
      
          老季很想让女儿女婿住在身边,笑道:“其实我早看好了地方,过几天跟人家换田,看能不能把前面河边的那块田换过来,到时候再去大队帮小红申请宅基地。”
      
          季妈同样不想让女儿和外孙离开身边,趁热打铁地说:“如果能把房子盖在河边,到时候就能把船开到家,停在自个儿家河边方便。”
      
          ……
      
          PS:很想知道有没有小时候走亲戚,亲戚家住不下,去亲戚的邻居家借宿的。




返回目录

[48]   [49]   [50]   51   [52]   [53]   [54]  

[首章]  [尾章] 51章/共1387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81aba 大小:1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