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人类有史以来历史最牛的理科生讲麻辣近代史 |
第63节日期:2011-03-25 19:41:52
██████人类有史以来历史最牛的理科生讲麻辣近代史36.曾国藩(4)██████ 曾国藩知道,世间没有什么事情能一劳永逸,成功是积累的过程。捶打、淬炼、再捶打、再淬炼,这个过程很长,也很苦,但有一个声音不断提醒曾国藩:这是值得的。越是成大业者,意志力越强,他们的耐力超乎常人之上。说到底,他们吃得苦更多,受的累更大,曾国藩付出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辛苦,压抑了常人无法隐藏的心智,他终于成为了圣贤。 此时曾国藩不只是圣贤,还非常会用人了。他手下有得力战将成百上千,这些部将许多是勇猛骁战的猛将,也有工以心计的幕僚,既有出身贫寒的人,也有出身于世家望族者。这些人打起仗来都如狼似虎,要约束他们,并让他们在战斗中奋勇争先,这是曾国藩统领湘军的重要问题。为了驾驭这些猛似虎狼的下属,曾国藩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方面是以威制军;另一方面就是用残酷竞争的方法使部将用尽心力去打仗取胜,而无旁鹜之心。 具体做法是,曾国藩对军中将领的位置采取递进补缺的方法,正统领亡缺由副统领递补,上一官员被撤则下一级官员递补,使将领个个打仗争先。与此同时,对不合格的将官论战功评比,不合格者撤职。有一次,他的弟弟曾国华因战功不够,也被他当即撤免,使将领们无不心惊胆战。 另外,对于有实才实学之士,曾国藩常常破例提拔,其中与统水师的将领杨载福、彭玉麟最早是从行伍和廪生中提拔出来的,得力干将薛福成是一个落地秀才,这样使用下属,使这些如狼似虎的将领不能在功薄上享福,只有发奋才能保住职位,于是湘军的战斗力更强了。 1861年强大的湘军攻占安庆,曾国荃说:“长毛被赶出安庆后,洪秀全气急败坏,一怒之下革了洪仁⒊掠癯傻闹拔窈途粑弧!? 曾国藩:“看来这洪酋(洪秀全)做事毫无章法,两年前洪仁唇鹆晔被故且唤椴家拢刹还?旌樾闳头馑酰值萌诵牟环K难酃罚ǔ掠癯桑└樾闳魑髡搅⒘瞬簧俟Γ删鸵蛞徽街芫兔饬酥拔窈途粑唬庖焕此悄诓烤陀辛讼酉叮倭?前那场内讧,就可看出发逆不足成大事。人未能灭,先自灭之。” 李鸿章:“免了洪仁统掠癯傻闹拔瘢钚愠傻牡匚痪透怀隽耍樾闳趾ε滤ε蛘停缓冒阉牟肯露挤饬送酢!? 曾国藩:“一针见血!” 曾国荃:“听说洪秀全已封了1000多个王。” 曾国藩:“洪秀全这样做本是为了收买人心,使这些人感恩戴德,死心塌地为他卖命,结果呢,事与愿违。诸王各事互不相让,胜不相贺,败不相救,这一点连洪仁伎闯隼戳耍担骸页夤偬茫谷巳瞬凰夹е医。幌肷俜馔酢!? 赵烈文:“这就叫败亡之象!”的确此时太平军败局已定了,然而形势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安庆之战后,由于清廷的八旗军、绿营兵彻底完了,太平军也屡战屡败,而曾国藩却屡战屡胜,形势变了,摆在他面前的有四条路:1.揭竿而起,推翻大清,然后镇压太平军。2.联合太平军灭清,然后灭太平天国。3.先剿灭李秀成,之后停止镇压太平军,与大清、太平天国三分天下,分庭抗礼。4.原地踏步,效忠大清,镇压太平军。然而他在权衡利弊后暂时选择了第四条。 不久王闿运来找他,说:“大帅,平定发逆只是时间问题,您应借机挥师北上,推翻满清。”曾国藩一言不发,端茶送客,后来收拾桌子的人发现满桌都是曾国藩用手指蘸着茶水写的“妄人”二字。 日期:2011-03-25 19:44:51 曾国藩在咸丰大丧期间纳妾,违制失德,于是大将彭玉麟提刀入曾府,要斩杀给曾国藩做媒的警卫韩正,曾国藩拦住他说:“我有癣疾,每当形势紧张时癣疾就厉害,总攻在即更是日甚一日,再不找个挠痒痒的人连工作都无法进行,所以我纳陈春燕为妾,让她为我挠痒痒。”彭玉麟没说话,拿刀走了。一年后陈春燕去世,曾国藩在挽联中写道“未免有情,对帐冷灯昏,一别竟伤春去了;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何时重见燕归来?”表达了曾国藩真挚的感情,从此曾国藩再没纳妾。 1864年灭太平天国后曾国藩说:“30年前血气方刚,声色犬马,常令我心驰神往,但我求功名,求事业,不能沉湎此间,我痛自苛责,常骂自己是禽兽,是粪土,而使自己警惕。30年后的今天我身为两江总督,处事不能凭一己好恶,我要为金陵百姓恢复一个源远流长、大家喜爱的游乐场所,要为皇上重建一个人文荟萃、河山锦绣的江南名城。芸芸众生、碌碌黔首,有几个能立庙堂,能干大事?我身为金陵之主,怎能不为这千千万万凡夫俗子着想?” 曾国藩灭太平天国后他已威震东南半壁江山,人称“3000里长江上下无一船不挂曾字旗。”曾国藩又一次处在了十字路口。左宗棠给他的信中说:“神所依凭,将在得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将“似”改为“未”,变了意思。曾国藩的学生彭玉麟试探他,在信中写道:“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曾国藩当场把这封信吃进肚子里,一点痕迹不留。曾国藩没有称帝,而是自翦羽翼,消除朝廷对自己的担心。许多学者都从传统忠义观来分析曾国藩要作忠臣,而实际上曾国藩也是人,他也不是没有反心的。他不是没想过要做第二个赵匡胤,但政治军事条件他不具备称帝的能力。政治上他虽镇压了太平军,但他远没能达到与清廷抗衡的地步,军事上虽湘军在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占绝对优势,但冯子材、僧格林沁的军队都在周围虎视眈眈,一旦湘军有反叛端倪,他们就会四面包围。还有湘军内部左宗棠、沈葆桢战功赫赫,对曾国藩多有不满,而朝廷又竭力笼络他们,借以扩大内部矛盾,达到分化湘军的目的。李鸿章虽与曾国藩关系密切,但他对曾国藩并非愚忠,一旦曾国藩起兵,李鸿章只会按兵不动,坐观战局,一有不利,立即会倒戈。对以上情况曾国藩比谁都清楚,尤其他看清自己的弟弟曾国荃,即使起兵侥幸成功,也难保这个心高气傲、凶狠毒辣的曾国荃不会做赵光义,那么曾国藩就是给别人打天下了,因而曾国藩没有造反。姜鸣有句话很经典,“曾国藩有可能当皇帝,不愿当;洪秀全有机会当皇帝,当不了;恭亲王很想当皇帝,没当成。” 此时曾国藩知道,最明智的办法就是让朝廷觉得自己与部下之间矛盾大,没有反叛可能。于是当湘军攻破金陵之后,曾国藩上奏折说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积薪自焚而死,太平军余军已被斩杀净尽。但是,左宗棠得到的情报是洪天贵福已率余部逃到湖州,于是曾国藩又向皇帝上了《攻剿湖郡安吉踞逆迭次苦战情形折》,报告有十余万“贼”借“伪幼主”之名在湖州活动。皇帝接到奏折后,大为不悦,认为曾国藩谎报了军情,于是下谕追查。曾国藩具折申辩,并将奏折抄录一份,送给左宗棠照看。这样做,照常人看来似乎是断交之举,而背后却有着很大的学问。 表面上,左宗棠的奏折是参了曾国藩一本,给了曾国藩一个欺主冒功的罪名,但实际上,左宗棠的奏折处处事实含混不清,使皇帝只能继续追查,而不能根据奏折定曾国藩的罪。曾国藩本是一名文臣,他在复奏中一定能给清廷造成一种湘军内部失和的假相,而又能为自己洗清罪名,表示出并无严重后患的意思。果然,清廷在接到奏折后,认为湘军是起了内哄,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使湘军分化瓦解,殊不知,这正中了曾国藩之下怀。由此清廷对曾国藩放心了。 曾国藩大功告成后众人纷纷写歌功颂德的东西,给他寄来,他把这些东西编成本书,题目叫《米汤大全》。 他的幕僚赵烈文说:“我以后称呼您中堂呢还是叫侯爷?”曾国藩:“只要你别叫我猴子就行。” 曾国藩在成功后非常谨慎,在庆功宴上唱堂会有一处关于司马懿的戏,曾国藩马上叫停了这出戏。因为司马懿篡了孤儿寡母的曹氏政权,而今大清也是孤儿(同治)寡母(慈禧)。 曾国藩的邻居有打铁的,每天响个不停,曾国藩怕朝廷怀疑他打造兵器,于是曾国藩亲自把铁匠劝走了。 1864,曾国藩消灭了对手,他成功了。他是个值得敬佩的人,他最值得敬佩的一点就是在与太平军的长期对峙中从未犯下低级错误,很少头脑发热,急不可耐,将自己的命门暴露在敌人手中——这一点与其说是曾国藩会打仗,倒不如说他具备战争素质——每当危险来临时曾国藩总像一条蛇一样变得更警觉、更缄默,也更冷峻,虽然他有时表现得十分焦躁,但他总是全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尽力使自己像冰一样冷静,像竹子一样坚韧。这样的性格使他与他的军队始终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特质,在这样的对手面前敌人往往会望而怯步,经常性陷入气馁中,无法产生胜利的自信,这就是曾国藩最终成功的原因。 |
第63节_人类有史以来历史最牛的理科生讲麻辣近代史在线阅读_铁血中华俾斯麦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498 t:220-977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fa6be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