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人类有史以来历史最牛的理科生讲麻辣近代史

第95节

日期:2011-06-04 09:45:01
      
        发现了前面的一处错,在此更正,《麻辣近代史》第54篇刘铭传传,有一个自然段不对,原文:“这年年仅28岁的丁汝昌率马队在镇压捻军的战斗中立下汗马功劳,清廷封他为副将(相当于少将),这时刘铭传意识到丁汝昌这个上马能征战、上船能水攻的将才的声誉、威信远远超过自己,受到朝廷赏识的是丁汝昌,而不是刘铭传。于是刘铭传心生嫉妒,1874年朝廷借口国库亏空下了“裁军节约军费”的命令,刘铭传借机上奏解散丁汝昌的马队,剥夺丁汝昌官职,丁汝昌没有任其摆布,也向朝廷上奏,陈述刘铭传企图,但此事被刘铭传得知,增加了他对丁汝昌的怨恨。一天他借与部署同僚共叙友情之际邀请丁汝昌赴宴,借机斩杀。但丁汝昌人缘好,有人将刘铭传这一计划告诉了丁汝昌,丁汝昌没去赴宴,躲过一劫。
      
        1867年身为李鸿章部下的刘铭传率淮军与捻军作战,2月19日刘铭传率军7500击败捻军后,他得知上级调湘军鲍超所部与他一起进兵,他说:“我觉得我军有实力破贼,如果与鲍超所部一起进攻捻军而获胜,因鲍超所部人多,到时他们必居首功。我们不如不等他们来,先出兵,灭贼后也让鲍超他们知道我能打。”于是派一部押送辎重,自率主力追击捻军,追了几里,突闻辎重被劫,大惊,急忙撤退,此时被追的10万捻军调头杀回,在安陆府(湖北钟祥)尹隆河大败刘铭传所部,刘铭传身陷重围,连花翎都被打掉,被誉为淮军良将的总兵唐殿魁在短刀肉搏中受重伤,栽下马后被踩死。在危急关头,湘军鲍超率军猛攻东捻军之背,歼敌万余人,刘铭传这才突围逃走。但战后由于李鸿章的包庇,打了败仗的刘铭传未受处分,反倒是鲍超背了黑锅,挨了处分。本来在剿灭太平军后由于失去了最大敌人,淮军湘军就开始发生矛盾,此战后更使湘军淮军矛盾表面化。”
      
        改为:1867年身为李鸿章部下的刘铭传率淮军与捻军作战,2月19日刘铭传率军7500击败捻军后,他得知上级调湘军鲍超所部与他一起进兵,他说:“我觉得我军有实力破贼,如果与鲍超所部一起进攻捻军而获胜,因鲍超所部人多,到时他们必居首功。我们不如不等他们来,先出兵,灭贼后也让鲍超他们知道我能打。”于是派一部押送辎重,自率主力追击捻军,追了几里,突闻辎重被劫,大惊,急忙撤退,此时被追的10万捻军调头杀回,在安陆府(湖北钟祥)尹隆河大败刘铭传所部,刘铭传身陷重围,连花翎都被打掉,被誉为淮军良将的总兵唐殿魁在短刀肉搏中受重伤,栽下马后被踩死。在危急关头,湘军鲍超率军猛攻东捻军之背,歼敌万余人,刘铭传这才突围逃走。但战后由于李鸿章的包庇,打了败仗的刘铭传未受处分,反倒是鲍超背了黑锅,挨了处分。本来在剿灭太平军后由于失去了最大敌人,淮军湘军就开始发生矛盾,此战后更使湘军淮军矛盾表面化。
      
        鉴于陕甘回民起义愈演愈烈,就在尹隆河之役不久,清廷派左宗棠为陕甘总督并督办陕甘军务,镇压当地的捻军和回民起义。同治八年(1869)十二月,回民起义军杀死左宗棠爱将刘松山,一路南下。慈禧急命李鸿章入陕督办军务。左宗棠唯恐李鸿章抢功,指使手下奏报陕西匪患已经肃清,则李不必西来。李鸿章也不想自讨没趣,因此派刘铭传前往。左宗棠对此也深表不满,不愿刘铭传插手其中。刘铭传自然对左宗棠的阻挠也不满,此时又接到慈禧命令他随时密报左宗棠军情的密旨,因而对左宗棠上奏不实之处予以揭露。左宗棠得知内情,与刘铭传交恶。
      
        刘铭传大概是厌倦了官场中的相互倾轧、尔虞我诈,加上确实有病在身,遂提出休假回乡静养。清廷此时也来了个顺水推舟,使刘铭传的假期从三个月“延长”到13年,直至中法战争爆发。
        有这么一个故事,据陈诗《丁汝廷军门传》记载,由于丁汝昌率马队在镇压捻军的战斗中立下汗马功劳,清廷封他为副将(相当于少将),这时刘铭传意识到丁汝昌这个上马能征战、上船能水攻的将才的声誉、威信远远超过自己,受到朝廷赏识的是丁汝昌,而不是刘铭传。于是刘铭传心生嫉妒,几年后,朝廷借口国库亏空下了“裁军节约军费”的命令,刘铭传借机上奏解散丁汝昌的马队,剥夺丁汝昌官职,丁汝昌没有任其摆布,也向朝廷上奏,陈述刘铭传企图,但此事被刘铭传得知,增加了他对丁汝昌的怨恨。一天他借与部署同僚共叙友情之际邀请丁汝昌赴宴,借机斩杀。但丁汝昌人缘好,有人将刘铭传这一计划告诉了丁汝昌,丁汝昌没去赴宴,躲过一劫,随后逃回家乡。
      
        在这个故事里,刘铭传要杀丁汝昌。尽管未给明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陈诗揭出的这一情节,仍被人很是相信,并在后来的学者和小说家们的笔下广为流传着。甲午战争权威戚其章《<清史稿丁汝昌传>订补》和《甲午战争海军人物传丁汝昌》里对此事完全照搬。陈诗《丁汝廷军门传》没有记载刘铭传要杀丁汝昌的时间,据戚其章推测,时间为1874年。大多数史家据此事说刘铭传嫉贤妒能,那么事实真相如何呢?
      
        根据刘铭传自报的《咨吏部履历》、《宁灵回寨收复陕北防务已松并陈陕北防剿情形折》、李鸿章《各军追贼黄安铭军迎击大胜折》、《查明枪毙任柱情形并铭军保案》、《刘盛藻赴陕接统铭军折》这些资料,可以推测出:1.可排除“捻平”之际或之后刘铭传要杀丁汝昌、而丁汝昌逃归家乡的可能。因为丁汝昌“捻平”之后依然在军中,直到陕西“剿回”期间,仍在刘铭传的驱遣之下。
        2.这些史料告诉我们,刘铭传督办陕西军务期间依然没有发生要杀丁汝昌、而丁汝昌逃归家乡的事情。因为1871年(同治十年)刘铭传请假“开去差事”回乡、将所部交由曹克忠统带,并于年底被参革职,而丁汝昌于一年后的1872年11月(同治十一年九月)仍在军中尽职守于陕西长武,直至1875年(光绪元年)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丁汝昌活跃在铭军的身影。
        3.1874年(同治十三年),刘铭传正在家乡,他的人生轨迹并未与丁汝昌相交,非但没有交集,连切点也没有。
        综上所述,刘铭传要杀丁汝昌之事纯属虚构,刘铭传绝非嫉贤妒能之人。
        这个怪我,当时我相信了甲午战争史头号权威戚其章先生的记载。前几天看了几篇奏折,再一分析,的除了上面的结论,特此更正。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07条记录; 当前95页/共107页   

[首页]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尾页]


第95节_人类有史以来历史最牛的理科生讲麻辣近代史在线阅读_铁血中华俾斯麦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498 t:219-5789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45cf7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