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节
日期:2011-10-28 17:20:43
连载(2081)
秦桧顿时恼羞成怒,这是史无前例的侮辱!这是自从宋朝立国以来百余年间无数首相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奇耻大辱。
宰相礼绝百僚,唐代以前皇帝之下任何官员见到都必须施以跪礼,是真正的位极人臣,达于巅峰。别说是教某个官员做人,就是再出格些也在份内。所以秦桧刚才的话符合身份,可张九成偏偏无视反而讥讽,这让秦桧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很好,他找到了借口,赵构也找到了理由,走正常程序罢免了礼部侍郎大人。
噩梦却刚刚开始,接任的礼部侍郎名叫曾开,这人上任之后没去办公室,直接就来找秦桧了。秦桧察颜观色,再一次抢先开口。这一次他面带微笑,语气舒缓,说:“主上把宰执的位子留给了你。”
直截了当的收卖,开价到了宰执,这是多么肥的封口费啊。秦桧觉得自己很有诚意了。却不料曾开脸板得跟块茶盘似的,问他一句话。你说说,这次宋金议和是什么样的体制。
……秦桧郁闷,这人怎么比张九成还直接。体制,这是问两国之后的名份问题。秦桧想了想,没必要瞒,也瞒不住。
他举了个例子——“就像高丽对我朝一样。”
曾开顿时就怒了,这是当面骗人。高丽对宋朝一向称臣,可两者不接壤,宋朝想控制也没办法,这和金国、南宋的关系有类比吗?稍加一句,曾开之前是在直学士院上班的,学问鼎鼎大名地好,他当场引经据典驳斥秦首相,从古人的正义正理开始上课。
秦桧被气得发抖,老子当年是状元好吧,用得着你来上课?!怒火头上,他回了一句,“侍郎知道古时的事,唯独我秦桧不知道吗!”
被曾开抓个正着,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秦桧被气疯了,急怒攻心再也没法保留下所谓的面具与体统,此人公开声称,这是陛下所决定的,你高尚,可以“自取大名而去”,我秦桧只想成就国家大事而已!
连载(2082)
第二任礼部侍郎迅速被罢免,第三位上任的名叫尹焞。尹侍郎的来头很大,是北宋圣人程颐的入室弟子。大概是赵构们觉得儒道正宗的程圣人门下一定会尊王守法,与皇帝步调一致吧。事实证明,他错得离谱。程圣人纵有千般古板万般讨厌,说不出的不近人情,却从来没有教学生当卖国贼!
尹焞不屑与秦桧说话,他要找的人是皇帝赵构。
尹焞抄录了《礼记曲礼》中的一句寄给赵构——“《礼》曰:父母之仇不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现在金国与陛下有父母之仇、兄弟之仇,你不共戴天了吗,不反兵了吗?反而要议和,这样做你有孝吗,有礼吗?要知道国之大事,无非礼、孝二字!
赵构焦头烂额,体无完肤,他一直以来都以老妈的自由,所谓的“孝”来作挡箭牌,这时根本无从解释,无法掩饰。他能做的只有沉默,然后尽最快迅速罢免尹焞。
一个小小的礼部成了秦桧的梦魇,挥不去绕不开,这让秦桧无奈、懊丧之余感到了问题的关键,他的实力有短板。他得形成一个更大的权力集团才成,像目前这样事出突然,在高层只有敌人没有帮手,简直举步为艰。想到就做,他拟了一份名单,有勾龙如渊、施廷臣、莫将、沈该等亲信,提交给赵构,请立即安插进重要部门。
赵构同意了,下令特事特办,马上实施。
另一边文官集团立即识破了秦桧的意图,单打独斗不敢了,想组团群殴吗?开玩笑,想都别想。这一次由兵部侍郎、权兼吏部尚书张焘带头,合兵部、吏部、刑部、礼部四部之力集体上书反对,秦桧不按干部考勤制度升官,建立私人小集团,他居心叵测破坏制度!
如果这些人升官,我们立即辞职。
赵构呆了,他可以很轻松地任免某一部门的长官,可三省六部中的四部集体辞职是他没法承受的,这会瞬间瘫痪国家大半职能。
这还没完,国家干部基地,馆阁方面也有人站出来发言。胡珵、朱松(这是未来朱圣人他爹)、张扩、凌景夏、常明、范如圭等人联名上书,哪怕前程不要,也要弹劾秦桧。这些人的文字里以范如圭的话最犀利,他单独写了封信给秦桧。
——“……苟非至愚无知,自暴自弃,天夺其魄,心风发狂者,孰肯为此。必且遗臭万世矣!”
以上这些事、这些人大家以为怎样,是不是觉得没什么,只是一些文人之间的口舌之争呗,不见血、不砍头的,有啥大不了?骂得再狠,也不见秦桧掉一根头发,中华得半分好处。
这么想就错了,不夸张地说,上面的这些事迹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就是最、重、要。
因为它涉及“风俗”。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014条记录; 当前842页/共1014页
[首页]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849]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