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节
日期:2012-10-1817:06:38
连载(2499)
花剌子模地域广漠,无法一一细数,但几个要点颁布得非常协调,可以瞬间明白战局的关键。撒麻耳罕作为花剌子模的新国都,地处帝国中央。旧都玉龙杰赤位于它的西北端,八鲁湾在它的东南端,再向东南延伸,即达到了吐蕃。
蒙古军从东方入侵,摩柯末向西方逃去。西方,即是呼罗珊等地,再向西伸展,即是摩柯末病死的无名小岛。
扎阑丁要从这里出发,目的地是旧都玉龙杰赤。那里有庞大的军队、丰裕的物资,是他掌握巨大力量的最直接方法。
但是难度也相当的大,他不仅要穿越重重蒙古军队,更要面对自己的奶奶,那位“世界与信仰之保护者,宇宙之女皇秃儿罕?可敦”。
秃儿罕?可敦坐镇玉龙杰赤,在蒙古军西征之前是儿子摩柯末的心头之患,在蒙古军西征之后变成了成吉思汗的障碍。他派人去劝降,这位宇宙女皇沉默,即不同意也不反对,当蒙古使者离开之后,她瞬间跳了起来,带着摩柯末所有的妻子儿女、金银财宝开始了逃亡。
……知道摩柯末的逃跑基因从哪儿来的了吧。
她逃到了祃桚答而山里的亦剌勒堡中,这里深山老林地势隐密,是西方典型的贵族避难所,一般来说,足以让她躲过危机。
可惜的是,哲别、速不台等人满世界地抓摩柯末,办法用尽一无所获,怒火攻心中突然想起了她。花剌子模不是一国两制嘛,抓不住儿子就去抓他妈。
宇宙女皇和绝大多数花剌子模皇族被生擒,至此摩柯末一脉只剩下了扎阑丁以及他的两个弟弟作为算端的直接继续人。
如此身份,按说只要顺利抵达玉龙杰赤,就可以得到城中所有,可出人意料的是,扎阑丁挨了迎头一棒,几乎死在自家的都城中,不得不再次开始逃亡。
连载(2500)
问题仍然出在内部,玉龙杰赤城内的突厥、康里两族的将军们习惯性骄横,拒不相信摩柯末的死讯,更不接受扎阑丁的继续权。
扎阑丁被迫率领70余骑穿越沙漠,向八鲁湾方向逃亡。事后总结,他唯一的收获是得到了灭里可汗的信任,两人一起逃向帝国的东南方。
城里的将军们如愿以偿了,他们终于摆脱了摩柯末父子的统治,终于让他们所蔑视的“怯懦”血统滚得远远的。之后他们迎来了蒙古军队的攻击,蒙古之王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同时率军兵临城下。
光是察合台、窝阔台所部人数就达到了10万以上,作为长子的术赤更是在征伐花剌子模的战役中迅速壮大了自身,为以后早做打算。
如许重兵,本应迅速结速战斗,像撒麻耳罕城一样,面对毁灭的命运。可是一连7个月,玉龙杰赤居然巍然不动,相反蒙古军队在城下屡遭败迹。
不是城里的突厥、康里诸将神勇,而是城外大王子、二王子的宿怨爆发,没有成吉思汗本人的现场压制,术杰、察合台没有立即翻脸火并,已经是很给未来的大汗窝阔台面子了。
成吉思汗闻迅大怒,令人传令一切听窝阔台的,不从者立斩!玉龙杰赤的命运就此确定,蒙古军几乎是当天就狂攻进城,之后战斗在玉龙杰赤城内的每一条街巷里展开,连妇女儿童都奋勇参战。
花剌子模终于在玉龙杰赤之战中证明了自己的勇气,让后世翻阅史书的人能正视这个曾经一度极致强盛的中亚大国。
这是荣耀,只是代价惨痛。玉龙杰赤的毁灭比之撒麻耳罕更加彻底,它的人口全部消失,除少数儿童、少女、工匠之外,全部被杀,城池被决河灌水,消失在一片汪洋之中。
玉龙杰赤从此在史书中除名。
战后的蒙古军也在这里分裂,令人心寒的歧视让术赤彻底绝望。再留在蒙古军中,再宣称自己的忠诚还有意义吗?他是长子,既得不到诸弟的友爱,更永远无法得到父亲的认同,看之前的命令,全军的主帅是窝阔台,这就是他的地位!
日期:2012-10-1917:10:21
连载(2501)
术赤尽取城中财富,率本部军马向锡尔河北部进发。他一路向北,向遥远的、不可知的地域前进,他要建立自己的国家,哪怕在名义上仍然是蒙古人,可在实质上,他一定要得到自由和尊重。
历史作证,他都做到了。
回到当下,术赤远行,察合台、窝阔台没有阻止,甚至坐视兄长带走玉龙杰赤的全部财物。他们并不是心胸狭窄之人,不止是窝阔台,哪怕是以残暴凶狠著称的察合台也有着他严明的一面,他是蒙古军中威望最高的裁决者,凡有纠纷,由他决断,总是很公正。
可惜的是,术赤的问题与公正无关,血脉的联系是人类最基本最强大的一面,谁让当年发生了那样的事。多年以来,察合台三兄弟一边与长兄拥抱,心里自然生成一奶同胞的温暖,可同时也会狠狠地在心中咒骂,该死的蔑儿乞人!
但是,他们的祖母,所有蒙古人心中的圣母月伦夫人也是蔑儿乞人……也就是说,哪怕没有术赤,没有那次抢劫,他们的身上,他们伟大的父汗身上,也流着蔑儿乞人的血液。
人生的滋味就是这样复杂难明。
术赤远走,察合台、窝阔台回到成吉思汗身边,他们合军一处,沿阿母河向呼罗珊、哥疾宁进发。那是花剌子模最后的一片土地,在那里,准确地说,在八鲁湾附近,蒙古军遭遇了扎阑丁。
八鲁湾在现今的阿富汗喀布尔附近,扎阑丁竭尽一切努力,终于在成吉思汗的大军到来之前积攒下了一些实力。当蒙古军的前锋部队抵达附近的瓦里延堡的时候,他突然出击,消灭了这支部队。成吉思汗闻报,只觉得意兴阑珊,这就算是最后的抵抗了吗?
他懒得派任何一名将军去,而是顾念旧情,让自己的养弟,当年月伦夫人的养子失吉忽突忽率领3万精骑去征讨。
失吉忽突忽是蒙古帝国的大断事官,负责掌管民户分配、审断刑狱、惩治盗贼、察伪施刑,在帝国中位高权重,在最早确立的99个千户那颜中排名第18,享有九罪不罚的特权,是第一等的蒙古贵人。成吉思汗之所以派他出征,完全是蔑视摩柯末家族,想把这最后一击的荣耀赠送给义弟,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娄。
连载(2502)
失吉忽突忽出征,连同他本人在内,都忘了一个事实——他是个民事官,而不是个职业军人。当是时,每一个蒙古人都不觉得这有什么风险,因为自漠北起家以来,蒙古士兵们只要骑上了马,弯弓搭箭之后,就再没有什么敌人能保持着尊严离开。
贪婪到愚蠢,怯懦到变态的摩柯末家族凭什么能例外?蒙古军不必有哪位名将临阵,只需要保持着士兵们正常状态下的战力就足够了。
抱着这种想法,3万蒙古精骑进抵八鲁濠,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等待他们的居然是全军覆灭!这是个让世人震惊到无法相信的战绩,是蒙古起兵以来从所未有的大败,甚至翻阅蒙古战史,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失败。
由扎阑丁所创造,由花剌子模人所缔造。
限于史料的缺失,时至今日没有谁能清楚地知道当时扎阑丁是怎样指挥的,凭的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我们能知道的,只有两点。
第一,八鲁湾很可能并不是全于喀布尔以北喷赤哈尔河谷中的那个八鲁湾,而是喀布尔以南卢加尔可源处的八鲁濠城;
第二,时场上,扎阑丁命令部下下马,把马缰绳拴在腰带上,与蒙古军作战。
关于第一点,不管是哪个八鲁湾都无关本质。蒙古军已经不是当年只熟悉草原作战的部落游骑,多年征战,他们在丘陵、高山、河流、平原、城池等全部地貌都取得过辉煌的胜绩,所以地形不是限制他们战力的因素,而且所有资料都没有显示出他们是中了埋伏。
第二点更像是一个传说,充满了不懂军事的想当然。下马是为什么,是为了节约马力,等待蒙古军战马疲惫,后发制人吗?
马缰绳拴在腰带上,是为了腾出双手,甚至以战马为盾,便于作战吗?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如果下马步战都可以抵挡住蒙古骑兵的冲击,甚至一直等到蒙古骑兵疲惫,那么直接上马力拼不是更简单吗,何必如此费事。
至于以马为盾,或者怕马跑散了,更加是无稽之谈。真要是这样,身为马背民族的蒙古战士还能不加以利用?
所有的一切背后都只有一个真相,那就是扎阑丁、灭里可汗的惊人战力,以及宁死不降奋战到底的斗志,是这些,加上失吉忽突忽非专业低能,造就了这场世界军事史上的唯一性奇迹——蒙古崛起第一代时,成建制覆灭的唯一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失败。
事实上,直至蒙古在中原建国,元朝成立之后,渡海东征日本之前,蒙古军也从没有这样失败过。甚至连日本那次都计算进去,也是败在海啸上,而不是输给了日本军队。
喜欢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请大家收藏网址:(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014条记录; 当前970页/共1014页
[首页] [963]
[964]
[965]
[966]
[967]
[968]
[969]
970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