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万历到永历——明末历史真相 |
第132节日期:2011-05-14 12:34:08
第二十一章南明陆沉: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第一节洪承畴抚平西南 1659年闰3月,由于永历朝廷和李定国逃入了万径人踪灭的边境山区,追剿清军只好放弃了重点进攻,收兵返回昆明。 此后,清廷就是否出兵缅甸捉回永历进行了讨论。由于路途艰险,北方兵将不适应当地气候等原因,罗托、多尼、赵布泰等满州都不愿担此重任,希望早日班师回京休息。 清廷的一惯做法是,打江山由满人来,坐江山由汉人来,或者说满人只有在重大战役才出面,剩下的扫尾工作交由汉军办理,顶多留少量满军以壮声威。 清廷兵部会商的结果体现了这个原则,会商意见是:多尼属下固山额真宜尔德镇守省会昆明,平西王吴三桂为统帅,以汉军和绿营兵为主,会同固山额真卓罗带领的少数满洲兵一道进军缅甸。 6月2日,清廷批准了兵部的意见,命经略洪承畴部署具体进军事宜。 这个政策的总的方针还是继续进食,但是经略洪承畴认为现在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时间,主张先安内,再外剿。他上疏朝廷指出云南地方残破,粮饷、兵力不敷,地方局势动荡,一旦主力部队入缅,云南残留的南明势力可能会乘机反扑。因此建议本年内不出兵缅甸,待明年(1660年)秋收后再进兵,当前的工作重点放在稳定地方,巩固以有的成果上。至于兵力部署,洪承畴建议只留部分精锐满兵由卓罗统领驻扎省城,吴三桂的军队则分驻于迤西永昌、顺宁、云州、景东各要害处所。 此后,清军的重点工作转向强化控制云南,对永历朝廷主要采用政治手段解决,1659年9月,洪承畴奉清朝“皇帝特谕”致书缅甸当局和云南边境土司,要他们主动交出朱由榔、沐天波和李定国。 洪承畴的政策有利于逐步巩固清朝对西南的统治,在此期间,各路清军招降纳叛,忙得不亦乐乎。 当时,南明军队为数尚多,分别退到边境地区。除了李定国、白文选、祁三升等在云南迤西边境地区外;还有贺九义、李承爵、雷朝圣等部在元江府边外;邹自贵、马得鸣等部在顺宁府边外;李如碧在云龙州边外;廖鱼等在澜沧边外;马宝、马惟兴、刘镇国、高启隆等在丽江边外。但是由于明军撤退时没有一个通盘的计划,兵将虽多,却陷入一片混乱当中,指挥系统失灵,且多处于穷荒之地,条年异常艰苦。 永历帝仓皇逃入缅甸,李定国转入滇南边境地区,散处西南各地的南明文官武将实际上失去了领导核心,对前途失去信心,在清军的招降下,多支队伍向清军投降,投降兵员总数大约在3万名以上,其中不少拥有相当多的马匹、器械,能征惯战的将领也不乏其人,如马惟兴、马宝、杨武、祁三升等人都先后降清。1659年7月,吴三桂奏请朝廷批准,把投降明军分作十营,以马宝等人为十营总兵。 四川方面在清军的政治和军事攻势下,也很快放下了武器。1659年闰3月间,明庆阳王冯双礼率军进入四川建昌,部将狄三品等叛变,活捉冯双礼向清方投降。7月清军由保宁发起进攻,军事行动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四川明军不是弃城而逃,就是纳土投降。清军先后收取灌县、绵竹、什邡、汉州、简州等地,26日进抵“满城荆棘”的省会成都。9月,清川陕总督李国英奏报:招降杨国明、武国用、杜学,各州县皆缴印投降,10月四川巡抚高民瞻奏报:郝成裔、陈建等献土投诚,文武官八十员各缴印劄来归,川南底定。 部队众多实力弱小,是明军无法抗拒清兵,进而纷纷投降的原因。我们不知道,明军在撤退途中像蒲公英一样四散解体的原因是李定国无法控制军队,还是为了出于游击的需要实施的化整为零。 不战自溃和避实击虚这两个载然不同的词语在现实场面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实际情况是明军四散逃窜了,李定国失去了领导权,他本人只拥有一支为数不多的嫡系部队,和其他散处在各地的将领没有太大区别,主力和统帅这样的字眼与他无关了。 分散以后的大多数明军并没有进行顽强的抵抗意志,李自成、张献忠时代精彩的运动战和游击战没有再次出现,无论是大顺军余部还是张献忠余部都失去了流动性,投降的思潮就像瘟疫一样蔓延,以至于李定国也感受到了它的威胁,他不得不防范随从文官武将的变节。 |
第132节_从万历到永历——明末历史真相在线阅读_山高月阔2010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223 t:212-10783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0a807 大小:4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