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万历到永历——明末历史真相

第41节


      日期:2010-04-10 20:32:45
      
        第二章宁远兵变
        袁崇焕到达辽东以后,立刻就发现了一个新变化——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这种情况与上层的斗争不无关系。
        媳妇受了委屈就不给孩子喂奶,长官们受到处分就不管士兵的死活,辽东的士兵都成了没娘有孩子,吃喝拉撒没人过问。
        明军与后金兵对于打仗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后金兵来讲,要想有钱就得打仗,对于明军来讲,要想打仗就得先给钱。
        态度决定一切,钱决定态度。
        此刻的明军正在经历着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人活着,钱没了”,态度当然也就好不了。
      
        崇祯元年七月二十五日,“态度不好”的士兵在一帮中下级军官的鼓动下发动了兵变,哗变的官兵冲入官署衙门,将辽东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等人捆绑起来,囚禁在谯楼上。
        士兵们对毕自肃拳打脚踢,暴揍一顿,索要“人生真谛”。
        毕自肃被士兵们重点关照的原因不仅仅因为他是“一把手”,更倒霉的是他的哥哥毕自严是大明朝的财政总监——户部尚书。
        哗变的士兵认为老毕兄弟俩一个管着辽东的银库,一个拿着着国库的金钥匙,理所当然要找毕自肃要钱,在他们看来,如果老毕弄不来银子,那谁别想弄到银子了。
        然而士兵们没有想到,毕自肃一时半会还真弄不来银子,他到巡抚任上时间不长,经年的战争早把辽东银库掏干,国家财政也是紧紧巴巴,全国都勒着裤带过日子,此刻崇祯和朝臣们也在为钱的事情发愁,毕自严虽然有管钱的权力,但是没有花钱的权力,就算他能想办法弄到钱,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然而情绪激动的士兵可管不了这么多,拿不到银子,他们就拿毕自肃出气,可怜的毕自肃斯文扫地,毫无尊严,被打得满脸是血,伤势严重。
      
        好在兵备副使郭广及时赶到,他设法筹措了五万两银子,发给士兵,趁士兵忙着分钱的时候,郭广等人救出了毕自肃。
        毕自肃曾经参加过宁锦战役,作为副使协助袁崇焕守卫宁远,崇祯元年,在辞旧迎新的浪潮中,他被翻腾了出来,出任辽东巡抚。新官上任三把火,毕自肃还没来得及点自己的火,早有人四处煽风点火,并将怒火烧到他身。
        儿子打老子,错在老子。因为子不肖,父之过。毕自肃虽然是受害者,但还得向朝廷的士兵们承认错误。他内心受到的创伤要远远超过肉体,作为一个文人,尊严大于一切,有士可杀不可辱的志向,既然己经“辱”了,自然也就“可杀”了,于是他跑到中左所,上吊自杀。
        八月份,袁崇焕赶到宁远,对兵变进行缮后,处理相关责任人员。
        由于这次变兵的规模很大,四川和湖广兵带头,各营纷纷参与,虽然己经恢复了秩序,但是形势仍然不稳定,不少“疑能者”潜伏在军中,观望形势,随时准备见机行事,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激起更大的麻烦,因此必须十分谨慎。
        袁崇焕和郭广等人商议以后,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采取了依靠群众斗群众的策略。应该说这个策略还是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是明智的。
      
        袁崇焕将“系铃人”杨正朝,张思顺找来,宣布宽宥了他们的罪过,但是他们必须负责“解铃”,供出兵变的骨干人员名单并协助擒拿,杨、张二人为了活命,同意了这个交易。
        很快,兵变骨干分子田汝栋、舒朝兰、徐子明、罗胜等十五人被捕并斩首示众,伍应元等六人逃逸。
        为了防止士兵惊变,打完了还要摸两下。袁崇焕发布告示,宣布只杀这几个罪魁祸首,其余不再追究,以此进行安抚。
        子不肖,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兵不驯,将之混。
        士兵发生这么大面积的变乱,带兵的将领难辞其咎。
        经调查了解,当士兵在广武营聚集,歃血为盟,酝酿闹事的时候,参将彭簪古和中军吴国琦明明知道情况,却采取放纵的态度,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加以制止(这也可以看出这次兵变的原因并不单纯),尤其是中军吴国琦,负有保护巡抚的责任却没有尽到职责,罪在不赦。
      
        袁崇焕对有关将领进行了惩处:吴国琦被斩首,彭簪古受到批评,等候进一步的处分。都司王家揖、左良玉、杨文朝、李国辅等四人被黜免(左良玉后来复出并在镇压民变的战争中崛起为风云人物)。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推官苏涵淳、通判张世荣虽然是兵变的受害者,但是前者被认为是一个酷吏,后者被认为是一个贪官,对兵变的发生负有一定责任,也受到了批评和降职的处分。
        宁远十三营部队中,只有祖大乐属下的一营基本没有参加兵变,袁崇焕予以嘉奖。
        由于措施得当,奖惩分明,各营士兵很快就平静下来,袁崇焕成功地化解了一次危机。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就在几年前,同样是在宁远,袁崇焕因为一点小事未经请示手刃杜应魁,差点激起兵变,经过几年的宦海沉浮,袁崇焕己经不是当年那个莽撞的“吴下阿蒙”了,不仅外在的职务上高了许多,内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更加富有谋略,工于心计了。
      
      
      日期:2010-04-11 11:43:56
      
        第三章两只苍蝇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和袁崇焕“姹紫嫣红”的盛况相反,袁崇焕昔日在辽东的对手“落英缤纷”,一片萧杀。
      
        袁崇焕的对手主要是王之臣和满桂。
        满桂和袁崇焕原来同属于孙承宗的阵营,并曾经共同守卫宁远,但是由于两人都自视甚高,工作中关系并不和谐,袁崇焕觉得自己官高,满桂认为自己功大,谁也不服谁。
        孙承宗走了以后,两人失去了和解的理由,关系由满拧发展到死磕,宁远战役后,升任巡抚的袁崇焕执意要将满桂逐出辽东。
        接替孙承宗任督师的王之臣袒护满桂,坚持要留下满桂,并因此和袁崇焕产生了激烈的矛盾,为了防止重演经抚不和的惨痛经历,天启将王之臣调任兵部,但却将满桂留在了山海关。
        宁锦战役中,满桂居功至伟,战后不久,天启废弃了袁崇焕,重新任用王之臣督师辽东,王之臣重用满桂,让他驻守宁远。
      
        没过多久,形势来了惊天个大逆转,崇祯继位以后,将王之臣打入阉党治罪,重新启用袁崇焕,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要想整死满桂就像捏死一只臭虫一样容易。满桂如果还想多活几年,就必须离开辽东,因此他很明智地到大同任总兵去了。
        满桂战功卓著,威望很高,在驻宁远部队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宁远兵变发生在袁崇焕前往辽东赴任的路上,原因似乎并不单纯。
        宁远兵变也为袁崇焕进行整顿提供了契机,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调整,趁辽东巡抚毕自肃因士兵哗变自杀的机会,袁崇焕建议取消了辽东巡抚的建制;不久后又趁登莱巡抚孙国祯被免职的机会,建议取消了登莱巡抚的建制。
        这样袁崇焕的地位不仅“唯我独尊”,而且“一枝独秀”,在辽东无一人能与他相抗衡。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在武将人选上,袁崇焕的思路是启用信得过的老部下:
      
        赵率教不久前被调任蓟镇总兵,此时又被召回,与现任山海关内总兵麻登云对调,并加官一级,挂平辽将军印。
        祖大寿加都督同知,挂征辽前锋印,辖镇诸路,原先关外总兵朱梅与祖大寿二人各辖宁远、锦州,现合并属于祖大寿,解除朱梅职务。
        何可纲以都督佥事仍署中军事,代朱梅守宁远。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32条记录; 当前41页/共132页   

[首页]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尾页]


第41节_从万历到永历——明末历史真相在线阅读_山高月阔2010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106 t:219-728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cdf27 大小:6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