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他改变了大宋历史 |
第43章完颜宗望派的北上请完颜宗翰的八个人,每人三匹马,几乎昼夜不停向北进,中途曾经受到老百姓的游击队袭击,只有两个人到达完颜宗翰的军队里。完颜宗翰的西路军在完颜宗望的请求援兵的士兵到来前,已经离开了太原。他给太原的围城金兵部队留下了三万金兵。又在大宋的投降部队里凑齐三万挑选的士兵。如果不是战马困难可能还要多多挑选一些投降的士兵组成更多的部队。
他们也是按照避开城市,尽快南下,到达大宋京城开封,与完颜宗望一起攻破大宋京城为目的。他完全同意完颜宗望的看法,打下了开封,就比打下其他城市对金国利益大得多。接到完颜宗望的信,他速度加快了。 在御驾亲征办公室,小赵皇帝认为是太冷清了,把吴革找来,要他再找两个秘书。再安排一些人设置一个参谋科,由吴革亲自管理。再设置一个新战法研究局。 另外通知李纲和吴革一起去看战俘的安置情况。 金兵的俘虏,关在外城的军营。小赵皇帝与李纲吴革一起去看他们的安置情况。 外城的军营,是一排排瓦房,金兵的俘虏住在里面,烧着木炭,大家围坐在火盆。因为半夜打的金兵,他们逃离金兵的帐篷,许多人的衣服十分单薄。虽然有火烤,但还是有许多俘虏兵冷得在发抖。 小赵皇帝看到这个情况,同情心立刻升起来。马上通知物资供应科,金兵的俘虏,生活开支的待遇,按我们的士兵一样。现在由于金兵的服装被我们放火已经烧毁。每人按新兵发被盖一床,发新衣服,新棉衣。 小赵皇帝对李纲吴革说:“北方的民族,把我们汉族抓住,都是当奴隶对待。待遇很不好。我们是文明的民族,我们不能学他们对付我们的办法。我们对他们,就像对待我们自己的士兵一样,才能体现我们文明民族与他们的不同。” 小赵皇帝又说:“这一批俘虏兵,我们现在还不能作为我们自己的兵。但处理得好,他们可以成为我们的财富。如果我们消灭了侵略我国的金兵,金国的主力就没有了,统一金国就提上议事日程。我们要统一金国,需要大量翻译人员。我们还要用女真人去做工作,消除他们的民族对抗情绪。到时候,这样的人就不好找。即使他们有会说汉语的人,也不一定与我们一条心。我们如果现在就开始培养这样的人才,到时候,就是宝贝。即使我们不统一金国,这些金兵都是久经考验的战士,处理得好,就是我们大宋冲锋陷阵的尖兵。” 小赵皇帝看了看李纲说:“我们怎样来训练这些金兵呢?朕看由李爱卿负责组织,先我们要他们知道,金国与大宋本来是友好国家,是金国破坏了这种友好,开始了对大宋的侵犯。现在被大宋打败,是必然的。许多士兵被大宋的武器杀害,责任不在大宋,责任在金国的统治者,责任在金国的皇帝。要讲事实摆道理。北方的民族抓住大宋老百姓做奴隶,我们大宋对他们平等相待。先把他们与我们大宋的抵抗思想消除掉。” “在完成了第一步后,我们就要他们学汉族的话,识汉族的字,学汉族的法律。参观我们汉族老百姓的生活。要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归顺我们大宋,他们本人,还有他们的亲属就可以享受大宋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这些工作,可以抽调太学院的太学生来搞,由李爱卿组织就行了。” “另外,金兵里面的军官,我们要把他们与士兵分开。生活待遇比士兵要高一些。分开他们这样有利于教育金兵的士兵。我们要派我们京城保卫战总指挥部的新战法研究局的人员,对金兵军队的军官分别进行询问。对金兵军队的组织方式,金兵打仗的战略战术进行询问,做好记录。知己知彼,对金兵我们不知道,就不好打仗。还有,他们的好方法,我们要学习。首先要知道金兵的情况。这个工作,由吴将军去组织。” 金兵有许多伤员,金兵的伤员比大宋的伤员要多,所受的伤也更加重。 他们到医院去看了金兵的伤员,告诫医生护士对金兵的伤员也一定要像对待大宋伤兵一样看待。 看望了金兵的俘虏伤兵。小赵皇帝回到皇宫,与皇后一起共进午膳。 吃完午饭,小赵皇帝想到京城的街道看一看,带着李德全王文和侍卫,仍然穿着书生服装,一路慢行。城里的汴河里,有许多木船。汴河上有一座石桥,其景色,就是清明上河图画的地方。只不过现在是冬天,没有清明时节的美妙景色。近九百年的差异,在当时世界最先进发达的城市游玩,小赵皇帝逛街的心情更好。加之被金兵抓去做俘虏的可能在减少,小赵的精神压力更少。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是美妙的。只是现在在战争时期,四周的城门被自己下令关闭了。关键是城内老百姓的感觉,战争威胁的时候,老百姓是十分害怕的。现在金兵东路军已经被消灭,打了胜仗后,老百姓的感觉就要好得多。如果不是封锁了城门,在往年,要在正月十五赏花灯,烧火龙。正月十五的京城开封,不知有多热闹。即使封锁了城门,老百姓还是面露喜悦,街上的铺子是全部在营业。勾栏的门前,大红灯笼高高挂起,还有一些姑娘在拉客。勾栏的文艺宣传队,被一些街道请去唱歌跳舞。这些妓女看来是改行了。往往看到舞台上正热火朝天的演出,围观的市民很多。现在还是战争时期,如果不打仗,又不知多热闹? 小赵看见一个书生,戴着一幅近视眼镜。这个时候已经有眼镜了吗? 小赵皇帝问李德全和王文:“我们市场上有眼镜卖吗?” 李德全王文很稀奇皇帝会问这个问题。小赵皇帝心里想的什么呢?他已经由眼镜,想到了望远镜。 “有!” “好!我想要买眼镜看一看。” 李德全王文都奇怪皇帝要买眼镜。你又不是老年人,没有老光,需要买老光眼镜。你又不是近视眼,需要买近视眼镜。可是,人家是皇帝,忽然对一个事情感兴趣,当宦官的,没有权利批评皇帝。要看就看吧,他们把小赵皇帝带到卖眼镜的铺子。 在城内汴河旁边街道的一个铺子,找到了卖眼镜的商店。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哪个时候,都爱蓄胡子,他的下巴已经是一片黑色的胡须飘飘。见有人进入自己的商店。就说,客官,需要眼镜吗? 小赵皇帝说:“你的镜片是自己磨的吗?我需要一些镜片,你这里有吗?” 店老板说:“我这里的眼镜都是从别处进来的。” “我们京城开封有制眼镜的地方吗?” “有!有!有!” “能不能告诉我,什么地方吗?” “可以!可以!小二,你给客官带一下路,到东都眼镜厂。” 小赵皇帝认为自己的问话,已经有些过分了。人家在卖眼镜,愿意告诉你生产眼镜的地方吗?这个人不但告诉了自己的地方,还要小二带路。可见大宋时候的民风的淳朴。 当然大宋时候的民风比现代淳朴多了。其实他不知道,这个店老板那一天也去看皇帝到南城去迎接种师道的勤王军队,对小赵皇帝已经认识了,现在自己面前的正是与小赵皇帝一模一样的年轻人。如果进自己商店的年轻人,就是当今皇上,自己是多么荣耀。当今皇上打败了城外的金兵,更是全城老百姓的再生父母一样,自己派人带路是应该的。 小赵皇帝与小二一起,走了两条街,到了一个门面宽敞的眼镜店。比起刚才的眼镜店,店面更大,眼镜的品种更多。带路的店小二,轻轻地对店里的掌柜说着话。掌柜把小赵皇帝认真地看了几眼,忙面带笑容,说:“客官,你要眼镜镜片啊,有!有!有!后面的作坊有还有没有装眼镜架子的镜片,请到后堂看货。” 掌柜亲自带着小赵皇帝到后堂。到了后堂,掌柜忙呼“上茶,上好茶!” 小赵皇帝见茶上了来,就要喝。李德全忙说:“公子,还有点烫,小人试一试。”说完,用茶碗的盖子,倒了一点茶喝了。稍等了一下,见没有问题。才说:“公子请用茶!” 掌柜对小赵皇帝说:“我们的眼镜都是用水晶磨制的,所以价格比较贵。再加上要上镜框,有铜做的,有银子做的,还有黄金做的。不同的材料就有不同的价格。客官要镜片,没有镜框当然比眼镜要便宜。” 小赵皇帝问:“你们有没有玻璃做的眼镜呢?” 掌柜说:“玻璃的镜片,只有胡人在做。他们要从很远的地方搬来,价格仅仅比我们水晶镜片便宜一点点。” 掌柜问:“客官,你要老光的镜片呢,还是近视的镜片呢?” “你们老光的镜片有几个规格,近视的镜片有几个规格?” “我们现在老光镜片、近视镜片,都各有五个规格。还有近视度数特别大的,我们就要定做了。” “好!老光的近视的各个规格,都给我拿一对,一共十对。” “客官你买得多,对人家要六两银子一个,我们特别便宜一点,要五两银子一对。” 那个时候一般的三口之家人家五两银子,节约到吃饭,可以吃一年了。可见眼镜价格的昂贵了。 掌柜清找齐了镜片,点了镜片的数,包好镜片。李德全付了银子,小赵皇帝起身,掌柜连叫下次再来,慢走。 小赵皇帝买到镜片,就没有心情逛街了,忙回皇宫。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军队演习 小赵皇帝回到皇宫,忙到后花园。 |
第43章_他改变了大宋历史在线阅读_文王后代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761 t:218-953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5f278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