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都市小说 > 态度决定一切

第8章

一般人的想法似乎只有离职一条路。然而,改变工作还不如改变自己。本身改变,工作也会产生变化。原以为已经到了极限的工作往往能变成很好的机会。
      
      在一次鼓舞营销人员士气的集会上,一个青年这样问道:
      
      “我赞成‘积极思考’,相信‘态度决定一切’,可是我的工作既低级又无聊,我该怎么办呢?”
      
      我这样回答说:“也许你能从刚才被你贬低的工作中抓到一生中最好的机会。不要轻视自己从事的工作,也不要轻易就想离职,如能真正改变你自己,或许能成为公司重要骨干之一。请你改造自我。这样就能把你所说的‘低级无聊的工作’变成有趣的职业。请你具体想一想公司把你看成什么样的人物,如果公司认为你不能胜任这项工作,是绝不会让你在职的。公司是很会看人的,事实上,公司也许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请你积极地去喜欢自己的工作,这样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对工作感到满意。你很快就会获得升职的机会。”
      
      很明显,他对自己缺乏信心。于是我告诉他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做什么事,所幸的是,他心中已有目标,只是思考得不够完善,同时过于消极而已。
      
      他说:“说实在的,我并不是个充满干劲的人。也不清楚上司对我有什么样的看法。”
      
      我这样建议他说:“你的上司一定认为你有潜在的社交才能,是一个积极的人。你知道‘假设法则’吗?每次我都和人们谈及这个法则。”
      
      他摇头说:“不,这是第一次听到。”
      
      于是我向他说明:“假设法则”是很实用的心理法则。希望有所变化的人运用这个法则就能完全改变自己。
      
      首先提出这个法则的是被称为美国心理学之父的威廉·詹姆斯。这个法则的内容就是对自己或对工作不满的人,首先要把自己想象成理想中的自己,拥有极好的工作机会。再假定现在自己和工作就和想象的一样,再采取行动。如果耐心地进行这种自我改造,就能发挥个性中本就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使自己和工作完全按照理想的样子发生改变。
      
      我知道很多想要改变的人,都运用这个“假设法则”获得了成功,所以我说我相信这个法则的效力。
      
      谈到如何说服那些缺乏活力、没有干劲的人去假设自己积极采取行动时,他充满兴趣地倾听着。我告诉他那些人后来都树立了积极的态度,也有些内向怕羞的人,努力做出具有社交性格的外向行动后,真的变成那种性格的实例。
      
      他好像确实明白我所说的话。更好的是,他并没有勉强自己。
      
      他并不是第二天早晨就装出充满干劲和快乐的样子,兴致勃勃去公司上班。只是真诚地关心自己的工作和同事,特别是随处可见的怕羞的人。不但主动和他们谈话,也多方鼓励意志消沉的人。然而比任何事情更重要的是,他已慢慢从过去的不满中脱身出来,试着以积极而富有社交手腕的新面貌行动,后来他的性格果真得到了改变。在他的公司举办的全国大会演讲时,我们又见了一次面,他告诉我,他已升任公司董事。经过自我改造,他正逐步走向原以为遥不可及的目标。
      
      “既然能飞,何不高飞”
      
      不能发挥应有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人比比皆是,这是很可悲的。这些人毫无兴趣地做着毫无意义的事。
      
      著名的作家杰姆斯·M·巴里这样贴切地写道:
      
      “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欣慰的是,几乎没有人会真的跌到谷底。最可悲的是明明有能力飞,但很少有人飞到高处。”
      
      如果换个说法,就是说我们自己主动成为了平庸的牺牲品。原来可以不平凡地度过一生,却自己甘愿做个凡夫俗子。
      
      何以空有才能却无法有一番作为呢?似乎可以举出很多答案,然而一言以蔽之,主要是因为不能全力以赴地工作和尝试。
      
      这个世界对竭尽所能的人报以的是阳光大道,对只出一半力气的人给予的是弯曲小径,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我所知道的实现梦想的人都有某种共同的性格。可以说毫无例外,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目标。他们正确地把握自己的目标,以坚定的意志,不屈不挠地向目标迈进。人人都有火一般的愿望,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丧失斗志。最终实现宏伟目标的人,无论在任何苛刻的条件下也绝不会放弃。
      
      他们具备了所有有益的能力,而最大的优点是他们都拥有信念。平时他们绝不怀疑,也绝不会有消极思想,我所认识的达到目标的人,都是因积极思考而获得很大的成就。
      
      看穿所谓“不可能”的谎言
      
      芝加哥市区随处可见标着拉布罗夫名称的大厦。亚瑟·拉布罗夫是世界级的不动产商人,他的庞大事业的里程碑便是建造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大街。他把购物中心注入了新生命而广受注目。他的长青广场,是使旧市区的自由企业复活的华丽购物中心。
      
      他同时又是美术品收藏家,也是为了人类的幸福,把自己的财富捐献出去的慈善家。他在并不富有的家庭出身,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攀上了顶尖地位。他卖过报纸、擦过皮鞋,也曾在五大湖的货船上当过厨子的帮工。
      
      他虽然贫穷,却怀着梦想与人生目标,积极工作。在成功者必备的条件之外,他还有着绝不放弃的强烈意志、对生命的热情、聪明的头脑以及凡达到目标的人都具备的积极态度。他具有成功者的资质。
      
      另一位芝加哥出身的著名成功人士是W·克勒蒙特·史东。他是属于古典的《赫雷萧·亚尔嘉成功谈》故事里的主角型人物,他早年的生活非常贫困,在南塞德卖报生涯中开始他的创业,据说他目前拥有3亿美元以上的财富。
      
      他也是博爱主义者,希望每个人都能发挥潜能,一生都奉献给启蒙活动。
      
      他在自己办的杂志《成功》中谈到:“不必理睬向你说不可能这些悲观字眼的人。”然后提出好的方法来证明“那种事不可能”乃是谎言。以下就是他的建议。
      
      “有数百万人在他们的人生中拥有能力却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这是为什么呢?
      
      “听到别人对他说‘那种事是不可能的’,他自己就相信了。并且未曾学习和应用‘积极思考’来振奋自己。如果他们能有意识地树立积极的态度,周围纵然满是荆棘,也能在不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况下,达到所有目标。
      
      “他们如果采取下列行动,就必能实现一生的最高目标,解决最困难的问题:
      
      第一、对自己读到、听到、看到、想到以及经验的事物,加以剖析,有所领悟并灵活运用。
      
      第二、设定极高的理想目标并写成文章。然后每天利用3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就该目标学习、思考、拟订计划。这样重复多次以后,潜意识中将会显现所要的答案。”
      
      “愿望”能冲破“不可能”的铜墙铁壁
      
      我的老友约翰·W·格尔布勒斯,在俄亥俄州哥伦布近郊有座4400英亩的达比檀农庄,我常常到那里过夜。
      
      约翰是改造市区中心街与沿河地区,在全世界建造庞大市政设施的先驱者。尤其在香港梅富地区的建设更是名闻遐迩,他也是匹兹堡海盗球队的老板。
      
      他出生在俄亥俄州蒙特·斯塔林郊外,一个只有20英亩土地的贫穷农民家庭。正如以前的美国儿童一样,他也是走路上学。他待人亲切,即使功成名就之后,也依然虚怀若谷。就因为他有这样谦虚的人品,而且头脑清晰,所以才能战胜贫穷成为社会地位极高的人物。
      
      乡下的穷少年如今成为各国总统及伊莉莎白女皇的朋友。从达比檀农场内的私人机场起飞的私人飞机,载着他飞越那块他父亲流汗工作维持一家生计的土地,也就是他成长的满布石块的20英亩农田。
      
      这奇迹般的成功是如何实现的呢?
      
      有人问约翰·W·格尔布勒斯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他回答说,主要是因为怀有想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其次是虚心和诚实的性格,以及喜爱他人。
      
      今天,人们争先恐后向他表示敬意,并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因为他有值得敬爱的谦逊人品以及非比寻常的能力。
      
      他也和本书已经介绍过或将要介绍的许多成功者一样,具有积极的态度,他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
      
      人生正像母亲的鼓励“你能行”
      
      要想达到目标,需要有强烈的愿望和必胜的信念,同时还要有振奋的精神。
      
      就在我撰写本章时,我的老友也是工作伙伴亚伯拉罕·史培克塔来到我的办公室。他是个能干的公证会计师,在这个领域中具有领导地位。多年来是我最好的协商议事的对象,我们一起工作,我认为他就是一名成功者。
      
      我问他:“亚伯拉罕,能不能告诉我,你成功的原因?”
      
      他这样回答:“我出生于布隆克斯,在贫穷的家庭中成长。虽然不能说是赤贫,这是以后的感觉,当时只认为自己是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的孩子。”
      
      他略微犹豫一下说:“我只是不想再贫穷下去而已。”
      
      不知道有多少美国人像亚伯拉罕·史培克塔一样,受到贫穷的刺激而奋发。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另外,亚伯拉罕·林肯也相当贫穷。美国人是不喜欢贫穷的。据说林肯的母亲经常对儿子说:“亚伯拉罕,你要成为伟大的人。”
      
      我本身也出生于寒微之家。贫穷虽然是不利的条件,但也成为使美国人奋起的一大原因。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23条记录; 当前8页/共23页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尾页]


第8章_态度决定一切在线阅读_卓越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96 t:219-6718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e463d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