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拿破仑时代

第3章


      
      车和马拖的公共车辆,一切都安详而舒适。1880 年科隆大教堂的落成使安静
      的科隆城整整热闹了好一阵子。落成典礼那天,小阿登纳和他父亲一起去看
      游行。当时他们站在火车总站附近一个好友家的阳台上。游行的人群过去之
      后,威廉一世皇帝乘着华丽的四轮轻马车,就紧挨在他们面前驶过,尾随其
      后的是一大批穿着制服的德意志帝国的达官显贵,个个衣着华丽。小阿登纳
      一直目送这支浩大的队伍绝尘而去,兴奋不已。
      入夜,科隆大教堂灯火辉煌,和天上的星星相互辉映,记忆中的这一天
      是小阿登纳最美好的节日。那时,他刚满4 岁。
      物价在飞涨,政府的津贴却一直没有增加。随着孩子的增多、长大,必
      要的支出越来越多,阿登纳一家的生活也日渐拮据。孩子们都学会了抑制某
      种愿望。小阿登纳到了七八岁时,非常向往能够得到一把细工锯,这样他就
      可以做一些想做的东西。但他却忍着没有向父母开口。圣诞节到了,他期待、
      盼望、甚至做梦,但礼物桌上却没有送给他的细工锯。他沮丧极
      了。后来,母亲终于知道了儿子的希望,她一点一点省出钱来,悄悄去
      买了一把,放在衣橱的枕套下。小阿登纳欣喜地发现了它,他小心翼翼地把
      它收起来。直到中学毕业,这把细工锯一直伴随着他。
      尽管家里生活不富裕,但小阿登纳的童年无疑是幸福的。在科隆的家里,
      他们有一块小园地,小阿登纳可以自己栽种植物。后来培植花草成了他终生
      的爱好。那时候他不断地进行试验,想培育出新品种。例如,他想把犊牛儿
      与蝴蝶梅杂交,但没有成功。父亲劝慰他说:“孩子,可不能跟上帝作对啊!”
      于是他放弃了这种努力。在他十一二岁时,老康纳德把家迁到了沙芬街的一
      所公寓里,小阿登纳失去了园子,深感悲伤,但他很快就想办法弄到一些盆
      子和木箱,在阳台上继续栽培他的花草。
      那时阿登纳的父母经常带着孩子们去乡下度假。在波恩近郊莱森尼希的
      一个幽静的小村子里,有父亲年轻时的一位好友,后者是教会职员,但开了
      一家旅店。阿登纳一家就住在那旅店里。阿登纳热爱这儿的一切。每次到莱
      森尼希,他总去看教堂仓库顶上的那一对猫头鹰。它们在仓库顶上筑了窝巢,
      总从一个圆形的窗口里飞进飞出,他常常看到它们在黎明时分飞出去觅食,
      他喜欢这大鸟振翅高飞的样子。
      有幸保存的阿登纳少年时的一张照片是在乡间拍的。照片上的五个孩子
      都藏在一个草垛的后面,只露出头部。其他四名少年皆顽皮地露齿而笑,阿
      登纳却一本正经,表情严肃,但是他的左手却伸在草垛上面,向着镜头挥动,
      使人很容易将他分辨出来。这张照片显现出日后阿登纳的典型性格:故意表
      现出矜持和超然,而又自得其乐。
      不过,儿时的阿登纳还是异常天真的。有个星期天,母亲为他穿上了一
      件天蓝色的新上装,带上白袖头,脚上还穿了一双翻口长统靴,然后带着他
      一块去做弥撒。他自己感到神气极了。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对年轻夫妇。
      女的对她丈夫说:“看,巴杜尔英街最漂亮的小伙子过来了。”阿登纳很自
      豪地把这话告诉了母亲,大家知道了都乐坏了。以后家里人常常拿这话打趣
      他——“喂,巴杜尔英街最英俊的小伙子,怎么样了?”
      这是难得的一次,童年和少年时代的阿登纳其实相当害羞。遇到有人跟
      他讲话,他总是遮着脸,当他意识到这个弱点之后,经过好几年的强烈克制,
      才终于能够很自如地讲话。
      小时候他经常生病,在父母的鼓励下,他努力锻炼自我克制的能力。整
      
      整有一年的时间,他的腿出了毛病,不得不在髓部到腿部这一段打上钢夹。
      尽管那时他不能像别的小孩一样到处奔跑,但他终于战胜了病痛痊愈了。从
      此以后,他几乎很难再生病了,但他终身都记着母亲那时教他的那首诗,是
      海因里希·海涅的《赴克弗拉尔朝圣):
      母亲站在窗旁,
      儿子睡在床上
      “你不想起来,威廉,
      去看看列队游行?”
      “啊,妈妈,我病成这样,
      不能看,也无法听。
      想起死去的格蕾茜,
      我心痛如焚。”“起来,我们去克弗拉尔,
      带上圣经和玫瑰花环;
      圣母将完全治好,
      你那惧病的心。”
      克弗拉尔圣母,
      今天穿上盛装。
      来了许多病人,
      她可要忙个不停。
      病人到她跟前,
      齐把祭品献上:
      那是蜡造的四肢,
      蜡手蜡脚一大堆。
      谁献上一只蜡手,
      就治好他手上的创伤;
      谁献上一只蜡脚,
      他的脚就完好如常。
      直到年老时,阿登纳仍能完整背诵这首诗。
      老康纳德教育孩子们从小要勤俭节约、热爱真理。他尽力让他们感到忍
      耐和责任感的重要性,他以他对天主教义的理解,教给了孩子们基本的生活
      规律和待人接物的方式,然后让他们自由发展。他从不向孩子们隐瞒真象,
      他让孩子们知道家庭的状况,并让他们参予家庭决策。有一年,家里窘迫到
      了再也买不起圣诞树的地步。于是老康纳德开了一个家庭会议,让孩子们选
      择,究竟是一连几个星期天的午餐都不吃肉,省下钱来买圣诞树和蜡烛呢?
      还是反过来。孩子们都选择了后者。
      小阿登纳的启蒙教育是在他父亲帮助下完成的。他跟父亲学习了一年级
      的课程,这样他一进入小学就连跳了两级。父亲也发给他学习证明书,这些
      证明书他一直都保存得很好。父亲为人很严厉,经常告诫孩子们要忠于职守。
      有一次,一个哥哥因听到火警而撂下功课不做跑去看时,遭到了父亲的严厉
      
      谴责。父亲说:“哪怕有人在向你开炮,你也得继续工作!”这件事在小阿
      登纳的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当时他们几兄弟都非常尊重和理解父亲。父亲
      用过的象牙柄手杖,是全家引以为荣的骄傲。
      小学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按照父亲的意愿,阿登纳进了科隆的教会中
      学。当时的中学是9 年制,要学的东西很多,数学、理化、历史、地理、拉
      丁文、德文、法文、劳动等等。每周有36 节课。阿登纳是个勤奋的孩子,在
      学校里常得老师的表扬。在中学里他对文学、艺术、历史、自然科学都发生
      了浓厚的兴趣,他几乎对所有的一切着迷。家里简单的机械都被他拆修过,
      他常常钻到教堂和博物馆几小时几小时地凝神看里面的藏画,他会向他认为
      每一个能够告诉他一些知识的人追问关于宇宙终极的问题,并且他每天不厌
      其烦地伺弄他的花草和小鸟。这些爱好他一生都保有。当他当上联邦总理之
      后,他几乎每到一个国家,总是提出要参观当地的博物馆,长年的兴趣与修
      养的积累使他有着很高的评鉴水平。他最喜爱的一幅画是斯特凡·洛赫纳的
      《蔷薇丛中的圣母》①,画中的圣母玛利亚贞洁而娴静地怀抱圣子,姿态优美
      动人。他始终感到画中的圣母透
      出一种伟大的爱和伟大的孤独感。他每次形容起这幅画时,总
      是富有诗情画意。
      阿登纳的家乡位于德意志西南部的莱茵兰,这里一直是德意志思想、文
      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科隆是莱茵的中心,靠近法
      国,大革命②的自由民主思想曾经一度在这儿兴盛,和德意志其它地区相
      比,莱茵在思想上相当开放,接近于西方,有自
      由主义的传统。大革命失败后,西欧一些自由主义者逃到莱
      茵,带来了启蒙思想,因而莱茵人从不认同于普鲁士传统,直
      到普鲁士宰相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用“铁和血”统一德意志,
      将莱茵纳入版图之后,莱茵人仍为他们的自由传统而骄傲。
      少年阿登纳像海绵吸水一般地拼命吸取莱茵的思想文化。他最早得到的
      一本书是莱茵民间传说集,那是他用帮助母亲挑
      花和在围裙上钉纽扣赚的钱一分尼一分尼③攒起来买的。他还用这些钱订
      了一份美术月刊,上面刊登着各种绘画和雕塑学
      派的精美复制品。他把这些看作他十分珍贵的财产。他渐渐地
      热爱读书了,他念了索菲·韦里斯赫夫尔的许多著作,她几乎
      每年出一本厚厚的书,描写在那炎热而遥远的南美洲所发生的
      故事。他读完了儒勒·凡尔纳④和卡尔·迈⑤的全部作品,经常神游在凡
      尔纳的探险世界。从中学六、七年级开始,他花大
      量时间来研究艺术史。从十六岁开始,他每年的圣诞礼物都是
      一本约瑟夫·康拉德①的小说。他喜欢圣诞节第一天从教堂回家后坐在圣
      ① 斯特凡·洛赫纳(stefanLochnerl410—1451)晚期哥特式科隆画派的主要画家,代表作之一是《蔷薇丛
      中的圣母》 (MadonnnainRosenhag)。
      ② 指1789—1804 年法国大革命。
      ③ 分尼(Pfennig),德国辅市,一马克为一百分尼。
      ④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法国小说家。
      ⑤ 卡尔·迈(Karlmay,1842—1912)德国文学家。
      ①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Conrad,1857—1924)英国小说家。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239条记录; 当前3页/共239页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尾页]


第3章_拿破仑时代在线阅读_[法]乔治·勒费弗尔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54 t:216-6347]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4f9f2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