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
第183节日期:2010-01-26 10:23:04
第66章问渠哪得清如许-李隆基的总理们(续三十七) 古人也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只不过唐朝大官的“笔记本”是象牙或玉做的,是“贵货”而已(有的可能比现在最贵笔记本电脑还贵,仰慕啊),不可同日而语也。 反正出身显赫文才了得又风度翩翩的李隆基特别有小资情调(是不是现在的小资阶级的始祖还有待考证),所以绝对在穿戴打扮上也特别用心,特别帅的皇帝嘛,当然也会有特别喜爱嗜好,至少会对自己的大臣的穿着比较留意。 这一留意,居然有了一个大发现,因为“小南蛮”张九龄的齐整穿着确实给他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那简直就像是现在某些受过专业训练的礼仪先生或礼仪小姐一样(比如奥运引导员)举手投足之间都韵味十足恰到好处,也就是上文提过的俗话所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看着特别有章法特别舒服,加上张九龄仪表也不错,标准靓仔一个,五官端正,步态轻盈,神采奕奕,温文尔雅之中又透出一股英气,这个当然不会逃得过很有艺术气质对美特别有感觉有鉴赏力的李皇帝的法眼,所以也特别喜欢见到靓仔张,见不到的话是不是有一种茶饭不思的感觉史书没明说也不便明说,不过我估计在梦里小基子一定不止一次地面带微笑“执子之手”对小龄子说你真美真有风度之类的话吧,不然就很难理解宰相们向他推荐人才时他老是固执地问“此人和张九龄一样有风度吗”此类问题了。 反正他很多时候都喜欢爱屋及乌言不由己地问宰相们推荐的人才有没有张九龄那么有风度,那种喜爱之情简直就是表露无遗,以李隆基那种很有心计连考察老狐狸姚崇也能不动声色随便一个闲聊就搞定的“精人”来说,这也算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偏爱和激赏了,而且是毫不顾忌的。单从这种近于失态的偏爱来说,相比于他对玉环姐的偏爱也不过如此吧。 唉,闲话少说,还是表表张九龄设笏囊(笏板袋子)的事吧,因为这也是他做事讲究仪表仪态一丝不苟的表现。 那时候,基本上满朝文武几乎都是上完朝开完会就随便把完成了“历史使命”的笏板(“秋扇见弃”的另类解释吧)往腰间一别就算完事,就像现代人系个大钥匙扣一样随意,大家要处理的事多着呢,都有点忙得不可开交了,谁还有心情去把这个已经有点“多余”的笏板进行美化美容一番呢?那不是狗拿耗子闲得蛋疼吗?所以很多人无心也无意给笏板一个好的“安顿”,唯独做事认真又爱美的靓仔张九龄别出心裁地给笏板设计了一个好笏囊,十分精致,堪比现在上街出入精品屋的潮女随身带的高级鳄皮手袋,算是笏板的一个美丽新世界了,跟着风度翩翩的张九龄的笏板也算是能臭美一回了,有福啊! 因为此种精致笏囊每次在张九龄上朝时还有专门的仆人拿在手中,也算是享受“处级”类待遇的袋子了,哈。因为很讲究风度的张九龄是不会像村夫野老收破烂随便插烟袋一样那么不讲究那么没有仪态的,不然的话张九龄还算是最有风度的大臣吗? 细节决定成败也。 日期:2010-01-27 10:06:53 第67章问渠哪得清如许-李隆基的总理们(续三十八) 反正,每次李隆基见到拿着美极也温馨极了的张九龄的精致笏囊都看得入神,赞不绝口,就差没发正式红头文件让大家学习九龄好榜样了。 舒服啊,比看杨玉环“梨花一枝春带雨”的俏脸还舒服,没说的,谁说官场只是斗兽场呢?看是谁来表演节目了,这简直就是另类娱乐。这个力主把岭南水稻推广到北方地区为农业生产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小南蛮”还可谓是沸法无边功德无量。 好了,八完了张九龄的花絮般的风度故事,李隆基贤相的故事也正式告一段落。哇,果然是以创纪录的四万多字突破了我前三部书的所有大章的字数幅度,可喜可贺也。 反正,也正是由于李隆基的众多贤相的运筹帷幄和艰苦卓绝的努力,使李隆基朝前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和经济繁盛,甚至也堪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刻,李隆基也以“开元盛世”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彪炳史册。 要描述“开元盛世”(延续到天宝前期)是如何之盛,基本上语言是比较苍白的,我们还是换一种方式和说法来描述吧。 现在生活好了(至少比文革年代好多了),大家可能都比较讲究吃穿什么的了,即使是没有收入的在校生一有什么喜事都喜欢呼朋引伴去星级饭店(超五星或世界唯一的迪拜七星级就不说)狠撮一顿,“饭局”居然也成了一种局,赫然能排行“三十七计”的序列了的样子,彪悍也!君不见一顿升大学的“谢师宴”就吃去两头牛以上的价值吗?“民以食为天”,中华传统文化的奥妙也有很多体现在吃上面了,呵呵。 闲话少说,按照以上吃饭参照物,我们就单表李隆基当时是如何“吃饭”也就是皇帝饭局的规模吧。 据说,当时为了升官发财的贵宠人家十分喜欢也十分讲究地给皇帝进食品,以俘虏皇帝之胃而“俘虏”官职。这个当然进的食品绝对不是一般的食品,而是挖空心思的御厨炮制式的美食,以应付皇帝的“刁钻”胃口。 其时宫中特设检校进食使(检校,非正式官衔,有代理或临时的意思,类似于代理市长什么的),评比各家进献的美食的水平和精美程度。呀,连美食官都有了(虽然是临时的),令各位想起了周星驰什么食神、满汉全席之类的“无厘头”搞笑电影了吧?李隆基朝可是实打实存在此种“食神”,据史载每次皇帝大食会,多至数千盘,而且每盘菜可值十个中产阶级人家的所有资产,你自己有兴趣就计算一下值多少钱吧。 什么叫“盛世”?你也可以自己掂量一下了。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曰:“开元、天宝年间,唐朝的殷富达到开国以来未有的高峰。”如何个殷富法?这个问题在前文我们也已经援引史书描述过,反正按照“诗圣”杜甫的诗来描述就是连稻米也流脂,通俗地说也就是富得流油也。开元末年两京的米价一石(一石等于10斗,据最新查资料唐朝1斗米约相当于现在的12斤)不到二百钱,全国各州县仓库里堆满粟帛。 当时陇右富甲一方,从长安到西域各属国一路村庄相望鸡犬相闻铃声相传(那可是一条长达一万二千里的阳关大道),一派陶渊明桃花源式的升平仙境风景,安居乐业歌舞升平啊,难怪面对大好河山大好形势李隆基曾骄傲地说没有什么可操心的了,做皇帝至此还有谁比我更加成功?于是拼命娱乐泡妞泡到忘乎所以不知今夕何夕(下回开八),最终盛世也泡汤了,始料不及。晚年的李隆基视钱财如粪土,随便把外戚杨国忠搜括的大量民财送人,甩手掌柜啊! |
第183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3673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41c1a 大小:6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