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

第588节

“就算家里有钱,也不要超过礼仪规定。如果家里没钱,那么只要装殓时义务能够盖住死者就行了。丧事只要尽心尽力了,就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了。所以办丧事时,与其缺少哀痛之情而使用过多的礼仪,不如礼仪不完备却充满哀痛之情。”孔子的意思是,礼仪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情流露。
        到了这个时候,孔子对形式上的东西就远远不如从前那么看重了。
        问题在于,孔子被圣人化被神化之后,他的每句话都是真理了。既然这样,矛盾就被强行掩盖或者忽视,很多自相矛盾的东西就被熟视无睹,进而被认为原本就是和谐的一体。
      
        后世统治者打着儒家的旗号,实际上干着半儒半法半道的事情,就是所谓的儒表法里。而这样的矛盾体之所以能够存在,在于有了孔子这个矛盾体的存在的,也就是说,不论怎样做怎样说,都能从孔子那里找到依据。这样做的前提是否定孔子本身是矛盾的,所以,宰我这样的人是绝对不能让他存在的,所以要编造他被杀的假历史,提醒后人不得质疑孔子的自相矛盾。
        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人能够很自然地生活在自相矛盾之中,譬如:急流勇退、急流勇进都是对的,好死不如赖活与士可杀不可辱同时运用着。堂皇的大道理和世俗的小道理之间的矛盾能够坦然共存,永远有道理。只要是领导,只要有权力,说什么都是对的。我们以为这是中华语言的特点,其实不是,这是这个民族思维的问题,而这样的思维,就来自于统治者对孔子思想的“创造性”利用。
        有时人们会质疑孔子思想的虚伪,其实不然,孔子是真实的,他只是被历朝统治者们虚伪掉了。
        ——《胡乱论语》
        了解孔子,《论语》是最好的材料。不过,《论语》中没有记录胡乱与孔子的对话,是一大遗憾。在此,进行补充,补充部分称为《胡乱论语》
        孔子说:“只有女人与小人为难养。”
        胡乱问:“既然这样,为什么国君这么喜欢养女人和小人?”
        孔子说:“乱啊,告诉你,因为国君是公款消费啊。”
        胡乱问:“夫子常赞扬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那夫子怎么吃了这么多家的粟?从前帮着国君灭三桓,现在吃着三桓的粟,怎么不说灭三桓了?”
        孔子说:“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胡乱问:“后世程颐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老师怎样看?”
        孔子说:“我猜他想说的应该是‘饿死别人事小’。”
        孔子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胡乱说:“老师,既然鲁国比齐国好,为什么全世界人都想去齐国,没人想来鲁国呢?”
        孔子说:“乱啊,你不是来了吗?”
        胡乱说:“老师,我们那个年代讲究做好人好事。譬如,坐火车的时候帮乘务员拖地。”
        孔子说:“那,乘务员干什么?”
      
        胡乱说:“乘务员帮带小孩的妈妈喂奶。”
        孔子说:“那带小孩的妈妈干什么?”
        胡乱说:“带小孩的妈妈帮司机开火车。”
        孔子说:“那司机干什么?”
        胡乱说:“司机?是啊,司机干什么?”
        孔子说:“乱啊,真乱。其实,自己干好自己的本职就行了,大同世界也不过如此。当乘客的不像乘客,当乘务员的不像乘务员,有什么好提倡的呢?”
        子规整日闷闷不乐,夫子不以为怪,盖因大家都是闷闷不乐。一日,子规同子路来,孔子问什么事,子规不敢言,子路说:“子规这些天很郁闷,因为他有问题但是不敢问。”孔子说:“为什么不敢问?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啊。”子路说:“所以他找我帮忙,让我来问。是这样的,他想知道大便的礼是什么,先放屁还是先撒尿,还是屎尿屁泥沙俱下。”孔子皱眉头,说:“这样的事情属于私事,讲什么礼?礼都是在人前的。”子规说:“老师说要人前人后一个样啊。何况,有的时候大家同去大便,怎么能说不是在人前呢?”孔子:“总归还是自己掌握吧,怎样方便怎样。”子规说:“那么,胡乱在大便时狂呼乱叫,念念有词,合于礼吗?”孔子:“胡乱,真有此事?”胡乱说:“大便,人生大事也。若是憋了一个时辰,突然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岂不快哉?既然快哉,为何不能叫出来?”孔子说:“胡言乱语啊,大便本是私事,私下里进行就好,大喊大叫就不合乎礼了。”子规说:“那么大便的礼就是闷声大便,是么?”孔子喟然叹道:“你要这样认为,就算是吧。”
      
        一日,孔子与胡乱聊天。胡乱问:“老师,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逃跑,因为怕自己死了老母无人奉养;孟公绰三次打仗三次逃跑,也是怕自己死了母亲无人奉养。我想问问,到底是行孝重要,还是忠君为国重要?”
        孔子说:“乱啊,这个问题很好啊。奉养父母,是为人的根本;忠君为国,是为臣的根本。如果不能忠君卫国,至少还能做一个人;如果不能奉养父母,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你说说,哪一个重要?”
        胡乱说:“老师,我明白了。”
        一日,胡乱和孔子讲起《春秋》,说到董狐直笔,孔子为赵盾鸣冤一段,胡乱说:“老师,赵盾先后杀了三个国君的儿子,杀了六个卿赶走了三个卿,又把霸权拱手让给了楚国,老师怎么说他是良臣?”
        孔子无言以对,过了一阵,小声说:“乱啊,君子识时务者为俊杰啊。当今天下,晋国最强,而赵家执掌晋国国政,得罪赵家就跟在鲁国得罪季孙家一样,何必呢何必呢?不要因为写本书给自己带来麻烦啊。”
        胡乱感慨:“以老师这样正直的人在世俗面前有时也不得不低头,历史真是用刀枪写成的。”
      
        孔子说:“惭愧啊,我不如董狐远矣。”
        胡乱说:“老师也是不得已,不过春秋笔法,把事情真相都写得很清楚了,后人自会领会,重新作出结论。”
        孔子说:“那就好了,但愿后人能够领会。”
        胡乱说:“老师不知道,后世的史书,干脆就是瞎编乱造,黑白颠倒,完全没有廉耻,不像老师这样,事实保留,就算有违心的话,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孔子释然。
        孔子死后,胡乱痛哭:“老师啊,您死之后,谁还会听我的胡言乱语啊?”
      


上一页    

共有588条记录; 当前588页/共588页   

[首页]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尾页]


第588节_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在线阅读_贾志刚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310 t:212-13996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1263b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