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宋

第870节

臣,忠于皇帝,与石越更是素无交往,两家连普通的人情往来都没有。身边带着这
        三千骑死忠于赵家的羽林孤儿,就算将兵权交付石越之手,高太后也绝对可以高枕
        无忧。
        若他能主动做到令高太后与两府安心,那么,石越便能真正的无后顾之忧,否
      
        则,他时刻都要担心随时会有一纸诏书至军中,将他召回,然后面临的将是不测之
        祸一
        不知为何,当石越做出这番布置后,他的情绪竟然变得高昂起来。
        甚至于对前线的运筹,他也有了比潘照临所建议的更全面的想法。
        石越回到东府时,韩维、范纯仁诸人正在商议着事情,见着他回来,各自见过
      
        礼,范纯仁便道:“子明垂相回来得赶巧,今日的边报刚刚送到一”
        石越见他脸上犹有戚容,知道他仍是在感伤司马光之逝世,他本想劝慰几句
        又不知说什么好,张张口,脱口而出的却是:“如何?姚咒那里可有何动静?”
        “深州倒还无事。倒是章子厚与阳信侯上表,道已将那些生女直俘虏,着人经
        水路押解至大名府关押一”
        “这是要献俘么?”石越闻言不由一愣。
      
        “这多半是章子厚的十意_”韩维捻须插道,“他道是怕这些女直A在河间府
        久押生变一但阳信侯将那个女直头领留下了。”
        “完颜阿骨打?”
        “似是叫这个名字。”范纯仁省,但石越见他神色,便已知他其实也不记得这
        名字。石越心里当然知道阿骨打是何等人物,其实上次唐康使辽归来,便多次跟他
      
        提起过,但他也没太放在心上,此时只是有些好奇:“他留下阿骨打做甚?”
        “阳信侯招降时,许诺日后送他们返乡。不过他想让这个甚么阿骨打随云骑军
        打仗,同时帮他训练云骑军。”范纯仁一面说,一面将田烈武的奏折递给石越,道
        “垂相且看看这个,为瞒过契丹人,还给这个女直人起了个汉名,叫甚颜平
        城二,,
        “那亦随他。”石越细细读过田烈武的奏折,又说道:“他想留下,便由他留
        下。这阿骨打虽是生番,但上唐康时使辽,便甚是称道他,若能为我大宋所用
        亦是美事。若不能为我所用,仍盼咐大名府好好看管这些生番,P自们亦不必对生番
        失信。”
      
        但石越心思显然全不在此,说完又道:“某所担心的,还是姚咒与拱圣军—
        他到了深州,便如同将一块肉送到狼嘴边,不管是骨头还是肥肉,辽人总是要啃一
        口的。我只怕这雨一停,深州便要有大战。想来想去,还是要设法策应拱圣
        军二,,
        “但司马梦求与刘舜卿皆十分反对在深州仓促大战。”范纯仁摇头道:“司马
      
        梦求昨日还说,河朔禁军畏敌如虎,可殿前司诸将却全是求战心切,甚是轻视契丹
        人。他担心诸将到了河北后,便全如拱圣军一般不听节制,故此才刻意压制诸军
        不令他们离开驻所一总要河北宣抚使选定后,再令他们北上。”
        “嗯。”石越点点头,沉吟了一小会,抬眼望望韩维,又望望范纯仁,缓缓说
        道:“某这几日想了想一”
      
        他方说得这几个字,便已吸引了厅中所有人的注意力,不仅韩维与范纯仁,那
        些个正埋头做事的文吏,也都抬起头来,偷偷望着石越。自成立御前会议后,暂时
        打破了两府藩篱,由石越、韩维、范纯仁三人,一齐在原来的政事堂办公:而许
        将、司马梦求等人,则在枢府办公:苏辙、吕大防等人虽同在东府,却是另辟了几
        间厢房。如遇有事,小则在政事堂会议,大则至高太后前奏请御裁。如今这政事堂
      
        中的文吏,都是自两府抽调来的精干可信官员,因此石越倒不甚避嫌。若是以前
        内探、省探防不胜防,如此大事,石越断不敢当着这些文吏张口。
        石越顿了一眼,又看了一眼众人,继续说道:“司马陈王物故后,某便是首
        相,依国朝故事,国家有事,某理当出外领兵一”
        他此言一出,政事堂中,仿佛空气都停止了流动。
      
        韩维与范纯仁对视一眼,二人皆是十分意外,但见石越神色,却是认真之举
        范纯仁抿抿嘴,委婉道:“垂相,此事尚请三思,韩忠彦足当此任一”
        韩维也说道:“子明,此事非同小可一”
        他二人却都是真心实意为石越考虑,只是这些事情,却不能明言,二人都是忠
        君观念极重之人,总不便当众说些“功高震主”之类的话。
      
        石越望着二人,点点头,但态度却是十分坚定,“朝中之事,有二公主持,吾
        无后顾之忧矣。某也想明白了,这天下之事,算来算去,总是算不清楚。倒不如想
        简单一点,先国后家,他事便听天命可也。”
        “垂相一”范纯仁还想再劝,却听韩维已说道:“子明,若是顾忌福建子
        不若由某出外领兵。”
        韩维如此推心置腹,让石越又是意外,又是感动,但他此时主意已定,便不再
        犹豫,摇摇头,沉声道:“韩公还是坐镇朝中,更妥当些。某已想过,吕吉甫之
      
        事,倒亦有万全之策。”
        “哦?”
        “某观辽军作战,每每一将之兵,便有数万之徒,而吾军一军之众,不过万
        余。兵少又不及辽军之精练,此非克敌之道。如今之策,还是要将数军结为一军
        以抗辽人。某以为,朝廷可设河北河东京东三路宣抚使,在河东、京东各设宣抚副
      
        使,凡宣抚使司以下,设诸都总管府、行营都总管司,各辖数军之众,如此,庶可
        以与辽军一决高下。”
        “如河东路,可以章集为宣抚副使,下辖三都总管司:河东行营都总管司,以
        折克行为都总管,辖飞骑军、河东蕃骑、河套蕃军:雁代都总管府,以章集兼任
        辖神锐四军、飞武三军:太原都总管府,以吕惠卿兼任,辖教阅厢军太原军及府内
      
        巡检—吕惠卿为判太原府,兼任本郡都总管府,亦是合情合理一”
        这宣抚使下设立行营都总管司,其实也是迟早必行之事,并非什么奇谋妙策。
        但石越这么一说,韩维与范纯仁便立时会意,这的确足以搪塞皇帝了,小皇帝不知
        道听了谁的话,想让吕惠卿领兵,那便让他领兵,到时候将太原府之厢军、教阅厢
        军、巡检、乡兵义勇之类,全部算上,也是一只“大军”,小皇帝只会知道吕惠卿
        与章集、折克行一样,各领一路“大军”,哪里能知道这太原府上不着天、下不挨
        地,道理上可以北出雁门、东下进隆,实际上却什么也干不了。
      
        但二人见石越思虑周详,便也知道,他出外领兵之意已十分坚定。如若是石越
        自己决定要出外,那么的确也没什么理由阻拦。二人与石越私交都不错,心中虽然
        担忧,但毕竟如今最要紧之事,仍是与辽国之战争,石越若能出外领兵,自然是于
        战局最有利的,况且二人都深知石越行事风格,多半另有妥善安排—虽然他们都
        很难相信此事竟能有什么“妥善”的解决办法,但也便权当自我安慰,不再多说。
      
        然而,此时,三人都不知道,他们的磨磨蹭蹭,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l〕注:在真实的历史上,当时宋代便已有朝报与私人小报出现,朝报是
        官方每日政事活之公布,小报则由内探、省探、衙探私自搜集朝报未报之事进行报
        道,并且,“新闻”一词,此时便已出现于小报。小报记者各有分工,内探专门刺
        探皇宫内新闻,省探专门刺探三省新闻(包括两府学士院),衙探专门刺探三省以
        下官衙新闻。而在小说之时代,报纸愈加发达,虽有法规加以规范,但此“三探”
      
      [第三卷《燕云》]第二十五章河潼形胜宁终弃(四之全)
      
        绍圣七年六月一日。
        这一天,宋朝太皇太后高方后应允了右垂相石越的建议,拜枢密使韩维为左垂
        相、吏部尚书范纯仁为枢密使,而以石越为右垂相兼河北、河东、京东三路宣抚
        使,率殿前侍!班三千“羽林孤儿”,离开注京,前往北京大名府。京师文武百
        官,奉诏送于长景门外。
      
        同一天,诏令以河东转运使章集、京东转运使蔡京为宣抚副使,两府在河东、
        京东各设都总管司,受宣抚使司节制。
        根据石越的建议,河东路设河东行营都总管司与雁代、太原都总管府,分别以
        府州知州兼河东蕃军都指挥使忠武将军永安侯折克行、河东路转远使章集、观文殿
        大学士判太原府建国公吕惠卿为都总管:京东路设齐州都总管府,以齐州知州宋球
      
        为都总管。河北路则设前军、左军、右军、中军四个行营都总管司,另外改北道都
        总管府为北京都总管府,一共是五个都总管司。五个都总管分别是:前军行营都总
        管忠武将军姚咒、左军行营都总管游骑将军慕容谦、右军行营都总管定远将军田烈
        武、中军行营都总管宁远将军王厚、北京都总管大名府知府孙路。
        在西军老将凋零之后—到绍圣七年,不仅仅李宪、种古、种愕、种谊、刘昌
        柞等石越曾经信用、重用的西军名将皆已故世,如燕达、宋守约、曲珍、高永能、
      
        苗授、王君万等等这些或因为反对军制改革而被有意调离西军、或因为另受重用一
        一或入典宿!,或历官枢府,或管军三衙一总之因各种各样的原因错过了熙宁西
        讨,但却仍在西军中威名素著的将领们,此时也已大多不在人世,如本是西军中屈
        指可数的勇将高永能,军制改革后入典宿!,然后历任天武、捧日诸军,官至侍!
        马军司副都指挥使,绍圣七年虽然仍在人世,却已经七八十岁,早已致仕多年。
        甚至,连与石越颇有嫌隙的高遵裕,此时都已去逝了一
      
        而在绍圣七年,被石越委以重任,出任中军行营都总管的王厚,在熙宁西讨之
        时,却不过是李宪的副将而已。
        尽管平定西南夷之乱,王厚立下了功勋,但当面对与辽国这样的倾国之战时
        若不设宣抚使,王厚的资历根本就镇不住河北诸将—他的官阶,不仅远远低于姚
        咒,甚至还不及田烈武:而以军中最重视的派系来说,虽然许多的西军将领都出自
      
        王韶、李宪门下,但在伐夏之后,西军却可以说是四分天下:王韶、李宪一系的将
        领固然不少,但种家、姚家以及一些派系色彩不浓的将领,也能各成一派。
        种家“三种”虽故世,但种建中进入枢密院,种朴、种师中各领一军,其余如
        田烈武、昊安国辈,皆出自种家军,种家可谓势力仍存:姚家不仅“二姚”还在
        各领禁军,姚咒的两个儿子姚雄、姚古,也颇有出息,姚雄如今已积功官至振威校
      
        尉、横山蕃军副都指挥使兼左军都指挥使,姚古也在拱圣军任营都指挥使,姚家已
        有后来居上之意:此外如贾岩、张蕴等后起之秀,皆不可小觑。
      

喜欢新宋 请大家收藏网址:(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925条记录; 当前870页/共925页   

[首页]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尾页]


第870节_新宋在线阅读_阿越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3 t:219-3032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8fd90 大小:9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