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766节

高天流云A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1-05-30 17:19:34
      
        连载(1887)
        岳飞要被杀头了,各种史书都没记载他犯了什么事,不过从他的早期经历来说,他想犯事实在是太方便了。他的性格太倔犟,很多时候,与其说是刚烈,不如说是暴烈更恰当一些。
        要命的是他有足够强大的勇力来宣泄怒火,再稍晚些,他曾经在酒桌上与一个上级军官言语不和。岳飞暴怒,一拳把该上司当场打昏。
        这不是偶然的,岳飞与其他的中兴将领们相比,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像刘光世是军队里长大的衙内,张俊、韩世忠、吴氏兄弟从小参军,习惯了接受军法约束,哪怕遇到了再大的委屈,如韩世忠被抢了活捉方腊的泼天大功,也只是躲进角落里生闷气。
      
        换了岳飞呢?
        以岳飞发现王彦作战不勇敢,严格地说,只是不如他勇敢之后,就能拒绝节制独领一军出走,信不信他能一枪就捅死了敢抢他功劳的辛兴宗?
        早期的岳飞有种种缺陷,都是他半路出家,没经过军队专项训练就走上战场造成的。这非常危险,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岳飞只会是一朵瞬间绽放的昙花,哪怕极致炫烂,也会黯然收场。他之所以能创造出后面的传奇,成为中华民族首屈一指的军人,是因为他能改正错误。
        岳飞天性嗜酒,可后来滴酒不粘;岳飞不受节制,军纪涣散,可后来的岳家军是宋史300多年里军纪最严明的军队。
      
        这是多么惊人的对比。
        而这一切,都要先从刑场上活着离开才行。关键时刻宗泽到了,他看见岳飞相貌威重身材魁伟,觉得这样一个壮士不去上战场反而要死在自家刑场上,实在是太可惜了。正好当时有一支数千人的金军进攻汜水,宗泽调500名骑兵拨给岳飞,命他戴罪立功。
        500对数千……“女真兵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两句话连起来读让人怎么去想呢,是岳飞的生还机率很渺茫吗?
        答案是岳飞已经是杀女真人的熟练工人了,他带着500名骑兵把几千个金兵打散,带着金军主将的人头回来缴令。
        连载(1888)
      
        宗泽大喜,他手下有百万重兵,有不怕死的勇将,比如大将张捴,在滑州之战中以寡敌众,死战殉国。可像岳飞这样以寡敌众还能让金国人死的,就不多见了。他马上给岳飞升官,同时加大考察力度,不久之后,他找来了岳飞,拿出了一本书。
        下面的对话是一个经典。
        宗泽说,岳飞,你的智勇才艺,可以媲美古代的良将。但是你喜好野战,这不是万全之策。现在你只是个偏裨将领,这样做还没什么。可以后你当了统兵大将时,这样怎么能行?这本《阵图》你要仔细研究,以后你会用到。
        《阵图》,指的是宋太宗赵光义在幽州城下大腿中箭之后,用来遥控指挥军队,折磨潘美等第一批宋朝大将的东西。岁久年深,当折磨变成习惯,当习惯变成传统之后,这种东西深深地印刻在了宋朝将官的脑子里。宗泽作为一个文官,观察事物是很敏锐的,他看出了岳飞软肋是什么,没有科班经历吗?那么请看宋朝高级将官们的职业行为手册。
        由此可见宗泽对岳飞的一片苦心,他要把岳飞培养成一个高级将领,经宋朝留下抗金财产。但是岳飞仔细翻阅阵图之后,回答了他几个字。
        ——“阵而后战,兵之常法,运用之妙,存于一心。”
        这个“心”是什么,用宋朝官方的语言来解答最合适,很多年以后,宋孝宗追复岳飞官衔的制词中提到,“……飞智略不专于古法,沉雄殆得于天资。”
      
        天资,他的一切都是天赋的,所谓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他只需要在战争中不断地挖掘自己,不必向任何人学习。
        只是在这时,他没有机会,也很可能没有能力独当一面。他是宗泽手上的一柄利器,斩金断铁杀伐过人,但在宋金对抗的全局上,他没有多大的作用。
        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之前的上司,那位似乎不够勇敢的王彦。
      日期:2011-05-31 17:15:55
      
        连载(1889)
        王彦能有巨大的成就,起因还真就是因为不那么勇敢。事情要从岳飞在新乡县之战离开他之后说起,那时王彦的处境非常恶劣。
        本来有7000余人,岳飞带走几百,伤了点元气,动摇了些军心。寨外有数万金军合围,王彦决定立即突围。溃围之战是惨烈的,等他冲出重围召集残部时,发现只有700多人了。
        近10部的减员。
        到这一地步,王彦的斗志更加旺盛,他没有趁机北渡黄河,回归开封周边,而是带着队伍悄悄到了共城县(今河南辉县)的西山里。他在那里建立营寨,派出心腹人去联络两河地区内的民兵武装,决心把抗金部队扩大,在北岸与金军周旋到底。
        这时的王彦,与东晋时的祖逖是多么的相像。同样是带着千余人的队伍,同样是向北方抗击入侵的胡族,同样是宁可战死也绝不重涉江海回归。
        区别只是王彦渡黄河,祖逖过长江。
        在西山的营寨里,王彦处境非常凶险。金军开出重金悬赏他的人头,为了安全,他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换好几个地方。
      
        这样做,明显是防备着自己的弟兄。可以想象,他的700名士兵目睹这些,心里会怎样不是滋味。怎么的,防贼吗?!
        这真的会凉了众兄弟的心。
        与之相对比的是岳飞在侯兆川之战到向王彦求粮其间的一件事,那时他夜屯石门山下,周边的金军比王彦面对的多,身边的弟兄却比王彦的少,当天夜里有消息说金军趁夜袭击,他的部队全部惊起。只有岳飞躺在地上睡大觉,一动不动。
        军心于是安定。
        以此对照,王彦的处境很不妙。但是他的命好,某一天早上他醒来,很可能浑身酸疼头晕恍惚,该死,不知又换了几个地方,以至于他看见身边的几个亲信时,会不相信他的眼睛。
        连载(1890)
        亲信们的脸上多了8个字——“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这是刺上去的,相当于黥面。谁都知道,黥面是用在囚徒和军人身上的侮辱行为,为的是防止他们逃跑。
      
        这时王彦的部下们看他日防夜防提心吊胆,为了让他安心才主动自发刺上的。他们用这个方式告诉王彦,绝不叛离,生死与共。
        从这时起,人们称他们为“八字军”。
        王彦深受感动,他放开怀抱,更加真诚地对待部属,并以此推广向两河地区的民间豪杰。他的部队迅速地扩张了,有19个首领来投奔他,兵力达到了10万以上,几百里之内金鼓相闻,都听从他的号令。随之而来的是战斗力,金军派人攻击王彦的营垒,居然命令不动,那人怕得哭了,说王都统的寨子根本啃不动。
        这是宋金开战以来从没有过的事。
        明打不行,金军偷袭王彦的粮道。结果被王彦反偷袭,死了很多人。王彦在黄河北岸站稳了脚跟,到这时,他决定起重兵北伐,收复从前的国界。为此他给宗泽写了封信,希望宗泽配合他。
        形势突然大好,这等于是替宗泽搭了一条通往黄河北岸的大桥。按宗泽原来的设想,这本应是在完善开封周边,逐步扩张之后的阶段。
        可王彦给了他惊喜,让计划提前了很多倍。那么借势反攻吗……宗泽冷静了下来,他想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想北伐,想复国,以什么名义?现在开封城还是宋朝的国都,他来治理,头衔都是“留守”,意思是暂时替赵构看家护院而已。这在特殊时期里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北伐复国这样的事,居然由两个臣子私自就决定了,是不是太越权、太放肆了呢?
      
        宗泽是一位儒臣,他心里脉络分明,做什么都坚守着最本真的为臣之道。于是他给王彦回了一封信,要王彦来开封城详谈。
        在谈话之前,要王彦尽最大程度加强开封周边的防守体系,比如把八字军带到黄河南岸来,沿岸布防,形成第一道屏障。
        这样做,才能让赵构相信开封城的安全,才能让这位皇帝敢于回来主持北伐大计。
      




返回目录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首章]  [尾章] 766章/共1014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9e0d0 大小:6K